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30.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2325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3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3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3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3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3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30.docx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30.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30.docx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30

一、鉴别(考试勿答表格,前10为重点)

1.银翘散与桑菊饮的鉴别?

银翘散

桑菊饮

相同

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都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

不同药物

金银花、荆芥、豆豉、牛蒡子、竹叶

桑叶、菊花、杏仁

配伍

以清热解毒为君,臣以疏散风热之品,佐以辛温解表之品

以轻宣肺络为君,臣以宣利肺气之物,佐以疏散风热之品

特点

辛凉平剂

辛凉轻剂

功用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力大

重在宣肺络之风热而止咳

主治证

温病初起,风热外感

风热客于肺络

症状

发热、微恶风寒——表证重,口渴——热重,咳嗽——肺气不利,病症重

身不甚热——表证轻,口微渴——热轻,但咳——以咳为主,病症轻

2.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的鉴别?

鉴别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相同点

主治证

邪在少阳

用药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生姜

功用

和解少阳

不同点

主治证

伤寒少阳本证

少阳阳明合病

用药

人参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

大黄二两,枳实四枚,芍药三两,生姜五两

功用

和解少阳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3.五个逐瘀汤的鉴别?

通窍活血汤

血府逐瘀汤

膈下逐瘀汤

少腹逐淤汤

身痛逐瘀汤

基础药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活血祛瘀止痛

无当归

无桃仁

无赤芍

特征药

麝香、老葱

柴胡、枳壳、桔梗

香附、赤芍、乌药

官桂、干姜、小茴香

羌活、秦艽、地龙

特点

辛香通窍,重在活血通窍

宣通胸胁气滞,引血下行,重在活血祛瘀

行气止痛作用好,偏于通瘀破结

温经止痛作用好,偏于温经止痛

通络宣痹,止痛力强,重在祛瘀通络

病位

头面

胸中

上腹(膈下)

少腹

躯干四肢

4.白头翁汤与芍药汤的鉴别?

相同点:

白头翁汤与芍药汤同具清热解毒燥湿之功,为治热痢之方。

不同点:

白头翁汤以苦寒之品组方,功擅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热毒血痢,症见下痢赤多白少、肛门灼热、渴欲饮水者。

芍药汤以苦寒清热,配以行气活血之品组方,功善清热燥湿,调气和血,主治湿热痢疾,气血失和而见下痢、赤白相兼、腹痛里急、肛门灼热者。

5.定喘汤与苏子降气汤的鉴别?

相同点:

二者均为降气平喘之剂。

不同点:

定喘汤用宣肺之麻黄,与敛肺之白果相伍,配以清热化痰,降气平喘之品,而成宣降肺气,清热化痰之剂,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哮喘。

苏子降气汤以降气消痰之苏子为主,配以下气祛痰,温肾纳气之品,主治上实下虚,而以上实为主之喘咳。

6.五苓散和猪苓汤的鉴别?

相同点:

五苓散与猪苓汤均含泽泻、猪苓、茯苓三药,为利水渗湿的常用方剂,可治疗水湿内停之小便不利、身热口渴。

不同点:

五苓散主治蓄水证,因太阳之表未解,故配伍桂枝解散风寒而温阳化气,白术健脾燥湿,共成温阳化气利水之剂。

猪苓汤证乃因邪气入里化热,水热互结,灼伤阴津,而成里热阴虚、水湿停蓄之证,故配伍滑石清热利湿,阿胶滋阴润燥,共成利水清热养阴之方。

7.清胃散与玉女煎的鉴别?

相同点:

两方均治牙痛。

不同点:

清胃散主治胃火牙痛,症见牙痛喜寒恶热,牙宣出血,牙龈红肿溃烂,唇口颊腮肿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胃凉血;药用黄连为君,直泻胃火,升麻为臣,清胃泻火解毒,生地凉血滋阴,当归养血和血,并能引血归经,丹皮清热凉血,共达清胃凉血之效。

玉女煎则主治胃热阴虚牙痛(少阴不足,阳明有余),症见牙痛齿衄,烦热干渴,舌红而干,脉浮洪滑大,治宜清胃滋阴;方以石膏泻胃火为君,熟地滋肾水为臣,知母泻火滋阴,麦冬清热养阴,牛膝补肾并引血下行,共奏清胃养阴之效。

8.逍遥散与柴胡疏肝散的鉴别?

相同点:

二者都能疏肝解郁,治疗肝郁气滞。

不同点:

柴胡疏肝散是由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组成,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主治肝气郁滞证。

主要表现为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

逍遥散由甘草、当归、茯苓、芍药、白术、柴胡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主治肝郁脾虚血瘀证,主要表现为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往来寒热,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

9.天王补心丹与酸枣仁汤的鉴别?

相同点:

均具养血安神之效,治阴血不足,虚热扰心所致之心烦失眠。

不同点:

酸枣仁汤重用酸枣仁养肝血,并配伍调气疏肝之川芎,养血调肝之力优,宜于肝血不足所致虚烦不眠,头目眩晕,脉弦细等证。

天王补心丹重用生地黄滋心肾之阴,并配伍滋阴清热之二冬,玄参等,宜于心肾阴亏血少所致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10.真武汤和实脾散的鉴别?

相同点:

皆用附子、茯苓、白术,具有温补脾肾,利水渗湿之功,主治脾肾阳虚之水肿证。

不同点:

真武汤以附子为君,辅以芍药、生姜,故偏于温肾,兼可敛阴缓急,柔肝止痛,宜于阳虚水肿伴有腹痛或身瞤动者;实脾散以附子、干姜共为君药,故偏于暖脾,且佐入草果、木香、厚朴、槟榔等行气除满之品,宜于阳虚水肿,兼有胸腹胀满者。

11.麻黄汤与桂枝汤的鉴别?

桂枝汤

麻黄汤

相同

风寒表证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汗出恶风,发热,脉浮缓)

外感风寒表实证(无汗而喘,恶寒发热,脉浮紧)

病机

风寒束表,营弱卫强

风寒束表,卫闭营郁,肺气失宣

配伍

桂枝为君,芍药为臣,佐以生姜大枣,使以炙甘草

麻黄为君,桂枝为臣,佐以杏仁,使以炙甘草

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发汗力弱,为辛温解表之和剂

发汗力强,又能宣肺平喘,为辛温发汗之重剂

12.贝母瓜蒌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的鉴别?

三者皆能润肺止咳,治疗燥证。

贝母瓜蒌散主治燥痰之咳嗽,病位在肺,痰咳为主,故重在清润祛痰,润燥与化痰两相兼顾,令痰浊化而燥咳止;

后两方重在清润宣散,均为温燥而设。

桑杏汤适用于温燥外袭,肺燥津伤之轻证,其宣散之力大,而清润化痰之力小;

清燥救肺汤由清肺燥与养气阴的药物组成,重在养阴润肺,故适于温燥伤肺,气阴两伤之重证。

13.“凉开三宝”鉴别?

“凉开三宝”是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

安宫牛黄丸:

长于清热解毒,尤宜于邪热偏盛,高热神昏者;紫雪:

使用了大量金石重镇之品,长于熄风止痉,尤宜于热盛动风,高热惊厥者;至宝丹中芳香化浊之品较多,长于芳香开窍,尤宜于神昏身热,痰盛气粗者。

二、主治证与临床表现(前5为重点)

1.理中丸的主治证及临床表现?

 脾胃虚寒证。

1)中焦虚寒之脘腹疼痛:

喜温欲按,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迟;

2)脾胃虚寒之下利溏薄:

畏寒喜热,呕恶不食,口不渴,脉沉迟,以及霍乱吐泻;

3)阳虚失血:

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血色黯淡,脘腹胀痛,手足不温;

4)小儿慢惊:

病后喜唾,以及胸痹等,由中焦虚寒所致者。

2.龙胆泻肝汤的主治证及临床表现?

1)肝胆实火上炎证:

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经湿热下注证:

阴肿,阴痒,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3.补中益气汤的主治证及临床表现?

1)脾胃气虚重证:

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面色晃白,便溏,舌淡脉弱;

2)气虚发热证:

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而胖,脉大无力;

3)气虚下陷证:

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伴气短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脉虚软。

4.五苓散的主治证及临床表现?

1)蓄水证:

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舌苔白,脉浮;

2)水湿内停证:

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等;

3)痰饮:

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5.消风散主治证及临床表现?

风疹、湿疹:

皮肤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瘙痒,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6.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酸枣仁汤、归脾汤在病机、主治证与临床表现上有何不同?

天王补心丹:

心经阴血不足,虚热内扰,心失所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心悸失眠,虚烦神疲,梦遗健忘,手足心热,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数;

朱砂安神丸:

心火亢盛,灼伤阴血,心神失养——心火偏亢,阴血不足证——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烦神乱,舌红脉细数;

酸枣仁汤:

肝血不足,虚热内扰,心神失养——虚劳、虚烦不眠证——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细弦;

归脾汤:

(心脾气血两虚——)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气短乏力,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7.槐花散、黄土汤、理中丸、归脾汤在病机、主治证与临床表现上有何不同?

槐花散:

风热或湿热壅遏肠道——肠风脏毒下血——血色鲜红或暗淡,舌红苔黄脉数;

黄土汤:

脾阳不足,脾不统血——阳虚便血——血色黯淡,四肢不温,神倦无力,口淡不渴,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理中丸:

脾胃虚寒,阳虚失血——血色黯淡,质清稀,面色晃白,气短神疲,脉沉细或虚大无力;

归脾汤:

脾不统血,皮下紫癜——血色黯淡,舌淡脉细弱。

8.少阳证(小柴胡汤证)的临床表现?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9.阳明经证(白虎汤证)的临床表现?

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

10.清营汤的主治证及临床表现?

热入营分证。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

11.玉真散的主治证为破伤风。

三、配伍含义(前7是重点)

1.麻杏甘石汤中麻黄与石膏的配伍比例及配伍含义?

石膏:

麻黄=2:

1。

石膏用量为麻黄之二倍,使麻黄走表之性减,而偏入肺,重在宣肺;二者配伍,一宣一清,即“火郁发之”之意,麻黄虽辛温,然在石膏二倍的作用下,而不至助热,二者宣肺平喘,清肺泻热,而不留邪。

2.济川煎中枳壳与升麻的配伍含义?

枳壳理气宽肠,以助大肠之运化,升麻升发清阳之气,枳壳升麻相伍,二者一升一降,调和气机,使升者升,降者降,升降有序,大便自调,切有“欲降先升”之妙,升清降浊。

3.竹叶石膏汤中麦冬与半夏的配伍比例及半夏的配伍含义?

麦冬:

半夏=2:

1。

半夏降逆止呕1)和胃降逆止呕,半夏虽温,但配于清热生津药中则温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2)防补药之滞,使补而不壅。

4.清胃散中黄连与升麻的配伍含义?

黄连清胃泻火。

升麻1)清热解毒,助黄连之力;2)升而能散,可宣达郁遏之火;3)引药上行。

黄连与升麻相配,有升有降,可宣透胃经郁遏之伏火,黄连得升麻,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

5.桃核承气汤中桂枝的配伍含义?

1)通行血脉,助桃仁破血祛瘀;2)防止大黄、芒硝寒凉凝血之弊。

6.麦门冬汤中麦冬与半夏的配伍比例及配伍含义?

麦冬:

半夏=7:

1。

麦冬养阴生津,滋液润燥,并清虚热,半夏降逆化痰,开胃行金,防止滋腻,大量麦冬与半夏配伍,可制约半夏温燥之性,独取其降逆之功。

7.二陈汤中乌梅的配伍含义?

1)敛肺气,与半夏相配,有散有收,恰似肺性,调和肺气;2)“欲劫之而先聚之”之意。

8.清营汤中金银花和连翘的配伍含义?

1)清热解毒;2)取其轻清外达之功“透热(营)转气”。

9.参苓白术散中桔梗的配伍含义?

1)配砂仁调畅气机,治胸脘痞闷;2)开提肺气以通调水道;3)为舟楫之药,载药上行,使全方兼有脾肺双补之功。

体现了“提壶揭盖”法和“培土生金”法。

10.青蒿鳖甲汤中鳖甲与青蒿的配伍含义?

鳖甲滋阴退热,直入阴分,青蒿芳香,清热透邪,二药相伍,鳖甲专入阴分滋阴,青蒿可出阳分透热,使养阴而不恋邪,透热而不伤正,有相得益彰之妙。

体现了“先入后出(※)”的治法。

11.九味羌活汤中生地与黄芩的配伍含义?

防大队辛温燥烈之品及里热伤津;清兼证之里热。

 

12.银翘散中荆芥穗与淡豆豉的配伍含义?

辛温发散以助解表之力,二者在大队辛凉药的作用下,避其辛温之性,独取其解表之功,且二者虽属辛温之品,然辛而不烈,温而不燥,属药力缓者。

13.败毒散中人参的配伍含义?

补益人体正气;扶正以祛邪,祛邪而不伤正。

14.桂枝与芍药的配伍含义及比例?

1:

1。

桂枝辛甘温,辛可发散,甘可调和,温可祛寒,既可入气分,又可入血分;既可走表,又可入里。

芍药酸苦微寒,收敛阴气,补养营阴。

桂枝与芍药相配,一散一收,散则去邪,收则和营。

桂枝辛散而不伤正,白芍敛阴而不碍邪,其于解表中寓敛汗养阴之意,和营中有调卫散邪之功。

15.四逆散中柴胡和芍药的配伍含义?

柴胡升发阳气,透邪外出,疏肝解郁,芍药养血敛阴,柔肝,二者相伍,疏肝解郁而不伤阴血,养血敛阴以条达肝气。

16.痛泻要方中防风的配伍含义?

1)在白术作用下,鼓舞脾胃清阳;2)在白芍作用下,散瘀以助疏肝;3)祛风以助去湿,风能胜湿;4)为脾经引经药。

17.十枣汤中大枣的配伍含义?

1)解甘遂、大戟、芫花三药之毒;2)补脾之虚,补脾以制水;3)防止攻下伤脾;4)延缓药力。

18.普济消毒饮中柴胡、升麻、桔梗的配伍含义?

1)引药上行,直达头面;2)升阳散火,疏散风热。

芩连得升柴之引,直达病所,升柴有芩连之苦降,又不致发散太过,一升一降,相反相成。

19.龙胆泻肝汤中生地当归的配伍含义?

滋阴养血。

1)滋养肝血,以涵肝之体;2)防止苦寒渗利伤阴之弊。

20.左金丸中黄连与吴茱萸的配伍比例及吴茱萸的配伍含义?

黄连:

吴茱萸=6:

1。

1)直入肝经,引黄连入肝经而清肝火;2)降逆止呕;3)疏肝;4)反佐,取其辛热之性,防止黄连苦寒伤胃。

21.芍药汤中肉桂的含义?

1)防止苦寒伤中;2)防止寒凉之品冰伏湿热之邪;3)配当归芍药以行气血。

22.四逆汤中炙甘草的含义?

取其甘缓之性。

1)防姜附辛散太过,而致虚阳暴亡;2)延缓姜附之效;3)镇守中州,使已补之阳不致复亡。

23.玉屏风散中防风的配伍含义?

1)走表而去风邪,黄芪得防风,则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祛邪而不伤正;2)配白术升发脾胃清阳;3)黄芪畏防风,二者相反相成,可激发黄芪固表之力。

24.一贯煎中川楝子的配伍含义?

疏肝泄热,理气止痛,遂肝木条达之性,与大队甘寒滋阴养血药物配伍,可避其苦燥伤阴之弊。

25.天台乌药散中川楝子的炮制方法及配伍含义?

川楝子用巴豆和麦麸炒,可行气散结。

川楝子理气止痛,其性苦寒,与辛热之巴豆同炒,去巴豆而用川楝,巴豆可去川楝子苦寒之性,又能增其行气散结之力。

26.十灰散中栀子与大黄的配伍含义?

清热泻火。

栀子导气分之热从小便而去;大黄导血分之热从大便而去,二药不仅增强凉血清热力量,其开热邪下行之路,可直折上逆之火势,使气火降而血止。

27.槐花散中荆芥穗的配伍含义?

辛散疏风散邪,与君臣药相配,疏风理血,散瘀消肿。

28.槐花散中枳壳的配伍含义?

宽肠行气,与荆芥一升一降,有利于邪毒的分消。

29.黄土汤中阿胶、生地、黄芩的配伍含义?

阿胶、生地滋阴养血止血,黄芩清热止血,与生地、阿胶相伍,以制白术、附子之温燥。

30.五苓散中桂枝的配伍含义?

既能温化膀胱之气而利小便,又能疏表散邪,以解除太阳之表证。

31.防己黄芪汤中防己与黄芪的配伍含义?

防己祛风利水,除湿止痛,黄芪益气固表以扶正,利水消肿以祛邪。

二者一补气一利水,一扶正一祛邪,邪正兼顾,使利水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

32.真武汤中芍药的配伍含义?

1)利小便而行水气;2)益阴柔肝,缓急止痛;3)敛阴舒筋,以止筋惕肉瞤;4)防附子燥热以伤阴。

33.完带汤中陈皮、柴胡、黑芥穗的配伍含义?

陈皮健脾燥湿,长于理气;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黑芥穗配术、参升发脾阳,配芍疏肝解郁。

炒黑又具收涩之性,有止带之功。

34.镇肝熄风汤中茵陈、麦芽、川楝子的配伍含义?

清泄肝阳之有余,条达肝气之郁滞。

35.当归补血汤中黄芪与当归的配伍比例?

黄芪:

当归=5:

1。

36.补中益气汤中升麻和柴胡的配伍含义为升阳举陷。

37.肾气丸中桂枝和附子的含义为助命门以温阳化气。

38.保和丸中连翘的配伍含义为清热散结。

四、治法(前3是重点)

1.黄连解毒汤体现的治法——“苦寒直折”法。

2.“逆流挽舟法”的代表方剂及含义?

代表方剂为败毒散。

外邪从表陷里,湿滞不化而导致的痢疾,用此方外能疏散表邪,内能理气健脾化湿,使表气疏通,风寒外散,湿邪得以分消,内陷之邪从表而解,其痢自止。

此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法。

3.“以泻代清”法的代表方剂及含义?

凉膈散。

全方既有连翘、黄芩、栀子、薄荷、竹叶疏解胸膈邪热于上,更用调胃承气汤通便导滞,荡热于中,使上焦之热得以清解,中焦之实由下而去,清上与泻下并行,但泻下是为清泄胸膈郁热而设,故称为“以泻代清”。

4.大承气汤的体现的治法?

峻下热结(急下存阴,釜底抽薪,通因通用,寒阴寒用)。

5.“增水行舟法”代表方剂——增液汤

6.半夏泻心汤体现的治法——辛开苦降,寒热平调

7.百合固金汤体现的治法——“金水相生”法。

8.清燥救肺汤体现的五大治法——宣、清、润、肃、补。

1.炙甘草汤的君药——生地

2.小蓟饮子的君药——生地

3.百合固金汤的君药——生地、熟地

4.连朴饮的君药——芦根

5.枳实导滞丸的君药——大黄

6.大定风珠中“三甲”——龟板,鳖甲,牡蛎(※)

7.六味地黄丸中“三补”——熟地黄(补肾填精)、山萸肉(补肝肾固精)、干山药(补脾益肾,养阴)

8.六味地黄丸中“三泻”——茯苓(健脾利湿)、泽泻(补肾利湿)、牡丹皮(降相火)

9.天王补心丹中“三参”——人参、玄参、丹参

10.三仁汤中“三仁”——杏仁、白蔻仁、薏苡仁

11.三仁汤的“三禁”——禁汗、禁下、禁润

12.三子养亲汤的“三子”——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

13.乌梅丸也可以治疗久泻久痢。

1.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五十二病方》

2.最早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的方书:

《伤寒杂病论》

3.由国家颁布的第一部方典:

《太平圣惠方》

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政府编制颁行的成药药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历史上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

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药方论》

6.我国现存古籍中载方量最多的方书:

明·朱橚《普济方》

7.八法:

汗、吐、下、和、清、温、消、补

8.方剂的组成变化:

药味加减;药量加减;剂型更换。

9.臣药:

药力小于君药

(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2)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10.佐药:

药力小于君臣药

(1)佐助药:

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症的药物;

(2)佐制药:

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或减轻或消除君臣药毒性的药物;(3)反佐药:

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伍少量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11.消法与下法的鉴别:

消法与下法均可治疗有形实邪。

下法所治病证大抵病势急迫,形证俱实,邪在肠胃,必须速除,且可从下窍而出者;消法所治,主要是邪在脏腑、经络、肌肉之间渐积而成,且多虚实夹杂,尤其是气血积聚而成之癥瘕痞块、痰核瘰疬等,难以迅即消除,必须渐消缓散。

12.桂枝汤的用法?

微火煮取;药后啜热稀粥——助发汗,滋汗源;温覆取微汗;服药不可太过不及,以“遍身微似有汗为佳”;服药禁忌。

13.十枣汤的用法?

1)甘遂、大戟、芫花三药为散,大枣煎汤送服;2)从小剂量开始,体壮者2~3克,较弱1~1.5克,下少,次日加量1克;3)凌晨空腹服药;4)得快利后,止后服,糜粥自养。

14.越鞠丸中为何不加去痰郁的药物?

痰郁多因气滞湿聚而生,又与火郁食积密切相关,气机流畅,湿祛火清,五郁得解,则痰郁自消,故不另加祛痰药。

(以上根据2015.7.1方剂课老师所说的重点修改)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发表清里此方良

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发汗祛湿效力宏。

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止嗽散:

止嗽散桔草白前,紫菀荆陈百部研,镇咳化痰兼解表,姜汤调服不必煎。

辛凉解表剂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杏甘石伤寒方,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柴葛解肌汤:

柴葛解肌陶氏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升麻葛根汤:

局方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扶正解表剂

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葱白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泻下剂——寒下剂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强,擅治热实结胸证,泻热逐水效专长。

温下剂

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散寒通便止痛良,寒积里实服此方,邪去正安腹通畅。

 

温脾汤: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用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三物备急丸:

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炼蜜丸,猝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

润下剂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小承气,杏芍麻仁治便秘,胃热津亏解便难,润肠通便脾约济。

五仁丸:

五仁柏子杏仁桃,松子陈皮郁李饶,炼蜜为丸米饮下,润肠通便效力高。

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肾虚精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

逐水剂

十枣汤:

十枣逐水力量大,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水留胸胁痛,水肿胀满实证佳。

禹功散:

儒门事亲禹功散,牵牛茴香一同研,行气逐水又通便,姜汁调下阳水痊。

攻补兼施剂

黄龙汤:

黄龙枳朴并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和解剂——和解少阳剂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蒿芩清胆汤:

俞氏蒿芩清胆汤,陈皮半夏竹茹襄,赤苓枳壳兼碧玉,湿热轻宣此法良。

调和肝脾剂

四逆散: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齐。

※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疏肝养血兼理脾,调经八味丹栀着。

 

痛泻要方:

痛泻要方陈皮芍,防风白术煎丸酌,补泻并用理肝脾,若作食伤医便错。

 

调和寒热剂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大枣和之治虚痞,辛开苦降效如神。

清热剂——清气分热剂

白虎汤:

白虎汤用石膏偎,知母甘草粳米陪,亦有加入人参者,燥烦热渴舌生苔。

 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再加粳米同煎服,暑烦热渴脉虚寻。

清营凉血剂

※清营汤:

清营汤治热传营,脉数舌绛辨分明,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芍药丹,血升胃热火邪干,斑黄阳毒皆堪治,或益柴芩总伐肝。

清热解毒剂

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斑黄皆可为。

 

凉膈散: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上,中焦躁实服之消。

普济消毒饮:

普济消毒芩连鼠,玄参甘桔蓝根侣,升麻马勃连翘陈,僵蚕薄荷为末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