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药物治疗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94855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病药物治疗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血液病药物治疗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血液病药物治疗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血液病药物治疗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血液病药物治疗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液病药物治疗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血液病药物治疗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病药物治疗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液病药物治疗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在红细胞生成的过程中铁被反复利用。

衰老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血红蛋白破坏后释放出铁,一部分以铁蛋白或含铁血黄素储存,大部分返回血液,与运铁蛋白结合进入再利用循环。

正常情况下,铁在肝脏和肾脏两大代谢排泄途径中丢失极少,主要是伴随体细胞的脱落而微量丢失。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造成缺铁的病因可分为铁摄入不足和需求增加、慢性失血两大类。

铁摄入不足和需求增加:

摄入减少的原因包括饮食含量不足和吸收障碍。

除长期素食者和特殊情况外,铁摄入不足多因需求增加和吸收障碍所致。

铁吸收障碍见于胃酸缺乏、胃切除术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他胃肠道疾病。

育龄女性因月经丢失、妊娠及哺乳铁需求量增加,婴幼儿生长迅速而铁储备量较少,作为主食的各种乳汁均又含铁甚少,如喂养不合理也易发生IDA。

慢性失血:

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原因,尤以消化道慢性失血或妇女月经过多常见。

此外,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亦可因血红蛋白由尿中排出而致缺铁。

(三)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是由贫血、组织缺铁及发生缺铁的基础疾病所组成。

贫血的表现:

贫血的发生较为缓慢,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很轻,常见的症状为头晕、头痛、面色苍白、乏力、易倦、心悸、活动后气短、眼花及耳鸣等。

组织缺铁的表现:

儿童、青少年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容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或淡漠、异食癖和吞咽困难。

另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如月经过多、钩虫感染、慢性消化系疾患等。

实验室检查:

血象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骨髓红系增生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减少。

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加,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血清铁蛋白降低,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加。

(四)药物治疗方案

1.病因治疗:

缺铁性贫血一旦确诊,必须着手查明其原发病因。

只有去除原发病因,本病才有可能经铁剂治疗而愈。

2.补充铁剂:

补充铁剂要达到两个目的:

①使血红蛋白升至正常;

②使铁储存恢复。

使用铁剂应掌握以下基本原则:

①尽量选用口服铁剂,并选择易于吸收又无胃肠道反应的制剂。

②如果在去除病因后铁剂治疗仍无效,应了解铁剂是否按时服用及吸收情况,有无活动性出血、慢性感染、肾和内分泌疾病或叶酸等其他造血原料缺乏。

③待血象恢复正常后,铁剂仍需继续服用3~6个月,以补足铁储备量。

(1)常用药物分类:

口服铁剂:

以吸收较高的亚铁剂首选。

每日剂量应含元素铁150~200mg。

原先广泛使用的硫酸亚铁(ferroussulfate)及富马酸铁(ferricfumarate)和枸橼酸铁(ferriccitrate)等药物,由于其胃肠道副作用较重,现已基本不再采用。

目前临床常用的口服铁剂既易于吸收又极少胃肠道反应,如琥珀酸亚铁(ferroussuccinate)、多糖铁复合物(Polysaccharideironcomplex)、硫酸亚铁控释片等。

注射铁剂:

由于注射铁剂有一定副作用,如过敏、局部疼痛及色素沉着等,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常用的注射铁剂有右旋糖苷铁及山梨醇铁。

其他药物:

维生素C为还原剂,可增加铁的吸收。

稀盐酸有利于食物中铁的解离。

(2)治疗药物的选用

①一般患者在去除病因的同时给予口服铁剂即可。

琥珀酸亚铁每次0.1g,3次/d;

多糖铁复合物每次150mg,3次/d;

硫酸亚铁控释片每次1片,1次/d。

如诊断正确,治疗合理,口服铁剂后5天网织红细胞增加,1周后血红蛋白开始回升。

在贫血纠正后,应继续口服3~6个月铁剂以补足储存铁。

②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使用注射铁剂:

①不能耐受口服铁剂;

②原有消化道疾病,口服铁剂加重病情,如溃疡性结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

③消化道吸收障碍,如胃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等;

④因治疗不能维持铁平衡,如血液透析。

用药总剂量的计算方法是:

补铁总剂量(mg)=[正常血红蛋白-患者血红蛋白(g/L)]×

体重(kg)×

0.24+500mg。

首次剂量50mg,如无明显不良反应,第二次注射100mg(每日量不宜超过100mg),逐日或隔日一次,直至完成总剂量。

③铁中毒系铁离子破坏肠粘膜吸收铁的调控机制,使铁大量进入血液。

一般反应给予对症处理,铁中毒可用铁螯合剂治疗。

(3)铁剂的副作用:

口服铁剂的副作用有:

①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为铁离子侵蚀消化道黏膜所致;

②口腔反应:

如金属异味、牙齿染色;

③便秘:

由铁离子与食物中多种成分形成沉淀物所致。

注射铁剂的副作用有:

①局部反应,如疼痛及皮肤变色;

②全身反应以发热及关节痛为主,也有头痛、肌痛、腹痛、淋巴结肿大、荨麻疹、心动过缓等;

③过敏性休克:

国内注射多为肌内注射,发生率较少,但一旦发生,极为严重,须迅速有效处理。

患者于注射后数分钟内感胸闷、气短、出汗、焦虑、恶心、呕吐,随即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应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给予升压药及维持循环和保护心脏等措施。

(五)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注意治疗原发病

积极寻找有无慢性失血的情况,如消化道溃疡、寄生虫、恶性肿瘤等引起的出血,女性月经过多常见于子宫肌瘤,是否存在慢性溶血等。

只有原发病得到彻底治疗,缺铁性贫血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合理饮食

(1)积极开展科普知识宣教,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饮食,食物中应含有一定比例的动物性食品。

(2)对于婴幼儿、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注意加强补充铁剂。

3.药物相关作用

(1)与维生素C同服,有助于铁的吸收,但也容易导致胃肠道反应。

(2)口服铁剂与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磷酸盐类及含鞣酸的药物或饮料同用,易产生沉淀而影响吸收。

(3)西咪替丁、去铁胺、胰酶、胰脂肪酶等药品可影响铁剂的吸收;

铁剂可影响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青霉胺及锌剂的吸收。

(4)铁剂不应与浓茶同服,浓茶含有的鞣酸可与铁形成沉淀,使铁剂的吸收减少。

4.合理用药提示

铁剂成分不同,用药时除注意上述事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前认真阅读说明书:

使用铁剂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名称、成分、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效时限、副作用、禁忌症等,根据说明书要求用药,如果对某种药物过敏或对药物的其他成分过敏,一定不要使用该类药物。

注射铁剂不良反应较多,可发生过敏反应,严重时危及生命,对于需要静脉补铁的患者,应避免院外用药。

(2)尽量选择二价铁:

口服铁剂宜选用二价铁,二价铁的溶解度大,易于被人体吸收,三价铁剂在体内的吸收仅相当于二价铁的1/3,且刺激性较大,三价铁剂只有转化为二价铁剂后才能被吸收。

(3)注意预防铁负荷过重:

铁剂在胃肠道的吸收有粘膜自限现象,即铁的吸收与体内铁储存量有关,正常人的吸收量为10%,贫血者为30%。

但误服或一次性摄入量过大会腐蚀胃黏膜和使血循环中游离铁过量,应及时清洗胃肠和对症治疗。

铁负荷过多往往发生于长期多次输血者,临床用去铁胺治疗。

(4)选择适宜的病期、疗程和监测。

妊娠期妇女补充铁剂以在妊娠中后期最为适当,此时铁摄入量减少而需要量增加。

服用铁剂后,患者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7~10天左右达高峰,可用于早期疗效判断。

血红蛋白多在治疗2周后开始升高,1~2个月后恢复正常。

血红蛋白正常后仍应继续服用铁剂3~6个月,或待血清铁蛋白>

50μg/L后再停药,以补足机体铁储备,防止复发。

(5)用药期间需定期做下列检查,以观察治疗效果:

血红蛋白测定、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及血清铁测定。

第二节巨幼细胞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megaloblasticanemia)是血细胞DNA合成障碍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其共同的细胞形态学特征是骨髓中红细胞和髓细胞系出现“巨幼变”。

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是引起巨幼细胞贫血最常见的原因。

叶酸和维生素B12参与细胞核DNA的合成,缺乏时造成细胞核发育障碍,包括非造血细胞,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一)叶酸的代谢和功能

叶酸属水溶性B族维生素,机体所需叶酸由食物提供,本身不能合成。

绿叶蔬菜、水果、酵母、动物肝肾等组织富含叶酸。

叶酸主要在空肠吸收。

在吸收过程中,大部分叶酸转变为甲基四氢叶酸盐。

血循环中的叶酸为甲基四氢叶酸单谷氨酸盐。

叶酸进入细胞后转变为多谷氨酸盐,是储存和发挥辅酶活性的必要形式。

人体的叶酸储存量约为5~10mg,主要以多谷氨酸盐形式储存于肝脏。

叶酸每日需要量为200μg。

叶酸及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少量由胆汁排泄。

胆汁排泄的叶酸可被肠道再吸收,构成叶酸的肠肝循环。

叶酸的活性辅酶形式是还原型四氢叶酸,四氢叶酸是分子间一碳集团转移的辅酶,在脱氧尿苷酸转变为胸苷酸反应中和嘌呤合成中均需要叶酸。

前者是红细胞生成过程中DNA合成的速率限制性因素。

因此,叶酸缺乏可造成DNA合成障碍,细胞核发育迟缓,导致巨幼细胞贫血。

(二)维生素B12的代谢和功能

维生素B12又称钴胺,亦属于水溶性B族维生素。

人体所需维生素B12主要依靠动物性食品提供,含量丰富者有肝肾组织、肉类、蛋类和乳类制品。

维生素B12的吸收和转运涉及一系列复杂步骤,任何环节出现异常均可导致氰钴胺代谢紊乱,造成巨幼细胞贫血。

血液中的维生素B12主要以甲基钴胺形式存在。

正常成人约有3~5mg的维生素B12储备量,大部分储于肝。

维生素B12每日需要量仅为2~5μg。

维生素B12排泄甚少,主要经尿排泄,每日约30ng。

泪液、唾液及乳汁亦排出微量维生素B12,经胆汁排泄的部分可被肠道再吸收,构成维生素B12的肠肝循环。

维生素B12作为辅酶参与多种酶反应。

在哺乳动物中,已确定有两种维生素B12依赖性酶反应。

一种反应是维生素B12由甲基叶酸获取甲基,传递给同型半胱氨酸,使其转变为甲基同型半胱氨酸。

维生素B12缺乏时,甲基叶酸不能转变为合成胸苷酸所需的辅酶形式,从而导致DNA合成障碍。

另一种是将甲基丙二酰辅酶A转变为丁二酰辅酶A。

维生素B12缺乏造成丙二酰辅酶A的堆积,影响神经髓鞘形成,从而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叶酸缺乏:

①摄入量不足,是叶酸缺乏最主要的原因。

叶酸广泛存在于多种绿色蔬菜和水果中,但多种因素可使其破坏,如食物烹调过度。

乙醇影响叶酸的代谢,酗酒特别是肝硬化者易于发生叶酸缺乏。

婴幼儿叶酸缺乏多因喂养不当所致;

②吸收不良:

病因包括小肠炎症、肿瘤、肠切除术后等;

③需求量增加:

见于生长快速的婴幼儿、妊娠、慢性炎症及感染、恶性肿瘤、慢性溶血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白血病等情况;

④药物影响:

多种药物可引起巨幼细胞贫血,如苯妥英钠、口服避孕药、甲氨蝶呤等。

叶酸的机体储备有限,且主要依靠外源性摄入,故叶酸缺乏可在短时间内导致贫血。

维生素B12缺乏:

体内维生素B12的储备较多,故其缺乏多需数年时间才会导致贫血。

吸收不良是导致维生素B12缺乏的主要原因。

维生素B12缺乏的主要原因有:

①内因子缺乏:

全胃切除后所有分泌内因子的细胞均丢失,如不加干预,患者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发生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患者出现抗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造成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②小肠疾患:

小肠细菌过度增殖综合征、回肠切除或回肠旁路术后等;

③药物诱发:

某些药物可影响钴胺代谢,引起可逆性维生素B12缺乏;

④其他原因:

包括先天性转钴蛋白II缺乏症、慢性胰腺疾病、长期血液透析等。

发病机制:

叶酸和维生素B12均为DNA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辅酶,缺乏时将造成细胞DNA合成障碍,造血细胞受累的特点是细胞核/浆发育失衡,细胞核分化落后于细胞浆,细胞体积大,呈现巨幼变形态。

受累的红系前体细胞不能正常分化发育成熟,大部分在骨髓中原位破坏,属于无效造血。

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可引起神经脱髓鞘变,出现相应神经系统表现。

(四)临床表现及诊断

血液系统表现:

起病缓慢,多数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贫血。

包括贫血的一般表现,如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促等。

部分患者出现轻度黄疸,少数患者可有脾肿大。

非血液系统表现:

①消化系统:

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或便秘。

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而致表面光滑(牛肉舌)。

②神经系统:

见于维生素B12缺乏,特别是恶性贫血。

主要是由于周围神经、脊髓后侧束联合变性或脑神经受损,表现为手足对称性麻木、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部分腱反射消失及锥体束征阳性。

③其他表现:

部分患者可有体重降低和低热。

血象呈现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可降低,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一般分叶5叶以上超过3%常可提示本病。

部分患者血小板可减少。

骨髓象亦呈巨幼细胞改变,红系各阶段均可见巨幼变,细胞体积大,胞核发育程度落后于胞质。

粒细胞系统巨幼改变常早于红系,治疗后恢复亦较早。

巨核细胞系统可见巨型巨核细胞。

其他特殊实验室检查有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测定。

(五)药物治疗

1.病因治疗

有诱因或基础疾病者应去除病因或治疗基础病。

2.常用药物分类

(1)叶酸:

一般选用口服制剂,吸收障碍者可肌肉注射四氢叶酸钙,直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如伴有维生素B12缺乏,单用叶酸可加重神经系统症状,应联用维生素B12。

(2)维生素B12:

有口服片剂及肌内注射剂。

有神经系统受累者宜给予较大剂量(每日500~1000μg)。

对非吸收障碍者,后期的治疗可给予等剂量口服药物。

患有出血疾病者如血友病可采用口服制剂。

全胃切除或恶性贫血患者因维生素B12吸收障碍为不可逆性,需终生维持治疗。

3.治疗药物的选用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nutritionalmegaloblastic):

在去除病因的同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明确为叶酸缺乏者口服叶酸片每次5mg,每日3次,直至贫血纠正,一般无需维持治疗。

若因胃肠道疾患使口服制剂难于吸收,或因某些药物如甲氨蝶呤等竞争性地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叶酸不能还原并甲基化为四氢叶酸,或肝脏疾病影响肝中叶酸还原酶的生成,也使叶酸不能转变为可利用的四氢叶酸,此时应选用甲酰四氢叶酸钙,每次6~9mg,每天1次肌内注射,经10~15天疗效满意后可减至3mg/d,直至贫血纠正。

如明确为维生素B12缺乏者,可使用维生素B12100μg,每天1次肌内注射,2周后改为隔日一次,逐渐延长间歇期直至贫血纠正。

如为胃全切除所致,则需终生维持,每月注射100μg。

维生素B12口服制剂效果较差,因口服的维生素B12必须与胃黏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形成复合物,才能避免被肠液消化而到达回肠末段并与黏膜细胞上的特殊受体相结合,维生素B12从复合物中分离出来进入血液。

因此,一般不宜采用口服制剂,但如患者拒绝注射给药时可应用口服制剂,用量需较大,每天300~400μg才能维持血中有效浓度。

当不能明确叶酸或维生素B12哪种物质缺乏时,可行试验性治疗,分别给予生理剂量的叶酸100μg/d或维生素B125μg/d共10天。

视血象改变情况判断为何种物质缺乏。

如仍不能区别两者,可两者同时应用。

遇内因子缺乏的恶性贫血时,需终生应用维生素B12,每次100μg,每天1次肌内注射,2周后改为每周2次,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每月1次。

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开始后,患者的网织红细胞在4~6天内即见上升,10天左右达高峰,骨髓细胞巨幼变亦迅速改善,伴以血红蛋白的上升。

大多数患者血象在1~2月内恢复正常。

如病情恢复不满意,应注意查找原因并加以纠正(如伴有缺铁,应补充铁剂)。

(六)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纠正偏食及不恰当的烹调习惯,提高群众卫生保健意识,有助于预防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2.易发人群如婴幼儿和孕妇应注意合理饮食,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应预防性补充叶酸,除预防巨幼细胞贫血外,孕期补充还可明显降低神经管发育缺陷的发生。

3.有慢性溶血疾病、慢性炎症、感染及恶性肿瘤、骨髓增殖性疾病者,应予补充叶酸。

4.药物相关作用:

不宜与维生素C同服,维生素C可能抑制叶酸在胃肠道的吸收,并可破坏维生素B12,导致叶酸与维生素B12活性降低。

抗叶酸、抗癫痫药及口服避孕药等可影响叶酸的吸收和利用,如甲氨蝶呤等,与二氢叶酸还原酶有较强亲和力,是该酶的强烈抑制剂,从而使叶酸不能还原为四氢叶酸,最终影响DNA的合成。

5.用药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确定患者缺乏两者(叶酸和维生素B12)中的何种物质及其程度后再进行治疗。

如因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贫血,只能用维生素B12,或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用药,不能单独用叶酸,否则会加重神经系统症状。

对非叶酸缺乏的贫血或诊断不明的贫血者慎用叶酸。

(2)服用叶酸时需同时补充维生素B12。

叶酸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叶酸缺乏及由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小剂量用于妊娠期妇女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叶酸服用后可迅速纠正巨幼细胞贫血的异常现象,改善贫血,但不能阻止因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神经损害,因此提示我们在服用叶酸的同时服用维生素B12,以改善神经症状。

(3)叶酸及维生素B12补充治疗后应注意钾盐及铁剂的补充。

部分老年有心脏疾病者对血红蛋白恢复后血清钾降低不能耐受,特别是进食较差者,应注意及时补充;

营养性叶酸或(和)维生素B12缺乏的患者往往会同时有缺铁,如果补充治疗后血象开始改变显著,以后改变缓慢或无改变,要考虑有缺铁的可能,应及时予以补充。

(4)对妊娠期妇女权衡利弊用药:

妊娠期妇女应避免使用维生素B12,补充小剂量叶酸(日剂量小于0.8mg)对妊娠期妇女是安全的,也是必要的,可以有效地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但如叶酸日剂量大于0.8mg时,可能给胎儿带来危害。

第三节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既往亦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的1/3,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主要由于抗自身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加。

(一)发病机制

血小板抗体:

ITP患者血小板表面的免疫球蛋白,称之为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研究发现PAIgG和血小板计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在ITP病人,约75%可检测出血小板相关性自身抗体,多为IgG或IgA型抗体,少数病人为IgM型抗体。

这类抗体通过其Fab片段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结合,结合了自身抗体的血小板通过与单核-巨噬细胞表明的Fc受体结合,而易被吞噬破坏。

在一些难治性ITP,抗血小板抗体对巨核细胞分化抑制作用可影响血小板的生成。

血小板生存期缩短:

ITP病人血小板生存期明显缩短至2~3天甚或数分钟,并且静脉血血小板计数与其生存期呈密切相关性。

血小板生存期缩短的主要原因是脾对包裹抗体的血小板的“扣押”。

脾在ITP发病机制中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脾产生抗血小板抗体以及巨噬细胞介导的血小板破坏。

由于大部分接受脾切除的ITP患者,血小板计数在切脾后快速上升,因此认为血小板在髓外破坏增加是ITP血小板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起病情况:

急性型ITP多见于儿童,起病突然,大多在出血症状发作前1~3周有感染病史,包括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或EB病毒感染等,也可见于接种疫苗后。

慢性ITP起病隐袭,以中青年女性多见。

2.出血症状:

ITP的出血常常是紫癜性,表现为皮肤粘膜瘀点、瘀斑。

紫癜通常分布不均,出血多位于血液淤滞部位或负重区域的皮肤,皮损压之不褪色。

粘膜出血包括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出血以及血尿,女性患者可以月经量增多为唯一表现。

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可导致颅内出血,但发生率低。

3.其他表现:

除非有明显的大量出血,一般不伴有贫血。

ITP的病人无脾大,脾大常常提示另一类疾病或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诊断:

至少两次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血细胞形态无异常;

脾脏一般不增大;

骨髓检查:

巨核细胞数量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必须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的特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小板抗体的检测、血小板生成素水平检测。

(三)药物治疗

1.一般治疗原则

急性型及慢性型出血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防止各种创伤及高度警惕颅内出血的发生。

慢性型出血不严重者,也应避免体力活动、剧烈咳嗽、用力大便等。

平时忌用各种抗血小板药物。

有出血症状时可加用止血药物如酚磺乙胺。

紧急情况下,可输注血小板悬液。

(1)肾上腺皮质激素:

为成人ITP治疗的一线药物。

常用的口服制剂有泼尼松、地塞米松,注射剂有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及甲泼尼龙等。

(2)免疫抑制剂:

为慢性ITP的二线用药。

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对造血系统有毒副作用,应用时应密切观察血象变化。

环孢素A是由真菌Tolypocladiuminflatum培养液中分离到的中性环多肽混合物,由11种氨基酸组成,可口服或静脉滴注。

霉酚酸酯为麦考酚酸的半合成酯类衍生物,属嘌呤合成抑制剂。

(3)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G):

是由健康人血浆经低温乙醇-柱层析法消除其抗补体活性后冻干制成的IgG制剂,有抗感染和调节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

(4)达那唑: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杂环类固醇药物,系男性化作用较低的雄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对慢性ITP有协同治疗作用。

3.治疗药物的选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

泼尼松剂量从1.0mg/kg/d开始,分次或顿服,病情严重的患者用等效剂量的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非胃肠道给药方式,待病情好转时改为口服。

稳定后剂量快速减少至最小维持量(<

15mg/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