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增养殖学复试重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9807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类增养殖学复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鱼类增养殖学复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鱼类增养殖学复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鱼类增养殖学复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鱼类增养殖学复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鱼类增养殖学复试重点.docx

《鱼类增养殖学复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类增养殖学复试重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鱼类增养殖学复试重点.docx

鱼类增养殖学复试重点

1、广义、狭义的渔业、主要养殖方式?

广义:

是指捕捞、养殖、水产品的深加工、渔需如网具、渔具、饵料、药物、渔船等、渔业环保、渔业管理如规章法规、渔业管理、技术;

狭义;是指捕捞如海洋捕捞、淡水捕捞;养殖如海水养殖、淡水养殖;

主要养殖方式:

池塘养殖、大水面养殖、淡海水养殖、海岸、滩涂养殖、工厂化养殖

2.选择养殖种类的依据?

①市场需求:

以市场为导向,以需定产,订单渔业;其中市场包括;国内外市场,当前市场与潜在市场;

②经济效益:

养殖成本,销售价格,盈利水平,现时效益,长远效益;

③生产性能:

生产速度,食性,饵料转化率,抗病以及对环境的适应;

④食品价值:

规格大小、营养价值、食用感等;

⑤苗种来源:

引进“自繁、自育、自养”三自方针的苗种供给条件;

⑥饵料供给保障和肥料来源;

⑦社会、生态效益:

均衡上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能源、水域生态平衡等。

3高产池塘基本条件、池塘种类、按用途分类、池塘“五改”?

基本条件

①水源:

良好而可靠的水源,是加强和发展池塘养殖的最基本的条件;

②面积:

养殖面积适中,宽水养大鱼;

③水深:

水深适宜,一寸水一寸鱼〔在一定范围内,单位面积放养量与产量是随着水深的增加而提高的,深水如高楼,层层有鱼游〕

④形状:

地形要求东西走向;长方形,规格整齐〔长宽之比2:

1,3:

2,5:

3〕

⑤土质和底质要好;

⑥~3;⑦环境,一般要求向阳安静、无污染,过排水系统整套,埂道通畅,健全防逃设施,渔业机械配套;

池塘种类:

按用途分类:

池塘“五改”:

①挖心子:

清淤,铲平,小改大,浅改深,不规则改规则;

②砌坎子:

低埂、窄埂改高埂、宽埂,增加蓄水保水,便于管理;

③堵漏子:

整治漏水同、裂缝,稳水,保肥,防逃;

④理肠子:

死水改活水,进排水渠道、涵洞、泄洪渠道少;

⑤拦口子:

过排水安装控鱼设备,防止逃鱼;

4池塘养殖生产过程水产养殖三要素、鱼类生长三要素、“八字精养法”?

水产养殖〔池塘〕三要素:

水、种、饵

鱼类生长三要素:

水温、溶氧、饵料

八字精养法:

水、种、饵、密、混、轮、防、管

水:

养鱼的环境条件,包括水源、水质、池塘面积和水深、土质、周围环境等,必须符合鱼类生活和生长的要求,且对鱼的品质没有负面影响;

种:

要有品种丰富、数量充足、规格齐全、体质健壮、符合养殖要求的优质鱼种;

饵:

养殖对象要有数量充足、营养全面企鹅鹅鹅鹅不对鱼肉品质产生影响的适口饵料供给;

密:

合理密养,鱼种放养密度维持在比较合理的高水平;

混:

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与规格的鱼类在同一池塘中同时养殖;

轮:

轮捕轮放,在饲养过程中始终保持池塘中鱼类较合理的密度,鱼产品均衡上市;

防:

主要是指及时做好鱼类病害的防治工作;

管:

精细、科学的池塘管理措施。

5.饵料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饵料系数是指在饲养期所投饵料总量与鱼体增重量之比;

影响因素:

原料质量、营养成分及量比、加工技术、水温、DO等水环境、投喂技术、鱼类种类大小。

6.人工繁殖及其阶段、亲鱼培育阶段?

人工繁殖是指在认为控制下促使鱼类繁殖后代的生产过程;

其阶段分三个:

亲鱼培育、人工催产、人工孵化;

亲鱼培育阶段:

1)冬季培养:

保温、增温;

2〕春季培育:

营养、加水;草鱼青料,鲢鳙鱼肥水,青鱼:

螺蚌肉+精料;

3〕产后培育:

防病、调水、营养;

4〕夏秋培育:

营养、调水;

7.苗种培育以及中心环节?

苗种培育:

1〕鱼苗培育:

从水花饲养到寸片的生产过程;

2〕鱼种培育:

从寸片养至可供食用鱼生产放养的幼鱼的过程;

中心环节:

1)提高成活率;

2)一定的时间内到达所需规格;

8.合理密养、轮捕轮放〔p175〕?

合理密放:

即充分利用水体又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鱼从而获得最大利润的放养密度;其依据:

池塘条件(良好的水源、池水深度、稳水塘等〕;

饵料质量和可供量;鱼类种类、规格来源;养殖技术,管理水平;每年收获放养情况分析;市场需求规格及其变化;

轮捕轮放:

是指在养殖水体中分期捕捞食用鱼并适时补放鱼种的养殖方式,是建立在密、混的基础上的高产高效的技术措施;

搞好轮捕轮放:

1〕周密计划安排,采取适宜的方法;2〕因地制宜,确定主要轮捕对象〔鲢、鳙、草、鲂、罗非鱼〕3〕提早放养,合理密放,品种配比,放养规格与轮捕轮放协调;4〕加强饲养,促进快速生长;5〕适时捕捞,要求捕捞次数与方法合理;

9、饵料选择、投饵基本要求、五定投饵?

—2.5倍,粉料<1%;4〕规格种类:

不同食性,不同规格的鱼对饲养蛋白的需求不同;不同季节,不同水温,放养密度对饲料营养的需求不同;

基本要求:

1)保证快速生长;2〕降低饵料成本;3〕生产安全优质水产品;

五定投饵:

1〕定人:

充分调动积极性〔责、权、利、奖、惩〕2〕定质:

草类鲜嫩无污染、泥沙;贝类鲜活,适口无杂质;颗粒营养全面、平衡、适口、无霉变、过期等,动蛋白比例等适宜;先青粗,后精料;3)定量:

根据鱼体大小、个体大小、水温、饵料种类、生长情况等;4〕定时:

“一天不吃,三天不长”“一天不投,三天白投”;5〕定点:

选择安静、向阳、硬底、埂固的地方投饵;

10、浮头原因及预防解救?

〔p182〕

原因:

1〕水体缺氧:

四大家鱼DO<2mg/L,呼吸困难;2〕水质污染:

酸性、氨氮、H2S、其他因素如农药、重金属、生活工业废水等。

3〕大量鳃病;

预防:

清塘、合理密放、水质管理、科学投饵施肥、适时捕捞、增氧机合理使用等;

解救:

1〕及时适量加注新水或原塘上层水抽取,向塘中心扬水增氧;

2〕立即开增氧机,直到恢复正常;〔引申内容:

“三开三不开”〕

3〕合理使用增氧剂,如复合增氧剂,过氧化钙,过二硫酸钠等

4〕减少投饵或不投饵;

5〕改进水质,减少或消除有害呼吸浓度,如二氧化碳、NH3等

11、稻田养鱼类型及主要技术措施?

类型:

①稻鱼兼做:

种稻养鱼同时进行;

②稻鱼轮作:

收稻蓄水放养至第二年;

③稻鱼连作:

种稻放养、带水收稻、养鱼至第二年;

④休稻养鱼

主要技术:

①选择好养鱼稻田是基础;

②确定适宜的养殖品种及水稻品种是重点;

③稻田养鱼工程设施建设是高产高效的关键;

④科学合理的苗种放养;

⑤加强日常管理:

施肥、用药、灌水、投饵、巡视等;

⑥适时捕捞销售;

12简述目前亲鱼成熟度的常用鉴别方法。

〔1〕鉴别亲鱼成熟度的方法:

综合为“一看、二摸、三挤、四挖”。

看:

看亲鱼腹部大小,卵巢在体内流动情况和生殖孔形状及颜色等;

摸:

摸腹部柔软程度、腹壁厚薄和卵巢的弹性;

挤:

用手挤腹部,看生殖孔有否精液往外流,肛门有否粪便〔有粪便说明鱼还在摄食,应晚几天摧产〕;挖:

挖卵器挖卵观察。

〔2〕家鱼成熟良好,可以摧产的主要标准:

雄鱼:

用手轻轻挤压后腹部,从生殖孔有较浓的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

雌鱼:

〔鲢、鳙〕腹部膨大,后腹部〔腹鳍至肛门〕柔软,腹壁薄且有弹性,倒立鱼体卵巢向前〔头部〕流动,头部向下时卵巢下垂,生殖孔略突出并呈粉红〔草鱼生殖孔开放微红或不红〕

13池塘养鱼中心环节《饲养管理》?

〔p162〕

14国家保护鱼类?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56种;其中水生47种;

I类:

中华鲟、达氏鲟、白鲟;

II类:

胭脂鱼、川峡哲罗鲑、大鲵、水獭等;

15.简述池塘溶解氧的变化规律

由于溶解氧补偿和消耗的特点,造成池塘溶解氧在分布上有其独特的变化规律:

〔1〕水平变化。

由于风力的作用,池塘下风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比上风处多,因此,白天下风处浮游植物产生的氧气和大气溶入的氧气都比上风处高。

但夜间由于集中在下风处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在夜间的耗氧比上风处高,溶氧的水平分布白天相反。

〔2〕垂直变化。

由于水中辐照度和浮游植物均有垂直梯度变化,使溶氧分布很不均匀,尤其是夏秋季节的晴天白昼,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白天,上层辐照度大,浮游植物数量多,光合作用产氧量多;下层正相反,产氧少而有机物耗氧量大。

辐照度越强,水温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显著,造成上层氧盈越大,下层氧债越高,中层氧跃层越为明显的不合理现象。

夜间,由于池水密度流,溶氧的垂直变化并不显著。

〔3〕昼夜变化。

白天与夜间的溶氧差异较大。

白天辐照度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高,往往在晴天下午溶氧超过饱和度;夜间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停止,池水中只进行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而大气溶入表层水的氧气又不多,致使池水溶氧明显下降,至黎明前下降到最低。

〔4〕季节变化。

夏秋季节水温高,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强,生物繁殖快,水质肥,耗氧因子多,溶氧的水平、垂直和昼夜变化十分显著。

冬春季节,水温低,则产生相反的结果

16简述淡水鱼卵孵化管理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

〔1〕孵化容器的清洗和消毒。

放卵前把孵化器洗刷干净,彻底消毒,并仔细检查,严防漏水跑苗。

放卵后经常洗刷筛绢网,尤其是在鱼苗出膜前更要及时洗刷,以免卵膜附着在筛绢上。

〔2〕定期检测水温、水质和胚胎发育情况。

着重预防水霉和敌害等。

〔3〕卵化期间,根据不同的胚胎发育期分别给予不同的水流量。

从卵裂到鱼苗出膜前,流速控制在不使卵粒、仔鱼下沉堆集为度,流量一般为7.5L~12L/min;鱼苗出膜后至平游前,流量可适当增大,平游后又适当减低约至5L/min,防止水流过大,使鱼苗顶水游泳而消耗体力。

〔4〕停水溶膜。

当约有5%的卵已经孵出时,即将进水阀门关闭,使孵化器中的水停止流动,鱼卵下沉。

一般经过15min左右就有95%的鱼苗孵出,这时立即打开阀门,冲起鱼苗。

17简述目前淡水鱼类室外土池培育鱼苗的主要技术环节。

淡水鱼类室外土池培育鱼苗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

〔1〕鱼苗池选择。

要求:

靠近水源,注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池形整齐,面积和水深适宜;池底平坦,淤泥适量;土质好,池堤牢固,不漏水;通风向阳,光照充足。

〔2〕整塘与清塘。

整塘一般在鱼苗下塘前一个月左右进行。

〔3〕适口饵料生物培养。

其技术要点是:

①选择有足够休眠卵的池塘〔老塘〕或人工接种。

②根据鱼苗下塘时间施肥。

③根据水温提前清塘。

〔4〕生态适时下塘。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适口饵料适时,在轮虫繁殖高峰期使鱼苗下塘;二是鱼苗生理适时,在鱼苗生长适时和成活适时下塘。

〔5〕鱼苗放养。

鱼苗放养前试水,选择优质鱼苗,运输到达后先暂养鱼苗,调节温差,再饱食下塘,溶氧好放养密度。

注意同一池塘应放同批〔相同规格〕鱼苗,鱼苗放养时间最好在晴天无风的上午进行。

〔6〕饲养管理。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投饵或施肥;二是分期注水;三是日常管理。

〔7〕拉网锻炼。

夏花鱼种在出塘分养前必须进行2次~3次拉网锻炼,主要是为夏花鱼种长途运输作准备。

〔8〕出塘。

出塘前要进行过筛、计数和质量鉴定。

18简述鱼类育苗的基本设施及要求。

(1)育苗车间。

主要有砖混结构温室和简易塑料大棚温室两种。

可以是单栋温室和连栋温室。

(2)鱼池系统。

是育苗场的主体部分。

鱼池按型可分为亲鱼池、产卵池、育苗池和养殖池等。

(3)进排水系统。

分为进水系统和排水、排污系统两部分。

进水系统包括从水源进水的设施、通往养鱼车间的各种明暗沟渠或管道、沉淀贮水池和进入鱼池的进水设施等。

排水、排污系统主要包括鱼池排水、排污结构和室内外排水、排污沟渠两部分。

(4)水处理系统。

包括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设施及消毒净化设施。

开放流水式工厂化繁育系统,常以天然水体作蓄水池和净水池,水经沉淀池、生化处理和过滤器的处理后,输入育苗池,水质恶化时及时排放,同时不断补充经沉淀、生化处理和过滤后的新鲜水。

排出的水不重复使用,缺乏专用水处理设施,对环境的污染较大。

半封闭式的工厂化繁育系统有较好的水处理设施,但注重育苗或养殖前期用水的处理,养殖废水部分排掉,水的使用效率较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仍较大;封闭式工厂化繁育系统,养殖用水封闭循环,只加水不排水,水的使用效率高,可以做到零排放。

(5)充气供氧系统。

目前主要应用的是空气充气增氧技术,设施较为简单,一般由罗茨鼓风机、输气管道和气石构成。

(6)调温系统。

包括制热和制冷系统两部分。

调温方式包括水体调温和空气调温。

(7)供电系统。

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

(8)饵料培养系统。

分为植物性饵料的培养(如单胞藻的培养)和动物性饵料的培养(如轮虫、卤虫、枝角类、桡足类、双壳类幼虫等)。

培养方式为水泥池培养、水槽培养、玻璃柱培养、塑料袋培养等。

19简述鱼苗的生物学特点

鱼苗指孵化脱膜后的仔鱼和稚鱼,处于生命的早期,具有许多不同于成鱼的生物学特点。

〔1〕形态和生理特点

①身体幼小、嫩弱,体表无鳞片。

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敌害生物的抵抗能力均很低。

②口裂小,取食器官还没有完全形成。

取食能力弱,食谱范围狭窄,对饵料的要求高。

在一定发育期内,各种鱼苗摄食饵料种类相同,一般均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轮虫、枝角类等〕。

③新陈代谢水平高,个体生长快。

是生命周期中生长的高峰期。

〔2〕营养特点①内源性营养阶段。

以卵黄为营养的阶段。

刚孵出的仔鱼口、咽、食道、胃、肠等消化管刚形成,结构不完善,肝和胰脏等消化腺初步形成,分泌机能很弱。

②混合性营养阶段。

当鱼苗体内鳔充气后,一面吸收卵黄,一面摄食外界食物〔开口饵料〕的阶段。

③外源性营养阶段。

卵黄囊消失,完全摄食外界食物的阶段。

〔3〕食性特点

对滤食性、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摄食方式和食物组成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人工培养条件下,一般先摄食桡足类无节幼体、轮虫,转而摄食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成体和枝角类等,最后摄食鱼糜或人工颗粒饲料。

对肉食性鱼类的鱼苗,单以其他鱼苗为食。

〔4〕游泳特点淡水主要养殖鱼类卵黄囊仔鱼多沉于水底,作垂直游动,待鳔充气后浮起平行游泳;海水鱼类的卵黄囊仔鱼大多靠身体含水量的增加而浮起。

20简述鱼种质量“四看一抽样”鉴别标准的内容及优质鱼种要求

一看出塘规格。

主要是规格的均匀性。

同一口鱼池同一种鱼的出塘规格应整齐、均匀,体长、体重相差无几。

二看鱼种体色。

优质鱼种体色鲜艳而富有光泽。

三看体表光泽。

健壮的鱼种体表有一层粘液,呈一定光泽。

而病弱受伤鱼种则缺乏粘液,体表无光泽。

四看鱼种游动情况。

健壮的鱼种游动活泼,集群性、逆水性抢食性强,受惊时迅速成群潜入水底。

体质较差的弱鱼苗或病鱼行动缓慢,不集群,独游,抢食力弱,逆水性差。

一抽样就是随机抽样检查鱼种的优劣。

目前主要养殖鱼类中有很多已制定了相关的鱼种质量标准,可以通常通过随机抽样0.5kg,计数尾数,然后查对优质鱼种规格鉴别表来确定鱼种的优劣。

优质鱼种要求规格整齐,肌肉饱满,色泽鲜艳,在离水时剧烈跳动,个体肥壮,头小背厚,体色光润,肌肉润泽,鳞片、鳍条完整无损,鳃盖不张,尾不弯曲,体表无寄生虫和伤痕,体形正常无畸形。

21.简述池塘养鱼中对池塘的基本要求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池塘的基本条件和要求包括池塘位置、水源和水质、土质和底质、面积和深度、形状与周围环境等。

要求面积适中,10亩左右;池水较深,2.5m左右;水源和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池形整齐,堤埂较高较宽;池形呈龟背型或倾斜型。

放养前的准备主要包括整塘、清塘、注水和施肥培养饵料生物。

22简述淡水池塘80:

20养鱼技术与传统养鱼技术的区别。

淡水池塘80:

20养鱼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收获时80%的产量来自主养鱼类,另外20%产量来自于配养鱼类。

任何一种能摄食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的杂食性鱼类都可作主养鱼类,配养鱼类通常为滤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

与传统的混养技术相比较,80:

20养鱼技术简单、实用,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

①传统混养品种常多达6~7种,主养品种不明确,搭配混养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水体,较为复杂;80:

20养鱼技术则是从市场需求多且价值高的鱼类中选择一种进行较为简单的养殖,配养鱼类的作用主要是为主养鱼类服务,搭配简单,管理方便。

②传统混养技术追求产量高,但鱼的市场价值较低;80:

20养鱼技术追求高利润,主养鱼的市场价值高。

③传统混养技术常以半精养为主,鱼病多,劳动强度大;80:

20养鱼技术是精养方式,主养鱼类采用全价配合饲料投喂,鱼病少,劳动强度小。

23简述池塘水质调节方法

〔1〕常规改进法。

①适时适量进行追肥。

②经常加注新水。

目的是增加水深,增加池水透明度,增加水中溶氧。

③定期搅动底泥。

造成池水上下混合,恢复营养物质在上下水层中的平衡。

〔2〕机械改进法。

①合理使用增氧机。

起增氧、搅水、暴气作用。

②根据水质情况使用水质净化机等设备。

〔3〕化学改进法。

①定期泼生石灰。

直接增加营养物质,中和酸性淤泥等,使池水吴微碱性,有利于硝化细菌和浮游生物的繁殖,也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并可起防病的作用。

②使用水质改进剂、增氧剂等。

24简述池塘养鱼过程中如何合理使用增氧机?

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曝气的作用,能有效的改善水质,对防止浮头、提高鱼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增氧机的开机时机和运转时间不是绝对的,需要看天气、水温、池塘条件、投饵施肥量、增氧机的功率大小等根据池塘溶氧情况灵活掌握。

开机原则:

“六开三不开”原则。

“六开”:

①晴天中午开。

目的是增加全池溶氧贮备。

②阴天次日清晨开。

因前日光合作用弱,溶氧量低。

③阴雨连绵半夜开。

④下暴雨时上半夜开。

⑤温差大时及时开。

⑥特殊情况随时开。

“三不开”:

①早上日出后不开。

溶氧上升。

②黄昏不开。

防止饱和氧溢出和池水过早混合,加深底层缺氧。

③阴雨天白天不开。

光合作用弱,表层溶氧不会过饱和,开机无意义。

运行时间:

一般30~60min。

施肥后、天气热,养殖密度大,开机时间长;不施肥、天气凉爽,养殖密度稀,开机时间短。

25简述池塘养鱼中鱼类浮头发生的原因、轻重的判断、预测的方法及发生浮头后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1〕浮头发生的原因:

浮头指鱼类因水中缺氧而浮到水面的现象。

由于池塘混养密放,投饵施肥多、密集的鱼类和大量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好气性细菌等呼吸及它们排泄的粪便和其实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氧,遇天气闷热、气压低、连续阴雨天或天气突变等,常造成鱼池溶氧不足,而使鱼类发生浮头。

〔2〕浮头轻重的判断:

 

浮头时间

黎明前后

半夜前后或白天

浮头位置

池中央

池边

浮头品种

野杂鱼〔麦穗鱼等〕和虾类,中上层鱼类。

〔对缺氧适应性差〕

底层鱼类

鲢鳙:

一般性浮头

草鱼:

严重

鲤鱼、青鱼:

危险

鲫鱼:

泛池

浮头面积

受惊反应

迅速下沉

反应迟钝,不下沉或无反应

〔3〕浮头预测的方法:

①看天气:

夏季遇天气闷热,气压低;连续阴雨天;无风或风力弱;大雾;黄昏天气转阴、下雷阵雨;久晴未雨;天气突然变化〔如气温大幅下降〕等情况。

翌晨均可能浮头。

②看季节:

夏季水温高,最易发生。

春、秋两季遇天气突变,也易发生。

⑧看水色:

池水肥,透明度小,水色浓。

遇天气突变,水质突然变清,易发生。

④看鱼类吃食和活动:

突然减少摄食或活动异常。

〔4〕发生浮头后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①加注新水和打开增氧机。

②施放速效化学增氧剂。

26简述池塘养鱼中巡塘三查和投饵四看四定原则的基本内容。

巡塘三查:

早上查鱼苗是否浮头,午后查鱼苗活动情况,黄昏查鱼池水质。

投饵四看四定:

四看,看水温,看水色,看天气,看鱼类吃食情况;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

27简述八字精养法的主要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水、种、饵、混、密、轮、防、管八字精养法是池塘养鱼技术的总结和概括。

水:

指养鱼池的环境条件,包括水源、水质、水深和周围环境等,必须适合鱼类生活和生长的要求;

种:

是鱼种,包括数量〔充足〕、规格〔合适〕、体质〔健壮〕等,优良品种;

饵:

指饵料和饲料,营养完全,适口,量足;

混:

指根据生态学原理实行不同种类、不同年龄与规格鱼类的混养;

密:

是合理密养;

轮:

是轮养与轮捕轮放,使养殖过程始终保持较合理的储存量;

防:

是做好鱼类病害的防治和防逃、防盗工作;

管:

是实行精细的科学管理工作。

水、种、饵是养鱼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池塘养鱼的物质基础,一切养鱼技术措施,都是根据水、种、饵的具体条件来确定的。

混、密、轮是池塘养鱼高产、高效的技术措施。

混是巧妙地运用鱼与鱼之间互相有利的一面,尽可能限制或缩小其矛盾的一面,以充分发挥水、种、饵的生产潜力。

密是根据混养的生物学基础,运用各种鱼之间的关系,根据水、种、饵的具体条件,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饵料,到达高产、高效的目的。

轮是在混和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和扩大池塘的利用时间和空间,即进一步发挥水体的生产潜力,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

防和管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综合运用各种条件和技术,是到达高产、高效的保证。

28简述网箱养鱼的主要技术措施。

〔1〕养殖水域的选择。

一般多应设置在交通方便但要避开航道或交通要道,避风条件良好风浪不大于1米,水深5~40米左右,流速为1.0米/秒以下,硬砂泥或泥砂底质,水质良好无污染,透明度在~3米以上的水域。

〔2〕养殖方式主要是单品种、半精养、肉食性鱼类的鱼种和成鱼养殖。

〔3〕放养规格,一般产出规格在500~1000g左右较为适宜,以个体增重6~9倍计算,入箱尾重以80~150g为宜。

〔4〕放养密度常根据水温、Do、水流、网箱设置位置、苗种种类与规格、收获规格、网箱规格、网目大小,饵料,技术及管理水平等条件来确定,目前国内大多浮动式网箱一般以10Kg/m3左右为度来投放。

〔5〕投饲技术。

投饵种类:

主要有鲜活饵料、冷冻饵料、配合饲料三种。

投饵方法有自动投饵机投饵和人工手撒两种方式。

人工手撒时,一般应掌握“慢、快、慢”三步节奏,掌握“八分饱”的投饲量方法。

日投饵量确实定大多由当日养殖对象的群体重量与投饵率决定,即:

日投饵量=鱼体重量×投饵率

〔6〕日常管理主要有分级疏养和进出箱,投饵、巡箱检查和记录测量、网位调整、网箱的清洗和换网、设施修补、隐蔽物和遮阴物的投放、鱼病防治、水质监测及防灾防盗等。

29简述人工放流技术〔1〕放流品种的选择原则。

生物多样性原则、生物安全原则、技术可行原则、兼顾效益原则。

〔2〕放流水域。

进行放流增殖的水域一般是湖泊、水库、大江、大河等大水面和港湾、近海等。

但禁止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要经济鱼、虾、蟹类的产卵场等敏感水域进行放流。

〔3〕放流前的准备。

重点是进行放流品种和水域的放流可行性研究。

一是放流水域生态系的结构和环境容纳量调查。

二是确定周密的放流工作方案。

根据放流水域的生态环境要求,确定合理的放流鱼种结构搭配和数量及苗种供给单位和放流水域;制定放流标志和放流时间、地点、规格、运输、计数验质、暂养和放流方法等具体的放流操作技术方案。

〔4〕放流过程管理。

放流过程实行监理、验收和公证、公示制度。

〔5〕放流后期管理。

主要是跟踪调查和效果评估

30如何加强池塘饲养管理?

四早、四勤、五定、三看、七防

①坚持四早:

早清整鱼塘、早放养、早驯化开食、早驻守鱼塘;

②做到四勤:

勤巡塘、检查、消毒、分析研究;

③三看施肥,五定投饵;

④加强七防;病、泛塘〔泛池〕、逃、害、盗、洪、旱;

31.如何加强池塘水质管理?

答:

①合理选择养殖场,保护水源生态环境;

②曝〔冻〕晒并彻地清整鱼塘;

③投放优质健壮鱼种,合理密放,科学混养;

④控制养殖池富营养化,降低养殖自身污染,三看施肥,五定投饵;

⑤适时适量加注新水和及时换水;

⑥定期搅动底泥;

⑦推广和科学使用增氧机,水质改进机等渔业机械;

⑧合理施用微生态制剂、增氧机、生石灰等;

⑨水生浮游生物组成的控制;

⑩科学合理安全施用渔药;

32防止池水氨氮过高的主要措施?

答:

①彻底清塘,挖出过多的淤泥,曝〔冻〕晒池底

②合理的放养和科学的喂养及混养;

③选择优质〔营养全面、配方科学、消化率高〕的饲料,做到“五定”投饵;

④“三看”施肥,少施勤施,推广生物肥,铵态氮肥、〔NH4〕2SO4慎用;

⑤定期排污换水;少加或不加原水,防止pH偏高;

⑥合理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