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2682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生物学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胞生物学习题.docx

《细胞生物学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物学习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细胞生物学习题.docx

细胞生物学习题

第一章细胞概述

一、名词解释

1.细胞(cell)

2.原生质(protoplasm)

3.细胞质(cytoplasm)

4.原生质体(protoplast)

5.细胞学说(celltheory)

6.原核细胞(prokaryoticcell)

7.真核细胞(eucaryoticcell)

二、填空

1.1665年,英国学者(   )首次发现细胞,他看到是死细胞,是植物细胞的(    )。

2.1674年,荷兰布商(     )利用自制的高倍显微镜首次发现了活细胞。

3.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     )和德国动物学家(     )提出了细胞学说,即(                         );1858年,德国医生和病理学家魏尔肖(RudolfVirchow)对细胞学说进行了重要补充并提出:

(                 )。

4.最复杂的原核细胞是(     );最简单的原核细胞是(     ),它没有细胞壁,DNA为(     )状,并(    )分布在细胞内,没有拟核,惟一的细胞器是(      ),具感染性,可在培养基上培养。

5.非细胞生物包括(    )、(    )和(     )。

6.细胞生物学是以为(    )研究对象,从(    )水平、(    )水平以及(    )水平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7.真核细胞的三大功能体系是(        )系统、(       )系统和(        )系统。

三、选择题

1.自然界最小的细胞是()

A病毒B支原体C血小板D细菌

2.原核细胞不具备的是()

A细胞膜B核糖体CDNAD核膜、核仁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虽有许多不同,但都具有()

A核仁B核糖体C线粒体D内质网

4.原核细胞的呼吸酶定位在()

A细胞质中B质膜上C线粒体内膜上D类核区内

四、判断

1.类病毒仅由裸露的DNA所构成,不能制造衣壳蛋白。

()

2.原核细胞中只含一个DNA分子。

()

3.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指蛋白质、核酸和某些脂类。

()

4.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功能单位,也是生命的唯一表现形式。

()

5.原生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以外的所有生活物质。

()

6.DNA和RNA既存在于原核细胞中,又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

7.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并且多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

()

五、问答题

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3.简述细胞学说提出的年代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细胞生物的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分辨率(resolution)

2.显微结构(microscopicstructure)

3.超微结构(ultrastructure)又称为亚显微结构(microscopicstructure):

4.细胞融合(cellfusion)

二、填空

1.显微镜的分辨率约等于光波的(一半),通常把这一数值看作是光学显微镜分辨力的(最大值)。

2.单克隆抗体是(    )细胞和(    )细胞在(    )或(    )等介导下发生融合的。

3.荧光显微镜是以(   )为光源,电子显微镜则是以(    )为光源。

4.倒置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不同在于(             )。

5.电子显微镜按工作原理和用途的不同常可分为(    )和(    )。

三、选择题

1.在“细胞融合”实验中,作为细胞融合诱导物的是:

()

A甲醇         B乙醇C冰醋酸       D聚乙二醇

2.细胞融合是指()

A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B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核合并成一个细胞核的过程

C两个或两个以上膜性小泡合并的过程

D细胞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的过程

3.分离细胞内不同细胞器的主要技术是()

A离心分离技术B电泳技术C层析技术D光镜技术

4.流式细胞术可用于测定()

A细胞的大小和特定细胞类群的数量B分选出特定的细胞类群

C细胞中DNA、RNA或某种蛋白的含量D以上三种功能都有

四、是非题:

1.原代培养物经首次传代后即成细胞株。

()

2.超薄切片的电子染色,可以正染也可以负染。

()

3.在光学显微镜下用目镜10×,物镜40×下所摄得到的照片,其放大倍数就是   10×40=400。

()

4.亚显微结构就是超微结构。

()

五、问答题:

1.简要说明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主要区别。

第三章细胞质膜与跨膜运输

一、名词解释

1.血影(Ghost)

2.主动运输(activetransport)

3.被动运输(passivetransport)

4.简单扩散(simplediffusion)

3.协助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

4.协同运输(cotransport)

5.脂质体(liposome)

6.整合蛋白(integralprotein)

7.配体闸门通道

8.电位闸门通道

9.载体蛋白

10.通道蛋白

二、填空

1.生物膜的主要成份:

()、()和()。

2.膜脂分子具有()性质。

主要有3类:

()、()和()。

3.膜糖位于细胞质膜的()面,内膜的()面。

同氨基酸的两种连接方式:

()和()。

4.膜蛋白在膜上的存在方式按其与膜脂的关系分为三种:

()、()和()。

5.质膜流动镶嵌模型强调了膜的()和()。

6.组成生物膜的基本成分是(),体现膜功能的主要成分是()。

7.构成膜的脂肪酸的链越长,相变温度(),流动性()。

8.影响物质通过质膜的主要因素有()、()和()。

9.磷脂分子是兼性分子,它具有(         )和(             )两个不同性质的部分。

10.红细胞膜骨架中两类主要的跨膜蛋白是()和(),其中()被称为“阴离子通道”,转运的阴离子是()和()。

11.协助扩散中需要特异的膜转运蛋白完成物质的跨膜转运,根据其转运特性,该蛋白又可以分为()和()两类。

12.根据通道蛋白的闸门打开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和()。

13、Na+—K+泵在主动运输时,直接利用的(     )中的能量,葡萄糖与Na+的协同运输中,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转运,其能量来自(         )。

因此将离子泵称为()主动运输,而协同运输称为()主动运输。

14.细菌的基团转移(磷酸化运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

15.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相同之处主要在于(),主要区别在于()。

16.参与主动运输的4种类型的运输泵是()。

17.在钠钾泵中,每水解1分子ATP可以运出()个Na+,运入()个K+,在钙泵中,每水解1分子ATP可以转运()个Ca2+。

18.动物细胞中葡萄糖、氨基酸的次级主动运输要借助于()的浓度梯度的驱动;细菌、植物细胞中糖的次级主动运输要借助于()的浓度梯度的驱动。

三、判断

1.协助扩散是被动运输的一种方式,它不消耗能量,但要在通道蛋白、载体蛋白、离子泵的协助下完成。

()

2.通道蛋白必须首先与溶质分子结合,然后才能选择它们允许通过的溶质分子。

()

3.载体蛋白之所以称作通透酶,是因为它具有酶的一些特性,如对底物进行修饰。

()

4.在相变温度以下,胆固醇可以增加膜的流动性;在相变温度以上,胆固醇可以限制膜的流动性。

()

5.Na+-K+泵既存在于动物细胞质膜上也存在于植物细胞质膜上。

()

6.H+-ATPase是只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运输泵。

()

7.糖蛋白和糖脂上的糖基既可位于质膜的内表面,也可位于质膜的外表面。

()

8.胆固醇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

()

9.被动运输不需要ATP和载体蛋白,而主动运输则需要ATP和载体蛋白。

()

10.H+-ATPase是只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运输泵。

()

11.Na+/K+泵是真核生物质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主动运输方式。

()

12.质膜是半通透性的,一般来说,小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质膜。

()

13.通道蛋白(channelprotein)仅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打开,其他时间是关闭的。

()

14.在脂双分子层中,因为脂分子的亲水头部都朝向两个表面,因此,脂分子是对称性分布的。

()

四、选择题

1.以下关于Ca2+泵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钙泵的本质是一种Ca2+-ATP酶,作用时需要消耗ATP

B质膜上的钙泵主要是将Ca2+离子泵出细胞外

C内质网膜上的钙泵主要是将细胞质中的Ca2+离子泵入内质网腔

D钙泵主要存在于线粒体膜、叶绿体膜上

2.细胞表面是指()

A细胞外的细胞被       B细胞被及细胞膜   C细胞膜     

D细胞被、细胞膜及细胞外基质

4.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主要成分中不包括()

A蛋白质     B脂类C糖类       D核酸

5.影响细胞膜流动性的最主要因素是()

A温度     B离子强度CpH     D脂肪酸不饱和程度

6. 膜脂分子分布的不对称性是指()

A脂分子在膜上亲水头部与疏水尾部不对称

B在两层膜脂中脂分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C在两层膜脂中膜蛋白不同

D细胞膜外表面是亲水的,内表面是疏水的

7.膜脂分子不具备的运动方式是

A向各方向运动   B侧向扩散C翻转运动       D屈曲运动E旋转

8.糖分布在细胞膜的()

A内表面            B外表面C内、外表面都有       D内、外表面之

9. 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转运Na+入胞的同时,将葡萄糖逆浓度梯度一起带入胞内,此转运方式为()

A简单扩散B易化扩散         C协同运输       D单运输

10.下列分子中不能通过无蛋白脂双层膜的是

A二氧化碳B乙醇C尿素D葡萄糖

11.小肠上皮吸收葡萄糖以及各种氨基酸时,通过()达到逆浓度梯度运输

A与Na+相伴运输B与K+相伴运输

C与Ca+相伴运输D载体蛋白利用ATP能量

12.有关协助扩散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需要转运蛋白参加B转运率高

C存在最大转运速度D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

13.在简单扩散跨膜转运中,下列物质扩散速度中由快到慢的依次是:

()

A乙醇硝酸钠甘油葡萄糖B乙醇甘油葡萄糖硝酸钠

C乙醇硝酸钠葡萄糖甘油D甘油乙醇葡萄糖硝酸钠

五.问答题

1.   影响细胞膜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

3.说明Na+-K+泵的工作原理及生物学意义。

4.简述红细胞质膜的胞质面骨架结构的组成。

5.主动运输的特点是什么?

6.有人说红细胞是研究膜结构的最好材料,你能说说理由吗?

7.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主要区别。

第四章细胞环境与互作

一、填空:

1.细胞连接的方式有()、()和()。

2.蛋白聚糖是由(      )和核心蛋白的(       )残基共价连接形成的巨分子。

3.在细胞外基质中,()既能参与蛋白聚糖的形成,又能游离存在。

4.()是细胞外基质的受体蛋白,是由异二聚体组成的钙依赖性的蛋白。

在粘着斑和半桥粒中,它们分别与细胞内的()和()相连。

5.细胞外基质的组织者是()。

6.原胶原的一级结构中具有Gly-X-Y的短肽重复序列,其中X常为()而Y常为()。

7.斑块连接根据其细胞内是与肌动蛋白相连还是与中间纤维相连分为()和()两类,其中前者又分为()和()两类,后者又分为()和()两类。

9.糖胺聚糖的结构单位是(              )。

10.细胞间隙连接的基本单位叫(        ),常由6个相同或相似连接蛋白亚单位环绕中央形成孔径为1.5-2nm的水性通道。

11.胶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其肽链的结构特点是(                       )。

12.动物细胞的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份是(),而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份是()。

二、判断

1.纤连蛋白以不溶的形式存于血浆,以可溶的形式存于胞外基质。

()

2.细胞外基质的组织者是胶原。

()

3.整联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细胞外结构域可与纤连蛋白的RGD序列结合。

4.在细胞识别过程中,细胞的糖被起重要作用,而引起细胞粘着的主要是膜蛋白。

( )

5.细胞与细胞间的粘连是由粘连蛋白介导的。

粘连蛋白有的依赖Ca2+,有的不依赖Ca2+。

()

6.细胞间的通讯就是通过细胞间形成间隙连接,使细胞质相互沟通而实现的。

()

三、名词解释

1.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

2.糖萼(glycocalyx)

3.细胞识别

4.细胞黏着

5.RGD序列

6.整联蛋白

四、选择题

1.植物细胞间有独特的连接结构,称为胞间连丝,其结构()

A类似动物细胞的桥粒B类似间隙连接

C类似紧密连接D不是膜结构

2.基膜特有的细胞外基质蛋白是()

A层粘连蛋白B胶原C纤连蛋白D蛋白聚糖

3.在一个蛋白肽上加RGD序列可能会( )培养细胞与一个覆盖了纤连蛋白的培养基之间的结合( )

 A 提高    B  抑制    C没有影响   D 以上都不对

4.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属哪种连接方式:

()

A封闭连接B锚定连接C通讯连接D都不是

五、问答题

1.细胞连接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功能?

2.黏着带与黏着斑连接有什么不同?

3.细胞外基质的化学组成和主要功能是什么?

第五章细胞通讯

一、名词解释

1.Ras蛋白(rasprotein)

2.SH结构域(SHdomain)

3.第二信使(secondmessenger)

4.离子通道偶联受体

5.G蛋白偶联受体

6.酶联受体

7.G蛋白

8.信号趋同

9.趋异

10.串话(crosstalk)

二、选择题

1.在膜受体转导信号时,不能作为第二信使的物质是 (  )

    AcAMP       BcGMP    CG蛋白       DIP3和DG

2.酶联受体完成信号转导是靠

A开启离子通道     B激活G蛋白,使之活化某种酶

    C自身酶活性       DcAMP

3.在G蛋白中,α亚基的活性状态是

A与GTP结合,与βγ分离B与GTP结合,与βγ聚合

C与GDP结合,与βγ分离D与GDP结合,与βγ聚合

4.偶联G蛋白的cAMP信号途径中刺激型和抑制型途径的共同点是

  AG蛋白都作用于AC   B都有同样的G蛋白

  C都有同样的受体       D都使cAMP含量上升

5.cAMP信号途径和IP3和DG途径的共同点是

A都活化AC    B都活化特异的磷酯酶C

C都要通过G蛋白活化特定的酶   D都只产生一种第二信使

6.在催化受体完成信号转导时,充当第二信使的是

ARTK     B磷酸化的靶蛋白CcAMP     DCa2+

7.细胞间通讯是通过

A分泌化学物质B与质膜相结合的信号分子

C间隙连接D三种都包括在内

8.细胞膜上某种膜受体的数量有限,只能与一定量的配体结合,此性质是()

A特异性     B可饱和性C高亲合性   D可逆性

三、判断题

1.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只作用于膜受体。

()

2.胞内受体一般处于受抑制状态,细胞内信号的作用是解除抑制。

()。

3.EGF受体分子具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位点。

()

4.在肌醇磷脂的信号通路中,DAG的作用分子是PKC。

()

5.不同类型的特化细胞对同样的细胞外信号往往采纳了不同的信号转道通路作出反应。

()

6.IP3是PKC系统的第二信使,它直接激活内质网上的钙泵,动员Ca2+的释放。

7.细胞外信号分子都是通过与膜受体结合来传递信息。

8.当配体与受体结合时,直接引起离子通道的开启,此类受体是离子通道受体。

()

9.G蛋白是三聚体,只有在聚合状态时它才能作用于效应器。

10.cAMP途径中刺激型与抑制型途径共用同种G蛋白和同一效应器。

11.SH2结构域能识别磷酸化的酪氨基残基。

()

12.Ras基因是一种癌基因。

()

四、填空

1.一般将细胞外的信号分子称为(),将细胞内最早产生的信号分子称为()。

2.三种主要的细胞表面受体是()、()和()。

3.离子通道受体是靠(         )来转导信号。

4.在PKA或PKC系统中,G蛋白由(       )个亚基组成,其中亚基上有三个活性位点,分别是()、()和()。

5.在PKA信号途径中,第二信使是(     ),该途径有(   )型和(      ) 型,但两途径的效应器均为(         )。

在PKC信号途径中,第二信使是(     )、(  )和(  )。

此外(  )也可作为第二信使。

多一空

6.在DAG和IP3信号途径中,受体通过G蛋白激活的效应器为(           )。

7.蛋白激酶C是()和()依赖性的酶。

8.Ras蛋白是原癌基因c-ras表达的产物,也是一种()蛋白,具有鸟苷结合位点。

在Ras信号转导途径中促进Ras释放GDP,结合GTP,使Ras激活的蛋白是()蛋白。

五、问答题

1.比较PKA系统(cAMP信号系统)和PKC系统(IP3-DAG信号系统)的异同。

2.以EGF受体为例试述RTK/Ras信号通路。

3.简述细胞通讯的基本过程。

第六章 核糖体

一、填空

1.核糖体由()个亚基组成。

原核生物核糖体沉降系数为(),由(   )大亚基和()小亚基组成;真核生物核糖体沉降系数为(),由()大亚基和()小亚基组成。

2.真核生物的()S、()S和()S的rRNA基因组成一个转录单位,rRNA基因转录时位于(   )中,在人体或老鼠体内它们可转录成一个()S的前体。

5S的rRNA基因则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不在(     )里。

原核生物的()S、()S和()S的rRNA基因组成一个转录单位。

3.真核生物核糖体亚基在()中装配,原核生物核糖体亚基在(    )中装配。

4.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   )和(    )。

第七章 线粒体与过氧化物酶体

一、填空

1.原核细胞的呼吸酶定位在()上,而真核细胞的位于()。

2.线粒体分为4部分( )、( )、( )和( )。

3.蛋白质有两种转运方式:

()和(),前导肽位于()端。

4.在线粒体的膜上有基本微粒,它是由(      )、(      )和(         )三部分构成的,其中(       )与内膜相连接。

5.糖酵解是在(         )中进行的,而三羧酸循环则是在(           )中进行的。

6.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           )、(          ) 和(        ) 。

7.过氧化物酶体中主要含有(       )酶,其标志酶是(        )酶, 其主要功能是氧化分解、清除血液中毒素 。

二、判断

1.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

(   )

2.线粒体是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内外膜的结构相似,功能相同。

(  )

3.线粒体的蛋白是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后转运,通过蛋白质分选实现的。

(  )

4.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自己的遗传物质和进行蛋白质合成的全套机构,所以组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全部蛋白质成分都是由线粒体或叶绿体DNA分别编码的。

()

5.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是过氧化氢酶,其主要作用是催化H2O2分解,免除H2O2对细胞的毒害。

( )

三、选择题

1.除了细胞核外,还含有DNA的细胞器是:

(  )

A 线粒体     B高尔基复合体C内质网     D核糖体

2.线粒体是:

(  )

A 由一层单位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B 由两层单位膜构成的囊状结构

C 由一层单位膜构成的片层结构 D由二层单位膜构成的片层结构

3.关于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普遍被人接受的是:

(  )

  A化学耦联假说     B构象耦联假说  C化学渗透假说   D电化梯度假说

4. 电子传递和能量转变是在线粒体中的如下结构中进行的:

(  )

A线粒体外膜 B线粒体内膜C基质       D嵴内腔和嵴间腔

5.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

(  )

A由丙酮酸形成乙酰辅酶A   B进行三羧酸循环

C进行电子传递、耦联磷酸化 D以上都是

6.细胞中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

(  )

A 内质网       B 细胞核  C 细胞基质     D 线粒体

7. 线粒体嵴来源于:

(  )

A 内膜             B 外膜  C 内、外膜共同形成     D 以上都不是

8.  线粒体DNA是:

(   )

A 线状DNA,其密码与核DNA的密码有所不同

B 线状DNA,其密码与核DNA的密码完全相同

C 环状DNA,其密码与核DNA的密码有所不同

D 环状DNA,其密码与核DNA的密码完全相同

9.   糖酵解发生的场所是:

(   )

A 细胞基质    B 线粒体内膜 C 线粒体外膜 D 线粒体基质

10. 从线粒体内膜和外膜所执行的功能可以推测二者蛋白质的含量:

()

 A 内膜多于外膜     B 外膜多于内膜  C 二者相等         D以上都不是

11.提供合成ATP能量的跨膜质子梯度是发生在(  )

A线粒体内膜B线粒体外膜C叶绿体内膜D内质网膜

12.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耦连的关键装置是:

(   )

AATP合成酶B细胞色素还原酶C细胞色素氧化酶DNADH-Q还原酶

四、问答题:

1.线粒体分为哪几部分,它们的标志酶分别是什么?

2.蛋白质的转运方式有哪两种?

合成蛋白的去向是怎样的?

3.前导肽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五、名词解释:

1.翻译后转运

2.共翻译转运

第九章 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

一、名词解释

1.内膜系统(endomembranesystem)

2.多聚核糖体(polyribosome)

3.   微粒体(microbody)

4.   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