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0doc.docx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0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0doc.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0doc
2019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本试卷所有题目均为原创)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案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原创)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按照规划,到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基本实现雾霾(mái)严重城市化地区的散(sàn)煤供暖清洁化。
同时,未来将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清洁取暖项目,并逐步降低取暖用电价格。
B.封建主们很快就发现了金融业中的放贷虽然令人憎(zēng)恶甚至会受到教会方面的谴责,但是利润巨大,于是他们就把原本卑贱的犹太人当做了自己谋取暴利的“白手套”。
C.追根溯(sù)源,绵延至今的巴以冲突根子就是这份贝尔福宣言埋下的,它虽然让犹太人再次有了一个“祖国”,也因此创造了许多人类文明的奇迹。
但是最简单而现实的问题是中东的困境何时是一个尽头?
D.在西安,当人们徜徉在风光旖(yī)旎的曲江池畔和巍峨肃穆的大雁塔旁,无不陶醉在周边精美的建筑群与名胜古迹和谐共生所带来的愉悦中,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这座古者的热爱和眷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走到沙漠中间的一个沙丘上,那个阿拉伯人忽然坐下来,我才发现,太阳开始落山了,我激动地坐在旁边,和他并肩一起,看着大红日一点点一寸寸地移向沙漠内部——这是世界上最美的画面了吧。
(乙)细沙侵吞落日,落日投入沙漠的怀抱……再次想起小王子曾经说过,悲伤的时候就来看日落,有一次他连续看了43次日落。
如今,我带着满心的欢喜,看了一次日落,仅此一次,我想曾经发生在内心的阴霾和伤感从此涣然冰释,和这一次的落日一起,都被侵吞进沙漠了吧。
就像我的名字,被镶嵌在细沙中,永远留在撒哈拉,虽然很快风沙就会将其掩盖,很快沙漠又会恢复原状,仿佛什么人都没来过,仿佛谁都没有看到的样子,可是谁也不能否认我的名字暗藏其中。
长久以来,撒哈拉沙漠犹如天险阻碍着旅行者的深入探险。
时至今日,几条穿越大漠的路线相继开通,使冒险家们的梦想成真。
(丙)沙漠中的旅行对人的体力与智力的挑战,但却奇异而刺激,游走漫漫大漠,远离城市喧嚣。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侵吞B.涣然冰释 C.镶嵌 D.喧嚣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每月科学流言榜”于2014年1月发布第一期。
其公布的伪科学榜单,是对科学误区的及时纠正,不仅能避免伪科学带来的消极社会影响,还有利于提升大众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自觉抑制伪科学命题。
B.一些评论家指出,很多中国留学生来到北美求学,但其中一些人缺乏积极融入当地社会的动力,这是因为他们对北美化、制度和社会特点的了解限于浮光表面所导致的。
C.2017年度十大科学流言中的紫菜粉丝都是塑料做的,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因此大众更需要建立起科普知识的辨别能力,同进也要自觉承担起净化网络的责任。
D.从前,麦面与大米只是充当满足口腹之需的主食。
两宋时期,随着农作物产量的增加,人们的饮食需求开始从胃的低层次上升到舌尖的高层次,麦面与大米逐渐被开发成口味更加丰富的风味小吃。
5.请阅读下列材料,要求答题(3分)
当前教育行业正在兴起这样一种趋势:
互联网教育已是成熟行业,不过与互联网教育强调通过互联网来解决信息互通不同,教育科技则是要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硬件、区块链等技术,来解决老师、学生和家长三大参与角色的痛点,从深层次改变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2019年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要从注重基础技术的概念验证阶段,进入场景落地的商用化阶段。
各种开源框架的出现和人才加速流动,则会让AI技术从少部分公司的特权变为各行各业的标配。
本身就已是内容和数据驱动的教育行业,将会成为最适合AI技术落地的场景之一。
从国内主流教育巨头的表态也可以看出,2019年教育科技的布局特别是智能教育的探索,会是行业的重点方向。
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
(不超过20个字)
6.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
斯蒂芬·威廉·霍金是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然而他却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
现在假设霍金获得了201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请你根据以下材料为霍金拟写一段150字左右的颁奖词:
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他在全身瘫痪后,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要求:
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②语言简洁、得体,感情真挚。
(6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原创)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
纵横术士全记录
《战国策》是一部来历不明的书。
书中记录的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事,然而此书流传的版本,顶多只能溯至西汉的刘向。
刘向在公元前1世纪末校录《战国策》后,写了一篇序,那其实就是他将校好的书呈给皇帝,附带的奏议说明。
序中说:
“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
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
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复重得三十三篇……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
”
这段话是说,刘向在汉代皇室藏书之处(“中书”),找到了好几个版本,内容大致相同,却有许多不同的书名的书,他费了大功夫,将这些不同版本内容按照国别编辑,同一个国内发生的,再大略依所记录的事情发生先后排列次序,订为三十三篇,并将之重新命名为《战国策》。
取名《战国策》,牵涉到刘向对这些文章性质的判断。
他认为这本书主要记录的是战国游士获得国君任用时,所给予的策略谋划,因而采纳了原有的“国策”,再针对其特定时代,增一字成《战国策》。
刘向的序接着清楚描述《战国策》的时代范围:
“其事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之事。
”刘向所说的这个范围,跨到秦统一之后,然而考察现有版本,书中记录的几乎都是秦灭六国之前的事,符合一般认定的战国时代。
《汉书·艺文志》将《战国策》列入“史部”,然而宋代晃公武《郡斋读书志》,改将《战国策》放到“子部纵横家”类别里。
《郡斋读书志》是现存最早的中国私家藏书目录,将所收藏之书依照经、史、子、集的方式,予以分类排列。
宋代以下,对于《战国策》究竟应该当作史书,还是当作纵横家言论记录的“子书”来看待,有许多讨论。
我们今天不需计较坚持要在史、子两部中找出一个固定分类答案,不过值得思考、理解的是《郡斋读书志》为何要改变传统分类习惯,将《战国策》挪入子部?
其中一个理由是《战国策》的体例,显然不是为了让读者能明了、掌握历史变化而设计的。
刘向编校整理之后,《战国策》基本上以国别分篇,再在每一篇中大致按事件发生先后顺序排列。
然而一来绝大部分的史事牵涉到不只一国,国与国的篇章无法容易地联系在一起;二来对于这件事和那件事之间的因果关系,乃至于一国之中比较长远的历史发展脉络,书中全无关照、全无整理。
对照看《战国策》和《史记》“世家”中对于东周各国历史传承变化的描述,就能得到清楚的印象,《史记》是为理解历史服务的史书,《战国策》不是。
那《战国策》是什么?
形式上,《战国策》是战国中纷纭事件的片段记录;内容精神上,《战国策》选择记录的,不见得是对某国有重大变化意义的事件,而是纵横策士对各国政治、军事的游说、影响。
在这一点上,《郡斋读书志》是对的。
《战国策》的主角,不是国与国君,不是历史变化发展,而是纵横策士。
这些人在那个乱世,曾经如此有势力、如此重要。
(节选自《看历史》2017.3)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刘向根据对汉代皇家藏书的研究判断,将该书命名为《战国策》。
B.宋代以后,在对《战国策》的归类问题上,有着诸多争论。
C.《战国策》不是为历史服务的史书,因为它缺乏对东周各国历史传承变化的描述。
D.《战国策》在内容上侧重于记录纵横策士对各国政治、军事的游说、影响的记录。
8.下列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战国策》虽然来历不明,但西汉时的刘向是其最早的作者。
B.刘向将此书命名为《战国策》,是源于当时皇帝的建议。
C.《郡斋读书志》中将《战国策》挪入子部时,并没有为读者掌握历史变化而考量。
D.《战国策》在编排上以国别分篇,并按照事件发生先后顺序排列。
9.简要概括本文命名为“纵横术士全记录”的原因。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
贩鱼人
江少宾
鱼挑子太长了,贩鱼人试了三次,后面的一大筐鱼就是拐不进来。
当贩鱼人抓着鱼筐上的绳索,反复调整着姿势,准备第四次上车时,公交女司机终于失去了耐心,不过她并没有绝尘而去,在关上前门的同时她又打开了后门。
挑着这样一副鱼挑子,他只能从后门上车,到前门补票。
同大多数时候一样,车厢里的乘客都自觉地为他让出一条通道,如果实在让不出来,大家也会帮他传递月票,传过去,再递回来。
贩鱼人不安地接受着大家的好意,额头上滚着一层汗,黝黑的脸上浮着一丝卑微的笑容。
偶尔,还有人主动让出自己的座位(大部分都是学生和刚刚入职的年轻人),他千恩万谢着,贴着鱼筐坐下来,一只手紧握着扁担,仿佛它随时会飞掉。
也有不许贩鱼人上车的司机,我亲眼目睹的一次,发生在盛夏的一个早晨。
那个年轻的司机戴着墨镜,嚼着口香糖,青春疙瘩集结的脸上看不出表情。
贩鱼人在他的注视里小心翼翼,但最后,贩鱼人还是放弃了努力,准备像往常一样走后门。
就在贩鱼人挑着挑子,快步走向后门时,“墨镜”突然启动了公交车,盛夏的站台上滚过一片烟尘。
这公然的欺骗让他措手不及,却又无计可施,看着绝尘而去的公交车,好半天之后,贩鱼人才从肩上缓慢地卸下了挑子。
尘烟终于散去,赤日炎炎。
站在他的身边,我听见他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黝黑的脸被熊熊燃烧的怒火烧成了猪肝色。
一串串密集的汗珠从他的脸颊上滚落。
我原以为他胸腔里奔突的火山即将爆发,他会暴跳如雷,装腔作势地挥舞着扁担;或者恶毒地诅咒,喷射而出,像一梭梭呼啸的子弹;最不济也要飚几句“国骂”,以平复内心的愤懑,但最终,他既没有动粗,也没有骂娘,只是一个劲地哆嗦着嘴唇,浑身像筛糠一样……赤日炎炎,我一面不安地注视着这一切,一面翘首盼望着下一趟公交车。
好在,等车的人大多目睹了事情的经过,他们异口同声地谴责司机的言而无信,一面又安慰着义愤填膺的贩鱼人。
这时候,他终于慢慢地恢复了平静,连声附和着大家的谴责,大家骂一声,他也跟着骂一声,仿佛他自己羞于开口,或者不知道该如何骂人。
最后,大家的注意力都被鱼挑子吸引了过去,一头是活蹦乱跳的泥鳅和拇指粗的黄鳝,一头是半尺长的鲫鱼和草鱼。
天气太热了,贩鱼人的焦虑溢于言表,他解开鱼挑子上一只大号的矿泉水瓶,粗糙的大手捏了捏,瓶盖处便射出一条亮亮的水线,鱼筐里响起“呲”的一声。
泥鳅欢快地蹦跶着,鲫鱼和草鱼甩了甩尾巴,只有黄鳝,始终在鱼筐里扭动。
“望着像是野生的,可是野生的?
”贩鱼人微笑着点了点头,就有大爷大妈问起了价格,但贩鱼人语焉不详,继续追问,他便东张西望,心不在焉。
见的次数多了,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也愿意帮他说几句好话,助他顺利地登上公交车。
早一分钟出发就能早一分钟到达,就意味着可以早一分钟赚钱。
这是贩鱼人最迫切的现实。
若非如此,他大可不必如此奔忙,时时遭人冷眼,处处委曲求全。
在乡下,贩鱼是件力气活,脏,而且苦;在城里,贩鱼的大多是二道贩子,像这种肩挑背扛的贩鱼人,低成本经营,大约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计。
当西风吹黄了梧叶,古庐州短暂的秋天即将来临时,我忽然在移动电视上看到一条令我错愕的消息。
是的,我没有看错,深夜的塘埂上灯光如昼,那个木讷而腼腆的贩鱼人,被一伙人推推搡搡着,反剪着双手。
他一声不吭,眼里满是哀求。
谁能想到呢?
他,居然是个惯偷!
当他像往常一样潜入那片鱼塘,准备收网时,守候多日的养殖户们终于联手将他逮了个正着。
他们的愤怒溢于言表,咬牙切齿,想打,又不敢公然施暴。
不远处,幽蓝色的警灯呜呜呜,在夜空中一刻不停地闪烁。
车厢里人声嘈杂,乘客们无动于衷,对他们来说,那个耷拉着脑袋的可恶的惯偷,只是一个罪有应得的犯罪嫌疑人。
只有我,内心纠结,五味杂陈,久久无法平静。
10.文中多处细节富有表现力。
请赏析第
段中划线部分的细节描写。
(4分)
11.联系全文,尝试分析贩鱼人的形象特点。
思考作者刻画这一形象有何用意?
(6分)
12.“我”为什么在知道贩鱼人是惯偷后,“内心纠结,五味杂陈,久久无法平静”?
(6分)
13.文章结尾写这个贩鱼人是个“惯偷”,是否出人意料?
(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原创)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
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为大盗积者也?
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
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
何以知其然邪?
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
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
然而一旦杀而盗其国。
所盗者岂独其国邪?
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
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
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
何以知其然邪?
昔者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
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
“盗亦有道乎?
”跖曰:
“何适而无有道邪?
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故曰:
唇竭则齿寒,,圣人生而大盗起。
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夫川竭而谷虚,而渊实。
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
。
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也。
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何以知其然邪?
彼,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
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
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节选自《庄子·外篇》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之所谓知者乡:
乡里
B.曷尝不法圣人法:
效法,学习
C.子胥靡 靡:
糜烂
D.而渊实 夷:
平坦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阙泰以利晋
B.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故逐于大盗 不拘于时
D.而身处尧舜之安 臣活之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其中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当时那些满口仁义的诸侯,本质上只是一些“窃国者”;第二,“窃钩者”和“窃国者”同为盗贼,但他们遭到的社会评判却如此悬殊。
B.文中举了田成子为例,他所盗的是齐国,本应“有乎盗贼之名”,但结果是“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
立此可为一切窃国大盗,亦可为各种不合理的社会存照。
C.庄子认为“仁义圣知”也可以被盗贼利用。
盗跖就提出“盗亦有道”:
猜测人家家中藏有财物就是“圣”;敢于抢先进入人家,就是“仁”;最后出来就是“勇”,;善于确定可以抢劫与否,就是“智”;能平均分赃就是“义”。
D.本文立论明确,脉络清晰,论证严密。
全文以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盗与防盗发端,导出一个防盗而恰“为大盗积”的悖论。
17.用“/”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⑴为之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4分)
⑵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9-20题。
(8分)
落梅南宋·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①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②,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①砌:
台阶。
②岭:
五岭,今广东一带
19.“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这两句诗化用了典故,写的是唐代文魁被贬谪潮州和战国失宠被逐湘江的不幸命运。
(2分)
20.中国古典诗歌讲究“赋、比、兴”,本诗通篇用“比”,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6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6分)
【材料1】礼,与其奢也,宁俭。
(《论语·八佾》)
【材料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里仁》)
【材料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材料4】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论语·宪问》)
21.上述材料与另外三则材料所传递的道德追求不一致。
(2分)
22.孔子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请结合材料作简要评析。
(4分)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一日克己复礼,。
为仁由己,?
(《论语》)
(2),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
(白居易《琵琶行》)
(3)歌台暖响,;,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
(4),。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5)故余与同社诸君子,,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人墓碑记》)
四、作文(60分)(原创)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反向春运”,就是和以往年轻人回家过年相反,而是由老人提前到子女工作地过年。
坐火车回家,无奈抢不到火车票;乘飞机回家,恐怕得花去一个月的工资。
两难之下,一些在大中型城市打拼的上班族,打算过一个“反向春运”年,将父母从老家接到工作地过年。
有人说,“反向春运”将家人接到身边,但接不来一个老家,更接不来家乡过年的氛围,“反向春运”消解了传统的年俗;也有人说,“反向过年”给众多在外打拼的游子提供了春节团圆的新思路。
对于“反向春运”,你有什么看法?
请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标题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9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答案:
C(A项散(sàn)煤—散(sǎn)煤;B项谋取—牟取;D项旖(yī)旎—旖(yǐ)旎)
2.答案:
B(“涣然冰释”意为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烟消云散”)
3.答案:
C(第二个逗号应改为冒号,后面两句是对“奇异而刺激”的具体解释。
)
4.答案:
D(A项不合逻辑,应改为“不仅有利于提升大众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自觉抑制伪科学命题,还能避免伪科学带来的消极社会影响。
”B项句式杂糅,应改为“这是因为他们对北美化、制度和社会特点的了解限于浮光表面”或“这是他们对北美化、制度和社会特点的了解限于浮光表面导致的”。
C项成分残缺,应在“科普知识”前加一个介词“对”。
)
5.答案:
教育科技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写到“科学技术”得1分,写到“未来教育发展”得1分,句子通顺1分。
)
6.参考示例:
①霍金是地球人,却属于宇宙,因为他向人类揭示宇宙的起源和奥秘。
平淡无奇的童年没有让他的光彩失色,蜷曲在轮椅中的形象无损他的“王者”之风。
他是生命的斗士,更是一个永远也没无法填满的黑洞。
他如苇草一样柔弱,但却是有思想的苇草。
他被誉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另一个爱因斯坦”“不折不扣的生活强者”“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
②他被禁锢在轮椅上达40年之久,他不能写,不能说,只能坐在轮椅上思想,属于他的世界很小很小;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思想在光袤的时空遨游,解开了宇宙之谜,属于他的世界又很大很大。
曲高和不寡,身残志犹坚!
霍金,向宇宙展示了人类的力量!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7.C(强加因果)
8.C(A刘向只是“整理”了《战国策》,而并不是其作者。
B无中生有。
D忽视了限定词“基本上、大致”。
)
9.
刘向认为这本书主要记录的是战国游士获得国君任用时,所给予的策略谋划。
《战国策》选择记录的是纵横策士对各国政治、军事的游说、影响。
《战国策》的主角是纵横策士。
(每条1分,共3分。
)
10.
外貌与动作描写,“呼哧呼哧地喘”“烧成猪肝色”“一串串密集的汗珠滚落”等写出贩鱼人被公交车抛下后的无奈与愤激;
以“我”想象中的他会暴跳如雷与现实中的他只是“哆嗦”“浑身像筛糠一样”的反应形成对照,为下文贩鱼人实际上是惯偷的情节作了铺垫。
(答出描写手法,结合内容分析得2分;写出与“我”的反应形成对照,并考虑到情节上的作用,得2分;共4分)
11.形象:
地位卑微;
吃苦耐劳;
生活充满无奈:
为生计而奔波,甚至为了生存而去偷窃。
(每答出一点得1分,共3分)
用意:
作者意在揭示:
人们关注那些卑微百姓的偷窃行为,却忘了正是社会缺少保障才使这些底层百姓生存维艰;
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吁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的同情、理解和尊重。
(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12.
“我”几次目睹贩鱼人等车时的急切,受漠视时的隐忍与接受善意时的不安,将自己放在卑微处;
迫于生存的压力去偷鱼,因偷鱼而糟人们厌恶,处在社会底层的贩鱼人引发“我”的同情与思考;
木讷而腼腆的贩鱼人竟然是惯偷,在他们卑微诚恳的笑容背后竟然隐藏着谎言,这也令我错愕,体现了“我”的纠结、失望与伤感情绪的交织。
(答出一点得2分,共6分)
13.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结尾逆转,与前文所塑造的可怜、穷苦、委曲求全的贩鱼人形象形成了对比,更凸显出人物的真实性和复杂性。
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借此深化了文章主题,更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与深思。
(结合情节思考得2分,结合主旨思考得2分,共4分)
14.答案:
A(“乡”通“向”,从前)
15答案:
A(“以”为表目的关系的连词;B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C介词,引出对象/介词,表被动;D代词,这样/代词,他,指项伯)
答案:
C(敢于抢先进入人家,就是“勇”;最后出来就是“义”,能平均分赃就是“仁”)
17.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18.
(1)给天下人制定符、玺来取信于人(1分),那么就连同符、玺一道盗窃走了(1分);给天下人制定仁义来规范人们的道德和行为(1分),那么就连同仁义一道盗窃走了(1分)。
(2)这些大大有利于盗跖而不能使他们禁止的情况,这都是圣人的过错。
(“重”1分,“利”1分,判断句1分,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为了对付撬箱子、掏口袋、开柜子的小偷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