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小升初语文专题复习缩句扩句修改病句选词填空.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小升初语文专题复习缩句扩句修改病句选词填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小升初语文专题复习缩句扩句修改病句选词填空.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升初语文专题复习缩句扩句修改病句选词填空
扩句缩句总复习
一、知识整理
扩句就是给句子的主干添枝加叶,加上修饰的成分。
把一个句子扩的更详细些。
扩句时应该注意:
(一)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如“我买了《少年文艺》。
”不能扩成:
“我买了《少年文艺》、《儿童时代》和《少年报》。
”,可扩写为“我买了一本刚出版的内容丰富的《少年文艺》。
”
(二)扩充的词语要与原句的词语搭配得当。
如有同学把“雨点落了来了。
”扩成“大片大片的雨点落下来了。
”显然,“大片大片”和“雨点”搭配不当。
哪什么又是缩句呢?
(三)不能改变句子的结构。
(四)内容力求丰富。
解析:
1、妈妈买来了桔子。
(扩句)(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
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
先提出问题,谁的妈妈?
在哪儿买桔子?
买来什么样的桔子?
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参考答案)小林的妈妈从水果店买来了一袋黄澄澄的桔子。
2、歌声打破了沉寂。
(扩写句子)(分析)什么样的歌声?
什么地方的沉寂?
根据自己的提问填下适当的修饰、限制词语。
(参考答案)悦耳的歌声顿时打破了原野的沉寂。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要注意:
1,去掉全部枝叶,只留主干。
2,“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把”和“被”以及它们连带的重要词语要保留。
3,否定句子的否定词要保留。
4,疑问句中表示疑问的词语要保留。
5,缩后的句子不能保留“的,地,得”,但可保留“着,了,过。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如:
“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
”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
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
缩句后就成为:
“老奶奶等待灵车。
”又如:
“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
”我们可提问:
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
缩句后就成为:
“小绒球是小鸡。
”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
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
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
”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
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
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解析
1、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
(缩句)(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参考答案)我思念启蒙老师们。
2、可敬的老科学家静静地思考着这个疑难的问题。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提问“谁干什么”,自己回答便是缩句。
(参考答案)老科学家思考着问题。
二、练习:
缩句1.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2.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3.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
4.他那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
5.他好像要摆脱这种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
6.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使劲地拉着一艘没有张帆的货船。
7.1969年出土的“马踏飞燕”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8.《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珍贵的油画。
9.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10.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
11.皎洁的月光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
12.一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
13.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整个树林。
14.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
15.鸟的叫声透过树林的沙沙声模模糊糊地传来。
16.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
17.呻吟声、叫喊声、断断续续的口令声充满了茂密的树林。
18.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19.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20.人民大会堂的旁边停放着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小汽车。
21.同学们渴望进步、爱读好书的热情,又一次深深地印在老作家的心上。
2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2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2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2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2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2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
2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3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3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3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33、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扩句:
1、喜讯传到学校。
2、列车穿过山谷。
3、春风吹遍大地。
4、人们挥舞着鲜花。
5、爸爸是工人。
6、我制订学习计划。
7、柳条拂动着水面。
8、天空布满乌云。
9、我们要遵守纪律。
10、比赛在进行。
11、雨下起来。
12、列车通过大桥。
13、心情激动。
14、学校开展活动。
15、老师批改作业。
16、他笑。
17、深山有人家。
18、小女孩卖火柴。
19、小鸟唱歌。
20、时间溜走了。
21、微风吹拂着柳丝。
22、月亮升起来。
23、雨花石像翡翠。
24、游客登上了长城。
25、屋里走出老人。
26、湖面上漂着雾。
修改病句总复习
一、知识整理:
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意思表达得不明确、不清楚,有错误的句子。
进行修改病句训练的目的是认清写句子时容易犯的错误,使自己少写和不写病句,把意思表达得明确、通顺。
(一)、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
如:
(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
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放至“热情”之前。
)
2、状语位置不当。
如:
(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
3、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不”的位置不对。
例如:
(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把”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不”应移至“趁”字前)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
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
例如:
(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带帮助其他同学。
(“他”应移至“不但”前)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如:
(7)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同学们”不能用“驰骋”,可改为“跑”。
)
(8)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
(“热血”只能“沸腾”,不能“呼啸”)
(9)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
2、动宾搭配不当。
如:
(10)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闪烁”的应该是“光芒”。
)
(11)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
(12)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
3、主宾搭配不当。
如:
(1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
)
(14)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
(“局面”是“条件”不妥,可删去“的局面”。
)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如:
(15)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很大”应改为“很多”。
)
(16)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造出来。
(“聪明能干”应改为“灵巧”。
)
(17)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
)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如:
(18)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
可改为:
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
或者改成:
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
(19)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睐”指两面,但“温暖”只对应一面。
)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如:
(20)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
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
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前面的问题既有肯定回答,又有否定的,后面回答只照顾否定回答。
)
(21)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意即“谁都想象不出”,与原句意思刚好相反。
)
在检查搭配是否得当时,特别要注意检查并列短语,防止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例如:
(22)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
(“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
三、成份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如:
(23)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说明”的主语是什么?
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可删去“从……中”。
)
(24)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
(删掉“关于”,使句子主语出现。
)
<2>缺谓语。
如:
(25)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
(“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该补上“属于”就通顺了。
)
(26)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
在原句找不出合适的,应该在“建立”前补充上谓语“完成”才通顺。
)
<3>缺宾语。
如:
(27)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科学种田。
(“推广”什么?
缺宾语“……的经验”。
)
(28)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走上……的道路”才合适。
)
2、赘余
成分赘余有主语、谓语、定语等,这里只各举一例略作说明。
(29)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主语多余。
)
(30)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谓语多余)
(31)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宾语后有多余成分。
)
(32)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定语多余)
(33)他同老农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
(状语堆砌,任删一个。
)
(34)小王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认真得很。
(补语多余。
)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这是指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结构杂糅在一起,使语意不明确。
例如:
(35)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
(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
(36)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曾被……束缚”与“在……束缚下”混用,任选一种即可。
)
2、句中暗换主语。
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配,也会造成结构的混乱。
例如:
(37)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
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
3、层次不清。
例如:
(38)新华社发出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引起强烈的反应”是一句抽象的话,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对于科学成就,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反应)
4、标点不当造成混乱。
例如:
(39)这部影片所以能够成功都归功于集体的力量,电影局艺术的领导,舞台剧原作者的协助,全体演员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新经验。
(“集体的力量”后边用逗号,读者自然把后连接“领导”“协助”等等都当作“归功于”的宾语,但作者的本意是把后边的用作“都是”的主语,“力量”之后必须用句号)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费解”,一是“歧义”。
“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
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
下面举例说明:
1、费解。
例如:
(40)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参观”怎么会是“归途”?
作者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
2、歧义。
例如:
(41)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
(“两个工人”还是“两个建议”?
理解产生歧义。
)
(4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可以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也可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
(43)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
(可以理解为“小个人的苹果”和“小个儿的孩子”两种意思。
)
3、指代不明。
例如:
(44)她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王二婶家去,让她陪她一同回家。
(谁陪谁?
大概是“二婶陪她”。
)
(45)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谁给谁点烟?
无法猜出。
)
六、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
常见的类型有:
1、自相矛盾。
例如:
(46)他是众多死难中的幸免的一个。
(“死难者”与“幸免”矛盾。
)
(47)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
(“凡是”与“不少”矛盾)
2、概念并列不当。
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
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大小概念并列不同类别的概念并列的错误。
例如:
(48)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
(“棉花”属“经济作物”,二者不能并列。
)
(49)游泳券分管普通券、参观券、月票、季票几种。
“参观券”不属“游戏券”,不能与“普通票”等并列。
)
3、强拉因果。
例如:
(50)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
(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而不是结果。
)
(51)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4、主客颠倒。
例如:
(52)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
(应该是“学生对爱迪生这个名字”。
)
(53)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所以应该说成:
“我今年的学习情绪和去年……”)
5、否定不当。
例如:
(54)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有三重否定,全句表述的是否定的意思,和本意刚好相反。
)
(55)当然,这出戏也宣扬了因果报应等封建思想,因此,谁能否认这出戏没有消极影响呢?
(反问句本身也是一重否定,所以本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不合本意。
)
6、不合事理。
例如:
(56)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
)
(57)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好大学。
(“好好学习”不是“考上好大学”的充分条件。
)
二、选择题
病句分类练习
一、下列各组中,没有“语序不当”语病的一项是
1.A.每个企事业单位都应该完善和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照章执行。
B.看着他们出拳、踢腿的动作,谁能相信他们竟是年逾古稀,甚至年过花甲的老人呢?
C.我看见在门边站着的穿花连衣裙的姑娘捂着嘴悄悄地笑。
D.这届人代会对如何有效地行使人大代表监督权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2.A.现代自然科学,不是单单研究一个个现象,一个个事物,而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B.要是一篇作品里的观点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C.我们通过赏析这篇散文,看到了老舍先生在他整个创作中,一贯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灵。
D.对于自己的路,我们在探索着,我们在判断着,我们在寻找着,我们在思考着。
二、下列各组中,没有“搭配不当”语病的一项是
1.A.今天,片面追求升学率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酿成这样的现象,一味责怪学校方面是不公平的。
B.对文学作品如何反映社会现实这个问题,人们的意见还不尽相同。
C.绵绵的春雨,灼人的立夏,萧瑟的秋风,漫天的冬雪,历来都是文人笔下常见的题材。
D.我们车间的检验工作,一连三个月被评为全厂的优胜单位。
2.A.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随着光阴流传而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了。
B.许多学者也认为,那些水平优越、译文精美的译作本身也成了我国文苑中的珍宝。
C.只是下行政命令,而不做思想工作,不为下岗工人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D.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在人民的铁拳下终于灰飞烟灭,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噩梦。
三、下列各组中,没有“成分残缺”语病的一项是
1.A.老鹰在天空中回旋,当它发现猎物时,马上闭合了翅膀,从空中一头扎下来,捕捉它寻觅的食物。
B.看完了中央实验话剧院创作演出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使我增强了戏剧创新的信心。
C.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任何脱离学生实际去追求应试效应都是不恰当的。
D.围绕体育比赛中的日益严重的商业化、明星化趋势,对这一届大学生运动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2.A.江苏里下河地区鸭子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是放养场地缩小了。
B.历史和文明的遗迹,仿佛是一个向导,把我们带进悠远的历史空间。
C.由于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苏北农民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生活极端贫困,被剥夺了学习文化的权利。
D.建筑基础工程的任何一道工序出了毛病,都会使高楼大厦基础不牢,甚至倒塌的危险。
四、下列各组中,没有“成分赘余”语病的一项是
1.A.如何防止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疼的事。
B.看来,提高人们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在今天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了。
C.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我国古代的饮食器具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D.这种弄虚作假的新闻报道势必将危害党的事业,我们要坚决反对。
2.A.一个好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呼声和对班级工作的意见。
B.我发现这套书中不仅有世界名著、社会科学知识,还有一些青少年思想修养读物。
C.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
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概念和原理,不可能培养严密思维的能力。
D.教研组在学校教学工作上起着很重要的和第一等的作用,必须重视发挥其作用。
五、下列各组中,没有“结构混乱”语病的一项是
1.A.当陈校长宣布我们“校园风”电视台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时,我们大家都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B.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我国在新世纪成为世界强国之一有着密切关系。
C.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旅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华裔作者之手。
D.人们的语言能力在彼此交往中逐步有了提高,语言表达也越来越规范。
2.A.适度的自我评价,实际上是把心理之船停泊在一个平静的“码头”;而超越个人实际的高大目标,则容易造成心理失衡。
B.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C.《红楼梦》当然是旷世杰作,但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和出身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D.微软拼音、全拼、郑码、智能ABC、五笔、双拼等输入法,都是电脑用户中很受欢迎的中文输入法。
六、下列各组中,没有“表意不明”语病的一项是
1.A.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用于探测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的生物传感器。
B.最近,为西部地区林业站马站长诊治的医生惊奇地发现,他患了多年的心脏病竟然不治而愈。
C.有关负责同志强调,必须把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不正当行为当作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
D.科学家们推测:
650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引起了一次强力爆炸,形成了一个170公里大小的陨石坑。
2.A.世界杯四强赛时,德国队对韩国队的进攻战术早有准备。
B.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精力就用在这方面。
C.全世界各地的英语词汇,只有极小的差别,在读音上和拼法上都是规范化水平很高的。
D.为了写好这本书,陈之琳教授收集了大量的学生的材料,分析、整理常到深夜。
七、下列各组中,没有“不合逻辑”语病的一项是
1.A.我们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老师要坚决支持少先队员的要求,保护少年儿童的利益。
B.五四青年节,我们和六中的共青团员和青年教师一起联欢,大家高兴极了。
C.青年人只有加强锻炼,才能长好身体;也只有加强锻炼,才能提高工作能力。
D.完全出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而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于承担责任。
2.A.金庸尚健在,古龙已作古,但他们给读者留下了艺术精品,无疑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份可观的遗产。
B.在考试的时候,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真细致的作风,是考试成功的关键所在。
C.棉花保暖的道理,是依靠棉纤维之间的空气层阻拦外界冷空气吹到身上,同时还阻止身体中发出来的热量不散出去。
D.英文的译本似乎译得很恳切,但我不懂英文,不能说什么,只是偶尔看见两处还可以商榷。
病句综合:
练习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门外传来了孙老师的说话声,我走出去一看,原来黄老师和他谈话呢。
B.林莉同学的学习成绩在全校是很突出的,在我们班上也是拔尖的。
C.由于这次事故,北京西路宛平路地段的交通为此封闭了近三小时。
D.一个作家选择结集或选集的方式重印自己的作品,无非是想使它保留得长久。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这个情感世界风波迭起的时代里,我们能有一段始终相爱相守的故事,怎么说也是十分幸运的。
B.今年5月9日,国际人类基因组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的构建已于日前告罄。
C.分裂与统一不能共存,犹如鱼与熊掌不能得兼,这是海峡两岸炎黄子孙的共识。
D.电影制作要追求票房价值的观点,在最近发表的一些文章中曾被批评,我认为是正确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哈利·波特》中文版一经出版,便深受广大中学生读者所欢迎,短短九个月时间里,该书便重印了九次。
B.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