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模型竞赛规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0682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模型竞赛规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科技模型竞赛规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科技模型竞赛规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科技模型竞赛规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科技模型竞赛规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技模型竞赛规则.docx

《科技模型竞赛规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模型竞赛规则.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技模型竞赛规则.docx

科技模型竞赛规则

第十三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江西省青少年

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暨2011年第八届

“东航杯”江西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竞赛规则

第一章竞赛总则

一、领队和教练负责加强运动队的纪律教育、环境卫生教育、安全教育、文明行为教育,负责本队的训练和竞赛,遵守赛场纪律,遵守竞赛规程、规则,服从竞赛管理人员和裁判员的调度安排。

二、领队和教练应按要求参加竞赛工作会议,可以对规程、规则等事项提出咨询。

遇争议或异议时,按组委会的决议执行。

三、比赛开始前30分钟静场、静空。

同时对无线电遥控发射机实行管制。

参赛选手必须按照裁判委员会规定的时间将发射机送交遥控设备管理处。

点名后,参赛选手凭证件领取发射机,每轮比赛结束后须立即关机交还管理处。

违反上述规定者将取消比赛资格。

四、在各项比赛中只允许裁判员、有关工作人员、当场比赛的参赛选手和及其助手进入比赛场地。

五、比赛时,在检录处经3次检录点名不到者,视作该轮比赛弃权。

参赛队伍不论何种原因耽误比赛责任自负。

六、比赛所用模型均为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指定的全国青少年竞赛专用器材(非指定模型不得参赛)。

模型原部件不得取消和更换[其中包括机翼、尾翼、机身、电机、螺旋桨、起落架(含机轮)、遥控设备等]。

不允许改变模型飞机的几何尺寸(舵面不在此列),允许对模型进行必要的加强和改动,但必须保留模型原部件的主要部分。

七、参加比赛的模型采用自审、集中审核、抽查等方法审核模型,取得名次的模型必须进行复审。

模型审核不合格者,取消比赛资格,复审不合格者取消比赛成绩。

八、禁止使用金属螺旋桨。

凡是危及安全、妨碍比赛的模型装置,裁判长有权禁止使用。

九、参赛选手须在模型上标注自己的姓名。

参赛选手的模型不能互相调用。

每轮比赛结束时,参赛选手应在成绩单上签名,否则本轮比赛成绩无效。

十、遇下列情况总裁判长有权决定提前或推迟竞赛:

能见度差、变动场地、气象条件改变或其他原因不适合比赛。

十一、各代表队在比赛过程中,如发生下列行为,被视为严重犯规,裁判员有权视其情节给予警告、取消该轮成绩直至取消全部比赛资格的处罚。

1、比赛中故意妨碍影响他人竞赛,故意损坏他人模型。

2、比赛过程中,运动队及相关人员违反无线电遥控发射机管理规定或在场外擅自使用无线电遥控发射机。

3、比赛过程中,破坏赛场纪律,弄虚作假,不听从裁判员劝导,妨碍竞赛正常进行。

十二、以下情况该轮成绩判为零分:

声明弃权;起飞点名三次未到;在比赛时间内未能起飞;其他严重犯规。

十三、比赛中遇争议时,各参赛单位须由领队向裁判委员会提出。

现场急待解决的问题可由领队向有关裁判长口头提出,但不得妨碍竞赛的进行。

凡是与竞赛成绩有关的意见应在竞赛成绩公布后一小时内向总裁判长提出。

在总裁判长答复后一小时内如仍不满意可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每次申诉需交申诉费500元,如胜诉则退还全部费用),过时不予受理。

十四、比赛号位和分组由计算机随机排序,遥控项目由编排裁判按频率分组。

十五、起飞前参赛选手须向裁判员申请起飞。

否则,未计成绩由参赛选手自行负责。

十六、除学生外,其他人员不得担任比赛助手。

十七、比赛必须使用厦门“三圈霸道”电池。

第二章航空航天模型竞时项目一般规定

一、参赛选手放飞或脱钩时,可以助跑或跳跃,但不得在台、架、建筑物或0.5米以上的高坡上放飞或脱钩。

二、自模型出手或脱钩开始计时,模型着陆终止计时。

凡在比赛时间内起飞、脱钩的飞行均有效,其留空时间计时可超出比赛时间。

三、模型飞行过程中解体或脱落零件,任一零件先触地即终止计时。

四、模型碰到障碍物坠落到地面,应终止计时。

五、模型如被障碍物遮挡,10秒钟内重新看见模型继续飞行,应连续计时。

六、模型飞行过程中,在障碍物上停止前进运动或飞出视线,应停止计时。

七、模型着陆前,如参赛选手、助手或本队人员接触模型,应终止计时。

八、模型飞行过程中与其他模型或牵引线相碰,参赛选手可以认可该次飞行成绩,也可以申请重飞,重飞应在该轮比赛时间内进行,如比赛时间已到,可以延长1分钟。

九、模型火箭因发动机串火或爆裂发射失败,经裁判长和技术代表确认后,参赛选手可以提出重飞申请,以重飞成绩作为参赛选手该轮比赛成绩,如比赛时间已到,可以延长1分钟。

十、留空时间的计时单位为“秒”,成绩记录精确到百分之一秒。

每1秒换算为1分。

十一、每轮比赛时间均包含入场后的准备时间,自点名进场开始计时。

十二、比赛进行两轮,以较高一轮成绩确定参赛选手的名次。

十三、第一轮测定绝对飞行时间,超出最长测定时间以外的留空时间为附加赛成绩。

两轮都达到最长测定时间者,则附加赛成绩有效,并计入附加赛成绩。

图1:

竞时项目竞赛场地示意图

第三章竞赛规则

一、“小莱特“橡筋动力飞机创意赛(小学组)

(一)参赛选手须在比赛时间内指定使用统一套材现场进行模型的创意制作和飞行

(二)由大会现场统一发放标准的模型飞机套材,创意制作时间为45分钟,参赛选手完成制作即可按编排顺序进入飞行比赛。

(三)进行室外飞行比赛每轮比赛时间3分钟,参赛选手必须在3分钟比赛时间内完成出手。

模型出手即为正式飞行。

(四)允许提前绕橡筋。

使用橡筋规格、重量不限,允许使用进口橡筋。

(五)每轮最大测定时间60秒,附加赛最大测定时间每轮递增60秒。

(六)成绩评定:

比赛进行1轮,模型留空时间得分为比赛成绩。

该成绩按总决赛运动员单项成绩权重的30%计算,45分钟内未完成标准模型制作取消模型外场飞行竞赛资格,标准模型套材现在制作与飞行项目成绩记5分。

二、“猛虎”橡筋动力直升机(小学组)

(一)比赛限用“猛虎”橡筋动力直升机,不制作,竞时赛。

(二)每轮比赛时间3分钟,参赛选手必须在3分钟比赛时间内完成出手。

模型出手即为正式飞行。

(三)允许提前绕橡筋。

使用橡筋规格、重量不限,允许使用进口橡筋

(四)第一轮测绝对留空时间,第二轮最大测定时间为60秒。

(五)成绩评定:

比赛进行两轮,以两轮成绩之和为个人比赛成绩并确定名次。

得分高者名次列前。

(六)允许1名参赛选手助手入场协助参赛选手,但不得绕橡筋。

三、“米奇一号”(海鸥)电动自由飞竞时赛(小学组)

(一)允许改变模型飞机的美化方案,但必须保留“米奇”(海鸥)的标志。

(二)只允许使用原配的未经改装的充电器。

(三)每轮比赛参赛选手必须在5分钟的比赛时间内完成出手(含充电时间)。

模型出手即为正式飞行。

(四)最大测定时间90秒。

附加赛最大测定时间每轮递增60秒。

(五)每轮比赛充电时间为1分钟,充电前必须先打开电源开关至电机停止转动为止,检查放电和充电所需时间包含在比赛时间内。

(六)成绩评定:

比赛进行两轮,以较高一轮成绩为个人比赛成绩并确定名次。

得分高者名次列前。

如果成绩相同,则以另一轮成绩确定名次;如仍相同,则进行附加赛。

(七)比赛不设助手。

四、“空中战士II”线操纵飞机积分赛(小学组、中学组)

(一)每轮比赛参赛选手进场准备时间为1分钟,比赛时间为2分钟,比赛以参赛选手举手申请起飞开始计时至模型着陆停止不动终止计时。

(二)比赛方法:

在规定时间内操纵模型在飞行过程中击爆不同分值的气球(气球直径为20-25厘米,1号球、2号球、3号球分值分别为50分、30分、20分),然后定点着陆,所得分值之和减(图2)

(三)扣分:

模型在飞行过程中(着陆除外),触地一次扣5分。

(四)起飞后,模型因故障不能飞行允许参赛选手本人进行现场修理。

(五)以下情况着陆为0分:

模型着陆时参赛选手脚超出操纵区域圆圈(包括踩线);着陆时模型机头触地或机腹朝天。

(六)如遇下列情况取消该轮比赛成绩:

飞行过程中,模型飞出竞赛场地标志杆的;模型着陆停止不动后,有意拉动模型的。

 

图2

五、“山鹰”电动遥控滑翔机定点赛(小学组、中学组)

(一)每轮比赛参赛选手进场准备时间为1分钟,比赛时间为3分钟。

模型起飞即为正式飞行并开始计时,模型着陆终止计时。

(二)比赛方法:

在规定时间内模型起飞和着陆次数不限。

每次飞行30秒后模型即可着陆定点得分;模型留空时间少于30秒,则该次定点分无效。

每轮以完成的定点得分之和为该轮比赛成绩。

(三)模型着陆接地前必须关闭动力,否则本次着陆得分无效。

(四)着陆定点区域3米×3米,得分详见图3

图3

六、“天戈”遥控直升机障碍赛(小学组、中学组)

(一)场地设置:

见图4。

每轮比赛参赛选手进场准备时间为1分钟,比赛时间为3分钟。

模型起飞即为正式飞行并开始计时,模型着陆终止计时。

(二)比赛方法:

参赛选手操纵模型依次完成各飞行科目。

允许参赛选手跟随模型操纵。

(三)飞行科目顺序、要求及计分:

(1)起飞——模型自基地起飞,完成得10分。

(2)穿越山门——直升机从基地飞往山门:

①穿越直径0.7米的圆环得20分;②穿越直径0.5米的圆环得30分;③穿越直径0.35米的圆环得50分。

每次穿越山门必须机头正对前进方向,且每次穿越须和比赛设置的场地顺序方向一致。

(3)时空隧道——直升机穿越宽1米、高1米、长1米的“隧道”得50分。

(4)高台观景——直升机着陆在高山平台上并停留至桨叶不动:

①低平台边长80厘米分值30分;②中平台边长60厘米分值40分;③高平台边长40厘米分值50分。

(5)飞越高山——直升机:

①飞越高2米宽1.5米的横杆得30分;②飞越横杆并绕杆1圈得50分。

(6)着陆——直升机返回基地:

①着陆在直径25厘米圆圈内得50分;②着陆在直径60厘米圆圈内得30分;③着陆在直径60厘米圈外的基地内得10分,基地面积1.5米×1.5米。

着陆压线按低分值计分。

(四)判罚:

飞行过程中模型触地复飞1次扣10分;模型的着陆必须是一次完成,在着陆区外触地再进着陆区内着陆,成绩计算为着陆区外。

在着陆区内触地再停在着陆区外,成绩计算为着陆区外。

模型着陆时侧翻,不记着陆分;模型飞行途中着陆或模型坠落在地该轮飞行终止。

图4

七、“天使”直升机救援赛(小学组、中学组、成人组)

(一).比赛场地为10米×10米,由一个模型起降区(直径0.6米)、救援人员安置区(直径1.5米)和任务区组成,任务区中分别放置5个障碍物及5个遇险人员,障碍物依次间隔0.3米,遇险人员依次间隔0.3米,每个“遇险人员”高6—8厘米,重约30克。

(见图5)

(二)每轮比赛参赛选手进场准备时间为1分钟,比赛时间为3分钟。

模型起飞即为正式飞行并开始计时,模型着陆终止计时。

(三)比赛方法

1、依场地布置示意图按顺序在飞行中击倒障碍物,然后将遇险人员运送回安全区域:

每次只能击倒一个障碍物和救援1个遇险人员,多击倒的障碍物不计分。

2、起飞后参赛选手可跟随模型进行操纵,模型需始终在场地内飞行,其他人员不得进入飞行场地。

模型飞出场地安全线者本轮0分

(四)任务设置及得分

比赛开始即记录模型飞行时间,模型由起降区起飞,首先飞到任务区击倒1号障碍物,然后将1号遇险人员运送到安置区,再飞到任务区击倒一个障碍……。

每次救援须先击倒障碍物方可救援,否则该次救援不计成绩。

如此反复完成任务,直至击倒所有目标物及运送完遇险人员返回起降区着陆,模型着陆停止计时。

比赛时间到而未完成所有任务也停止计时,

1、模型一次在任务区内击倒障碍物一个以上也只能得50分,并且障碍物不予恢复。

救援一个遇险人员得50分。

2、直升机返回起降区着陆:

①着陆在直径25厘米圆圈内得50分;②着陆在直径60厘米圆圈内得30分;③着陆在直径60厘米圈外的起降区内得10分,起降区面积2米×2米。

着陆压线按低分值计分。

(五)成绩评定:

每轮以模型依次完成各飞行科目中的项目所得分之和为比赛成绩。

(六)判罚:

飞行过程中模型触地复飞1次扣10分;未按顺序,漏飞的科目不再计分;排除障碍时,被障碍物碰倒的障碍物不计分;模型的着陆必须是一次完成,在着陆区外触地再进着陆区内着陆,成绩计算为着陆区外。

在着陆区内触地再停在着陆区外,成绩计算为着陆区外。

模型着陆时侧翻,不记着陆分;模型飞行途中着陆或模型坠落在地该轮飞行终止。

图5

八、“东风一号”火箭伞降竟时赛(小学组、中学组)

(一)比赛限用“东风一号”模型火箭。

(二)第一轮比赛测绝对留空时间,第二轮最大测定时间为120秒。

(三)每轮比赛时间为3分钟。

由裁判员统一倒计时发令(根据参赛人数分批次进行)。

模型起飞即为正式飞行。

(四)比赛进行两轮,以两轮成绩之和为比赛成绩并确定名次。

得分高者名次列前。

如成绩相同,则以其中较高的一轮成绩确定名次;如仍相同,则以另一轮决定名次。

(五)允许1名助手入场协助参赛选手,但不得参与装配和发射过程

九、“神箭”火箭50米打靶赛(小学组)

(一)比赛限用“神箭”模型火箭,使用指定的1/2A3-2模型火箭发动机。

(二)场地设置:

见图6、以靶心为圆心,半径为15米的圆,即得分有效区域。

起飞线距离靶心50米。

(三)允许对尾翼材料进行更换或重新加工,但不得改变尾翼的形状和数量;允许对飘带进行必要的改动,但必须保证飘带的最小尺寸25毫米×300毫米;长宽比为10:

1;不允许对模型表面装饰进行修改。

(四)每轮比赛时间为3分钟。

由裁判员统一倒计时发令(根据参赛人数分批次进行)。

模型起飞即为正式飞行。

(五)成绩评定:

以模型火箭降落后头锥顶部所在有效区域的标定分值为参赛选手该轮比赛成绩。

若模型火箭的头锥顶部压线,按高的标定分值记分。

比赛进行两轮,以两轮成绩之和为比赛成绩并确定名次。

得分高者名次列前。

如成绩相同,则以其中较高的一轮成绩确定名次;如仍相同,则以另一轮决定名次。

(六)发射架整体位于起飞线之后。

火箭发射后落地前飘带比须完全打开。

模型火箭解体、未完全打开飘带或未降落到有效区域以内,均为发射失败,成绩为0分。

(七)允许1名助手入场协助参赛选手,但不得参与装配和发射过程。

a

b

图6:

四凯模型火箭50米定点回收场地示意图

十、牵引模型滑翔机(P1A-2)(中学组)

(一)比赛时间:

第1轮比赛时间为10分钟,第2轮、第3轮比赛时间为5分钟。

运动员必须在比赛时间内使模型完成脱钩。

(二)留空时间:

每轮最长測定时间为120秒。

第1轮测定绝对飞行时间,超出最长测定时间以外的留空时间为加时赛成绩。

三轮都达到最长测定时间者,则加时赛成绩有效,并计入加时赛成绩。

加时赛成绩只用以决定个人名次,不计入团体成绩。

十一、橡筋模型飞机(P1B-2)(中学组)

(一)比赛时间:

第1轮比赛时间为10分钟,第2轮、第3轮比赛时间为8分钟。

(二)留空时间:

满15秒为正式飞行,最长测定时间120秒;每轮加时赛最长测定时间递增60秒。

十二、水火箭打靶赛(中学组、成人组)

(一)使用大会规定指定的水火箭模型参加比赛。

(二)场地设置(见图7):

以靶心为圆心半径为15米的圆,起飞线距靶心为50米。

(三)水火箭发射架必须安装发射控制装置,确保水火箭起飞前锁定在发射架上。

发射架整体位于起飞线之后。

(四)水火箭发射架由运动员自备,比赛时不得借用;

(五)每轮比赛时间为5分钟。

比赛按编组进行,5分钟之内由裁判员统一分两次倒计时发令。

发射口令下达后一分钟内未能完成发射,该轮成绩按50米计入个人比赛成绩。

(六)成绩评定:

水火箭正常降落到以靶心为圆心、半径为15米的圆内(即有效区域)为有效飞行。

以水火箭头锥顶部所在位置与靶心的直线距离为该轮比赛成绩。

单位为米,测量精度为小数点后2位。

水火箭解体或未降落到有效区域以内,均为发射失败,成绩均记为30米。

未起飞者成绩均记为50米。

比赛进行两轮,以两轮成绩(距离)之和为比赛成绩并确定名次,成绩值最低(距离最短)者领先。

如成绩相同,则以成绩最高一轮确定。

(七)允许1名助手入场协助参赛选手。

图7

 

十三、“翼龙”电动遥控飞机穿龙门(中学组)

(一)可用“翼龙”“火鸟403“飞机参赛,模型飞机动力电池最大标称电压为“8.4V”或“11.1V”各种电池。

(二)场地设置:

见图8。

龙门规格为宽10米、高4米;两个龙门分置于10×10米场地端线。

(三)每轮比赛运动员进场准备时间1分钟,飞行比赛时间为5分钟。

模型起飞即为正式飞行开始计时,模型着陆终止计时。

(四)比赛方法

1、模型起飞后穿过龙门A(B),再穿过另一个龙门B(A)飞出为1次穿越。

允许往返穿龙门。

穿越方式不限。

2、飞行中如果模型触地,则该轮飞行终止。

(五)成绩评定:

在该轮比赛规定时间5分钟内,以穿越的次数总和为该轮比赛成绩。

比赛进行两轮,以较高一轮成绩为选手比赛成绩并确定名次,得分高者名次列前。

如成绩相同,则以另一轮成绩决定名次。

还相同,则以较高一轮用时少者列前。

(六)允许1名助手入场协助参赛选手,但不得操纵模型。

十四、电动遥控飞机穿龙门(成人组)

(一,模型飞机动力电池最大标称电压为“8.4V”或“11.1V”各种电池。

(二)场地设置:

见图8。

龙门规格为宽10米、高4米;两个龙门分置于10×10米场地端线。

(三)每轮比赛运动员进场准备时间1分钟,飞行比赛时间为5分钟。

模型起飞即为正式飞行开始计时,模型着陆终止计时。

(四)比赛方法

1、模型起飞后穿过龙门A(B),再穿过另一个龙门B(A)飞出为1次穿越。

允许往返穿龙门。

穿越方式不限。

2、飞行中如果模型触地,则该轮飞行终止。

(五)成绩评定:

在该轮比赛规定时间5分钟内,以穿越的次数总和为该轮比赛成绩。

比赛进行两轮,以较高一轮成绩为选手比赛成绩并确定名次,得分高者名次列前。

如成绩相同,则以另一轮成绩决定名次。

还相同,则以较高一轮用时少者列前。

(六)允许1名助手入场协助参赛选手,但不得操纵模型。

十五、无线电遥控固定翼空战(P3Z)(成人组)

(一)、定义;指以内燃机或电动机为动力,由运动员在地面使用无线电遥控设备操纵固定翼模型飞机,以缚在对方模型上的尾带为目标并竞相切断的航空模型。

(二)、技术要求和场地、飞行空域

1、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容积不得超过8.5立方厘米,电动机电源标称压不得大于17伏。

2、每名运动员必须申报主备两个不同的频率。

3、每名运动员每轮允许使用2架模型参赛。

2架模型的遥控设备频率应相同。

4、尾带:

每条尾带由1段皱纸或类似的坚韧纸带和1根连接线组成。

5、纸带分为两种颜色,长10米、宽0.05米。

连接线长度不小于15米。

比赛尾带必须等长,由大会提供。

每架模型缚1条尾带。

6、模型不得带有任何用来切割尾带的专门装置。

迎风面不得有锋利的突出物。

7、比赛时,每名运动员和助手必须在模型放飞前戴好安全帽。

 

第十二届“我爱祖国海疆”江西省青少年航海建筑模型教

育竞赛活动暨2011年江西省青少年航海建筑模型锦标赛

竞赛规则

第一章竞赛总则

一、所有仅参加遥控类选手必须参加制作测试(测试项目由组委会赛前从制作项目中选定),测试合格者才能参加比赛。

二、所有项目比赛开始前,将按项目对参赛运动员进行点名检录,2次点名不到者视为弃权。

三、如某个项目的组别参赛单位不足三个,则该组别合并到其他组别;如整个项目各组别参赛单位不足三个,则取消该项目的比赛;参赛人(队)数少于9人(队),不进行预赛,直接进行决赛。

四、如比赛中出现争议,必须由领队负责书面向竞赛组委会提出申诉,其它人员无权提出。

第二章竞赛通则

一、制作类竞赛通则

(一)、定义:

制作类竞赛是参赛运动员使用自带工具将竞赛组委会提供的模型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模型组装的一种竞赛形式;分计时赛和外观赛二种:

计时赛以按要求完成模型组装所使用的时间长短决定名次,外观赛则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模型组装的质量成绩决定名次。

(二)、现场制作比赛开始前10分钟进行点名。

(三)、选手自带工具(器材中需要),但不允许携带有关比赛模型的零部件或组装的半成品、成品进场,违者取消其参赛资格。

(四)、制作过程中不得交头接耳或接受他人提示和帮助、不得替他人制作、不得干扰他人制作,违反上述规定者取消比赛资格。

(五)、外观评分裁判组由5名裁判员组成,裁判员分别就模型制作的准确度、工艺、美感、总体效果等方面进行总体评分,满分为100分;从5名裁判员的评分中,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其余3个分数的平均值为该选手的最终得分。

二、自航类竞赛通则:

(一)、定义:

自航类竞赛:

是运动员使用自行组装的竞赛规定模型,依靠模型自身动力在规定的水域、航行规定的距离和路线所进行的一种以时间或航向记录成绩的竞赛形式。

(二)、成绩:

以有效航行时间的长短排列名次;分预赛和决赛,决赛采用淘汰赛制,参加决赛取得的成绩为运动员最终的自航竞赛名次。

(三)、检验:

赛前20分钟,由裁判员进行赛前点名检录;模型编号不得作自行更改,模型仅限运动员本人使用,不得借给他队、他人,裁判员发现模型编号不符,该运动员和有关借用人竞赛成绩无效。

(四)、放航:

运动员在踏上放航区后,准备时间为1分钟,可对模型进行调整和试航,但模型不得触及启航线,模型任何部分触及启航线即为正式航行;准备时间内未到达启航线的模型,该轮为0分;当裁判员口令‘运动员准备’后,运动员须启动马达,用手扶模型静置于启航线后;当裁判员口令‘放航’后,参赛运动员松手让模型航行;模型一经离手,不得以任何方式触及模型;淘汰赛中,运动员必须在裁判员口令下达后2秒内松手。

让模型自动航行,不得有任何力量作用于模型。

(五)、场地布置图见图B-1(预赛)、图B-2(决赛)

(六)、模型航行时应保持外观整洁,贴饰及零部件完整,船的主体不允许改动,对船体动力部分(包括马达、桨、舵)不允许改动和更换,只允许使用原厂指定的升级件对模型进行改造;参赛模型应基本设备完整;竞赛中若丢掉基本部件,如舰桥、驾驶室、主要武备、螺旋桨、舵、桅杆等,该轮航行得0分;限用组委会指定品牌型号的电池和数量,违者取消该轮竞赛成绩;裁判员在放航前或放航后有权对模型进行抽检,违者取消该轮比赛资格。

(七)、预赛航行按编排顺序进行,裁判员发出“放航”口令后即开始计时,模型船头触及终点线则终止计时;根据航行时间决定排名前后,用时短者排名列前。

(八)、预赛模型通过1号门到达终点,按实际航行时间计算成绩;通过2号门到达终点,按实际航行时间加罚2秒计算成绩;通过3号门到达终点,按实际航行时间加罚4秒计算成绩;触及侧壁的4号门、5号门、6号门、7号门均按实际航行时间分别加罚8、12、16、20秒计算成绩;自航模型碰标不扣分,压标而过按低分门给分;通过侧边门又返回航道,按第一次通过的门得分。

航行中模型螺旋桨停止工作后停在中间或靠风浪影响触及终点或边线、或在30秒内未到达终点均无成绩。

(九)、预赛:

预赛进行2轮,以最好一轮成绩排定预赛名次;如最好的成绩相同,则以另一轮成绩评定名次。

.

(十)、决赛:

预赛各组的前8名进入决赛(如不足8人按实际人数进行);比赛按照对阵表进行PK淘汰赛,决赛时预赛成绩排前者优先选择场地;决赛方式:

每一对共进行三轮,上轮胜者优先选择场地,获胜两轮者胜出;每一轮2艘模型同时出发,先到达终点的模型获胜;决赛航行时两船如均未能到达终点,则先看距离,航行距离远者胜,再看时间,如航行距离相同则用时短者胜。

(十一)、启航时若运动员发生犯规,判先犯规的运动员该轮比赛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