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
摘要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主体,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尤其是在当前欧债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的多重挑战,但同时也面临着开拓国际市场的良好机遇。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主体,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效的内部控制作为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一种关键手段,具有确保银行体系稳健运行的重要作用,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设计及稳健运行,在保障商业银行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也维护了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因此,健全金融安全保障体系、防范金融风险并确保金融安全已成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急需研究的课题。
本课题拟以中国农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的分析为例,为完善该银行及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内部控制;对策
一、绪论
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近50年来金融理论与实践的突破,使得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然而,金融体制革新的速度加快,随之而来的经营风险也明显叠加,商业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日渐多样化、复杂化。
商业银行以经营货币商品及其繁衍产品作为主要业务,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流动,任何不可控风险都有可能在未来影响银行损益。
为了防范日益严峻的风险,我国各商业银行相继建立了一系列内部控制机制,并逐步完善各项制度。
但是,从近年来爆发的银行金融案件中可以看出,银行内部控制发展仍然相对滞后,我国的市场经济和金融改革仍待完善,而且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还面临着战略定位不清晰、治理结构不完善、金融人才缺失等问题,因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我国商业银行仍面临较多不利因素,需要改革管理体制,完善现代企业机制及内部控制体系。
因此,当前银行工作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即是如何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
本课题在评析农业银行内部控制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农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内部控制理论,希望可以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促进银行持续稳健运行。
(一)研究背景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主要是运用现代管理方法与手段,对银行内部出现的各类风险进行控制与管理,为银行顺利实现经营目标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一直以来是我国银行业的薄弱环节,商业银行内控体系的建设与运行也一直是银行业的重点与难点。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内部监管问题并未能够引起银行管理者的重视,从我国学者在关于商业银行的内控问题的研究上来看,仍局限在理论研究与政策建议层面上,并未从规则、观念与制度等层面上付诸实施。
而且,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仍然不够完善,无法全面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银行内外部环境。
商业银行必须不断改进与完善其内控体系,才能加强银行信用、提高竞争力以及防御金融风险的发生。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强,我国金融自由化程度也在加深。
作为经营高风险业务的银行,其内部控制建设的完善程度决定着银行内部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同时对防范银行内金融风险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从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情况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作为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是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保持商业银行健康稳健运行的关键所在。
作为现代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己成为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加强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国有商业银行内控体系的建设直接影响一国金融的稳定,关系着国家经济与政治安全,其内控建设在我国银行业的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应对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开放的挑战;有利于加强和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及会计信息质量。
(三)相关的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自从有了银行,内部控制就会在银行管理过程中中一直出现,我国银行业的前身是票号业,之后也建立了现代的商业银行,但因为其规模不大,从业人员相对较少,自律性较高,对于内部控制的关注并不大。
因此我国对于银行内部控制的研究直到改革开放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后才有所起色。
目前国内学者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邹佳奇通过分析指出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效率以及内部控制是否完善是衡量商业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因素,他从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内部控制活动以及审计监督机制等五个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有针对性的给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张侠(2014)在其《如何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一文中,认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由一系列措施、制度组成,是对自身风险进行防范的系统。
他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仍然滞后于业务发展,特别是内部监督和审计力度缺乏,所以当下应从内部监督、审计的方面入手来改善现状;常玉提出近几年商业银行发生的各类虚假抵押、员工与外部勾结作案等违规事件,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薄弱有着很大联系,因此,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程度,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是保证银行顺利发展的迫切需要;罗恩东深入解析了“操作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应大力推广实施各种各样、灵活多变的银行内部控制活动,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狠抓实效,从而降低银行操作风险的危害,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成效;丁群、林丽萍(2014)结合风险管理(ERM)框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关键点,构建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构建了内部控制评价模型,为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早,为内部控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中国外学者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大多数集中于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内部控制成本等方面。
其中:
AngellaAmudo和EnoL.Inanga(2015)认为内部控制系统是一个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继出现财务欺诈和会计丑闻之后的一个热门话题,其中一个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加强评估企业现有的内部控制框架,以此来确定该企业是否具有确保其企业目标与业务活动、政策和流程相一致的能力;Walsh,MichaelE(2009)指出,随着银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不利于银行的长久发展。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常常是进行被动的事后处理,缺少事前风险识别和防范,未能动态监测风险进行控制。
因此,要提高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必须先完善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内部控制;JianfeiLeng和LuL(2004)指出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与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存在正相关性。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一)内部控制概念及本质
对于内部控制,由于各国的国情和管理制度不同,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也各异,世界各国尚没有统一的定义。
就内部控制本身而言,国外一般认为:
内部控制是
一个要靠组织的董事会成员、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去实现的过程,实现这一过程是
为了合理地保证经营的效果性和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对有关的法律和规
章制度的遵循性。
我国会计业对内部控制的表述为:
组织经营管理者为了维护财
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经营管理者活动的经济
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以及各项法律和规范的遵守,而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调整、
检查和制约所形成的内部管理机制,是组织为实现管理目标而形成的自律系统。
根据我国的金融环境和银行业的特殊性,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在《商业银行内部控
制指引》第二条明确指出“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
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
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重在防范风险。
图2.1内部控制的本质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应遵循《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第三条指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即确保国家法律规定和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确保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确保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
(三)内部控制的要素
1.内部控制环境
这是商业银行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实施具有较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管理者观念、控制文化、道德价值观、人员的胜任能力、管理理念、人力资源政策等。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它直接影响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活动与措施、信息交流与反馈、监督评价与纠正等要素功能的发挥,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关键所在。
2.风险识别与评估
这是商业银行对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手段和技术的总称,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第一步,是首先发挥职能的要素,也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前提。
3.控制活动与措施
这是商业银行以内部控制为主的控制方法、程序、手段和风险控制技术的总称,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具体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是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和神经中枢。
包括对风险点设置各种控制措施、岗位设置是否合理、指标是否科学、执行是否有效等。
4.信息与反馈
这是商业银行对会计信息和管理信息等诸多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传递和反馈的过程。
信息的交流与反馈是保证商业银行实施内部控制的媒体或中介,是经营管理的技术保障,是内部控制的血液系统,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必不可少的部分,包括部门间横向、纵向传递的渠道是否畅通。
5.监督评价与纠正
这是商业银行对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回顾和检查,并根据国家法律法规、金融监管规章的变化、银行组织结构、经营状况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修订,实施动态管理。
它是商业银行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评价与纠正的监控机制,包括能否及时对出现问题进一步加强管理等。
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概况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一直动荡,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稳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先有2017年年初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曝光出来的由于员工非法套现而涉及金额39亿元的票据案,再有今年4月份出现的民生银行某支行涉及150位高端客户价值30亿的假理财案。
以上种种案例无不表明我国的一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相当薄弱,根本没有起到防范经营和财务风险以及内部舞弊的事件的作用,这是因为内部控制是一个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中药支撑,我国金融行业的深化改革对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也产生很大的冲击,导致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特征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我们可以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定义看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特征。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主要特征:
是一个体系,基本观点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而不能只考虑一方面因素;是一种防范行为,管理的基本职能是控制,控制是对企业的计划在偏离目标的时候,进行的调整和修,也就是说内部控制是一种防范行为;具有灵活性,对于企业来说,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设计要考虑内部控制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内控的评价指标的选取可能需要做一定程度的调整,以适应行业灵活性的特点。
(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问题
1.组织结构不合理且组织控制乏力
伴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也应该与时俱进,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也要进一步加强,以符合当前形势的需要。
对于上述问题,一方面,银行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通过内部审计的方法对银行内部的会计制度和法律法规进行稽核审查,以清楚了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方面有哪些缺陷,并及时改正。
另一方面,利用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对商业银行的重点业务进行审计检查,一旦发现风险,立即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2.内部选拔晋升机制不完善
商业银行在任用相关人员方面许多管理者偏向于招聘自己所熟悉和了解的员工,一些没有背景没有关系的优秀员工很难得到晋升,这就造成有能力的员工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长期以往不利于激励员工,也不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
当今社会,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商业银行要想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注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银行作为从事货币经营的特殊服务行业,员工素质的高低对银行的经营管理相当重要,对于上述问题,一方面,要将银行基层网点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设计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和加强完美相结合,逐步建立符合内控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另一方面要推行严格的招聘标准,杜绝任人唯亲的不良风气,并且定期对银行运功进行培训,学习相关内部控制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四、农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农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
虽然中国农业银行非常重视加强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内部控制建设均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对业务经营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受内、外部等各种因素制约,目前的内部控制体系仍存在一定缺陷。
要有效地完善中国农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该行的竞争力,首先应对目前中国农业银行内控建设取得的成效和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从中发现现行制度的缺陷和不足,并找出其之所以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到“对症下药”,提出富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中国农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在2005年和2016年之间有所改变,2005年的股东只有汇金和财政部,持股比例各占据50%,到2016年其股权结构开始有所分散,汇金和财政部的持股比例有所下降,但是第三大股东平安人寿的持股比例只有0.8%,比较低。
目前中国农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如表4-1所示:
表4-1中国工商银行股权结构变化
时间
合计
1
2
3
4
5
2016年
前五大股东
汇金
财政部
平安人寿
工银瑞信
安邦保险
持股比例
72%
35.5%
35.3%
0.8%
0.3%
0.2%
2005年
前五大股东
汇金
财政部
持股比例
100%
50%
50%
正常情况下,如果股权结构非常分散,会在很大程度降低股东的约束力,反之,如果股权结构非常集中,会是公司受到极少数人的掌控,降低了公司的治理效率,只有在股权结构适度集中时,才能更好地对股东进行分权制衡,促进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
所以,中国农业银行的股权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中国农业银行治理结构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农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二)农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下文将依据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从控制环境、个人意识、风险评估等三个方面一一指出中国农业银行内控制度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1.未形成良好的控制环境
农业银行的国有性质,导致其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行政意志严重,内部组织机构存在机关模式。
例如,高级管理人员常常由政府任命:
这种外部任命,导致银行内部控制无法对其形成有效监督,从而滋生腐败。
金融体制行政化弊病给农业银行日常经营活动带来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银行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农业银行内控与法律合规部等内部控制监管部门设计与其他职能部门或业务部门处于平级地位,但在唯上级是从的企业文化环境中,这种平级设置导致内部控制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过程中无法发挥全部效用,顶多起到牵制作用,内部控制效果不理想。
2.内控意识相对薄弱
由于内部控制在我国起步较晚,农业银行并未在全行范围内真正营造出主动实施内部控制的氛围。
为迎接上市,农业银行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被动的在全行范围内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
但农业银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并未将内部控制与促进银行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主动意识到内部控制重要性;农业银行部分员工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认为内部控制建设就是内部制度建设,内部控制与自己无关,只是相关法务、监管部门的责任;部分管理者也为追求业绩,常常违反内部控制相关规定违规操作,树立不好的形象。
3.未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和控制体系
目前,我国农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评估方法也还停留在手工定性分析和简单财务报表分析阶段。
风险识别与评估手段不科学、不系统、不连续、不充分,没有设计必要的风险评估方法和模型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持续的监控。
中国农业银行虽然一般也设立了专门的资产风险管理部门,但由于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约束力非常小,银行对风险反应迟钝,所以其职能单一,一般只负责事后对已经形成的不良信贷资产的清收、保全、审核,而不是真正意义上对全行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的、前瞻性的、适时的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专业部门。
其次,业务风险的管理分散在不同的部门。
而内部风险计量所需的数据整理开发、系统设计和模型建构等技术性工作,需要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基础上开展,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合作,往往存在多头管理和职责不分的状况,不利于对银行整体风险的识别和控制。
(三)农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农业银行基于其信用、支付等作用,在市场经济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农业银行的运营过程,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农业银行内部控制不健全有关。
内部控制是一定的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自然要求,它有许多基本条件的限制,主要包括:
技术状况、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组织文化、经营规模以及运营效率等,它们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有效。
2.国家及传统理念的干涉
目前农业银行业正在商业化改造过程中,市场营销的观念尚不够成熟,特别是严重的富余人员、臃肿的组织机构以及低下的工作效率,使得内部控制的效果大大低于这些问题所产生的费用,而使得内部控制必然产生低效。
因此,农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应随着控制环境的改善和条件成熟而逐步完善。
五、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农业银行银行内部控制的对策
农业银行内部控制是一种完整的体系,同时也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之中,良好的内部控制不但可以合理保证合规经营,同时还能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和经营结果的高效益。
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设计应该坚持整体性和科学性,克服当前“各自为政,分头管理"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必须根据风险组合的观点,从整个农业银行的角度看风险,实行全面风险管理,要对整个银行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种类型的风险进行通盘管理,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就是要基于以上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对商业银行各个业务过程、各个操作环节进行全过程控制。
(二)完善商业银行银行内部控制的对策
1.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我国商业银行要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应该有明确的业绩考核。
为此,要在科学衡量业绩的基础上,改变原有的基数分配、按人员分配以及按级别分配等做法,像国外商业银行一样,商业银行的委托人通过奖金、股权和退休金等激励机制来促使代理人采取适当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委托人所预期达到的目标。
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要改革“官本位"的激励机制,把行长的工资奖金与经营业绩及银行的长期发展结合起来,即要把行长的薪酬与银行资产的效益和质量结合起来,而不是只重视资产规模和存款规模。
在约束机制方面,要强调所有者约束,充分发挥股东大会的人事任免权来监控董事和监事,充分发挥董事会的作用来任免行长和决定行长的年薪,充分利用监事会的作用对行长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督。
其次,强化外部约束和市场约束,完善证券市场,促进信息披露制度韵实行,发挥证券市场“用脚投票"的作用,同时,建立和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按市场供求及优胜劣汰的规则规范经理人市场,增强对职业经理人的约束。
强化外部监控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才能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2.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
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应该尽快建立目标明确、结构清晰、职能完备、功能强大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在总行成立综合的风险管理部门,从银行整体的角度,对银行业务中不同性质(操作、市场、信用)、不同部门(公司、机构、个人)以及不同产品(贷款、票据、外汇)的风险进行计量、监测、控制和报告。
从主要控制信贷风险向全面控制各类业务风险转变,从制度防范风险向程序防范风险、技术防范风险转变,从组织机构和人员上保障风险评估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特别是要加强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市场风险的影响研究,建立市场风险模型。
3.创新内部监督方式
全面落实审计体制改革方案,成立审计局,建立新的审计运行机制。
在总行以及下属的各级分行均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各级内部审计部门只对上一级的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其职责是对管理当局和全部经营活动进行审计。
完善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建设,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广泛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实现审计查证手段的多样化。
审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把内部审计仅仅定位为一个事后行为,是对审计的狭隘理解,并且也会使内部审计的作用大大减弱。
为有效地控制银行风险,减少损失,应把审计切入点逐步前移,由目前的事后审计向事中、事前审计发展,将审计的监督职能寓于管理控制之中。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在国内外先进的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完善对策,得到了以下结论:
第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一个由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制度、监督评价与纠正等要素构成的开放系统。
其中控制环境是基础,风险识别与评估是前提,控制制度与执行是核心,监督评价与纠正是再控制。
几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其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各个要素功能的发挥及协调,任何一个方面的缺陷都会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效率与效果。
第二,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是我国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根本保障。
强化内部控制是提高商业银行风险防范能力的关键所在。
在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方面,我们必须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制度、监督评价与纠正等几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