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济南三模新人教版.docx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济南三模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济南三模新人教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济南三模新人教版
绝密★启用前
2012年高考(山东卷)针对性训练
语文
第Ⅰ卷(3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HB或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河堤/提防芳菲/菲薄夹袄/汗流浃背
B.炽热/旗帜殷红/殷勤质朴/风尘仆仆
C.亲昵/拘泥慰藉/蕴藉纤维/纤尘不染
D.绮丽/旖旎信笺/栈道刹那/铩羽而归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斡旋通牒连锁店声名鹊起
B.幅员筹划跟帖子不径而走
C.涵盖渎职贴标签步履为艰
D.融恰宣泄石膏像渺无音讯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在谈到如何治理国家时说,“民无信不立”,表明诚信是“立政之本”。
孔子又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政府有诚信,公民自然也讲诚信。
B.论坛的开放、博客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使世界进入到“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但人人都有“麦克风”,绝不等于人人都可以“乱放风”。
C.菲律宾军舰在黄岩岛海域对中国渔船进行袭扰,中国百姓非常关心中国海军将会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
D.“五一”动漫节期间,被济南当地业界誉为“中国聋人美女漫画家”的郎嘉楣将携新作“洛克和威克”与观众见面,并进行现场签售。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据介绍,在美术馆举办一个小型的展览,场租费为两万元左右,许多尚未成名的画家对于这个数字只能望尘莫及。
B.巴黎圣心寺,这座80米宽80米高的大教堂,突然在蒙马特高地拔地而起,正襟危坐,和周围的环境实在有些不太协调。
C.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和不绝如缕的文化传统,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起点,也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基石。
D.国务院派出了八个调查组,分赴全国各地,对新“国八条”的楼市调控政策产生的效果顺藤摸瓜,以便了解新情况。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公民在苏丹遭劫持虽然是一起偶发事件,但这告诉我们,出国前要了解海外的安全形势,防止各类安全风险,以便采取有效措施。
B.“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能够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拿得起药,看得起病。
C.刘翔在“两会”的提案中坦承,运动员文化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运动员本身主观能动性不强、自我约束能力差造成的。
D.“教育创强”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它们是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意境
杜道明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意境,意境既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境界。
“意境”是一个由“意”和“境”相结合的美学范畴,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
其中“意”指人的思想感情,“境”指客观现实环境,意境就是人在审美过程中主客观的高度统一,是由客观景物的客观诱发而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也是一种情景交融,神、形、情、理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意境的基本特征是,以有形表现无形,以物质表现精神,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的无限丰富形象相统一,使真实景象与它所暗示、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
中国古典园林在处理时空的问题上,与诗画有相通之处。
由于园景和诗境、画境一样,在美学上共同追求“境生于象外”的艺术境界,因此这三者都具有以有限空间描写无限空间的艺术创作原理。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尤其是江南私家园林艺术,是在有限的空间里,以自然界的砂、石、水、土、植物、动物等为材料,创造出幻觉无穷的自然风景的艺术景象。
园林的意境和风貌主要取决于造园家的文化素养,这也许是许多名园出自文人画家之手的原因。
而著名的造园家几乎都工于绘画,擅长诗赋。
在造园过程中,诗赋、绘画艺术的合理运用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这就使园林艺术和山水画、田园诗建立了密切关系。
园林的山水布局、建筑及小品的安排,以及花木栽植,往往借用山水画论,而风景主题的意境构思、匾额、楹联等,又常常受到山水田园诗的启发。
这种特殊的关系使中国古典园林每每散发出浓浓的诗情画意。
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每逢月夜,皓月当空,月光、灯光、湖光交相辉映,月影、塔影、云影融成一片,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
因此,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
但园林的意境与诗、画又有不同,诗画的意境是借助于语言或者线条、色彩构成的;而园林的意境是借助于实际景物与空间构成的。
不过在美学上三者又有共同之处,即都追求境生象外,情景交融。
中国历代园林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因地制宜,别出心裁地营造了许多园林,虽然各不相同,却有一个共同点:
游览者无论站在园林中的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整的图画。
中国古典园林十分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也正是为了营造诗情画意的意境。
而要充分领略园林“入诗”“入画”的意味,就不仅要熟悉中国古典园林的常见手法和布局,还要用心体会风景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选自《新华文摘》2012年第3期)
6.下面对中国古典园林中“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是主观,“境”是客观;二者在审美过程中高度统一,但“境”为“意”服务。
B.园林艺术营造中,化实为虚,虚实统一,使真实景象与所暗示、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
C.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风格和艺术特色的核心,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境界。
D.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取决于造园家的艺术修养,尤其是绘画、诗赋等方面的修养。
7.对文中“中国古典园林在处理时空的问题上,与诗画有相通之处”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园林艺术的创造与诗境、画境一样,都追求因“境”而生的丰富想象空间。
B.园林艺术在艺术追求方面,其原理与诗歌和绘画创作所追求的原理是相通的。
C.没有诗歌创作和绘画创作的基础,要想营造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几乎是不可能的。
D.园林的布局和手法往往要借助于诗歌、绘画的创作理论,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8.下面对文意的分析和概括,正确一项是()
A.中国古典园林特别讲究意境,这种审美情趣在当今园林设计中已经大大被弱化。
B.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是说中国古典园林充满了诗情画意。
C.诗画的意境借助语言或者线条、色彩构成,园林的意境借助实物、时间和空间。
D.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古典园林在营造上面对诗歌、绘画理论的借鉴。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张起岩,字梦臣。
其先章丘人,五季避地禹城。
高祖迪,以元帅右监军权济南府事,徙家济南。
幼从其父学,年弱冠,以察举为福山县学教谕,值县官捕蝗,移摄县事。
久之,听断明允,其民相率曰:
“若得张教谕为真县尹,吾属何患焉。
”中延祐乙卯进士,首选,除同知登州事,特旨改集贤修撰,选为监察御史。
中书参政杨廷玉以墨①败,台臣奉旨就庙堂逮之下吏。
丞相倒剌沙②疾其摧辱同列,悉诬台臣罔上,欲置之重辟。
起岩以新除留台,抗章论曰:
“台臣按劾百官,论列朝政,职使然也。
今以奉职获戾③,风纪解体,正直结舌,忠良寒心,殊非盛世事。
且世皇建台阁,广言路,维持治体,陛下即位诏旨,动法祖宗。
今台臣坐谴,公论杜塞,何谓法祖宗耶!
”章三上,不报。
起岩廷争愈急,帝感悟,事乃得释,犹皆坐罢免还乡里。
迁中书右司员外郎,改燕王府司马,拜礼部尚书。
宁宗崩,燕南俄起大狱,有妄男子上变,言部使者谋不轨,按问皆虚,法司谓:
“《唐律》,告叛者不反坐。
”起岩奋谓同列曰:
“方今嗣君未立,人情危疑,不亟诛此人,以杜奸谋,虑妨大计。
”趣有司具狱,都人肃然,大事寻定。
中书方列坐铨选,起岩荐一士可用,丞相不悦,起岩即摄衣而起,丞相以为忤己。
转燕南廉访使。
搏击豪强,不少容贷,贫民赖以吐气。
右丞相别里怯不花④为台臣所纠,去位。
未几再入相,讽词臣言台章之非,起岩执不可,闻者壮之。
俄拜御史中丞,论事剀⑤直,无所顾忌,与上官多不合。
诏修辽、金、宋三史,充总裁官。
史官有露才自是者,每立言未当,起岩据理窜定,深厚醇雅,理致自足。
史成,年始六十有五,遂上疏乞骸骨以归,后四年卒。
谥曰文穆。
(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九》,有删改)
【注】①墨,贪污。
②倒剌沙,人名。
③戾:
罪。
④别里怯不花,人名。
⑤剀(kǎi):
切实。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即位诏旨,动法祖宗法:
法令
B.丞相倒剌沙疾其摧辱同列疾:
痛恨
C.趣有司具狱,都人肃然趣:
催促
D.右丞相别里怯不花为台臣所纠纠:
检举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台臣奉旨就庙堂逮之下吏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B.起岩以新除留台忽魂悸以魄动
C.帝感悟,事乃得释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D.无所顾忌,与上官多不合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张起岩“论事剀直,无所顾忌”风格的一组是()
①今以奉职获戾,风纪解体②何谓法祖宗耶
③起岩廷争愈急④搏击豪强,不少容贷
⑤起岩执不可⑥起岩据理窜定
A.①③⑥B.②④⑤
C.③④⑥D.①②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起岩刚二十岁就踏入仕途,在代管县里的行政事务时深得民众拥戴,后因进士考试中的出色表现得到皇帝赏识,进入朝中任职。
B.因受杨廷玉案牵连,张起岩虽据理力争,得到皇帝的理解,但仍被罢免还乡,后来才得以升迁,逐渐受到重用。
C.宁宗去世时,突然发生燕南诬告官员叛乱事件,张起岩力主严惩诬告者,对稳定当时的局势起了良好的作用。
D.张起岩性格刚直,不阿附上级,不苟同他人,不顾及情面,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在政治和史学上都作出了贡献。
2012年高考(山东卷)针对性训练
语文
第Ⅱ卷(114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中性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将答题纸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10个小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台臣按劾百官,论列朝政,职使然也。
(3分)
(2)章三上,不报。
(2分)
(3)方今嗣君未立,人情危疑,不亟诛此人,以杜奸谋,虑妨大计。
(5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两个小题。
(8分)
过融上人兰若①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1)诗的前两句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妙处。
(4分)
(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请简要赏析。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诗经·氓》)
东隅已逝,。
(王勃《滕王阁序》)
(2)剑阁峥嵘而崔嵬,,。
(李白《蜀道难》)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
(3)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见贤思齐焉,。
(《〈论语〉十则》))
(4),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五、(12分)
16.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以“过度包装”为开头,整合成一个单句。
(5分)
①过度包装背离了包装应有的功能。
②过度包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③过度包装这种包装现象损害了社会的利益。
④过度包装广泛存在于商品包装之中。
⑤不少企业宣传中也存在过度包装的情况。
17.5月13日是母亲节,为了宣传动员,同学们想了两个上联,请对出下联。
(4分)
(1)母爱深似海,岂止怀胎十月;。
(2)幼时不晓事,妈妈唠叨总逆耳;。
18.根据上下文,把下面的六句话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
(只写序号)(3分)
窗临湖开着,满眼波光,。
,。
,,。
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夏晚的佳作,充满了幽闲与静穆的味儿。
(1)残夏时节近处水浅的地方长着浓密的芦苇
(2)这时常有三两归巢的水鸟展着乌黑的翅膀从水面剪过
(3)远处可以望见琼岛上的白塔和湖里的倒影
(4)衬得隔岸的晚云分外绯红
(5)芦苇深处时有青蛙出没,在水面打着一个个水圈儿
(6)近黄昏,四周的暮色深了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与刘若英相遇
夏阳
你似乎从没预料到,这辈子能和刘若英相遇。
毕竟,刘若英是一个来自台湾的大明星,而你只是一个普通的乡下农妇。
你们相遇,是在一个秋天的下午。
那天,你正在地里拔萝卜。
远远地,公路边停着一辆小车,一个穿黑色风衣的女子,戴着墨镜,双手插在口袋里,立在路的边沿,酷酷地饶有兴致地四处打量着。
你当然无从知晓,她就是刘若英,那个当红的大明星。
她站了一会儿,便径自向你这边走来。
刘若英穿着高筒皮靴,走在田埂上,轻盈的身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
但在你眼里,她只不过和很多城里人一样。
你知道,很多城里人喜欢去十多公里的山里的水库度假。
像这种吃了饭没事干的城里人,你见得多了。
所以,你漫不经心地瞅了一眼后,继续低下头专心拔你的萝卜。
你肯定不知道,在对方眼里,你是幸福地活在一幅油画里的:
金灿灿的秋阳,背景是一抹如黛的群山,你扎一条蓝色的头巾,正在空旷的田野上拾掇萝卜。
远处,有人在烧稻草,袅袅炊烟云朵般升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熟悉的草木灰的味儿,瞬间点燃了她儿时的记忆。
大姐,你好——她站在你家的田埂上,摘去墨镜,笑盈盈地看着你。
你好!
你有点不习惯地回道。
你见过很多城里人,但像这样友善热情的,你还是第一次遇到。
接下来你选了两个鲜嫩的萝卜,在旁边的小溪里洗干净,递给了她。
她则在田埂上找了处干净的地方坐下,削去一截长长的萝卜皮,一边吃一边和你聊天,高兴时甚至手舞足蹈。
聊着聊着,你才知道她刚才叫你大姐亏待了你。
你们同岁,只是你灰头土脸,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十来岁,而她却比实际年龄小十来岁。
你作为女人,忍不住从心底发出啧啧的感叹。
她的声音醇厚酥软。
你问,你不是本市的吧?
她则浅浅地笑,说,我是台湾的。
哦,怪不得你声音这么好听呢。
你当然不知道她因为声音而外号叫“奶茶”,更不知道“奶茶”是什么意思。
在你的眼里,世界上只分为城里人和乡下人,有钱人和穷人。
城里人离你的生活很遥远,更别说她这个有钱的台湾人了。
你起身看了看面前的萝卜地,心想,加把力,赶在天黑前把这里拔完,明天还有明天的事呢。
临走时,她要和你合影。
她亲昵地搂着你时,你心不在焉地笑着。
你在想身后那一大堆萝卜,今晚一定要洗出来,明天拉到城里,趁着鲜嫩劲儿,应该可以卖个好价钱。
照完相,她客气地说,今晚在市体育馆有演出,送一张嘉宾票给你,你一定要去。
你接过票,顺手塞在口袋里,点头说,一定去,一定去。
你终于赶在天黑前,用板车将地里的萝卜拉回了家。
做好饭,喂了猪,关了鸡,然后在院里边洗萝卜边和丈夫说下午的事情,说着说着,你突然怔住了,在身上擦了擦手,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票,对着灯光瞅,娘啊,这张票一千二百八十元!
还有四十分钟开演,还来得及。
你忙招呼丈夫锁上家门,发动农用车。
黑黢黢的山路上,农用车风驰电掣地向市区驶去。
老天,什么演出,要一千多块钱,这得多少车萝卜呀?
黑暗中,你的心里充满了无限憧憬。
体育馆人山人海。
一个城里的男人在门口拦住你,说出一千块钱买你的票。
你犹豫了一下,咬咬牙,甩开那男人的手,随着人流进去了。
检票的看了你半天,然后毕恭毕敬地把你领到一大堆省市领导中间坐下。
你激动不已:
能够和一大堆省市领导坐在一起观看演出,这辈子没有白活啊。
舞台上各路人马粉墨登场。
你对谁都不感兴趣,一眼不眨地盯着舞台,期待着她的上场。
一个小时过去,你的倦意渐渐袭了上来,你强打起精神,继续等待。
一个半小时过去,你哈欠连天,眼皮越来越沉。
两个小时过去,在观众山呼海啸的尖叫声中,作为压轴节目,刘若英上场了,她一袭白裙,美丽动人,唱响了她的经典作品《为爱痴狂》。
这时的你,头微微仰着,嘴巴张得窑洞一般大,靠在舒适的嘉宾席上,鼾声如雷。
(《21世纪最佳小小说2000—2011》,略有删改)
19.“与刘若英相遇”这个题目很新颖别致,根据全文简要分析它好在哪里。
(4分)
20.小说中“你”这个人物形象很生动,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其性格特点。
(4分)
21.小说第4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4分)
22.请对小说的结尾处画线的句子加以赏析。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
卞毓方
一位摆弄经济学的倔老头儿,风吹别调,发出了和百家——其实也就是一家——不同的声音,举国展开围剿。
这老头儿不是别人,正是鼎鼎大名的马寅初。
鼎鼎大名管什么用?
名声徒然为批判制造轰动。
战友噤声,爱莫能助;同事侧目,视若寇仇;学子声讨,不共戴天。
为了什么?
为了一篇《新人口论》。
有好心人劝马寅初偃旗息鼓,暂时收篷转舵。
马老头儿断然拒绝。
他认死理:
这不是政治,而是学术。
学术贵乎争论,真理越辩越明;岂能一遇袭击,就退避三舍,明哲保身!
批判愈是升级,马寅初愈发斗志昂扬;马寅初愈显轩昂,批判愈加大张旗鼓。
一位举足轻重的老朋友出来圆场。
他亲自找马寅初谈话:
“马老啊,你的道德学问,我是一向尊为师长的。
你我在重庆相识,整整有二十年了啊。
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呢?
这次你就应我一个请求,对你的《新人口论》写一份深刻的检讨。
检讨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也算过了这一关。
如何啊?
”设身处地,老朋友堪谓推心置腹,循循善诱。
谁知马寅初不买账,他决不转弯。
马寅初的决绝,令我想起亚里士多德的名言: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不过,马寅初终究是侠义中人,他深恐自己的不妥协招致误解,开罪贤达。
数天后,他为《新建设》杂志撰文,便特意加上一段:
最后我还要对另一位好朋友表示感忱,并道歉意。
我在重庆受难的时候,他千方百计来营救;我1949年自香港北上参政,也是应他的电召而来。
这些都使我感激不尽,如今还牢记在心。
但是这次遇到了学术问题,我没有接受他的真心诚意的劝告,心中万分不愉快,因为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的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只得拒绝检讨。
希望我这位朋友仍然虚怀若谷,不要把我的拒绝检讨视同抗命则幸甚。
这位老朋友就是周恩来。
在这件公案上,周恩来用心良苦而又左支右绌,让人不胜唏嘘。
而马寅初,则让人五内鼎沸,肃然起敬。
此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那是个阳光明媚而又瘴烟四伏的年代。
说阳光明媚,这是举国上下的通感。
那个年头的人们集体可爱,他们正经历着革命化的洗礼。
人人争相脱胎换骨,个个锻炼火眼金睛。
这里飞扬的是开天辟地的豪情。
说瘴烟四伏,这是事后拾来的清醒。
那个年头的人们又集体可悲,他们的理想、激情、才智,很快就沦为一场大规模政治实验的祭品。
培根天真,讲知识就是力量;阿基米德才华敌国,禁不住罗马士兵的一剑;布鲁诺慧眼识得宇宙无限,也难逃宗教裁判所的火堆。
这里,我想到思想者的三种命运。
一种思想是与潮流同步,因而最功利,也最稳当,尽管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转瞬就有可能化做明日黄花。
一种思想是超前半步,属于不乏新鲜,也不乏风险,然而,当卫道士们正要抡起大棒申斥时,已被社会前进脚步裁判为真理。
一种思想是领先百家,超越时代,注定要被视为异端邪说,大逆不道,常常要等上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为后来者逐渐认识、接纳。
正是这种遭遇,使一批又一批的竖子成名,而使一批又一批的布鲁诺、曹雪芹愤世嫉俗,慷慨悲歌。
马寅初与他的人口理论,演绎的正是思想者的第三种命运。
马寅初在望八之年遭受重厄,结局,竟以百岁高龄,重新出山,赢得世人的大声惊叹,大把热泪。
这是他的对手做梦也没想到的。
惟一掌握底牌的,只有上帝。
马寅初,是上帝赠予20世纪中华民族的一份厚礼。
19.请根据全文,概括马寅初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
20.文章为什么以“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为题?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分)
21.作者为什么说“马寅初,是上帝赠予20世纪中华民族的一份厚礼”?
请结合文章谈谈你自己的理解。
(4分)
22.这篇传记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6分)
七、(60分)
23.以“给30岁的我的一封信”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不少于800字。
2012年高考(山东卷)针对性训练
语文参考答案及参考标准
一、(15分)
1.C(A.dī/dī,fēi/fěi,jiá/jiā,B.chì/zhì,yān/yīn,pǔ/pú,D.qǐ/yǐ,jiān/zhàn,chà/shā)2.A(B.径→胫,C.为→维,D.恰→洽)3.B(A.“孔子又说”后面应用冒号,或把“不用情”后的句号放在引号外。
)C.后边的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应用句号。
D.“洛克和威克”应该用书名号,因为是作品)
4.B(A.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C.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D.顺藤摸瓜,比喻沿着新发现的线索追究根底)5.D(A.成分残缺。
“防止”“风险”错误,应为“防止……风险发生或出现”。
B.搭配不当,“制定措施”应为“采取措施”,“降低……流通环节”无法搭配。
C.句式杂糅。
删掉“造成的”)
二、(9分)
6.A(“境”为“意”服务,不对。
)7.C(与题目中的句子说的不是一个话题,脱离了语境)8.B(A.“在当今园林设计中已经大大被弱化”不对,属无中生有。
C.园林的意境没有“时间”。
D.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
三、(12分)
9.A(法:
效法)10.C(A.代词,他们/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取消句子独立性。
B.介词,因为/连词表并列。
C.都是副词,才。
D.介词,和、同/连词,和。
)11.D(④是打击地方不法势力的行为,⑥是改定史官的不当文字,皆非“论事”(讨论政务))。
12.B(张起岩本就是“以新除留台”,他是为其他台臣抗争;最终被罢免还乡的是那些台臣,他是“迁中书右司员外郎”。
)
四、(24分)
13.
(1)台臣查办弹劾百官,讨论各项朝政,是职责让他们这样的。
(3分,“按劾”“论”“列”每点1分)
(2)张起岩多次上奏章都没有得到回复。
(2分,“三”“报”每点1分)(3)现在继位的君主尚未即位,人心忧惧狐疑,如果不赶紧杀掉此人,来杜绝邪恶的阴谋,我担心会妨碍大的计策。
(5分,“立”“危疑”“亟”“杜”“虑”每点1分)14.
(1)①“挂僧衣”的细节,一是点明了友人的身份、居处,二是巧妙暗示了友人不在禅室里;“溪鸟飞”的细节,只听见溪水潺潺,溪上的各种鸟儿飞来飞去。
(一点1分,共2分)②诗人以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