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0683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09年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Cl—35、5Na-23

Ca—40Fe—56Zn—65Ag—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科目名称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法美三位科学家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原因就是他们弄清了如何指挥烯烃分子  “交换舞伴”,将分子部件重新组合成别的物质。

在烯烃分子里,两个碳原子就像双人舞的舞伴一样,拉着双手在跳舞。

随之不同的烯烃分子间经过“交换’’后生成了新物质,其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这种不同烯烃间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过程,可以认为是烯烃分子间发生了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D、分解反应

2、根据实践经验,你认为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缝衣针淬火处理后制钓鱼钩B、用6B铅笔芯做导电性实验

C、用食品干燥剂(CaO)加入水中制取石灰水D、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制取炭黑

3、下图是2008奥运吉祥物,其外材料为纯羊毛,内充PET纤维,化学式为

(COC6H4COOCH2CH2O)n。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羊毛和PET纤维,前者是天然纤维,后者为合成纤维

B、羊毛和PET纤维可以用燃烧的方法鉴别

C、羊毛和PET纤维的主要成份都是蛋白质

D、PET纤维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5:

4:

2

4、近段时间,我国猪内价格上涨幅度已超过50%,猪肉价格的不断上涨对国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猪肉的新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

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为: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7

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强弱的变化为

A、变强B、变弱C、不变D、无法确定

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比较溶解能力大小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

温度(℃)

使用的溶质

使用的溶剂

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20

碘2g

酒精10g

全部溶解

20

碘2g

水10g

部分溶解

从上表中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的性质有关B、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C、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温度有关D、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的质量有关

6、由解放军总装备部军事医学研究所研制的小分子团水是航天员专用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

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小时正常需水量。

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中的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小分子团水的物理性质与普通水不同

7、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是一种常用的推理方法。

如:

乙酸(CH3COOH)——

过氧乙酸(CH3COOOH);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则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A、Ca2OB、CaOC、CaO2D、CaO3

8、小红同学很喜欢化学,遇到与化学有关的知识都不放过,常摘抄下来进行分析、思考。

下面

是她收集的一些内容,其中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在液化气站工作的职工,严禁穿化纤类衣服

B、某工地的食堂因使用了工业盐(含亚硝酸钠),造成民工食物中毒

C、工人在疏通煤气管道时,因充入氮气,结果引起爆炸

D、某种麦片含有微量细小的还原铁粉,食用该麦片可防止缺铁性贫血症

9、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

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D、Ag、Cu、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

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

系正确的是

A、甲>乙>丙B、甲=乙=丙

C、甲=乙>丙D、丙>甲=乙

11、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小颖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

B、碱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所以氧化物中一定有一种元素不是氧元素

13、鱼苗在长途运输中,为防止颠簸造成洒落,通常将鱼苗装入相对密闭的容器内,但容器内必须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保持鱼苗的存活;充足的氧气、鱼苗呼出的二氧化碳要及时除去、为防止细菌繁殖,须将水的pH调节在8左右。

现有以下三种具有杀菌能力的物质供选择:

双氧水、过氧化钙、过氧化钠,它们在容器内可发生如下反应:

(1)2H2O2=2H2O+O2↑

(2)2Na2O2+2H2O=4NaOH+O2↑(3)2Na2O2+2CO2=2Na2CO3+O2    

(4)2Ca2O2+2H2O=2Ca(OH)2+O2↑(5)2Ca2O2+2CO2=2CaCO3+O2。

你认为最合适的物质是   

A、双氧水    B、过氧化钙  C、过氧化钠    D、以上物质都可以

14、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OH、Na2CO3、Na2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白色粉末

的性质,将该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把所得溶液分为三份进行实验:

⑴第一份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呈红色

⑵第二份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后,开始无明显现象,随着盐酸的滴入逐渐有气泡产生

⑶第三份溶液中滴加BaCl2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沉淀全部溶于稀盐酸

分析实验得出的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A、一定含有Na2CO3,一定没有Na2SO4、NaCl,可能含有NaOH

B、一定含有Na2CO3,一定没有Na2SO4、NaOH,可能含有NaCl

C、一定含有NaOH、Na2CO3,一定没有Na2SO4,可能含有NaCl

D、一定含有Na2CO3、NaCl,一定没有Na2SO4,可能含有NaOH

15、科学家用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首次制成了“纳米车”(如图)。

“纳米车”底盘和轮轴由

一种有机分子构成,而轮轴末端是四个球形笼状的C60分子制成的轮子。

“纳米车”可以用来

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生产复杂的材料或药物。

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金属单质

B、“纳米车”是由两种单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C、“纳米车”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的过程肉眼可见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技术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6、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

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D、⑤②④①③

17、氯仿(CHCl3)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大,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因保存不当受光照射

易被氧化而产生剧毒的光气(COCl2),反应如下:

2CHCl3+O2

2HCl+2COCl2,则有

关氯仿的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酚酞试液检查氯仿是否变质B、用AgNO3溶液检查氯仿是否变质

C、用水检查氯仿是否变质   D、倾倒氯仿进行检验时需在通风橱中进行

18、利用化学实验可以鉴别生活中的一些物质。

下表中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能将本组待鉴别的物质都区分出来的是

待鉴别物质

鉴别方法

A

硬水、软水

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B

N2、O2、CO2、空气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C

棉纤维、羊毛纤维、涤纶

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情况和灰烬

D

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

加水,测其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19、氧气是无色、无气昧的气体,但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分解制得的氧气却有异常气味。

将用这种方法制得的氧气通入蒸馏水中,然后滴加含硝酸的硝酸银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事实,作出下列结论:

①这种方法制得的气体不是纯净物而是混合物。

②这种方法

制得的气体中含有氯元素。

③这种方法制得的气体中至少有一种含氯元素的物质。

④上述过

程中至少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

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

硫化氢(H2S)是一种具

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

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

酸。

现在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H2SO3=3S↓+3H2O。

则下图中溶液的pH随通入硫化氢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21、用化学用语表示:

(1)由下列N、H、O三种元素组成的酸是,碱,盐。

(2)学习化学,不能只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要树立从化学视角分析问题的意识。

例如洗衣粉要使用无的,食盐应食用加的,冰箱要用无

的,汽油应使用无的。

上述各项是指(填写“分子”、“原子”或“元素”)。

(3)原子序数11—17元素的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结合上图用符号表示下列内容:

①原子序数为13的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____________,

②分子中含有两个原子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③原子序数为11与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2、陶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反应制造的人造材料,青铜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反应制造的金属材料。

陶器、青铜器及铝器的广泛使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陶、铜、铁等材料的生产离不开火,火即所谓的燃烧,其实质是一种反应;而铜和铁的冶炼,主要是利用反应把铜和铁从其的化合物中转化出来。

(2)地壳中铝、铁的含量分别位列金属的第I和第2位,远多于铜,但铜却是人类最早冶炼出的金属,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而冶炼铁比铜晚了3000多年,至于冶炼铝则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根据金属的性质,你认为关键的因素是。

(3)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的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

合金与纯金属比较,其优越的性能有(答出一条即可)。

23、

(1)某化学兴趣小组他们查阅资料后找到了这样一段话:

“二氧化硫能使KMnO4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成无色),反应方程式为: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

然而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印刷不清楚,根据上下文了解到该物质是一种酸,请根据已学知识推测其化学式:

(2)盐往往是由离子构成的。

如:

KMnO4由K+和MnO4-构成,K2SO4由K+和SO42-构成。

盐的晶体或溶液的颜色通常是由构成它的离子决定的。

请根据上述查阅到的资料推测:

KMnO4溶液呈现的紫红色可能是由离子(填离子符号)表现出来的,理由是。

24、

(1)中和4g的氢氧化钠固体需某种稀盐酸的质量为ag,如果将4g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空气

中一段时间后,再与同样的稀盐酸反应,需该稀盐酸的质量为bg,则a与b的关系是

ab。

(填“大于”、“小于”、“等于”)

(2)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样品,经分析测知其含水7.62%、含K2CO32.38%、KOH

90%,若将此样品加入73g10%的盐酸中,再用10.2%的KOH溶液中和过量的酸,则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所得固体的质量约为g。

(3)向4只装有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同的稀硫酸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①Mg②MgO

③Mg(OH)2④MgCO3,反应完全后(反应物均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5、某乡的村民普遍患有一奇怪的疾病,脱发、失明甚至死亡。

经中国科学院地化所专家对该地区水源、植物进行了分析,确定引起疾病的原因是附近矿山乱挖滥采,使水源中含铊(T1)元素过高所致。

(1)为使当地民众摆脱困境,当务之急应采取的措施是。

(2)高纯铊及其合金可作半导体材料,价格与黄金相当。

分三步使硫酸亚铊转化为纯铊T12SO4(溶液)→TlOH(溶液)→蒸干→T12O─→T1请写出其中的第一步与第三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TlOHTl2O+H2O、 。

26、已知A、B是常见的碱,甲、乙是常见的盐,C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这几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B、甲;

(2)写出甲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反应;

(3)若要测定B溶液酸碱度的大小,应选择(填序号)。

①pH试纸②石蕊试液③酚酞试液

27、某学生为了测定由两种元素形成的气态化合物X的组成,做了如

图所示的实验,把气体X由注射器A缓慢送入装有CuO的B装置,使之完全反应,得到如下结果:

 

实验前B管及药品的质量为21.32g,实验后为21.16g

1C管中收集到的物质电解后可得到H2和O2,在D中收集到的是N2。

2X中两元素的质量比是14:

3。

问:

(1)A的化学式是,C中收集到的液体质量是g;

(2)B中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

(3)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向一充满A的铝制易拉罐中注入足量盐酸,并立即密封罐口,很快可以看到罐体变瘪了;但过一段时间后,瘪了的罐体又重新鼓起。

试回答:

①罐体变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罐体重新鼓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5分)

28、实验室欲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现有下表中的药品和装置,若制取和收集氧气,选择的药品是,相应的装置

是;

(2)已知乙炔(C2H2)气体可用水和CaC2反应制取,则制取该气体所用发生装置是,请完成制取乙炔(C2H2)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aC2+===+C2H2↑。

药品

装置图

A

B

C

D

锌粒

稀硫酸

高锰酸钾

(3)现仅用下表中的药品和装置,制得只能含有少量水的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药品最好

是,相应的装置是。

药品

装置图

石灰石

盐酸

稀硫酸

碳酸钠

29、“旺旺雪饼”袋内有一个小纸包,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请勿食用”。

回答下列问题:

(1)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请勿食用”是因为干燥剂食用后对人体有     作用。

(3)小张同学对它作了探究,其实验方案如下:

问题与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使用

取足量小纸袋中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触摸杯壁

    

一定不是________

所以不能作干燥剂

(4)接下来小伟和小明两位同学决定对这袋粉末的成分进一步进行实验探究。

[进行猜想]这袋粉末的成分①可能是Ca(OH)2;②可能是CaCO3;③可能是   。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你对猜想①进行验证,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样品粉末,加入适量的    ,

充分搅拌,过滤。

②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0题3分,第31题6分,共9分)

30、“骨质疏松症”是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

乳酸钙(CaC6H10O6·5H20)是一种常见的补钙剂,市售乳酸钙片剂每片含乳酸钙200mg,一个成年缺钙病人每天服用20片乳酸钙片剂可达到补钙目的。

试计算:

若该成年缺钙病人改用喝牛奶(每100mL牛奶中含钙约0.104g)来补钙,每天喝多少毫升牛奶相当于服用20片乳酸钙片剂?

(CaC6H10O6·5H2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8)

 

31、为测定某NaCl、Na2CO3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小明同学取16g该混合物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8g,再把100g稀盐酸分四次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盛有固体样品的烧杯中,每次都充分反应。

实验数据如下表:

加入稀盐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烧杯及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g

121.4

144.8

168.6

193.6

请分析以上数据后计算:

(1)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

(2)该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根据实验数据,在右边的坐标纸上绘制出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关系的曲线(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只画出曲线即可)

九()班姓名学号考场号________

 

班级

九年级化学六校联考测试题答案卷

一、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B

B

D

C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C

D

CD

BD

B

D

B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36分)

21.

(1)HNO3NH3•H2ONH4NO3

(2)PIFPb元素(3)Al3+Cl2NaCl

22.

(1)氧化还原

(2)金属的活泼性不同(3)硬度大(或熔点高或不易被腐蚀等)

23.

(1)H2SO4

(2)MnO4-K2SO4溶液是无色的,K2SO4溶液中含有K+,说明K+无色

24.

(1)等于

(2)14.9(3)②③

25.

(1)停止乱挖滥采,改善水源

(2)Tl2SO4+Ba(OH)2=BaSO4↓+2TlOHTl2O+H22Tl+H2O

26.

(1)A:

H2O2甲:

O2E:

CO

(2)2H2O2MnO22H2O+O2↑分解反应(3)①

27.

(1)NH30.18

(2)黑色固体变红色(3)2NH3+3CuO3Cu+3H2O

(4)①氨气被盐酸吸收,罐内压强减小;

②剩余的盐酸继续跟铝反应生成氢气,使罐内压强增大。

四、实验题:

(15分)

28.

(1)高锰酸钾AC或AD

(2)B2H2OCa(OH)2(3)碳酸钠和稀硫酸③

29.

(1)CaO+H2O=Ca(OH)2

(2)腐蚀(3)不发烫CaO

(4)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样品粉末,加入适量的水,

充分搅拌,过滤。

②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取滤渣于试管中加盐酸。

酚酞变红

无气泡产生

只有氢氧化钙

五、计算题:

(9分)

30、设该缺钙病人每天至少需喝牛奶的体积为x

乳酸钙中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13%

 

31、

(1)1.6g

(2)66.25%

(3)完全反应时所消耗的盐酸的量共为68.8ml

 

九()班姓名学号考场号________

 

班级

九年级化学六校联考测试题答案卷

一、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36分)

21.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

23.

(1)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1)_______

(2)________(3)_________

25.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1)A:

________甲:

_________E:

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3)_______

27.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5分)

28.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取样品粉末,加入适量的    ,

充分搅拌,过滤。

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