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习题附答案安徽医高专Word文件下载.docx
《病理生理学习题附答案安徽医高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习题附答案安徽医高专Word文件下载.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症状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
B.体征是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
C.不同的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体征,相同的疾病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D.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只能有一种病理改变
E.以上都不对
)4.判断临床死亡的标志是:
A.出现尸冷、尸斑、尸僵等变化
B.血压为零
C.脑死亡
D.出现下颌式呼吸
E.处于深昏迷状态
)5.疾病的概念下列哪项提法较正确
A.是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B.疾病即指机体不舒服
C.疾病是机体对内环境的协调障碍
D.疾病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
E.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疾病是细胞受损的表现
)6.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的是
A.病毒
B.细菌
C.四氯化碳
D.立克次体
E.疟原虫
)7.对胎儿生长发育有损伤的因素是
A.生物性因素
B.先天性因素
C.遗传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E.免疫性因素
)8.能够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疾病特异性的因素称为
A.疾病的原因
B.疾病的诱因
C.疾病的条件
D.疾病的外因
E.疾病的危险因素
五、简答题
1.什么是疾病?
什么是健康?
(4分)
2.疾病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6分)
3.什么是脑死亡?
脑死亡主要依据有哪些?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健康:
健康不仅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在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交往上处于完美状态。
2.疾病:
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病理过程:
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有规律性的功能、代谢和(或)形态结构的异常表现。
4.症状:
是病人自我的感觉,如疼痛、恶心等。
5.体征:
是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所获得的客观征象,如黄胆、肝肿大等。
6.完全康复:
即痊愈,是指致病因素以及疾病时发生的各种损害性变化完全消除,机体的功能、代谢活动完全恢复正常,形态结构得到充分的修复,一切症状、体征均先后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以及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社会行为包括劳动力也完全恢复正常。
7.不完全康复:
是指损害性变化得到了控制,主要症状已经消失,但体内仍存在着某些病理变化,通过代偿反应可以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8.脑死亡:
是指大脑半球、间脑、脑干各部分在内的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
二、填空题
1.身体
心理
社会交往
疾病
病痛
2.完全恢复健康
不完全恢复健康
死亡
3.濒死期
临床死亡期
生物学死亡期
4.主观
客观
5.大脑半球
间脑
脑干
永久性
三、是非题
1.×
2.×
3.√
4.×
5.×
四、选择题
1.E
2.A
3.C
4.C
5.A
6.C
7.B
8.A
1.疾病:
健康:
2.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包括以下基本规律
(1)患病时自稳调节的紊乱:
稳态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因子调节机制实现的,它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条件。
自稳调节紊乱是疾病发生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规律,是推动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因.疾病时,由于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使自稳调节的某一方面发生紊乱,引起相应的功能代谢障碍,进而通过连锁反应使自稳调节的其他方面也相继发生紊乱,从而引起更为严重的生命活动障碍。
(2)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
因果转化是疾病发展中的基本规律之一,基本含义是:
一种原因引起一种结果,这个结果又成为新的原因,引起另一种结果……如此往复不断的过程,即是因果转化规律。
(3)疾病过程中的损害和抗损害反应:
损害和抗损害反应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的复杂关系是推动疾病不断发生发展的基本动力,并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
如果损害占矛盾的主要地位,疾病就进一步发展,越来越重;
相反抗损害占矛盾的主要地位,疾病就停止发展,越来越轻,逐步恢复。
(4)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影响: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全身疾病可以影响到局部,局部病变也可以影响全身。
脑死亡是指大脑半球、间脑、脑干各部分在内的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
判断依据:
①不可逆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
②自主呼吸停止;
③瞳孔散大或固定;
④颅神经反射消失;
⑤脑电波消失;
⑥脑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停止。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
1.脱水
2.高渗性脱水
3.低渗性脱水
4.等渗性脱水
5.水中毒
二、填空题(共6题,每空1分)
1.正常成人体液量约占体重的
,血浆约占体重的
2.高渗性脱水以
减少为主,低渗性脱水以
减少为主,
更容易发生循环障碍。
3.等渗性脱水不予处理可转变为
,若只补水会转变为
,低渗性脱水患者补大量水会引起
4.急性轻度高钾血症时,心肌兴奋性
,重度高钾血症时,心肌兴奋性
5.补钾最好
;
必需静脉内补钾时,每日尿量应在
以上。
6.引起低钾血症的三大原因是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1.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量正常,细胞内液量减少。
)2.低渗性脱水无口渴感。
)3.胰岛素直接刺激Na+-K+-ATP酶的活性,促细胞摄钾。
)4.高钾血症骨骼肌静息膜电位负值增大。
)5.低钾血症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是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
四、选择题(共9题,每题1分)
)1.正常成人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
A、5%
B、20%
C、40%
D、60%
E、75%
)2.血钠降低且细胞外液减少称为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SIADH
E、慢性水中毒
)3.高渗性脱水时
A、细胞外液明显增加
B、细胞内液明显减少
C、细胞内液少量减汪
D、细胞内液明显增加
E、细胞内液量正常
)4.高钾血症的最常见原因是
A、酸中毒时细胞内钾释放
B、溶血时红细胞释放钾
C、缺氧时组织细胞释放钾
D、肾脏排钾减少
E、保钾利尿药使用
)5.低渗性脱水的特点是
A、失Na+多于失水
B、血清Na+浓度〈130mmol/L
C、血浆渗透压〈280mmol/L
D、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
E、以上都是
)6.高渗性脱水时机体表现为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A.
↓
↑↑
B.
↓↓
.
↓
C.
正常
D.
↑↑
↓↓
E.
正常
)7.高钾血症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是
兴奋性
传导性
自律性
收缩性
A.
↑
↑
B.
↑
↑
C.
先↑后↓
D.
E.
)8.高钾血症时可有
A、正常性酸性尿
B、反常性酸性尿
C、中性尿
D、正常性碱性尿
E、反常性碱性尿
)9.过量胰岛素致低钾血症的机制是
A、醛固酮产生过多
B、汗腺分泌增加
C、肾小管重吸收障碍
D、结肠分泌加强
E、钾向细胞内转移增加
五、问答题
1.简述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的影响。
(5分)
2.简述高钾血症的防治原则。
3.试述低渗性脱水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
4.试述高渗性脱水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
1.脱水: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液容量明显减少。
2.高渗性脱水:
又称失水性脱水,由于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含量>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3.低渗性脱水:
又称失盐性脱水,因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含量<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
4.等渗性脱水:
是水与钠按其在正常血浆中的含量等比例丢失,或虽不等比例丢失,但经机体调节后,其血钠含量仍130mmol/L~150mmol/L,渗透压保持在280mmol/L~310mmol/L。
5.水中毒:
是由于肾排水功能低下,摄入水分过多引起的低渗性体液过多。
1.60%
5%
2.水
钠
低渗性脱水
3.高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水中毒
4.升高
降低
5.口服
500ml
6.钾摄入不足
钾丢失过多
钾在体内分布异常
钾丢失过多
2.√
1.B
2.B
3.B
4.D
5.E
6.B
7.C
8.E
9.E
(1)急性低钾血症:
由于细胞外液钾含量急剧降低,细胞内外钾含量比值增大,细胞内K+外流增加,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距增大,肌细胞处于超级化阻滞状态,兴奋性降低。
①骨骼肌出现肌无力乃至弛缓性麻痹。
以四肢表现最为明显,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肌麻痹;
②平滑肌兴奋性降低,出现胃肠运动减弱、恶心、呕吐、厌食,严重者出现腹胀,甚至麻痹性肠梗阻。
(2)慢性低钾血症:
由于细胞内钾缓慢地向细胞外移出,细胞内、外〔K+〕梯度变化不大,膜电位变化不明显,肌细胞的兴奋性变化不大,症状也不明显。
(1)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和控制引起高钾血症的原因。
(2)降低体内总钾量。
减少钾的摄入,可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山梨醇导泄等措施排出过多的钾。
必要时进行腹膜透析透析和血液透析。
(3)促使K+转入细胞内。
静脉给以葡萄糖加胰岛素或给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
(4)给钙剂和钠盐以拮抗K+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1)失钠>失水,细胞外液减少并处于低渗状态,水分从细胞外液向细胞内转移,致使细胞外液量进一步减少,易发生低容量性休克。
(2)血浆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早期ADH分泌减少,形成多尿和低比重尿,晚期血容量显著降低时,ADH释放增多,出现少尿和尿比重升高。
(3)细胞外液低渗,水分向细胞内转移,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间隙移入血管内,产生明显的失水体征。
(4)经肾失钠过多的患者,尿钠含量增加(>20mmol/L),肾外原因所致者,因低血容量致肾血流量减少而激活RAAs,尿钠含量减少(<10mmol/L
(1)失水>失钠,细胞外液高渗,通过渗透压感受器刺激中枢,引起口渴。
(2)细胞外液容量减少,渗透压升高,ADH分泌增加,因而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
(3)细胞外液高渗,致使细胞内液向细胞外转移,使细胞脱水、皱缩,严重患者因颅骨与脑皮质间的血管张力加大,可导致静脉破裂而出现局部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4)由于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以及醛固酮分泌增加,有助于血容量恢复,故血液浓缩及外周循环衰竭远比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为轻。
第三章水肿
1.水肿
2.细胞水肿
3.心性水肿
4.肺水肿
5.脑水肿
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2.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常见原因有
3.左心衰竭主要引起
,右心衰竭引起
4.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5.脑水肿可分为
,
三、是非题(共4题,每题1分)
)1.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因素是清蛋白。
)2.水肿是指细胞外液过多。
)3.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的发生机制包括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
)4.造成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的机制是肾小球滤过分数降低。
四、选择题(共4题,每题1分)
1.水肿是指
A、血管内液增多
B、水在体内滞留
C、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D、淋巴液增加
E、细胞内液过多
2.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因素是
A、球蛋白
B、纤维蛋白求恩
C、Na+
D、清蛋白
E、K+
3.不会导致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因素是
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E、淋巴回流受阻
4.引起水钠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D、肾小球滤过增加
E、静脉回流受阻
1.简述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原因和机制。
(8分)
1.水肿:
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积聚过多,统称水肿。
2.细胞水肿:
细胞内水分增多称为细胞水肿。
3.心性水肿:
由右心衰竭引起的全身性水肿称为心性水肿。
4.肺水肿:
过多的体液积聚于肺组织内称为肺水肿。
5.脑水肿:
脑细胞、脑间质及脑室内液体含量增多引起脑容积增大和重量增加,称为脑水肿。
1.静脉回流受阻
血浆清蛋白含量减少
2.肾小球滤过总面积减少
肾血流量减少
3.肺水肿
心性水肿
4.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组织液生成多于回流
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钠、水潴留
5.血管源性脑水肿
细胞毒性脑水肿
间质性脑水肿
1.√
2.×
3.×
4.×
1.C
2.D
4.C
(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的原因主要是静脉回流受阻,使静脉压增高。
常见的病因有:
①右心衰竭引起全身性水肿;
②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
③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导致腹水;
④静脉血管内血栓形成、肿瘤或外力压迫血管引起局部水肿。
(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以清蛋白为主)的含量。
血浆清蛋白含量减少或总蛋白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便会下降,一方面使毛细血管动脉端流体静压与胶体渗透压的压差增大使组织液生成增加,另一方面使毛细血管静脉端胶体渗透压与流体静压的压差减少使组织液回流减少,导致全身水肿。
①蛋白质摄入不足;
②蛋白质丢失过多;
③清蛋白合成减少;
④蛋白质消耗增加。
(3)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当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时,血浆清蛋白滤出增多,会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增高,导致滤出增多,回吸收减少而发生水肿。
①炎症性疾病产生的炎性介质扩张毛细血管;
②过敏性疾病产生组胺、激肽等物质,扩张毛细血管;
③创伤、外界毒性物质进入体内可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壁;
④组织缺血、缺氧及再灌注复氧时,产生大量酸性物质、氧自由基等可损伤微血管壁。
(4)淋巴回流受阻
如果淋巴回流受阻,则含有蛋白质的组织液就会积聚在组织间隙中,这种水肿称为“淋巴水肿”。
如果水肿液长期不能吸收,积聚的蛋白质可刺激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组织肥厚。
丝虫病时阻塞淋巴管引起象皮肿;
恶性肿瘤细胞转移到淋巴结并阻塞淋巴管引起局部组织水肿;
手术摘除淋巴结可致局部组织水肿等。
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
一、名词解释(共12题,每题3分)
1.酸碱平衡
2.酸碱平衡紊乱
3.PaCO2
4.SB
5.AB
6.BB
7.BE
8.AG
9.代谢性酸中毒
10.呼吸性酸中毒
11.代谢性碱中毒
12.呼吸性碱中毒
1.正常人动脉血液pH值维持在
,主要取决于
与
的浓度比。
2.机体维持酸碱平衡的机制包括
作用、
的调节作用、
的调节作用和
的调节作用。
3.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浆pH
,AB
,BB
,BE
,PaCO2
,血K+
4.代谢性酸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心肌收缩力
,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5.呼吸性酸中毒时PaCO2
,pH
,SB
、AB,SB
6.PaCO2是反映
的主要指标,正常值为
,平均值为
三、是非题(共6题,每题1分)
)1.所谓阴离子间隙是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阳离子与未测定的阴离子之差。
)2.反映血浆中HCO3-实际含量的指标是SB。
)3.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气分析参数的改变是:
SB、AB、BB均降低,AB<SB,BE正值增大。
)4.慢性呼吸性酸中毒血气分析参数的变化是:
PaCO2增高,pH降低,SB、AB、BB均升高,AB>SB,BE负值增大。
)5.代谢性碱中毒血气分析参数的变化是:
血浆HCO3-浓度升高,pH增高,SB、AB、BB均升高,AB>SB,BE正值增大,PaCO2升高。
)6.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血气分析参数的变化为:
PaCO2升高,SB、AB、BB均降低,AB<SB,BE负值增大,pH升高。
四、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
)1.血液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A、H2CO3浓度
B、PaCO2
C、乳酸
D、HCO—3与H2CO3比值
E、HCO—3含量
)2.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系是
A、血浆蛋白
B、有机磷酸盐
C、Hb及HbO2
D、无机磷酸盐
E、HCO—3缓冲系
)3.直接受呼吸功能影响的指标是
A、pH
B、AB
C、SB
D、PaCO2
E、BE
)4.血浆HCO—3原发性增高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