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林大桥桩基分项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2432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丰林大桥桩基分项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丰林大桥桩基分项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丰林大桥桩基分项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丰林大桥桩基分项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丰林大桥桩基分项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丰林大桥桩基分项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

《丰林大桥桩基分项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林大桥桩基分项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丰林大桥桩基分项开工报告Word格式.docx

承包人测量工程师:

桩号或位置

工程或部位名称

放样内容

备注

附件:

1、桥涵施工测量放样原始记录

2、桥(涵)施工测量检测原始记录

自检结论:

测量监理工程师意见:

AWZCB

陕西建通公路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号:

A—006

进场设备报验单

AWZCB

陕西建通公路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号:

A—007

致监理工程师先生:

根据合同要求,下列施工机械设备已经进场,报请验证,并准予使用。

日期: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进场时间

技术状况

拟用何处

机械主要技术指标及生产能力

监理工程师意见:

签字:

机械负责人:

制表:

日期:

省道S203线阿尔山至乌兰浩特公路总承包部

钻孔灌注桩工程开工报告

编制人:

复核人:

审核人: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省道S203线阿尔山至乌兰浩特公路总包二分部

二零一八年五月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S203线阿尔山至乌兰浩特公路工程招标文件,补遗书等。

2、《内蒙古公路工程质量控制标准》(DB15/441-2008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4、《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JTGF80/1-2004);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6、进场后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及工程特点;

7、我公司拥有的工法、管理水平和进场的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从事公路建设所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

6.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局及发包人提供的有关对本工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7.进场后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及工程特点。

二、工程概况

S203线阿尔山至乌兰浩特公路工程,起点位于阿尔山市蒙古大营北侧,与阿尔山市市政道路顺接。

项目终点位于张嘴山附近,原省道203里程牌K705+871.5处,与乌兰浩特市市政道路顺接。

项目建设标准采用二级公路标准,不同地段采取设计不同车速与断面形式。

我二分部辖区,桥梁工程以大,中,小桥为主,共大桥3座,中桥6座,小桥5座,桩基共204根,桩径均为1.2米和1.5米。

丰林大桥(k145+905)共桩基20根,桩径均为1.5米。

桩位河道中,地质以卵石为主,地下水比较丰富。

三、编制目的

为保证本标段内桩基工程能优质、高效完成,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桩基工程施工方案,以指导施工,同时使每道施工工序都处于受控状态,保证工程施工的优质性和安全性。

四、施工组织与安排

1、技术准备

1.1、掌握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1.2、熟悉桩基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编写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原材料送检和混凝土配比申请。

1.3、了解场地及临近区域内的危房等特殊建筑物分布情况及地下障碍物(旧基础、地下工程、管线等)的分布。

1.4、准备施工用的各种资料报表、规范。

2、机具设备准备

桩基础施工的机械、设备见下表1: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单位

备注

1

冲击钻

4

2

挖掘机

PC220

3

自卸汽车

20m3

转运泥土

吊车

QY25

5

泥浆泵

20KW

6

高扬程水泵

扬程30m

7

罐车

10m3

8

发电机

300kw

9

导管

D内=30cm

40

10

修理设备

表1:

机械设备计划表

3、施工准备

3.1、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清理场地内影响施工的障碍物,低洼处用土回填并压实,达到“三通一平”,挖好泥浆池,并做好对其安全防护工作。

3.2、对进场设备、机具进行安装、调试检查和试运转,确保机械正常工作,配备足够的备件。

3.3、引好桩位控制线和水平高程的控制点,施工中应经常复测,保护好护桩。

3.4、原材料进场待用,根据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加工钢筋笼。

4、管理目标

组建质量控制小组,对桩基的质量、进度、安全等进行全面控制,并总结经验,指导今后的施工。

管理人员见表2:

表2:

管理人员表

姓名

职务

孙永平

项目负责人

余信箭

总工

徐富强

副经理

聂明宇

工区负责人

杜春景

测量负责人

白日熬其冷

技术员

胡宏刚

试验负责人

蔡俊京

安全负责人

五、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1.1、导管水密性试验

1.1.1、检查每节导管有无明显孔洞,检查每节导管的密封圈情况,所有导管制作应力求坚固,内壁应光滑、顺直、光洁和无局部凹凸。

各节导管内径应大小一致,偏差不大于±

2mm。

如缺少或破旧不能使用,要及时拆除更换或添加,并在钢索槽中涂适当的黄油。

1.1.2、选择场地,使导管在地面上平整对接,对接时就各管按顺序编号。

先把导管首尾用密封扣件相连。

导管可在钻孔旁预先分段拼装,在吊放时再逐段拼装。

分段拼装时应仔细检查。

1.1.3、对导管两端安装封闭装置,封闭装置采用既有施压套。

安装时使两孔位于管道的正上方,以使注水时空气从空中溢出。

1.1.4、安装水管向导管内注水,注水至管道另一端出水时停止,并应保证导管内冲水达70%以上,方可停止。

1.1.5、将一端注水孔密封,另一端与空气压力机连接,检查导管连接处封闭端安装情况,检查合格后压风机充压,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的1.3倍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压力的1.3倍,保持压力15分钟。

可按下式计算:

P=Yc*hc-Yw*Hw

式中:

P—导管可能受到的最大压力(Kp);

Yc—混凝土拌合物的容重(取24KN/M3);

hc—导管内混凝土柱的最大高度,以导管全长计(m);

Yw—井孔内水的容重(取12KN/M3);

Hw—井孔内水的深度(m)。

1.1.6、检查导管接头处溢水情况,对溢水处做好记录,试压将导管翻滚180°

,再次加压,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情况做好记录。

经过15分钟不漏水即为合格。

1.2、桩位放样

测定桩位和地面标高。

桩位放样后,在桩的前后左右距中心5m处分别设置护桩,钻孔时用于控制轴线偏位。

控制桩引好后,拉好十字线,用线锤将钻机钻头调整到十字线中心位置。

1.3、护筒埋设

根据桩位点设置护筒,护筒用钢板制成,其内径应大于桩径至少200mm。

护筒顶面宜高出地面0.3m或水面1.0~2.0m,在旱地或筑岛时还应高出施工地面0.5m。

护筒位置应埋设正确稳定,护筒中心和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倾斜度偏差不大于1%,护筒与坑壁之间应填粘土并夯实。

护筒埋设后再将桩位中心通过四个控制护桩引回,使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并在护筒上用红油漆标识护桩方向线位置。

护筒的埋设深度:

旱地或筑岛处宜为2~4m,在水中特殊情况下应根据设计要求或桩位的水文、地质情况经计算确定。

对有冲刷影响的河床,护筒宜沉入施工期局部冲刷线以下1.0~1.5m,且宜采取防止河床在施工期过度冲刷的防护措施。

1.4、钻孔泥浆

制备泥浆时,严格控制对膨润土的选择、配合比的选择,并对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定。

保证钻孔内泥浆顶标高高于外部水位或地下水位1.5~2.0m。

泥浆池设置在桥跨下,用于泥浆的循环、沉淀。

泥浆的性能可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不宜硬性规定指标,应该与钻孔方法和土层情况相适应。

泥皮的厚薄与失水量大小有很大关系,泥浆失水量小者,泥皮薄而致密,有利于巩固孔壁,失水量大者易形成厚泥皮。

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参照表3:

表3:

泥浆性能指标

钻孔

方法

地层

情况

相对

密度

黏度

(Pa·

s)

含砂率

(%)

胶体率

失水率(Ml/30min)

泥皮厚(mm/30min)

静切力

(Pa)

酸碱度

(pH)

正循环

一般地层

1.05~1.20

16~22

8~4

≥96

≤25

≤2

1.0~2.5

8~10

易坍地层

1.20~1.45

19~28

≤15

3~5

反循环

1.02~1.06

16~20

≤4

≥95

≤20

≤3

1~2.5

1.06~1.10

18~28

卵石土

1.10~1.15

20~35

旋挖

1.02~1.10

18~22

8~11

冲击

1.10~1.20

18~24

1.20~1.40

22~30

卵石、浮石、岩石

1.40~1.50

25~28

≥90

注:

地下水位高或其流速大时,指标取高限,反之取低限。

地质状态较好时,孔径或孔深较小的取低限,反之取高限。

2、钻孔

2.1.、采用冲击正循环钻孔,具体方法是泥浆泵接高压管至孔口,即用高压软管顺钢丝绳直至钻头以上约1m左右,管头装倒接,并固定在钢丝绳上,通过泥浆泵将泥浆压入孔底,泥浆悬浮钻渣有护筒口排出进入滤浆池,滤浆槽过滤的泥浆流入储浆池重新使用。

整个泥浆系统由泥浆泵、泥浆高压管路、滤浆池、滤浆槽、储浆池组成,钻孔过程中应适量补充泥浆。

2.2、机具布置:

机具布置随所用钻机类型而异。

在埋好的护筒和备足护壁泥浆粘土后,将钻机对位,安装好钻架,对准桩孔中心,就可以冲击钻进。

2.3、开孔:

开钻时应先在孔内灌注泥浆,泥浆相对密度等指标根据土层情况而定。

如孔中有水,可直接投入粘土,用冲击锥以小冲程反复冲击造浆。

开孔及整个钻进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河中水位)1.5~2.0m,并低于护筒顶面0.3m以防溢出。

特别是护筒底口以下3米以内,须反复投入小片石(粒径不大于15cm)与粘土的混合物,采用小冲程冲砸密实,防止缩孔或坍孔。

一般细粒土层可采用浓泥浆、小冲程、高频率反复冲砸,使孔壁坚实不坍不漏。

在砂及卵石类土等松散层开孔或钻进时,可按1:

1投入粘土和小片石的混合物,以冲击锥反复冲击,使泥膏、片石挤入孔壁,必要时应采取回填反复冲击2~3次。

2.4钻进中应注意的事项:

2.4.1、冲程大小和泥浆稠度应按通过的土层情况掌握,当通过砂、砂砾石或含砂量较大的卵石层时,应采用1~2m的中、小冲程,并加大泥浆稠度,反复冲击使孔壁坚实,防止坍孔。

2.4.2、当通过含砂低液限粘土等粘土质土层时,因土层本身可造浆,应降低输入的泥浆稠度,并采用1~1.5m的小冲程,防止卡钻、埋钻。

2.4.3、当通过坚硬密实卵石层及漂石、基岩之类土层时,可采用4~5m的大冲程,使卵石、漂石或基岩破碎。

2.4.4、在任何情况下,最大冲程不宜超过6m,防止卡钻,冲坏孔壁或使孔壁不圆。

2.4.5、为正确提升钻头的冲程,宜在钢丝绳上作标志。

2.4.6、钻头直径磨损超过1.5cm时,应及时更换、修补。

2.4.7、需将钻头提起时应关闭泥浆泵避免出现浆嘴喷射砂卵石孔壁造成塌孔。

2.5、成孔、清孔:

成孔后,立即对孔的中心位置、孔径、倾斜度、孔深等方面进行检查。

群桩位置允许偏差10cm,单排桩中心位置允许偏差为5cm,孔径不小于设计桩径,桩基倾斜度小于1%的桩长。

探孔器(圆柱状)用钢筋做成,其外径等于设计桩径,长度等于孔径的4倍。

终孔检查合格后,开始安装钢筋笼。

钢筋笼安装完之后,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探测孔底泥浆沉淀厚度,检测泥浆比重、砂率、粘度等指标,如果不符设计要求,则应二次清孔,但应随时注意孔壁的稳定,防止塌孔。

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应符合如表4的规定。

表4:

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标准

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钻(挖)孔桩

孔的中心位置(mm)

群桩:

100;

单排桩:

50

孔径(mm)

不小于设计桩径

倾斜度(%)

钻孔:

﹤1;

挖孔:

﹤0.5

孔深(m)

摩擦桩:

不小于设计规定

支承桩:

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0.05

沉淀厚度

(mm)

符合设计规定。

设计未规定时,对于直径≤1.5m的桩,沉淀厚度≤200;

对于桩径>1.5m或桩长>40m或土质较差的桩,沉淀厚度≤300。

不大于设计规定;

设计未规定时≤50

清孔后泥浆指标

相对密度:

1.03~1.10;

黏度:

17~20Pa•s;

含砂率:

<2%;

胶体率:

>98%

3、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安装

3.1、钢筋笼加工在钢筋加工场加工,笼子较长时,采取分节加工,现场安装的方式。

由于钢筋笼的箍筋、主筋、加强筋的规格尺寸不尽相同,应注意分别摆放。

3.2、钢筋焊接前,要确保钢筋顺直,无局部弯折,分节安装的钢筋笼可在现场采用轴线搭接焊,即在焊接前将钢筋轴线向一侧弯折,保证焊接后的主筋同轴,双面焊长度≥5d,单面焊≥10d,焊缝厚度不小于0.3d,焊接宽度不小于0.7d(d为钢筋直径)。

3.3、在钢筋圈制作台上制作加强筋,并按要求焊接。

3.4、将支架按2~3m的间距摆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直线上,然后将配好定长的主筋平直地摆放在上面。

3.5、按设计要求将加强筋设在主筋内侧,每2m一道,自身搭接部分采用双面焊。

3.6、定位塑料块每2m设置一组,每组四块均匀设在加强筋四周。

3.7、将制作好的钢筋笼稳固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上,防止变形,并仔细检查制作质量。

3.8、钢筋笼的安装

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分节制好,由拖车运至施工现场。

为保证骨架不变形,起吊骨架宜用二点法。

第一点设在骨架上部,第二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至底端的三分点处。

骨架较长时,可在其间再加设一吊点。

起点时先提第一点,刚离地面时再起吊第二点,同时放松第二点,使钢筋笼竖直;

若有三个吊点时,三点宜同时起吊,然后逐渐放下第二吊点和第三吊点。

当骨架进入孔口前,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不可碰撞孔壁,当第一吊点接近孔口时,在其中横穿一钢钎,使骨架临时支承于孔口,以便进行骨架接长。

接笼处主筋采用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d。

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并保证同一截面接头不超过50%。

保证两根被焊接的钢筋轴线一致,焊缝饱满平顺,无裂缝、夹渣、明显烧伤、凹陷、焊瘤和气孔等的质量缺陷。

接好后,解除临时支承,将骨架继续下沉,若还需加长再设立临时支承点。

如此循环,直至整个骨架顶部降至孔口,在其中穿一钢钎,松开吊钩,开始焊接吊筋,主要为了控制钢筋笼骨架的标高。

焊接好之后,将吊钩移至吊环上起吊,下降至设计标高后用钢钎固定于下垫有方木的孔口,骨架安装完毕。

3.9、吊筋计算方法:

桥台吊筋计算:

护筒顶标高-设计桩顶标高-钢筋伸入承台(台帽)长度+焊接长度10D(D为钢筋直径)+钢管直径+枕木厚度;

桥墩吊筋计算:

护筒顶标高-设计桩顶标高+焊接长度10D(D为钢筋直径)+钢管直径+枕木厚度。

3.10、钢筋安装质量见表5:

表5:

钢筋安装质量标准

允许偏差

主筋间距(mm)

±

保护层厚度(mm)

20

箍筋间距(mm)

中心平面位置(mm)

外径(mm)

顶端高程(mm)

倾斜度

0.5

地面高程(mm)

4、声测管布设

4.1、检测管采用高频焊管,规格φ57×

3.5㎜,套管规格φ70×

6.5㎜,管底用钢板严格封闭,钢板规格φ80×

10㎜。

各管节之间用套管连接,在钢筋笼子安装完之前,先灌满清水,管口加盖,管口及管节连接部位应密封且不漏水。

(2)本桥每个桩基内均匀布设4根声测管。

牢固的绑扎或焊接在钢筋笼内侧,并且互相平行,管口超出桩顶面50㎝,管口高度保持一致。

5、灌注水下砼

5.1、成孔质量检查合格后,开始灌注工作。

灌注前,对孔底沉淀层的厚度进行再次测定。

5.2、水下混凝土宜采用钢导管灌注,导管的内径宜为200~350mm。

根据灌注桩的长度,确定导管的拼装长度,吊装时导管应位于桩孔中央。

5.3、砼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集中拌和,砼罐车运送至灌注地点时,由试验人员对砼的均匀性、坍落度进行检测,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灌注时应能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其坍落度当桩径<1.5m时,宜为180~220mm;

桩径≥1.5m时,宜为160~200mm,且应充分考虑气温、运距及施工时间的影响导致的坍落度损失,检测符合要求后进行砼灌注。

5.4、首批砼灌注前应注意导管下口至孔底的距离宜在30~50cm之间。

首批砼用剪球法泄放:

用钢板制作的外径略小于导管内径的饼状物,用钢丝绳悬吊作合页型“剪球”装置。

当漏斗内储足砼量后,迅速提升铁饼,使砼猝然落下,迅速落至孔底并把导管埋住。

“剪球”时罐车同时连续将砼送入储料斗,保证首批初灌砼将导管埋深不小于1m。

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即≥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所需混凝土数量可参考下列公式:

V=лD2(H1+H2)/4+лd2h1/4

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桩孔直径(m);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3-0.4m;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

d---导管内径(m);

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即H1=HWγW/γC;

H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

γ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m3);

γC—混凝土拌合物的重度(取24kN/m3)。

5.5、首批混凝土入孔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不得中断。

在灌注过程中,应保持孔内的水头高度;

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并应随时用测锤探测桩孔内砼面位置,及时调整导管埋深;

当导管底埋置于砼的深度约6米左右或导管内的砼下落不畅时,开始提升导管,提升速度不能过快,提升后导管的埋深不得小于2米。

5.6、如钢筋笼不是全桩长设计时,当孔内砼面接近和进入钢筋骨架时,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应注意下列事项:

5.6.1、砼面接近钢筋骨架时,导管保持稍大埋深,放慢灌注速度,减少砼的冲击力。

5.6.2、砼面进入钢筋骨架4m以上后,适当提升导管,使钢筋骨架在导管下口有2m以上的埋深后,方可恢复正常的灌注速度。

5.7、灌注到桩身上部5米以内时,可以不提升导管,待灌注至规定标高才一次提出导管,保证桩芯砼密实度。

5.8、为确保桩顶质量,灌注的桩顶高程应比设计高程高出不小于0.5m(即超灌50cm)。

超灌高度在开挖完基坑后凿除,凿除时防止损毁桩身。

5.9、在水下混凝土灌注完毕以后24小时内,距离桩位5m以内不得进行钻孔施工或其他具有振动性的作业,以保护新浇筑的砼。

八、钻孔事故预防与处理

1、坍孔

1.1、坍孔的原因

1.1.1、泥浆相对密度不够及其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坚实泥皮。

1.1.2、未及时补浆(或水)或河水、潮水上涨,或孔内出现承压水或钻孔通过砂砾等强透水层,孔内水流失等而造成孔内水头高度不够。

1.1.3、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湿泡软,或钻机直接接触在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扩展成较大坍孔。

1.1.4、在松软砂层中钻进速度太快。

1.1.5、吊入钢筋骨架时碰撞孔壁。

1.2、坍孔的预防和处理

1.2.1在松散粉砂土和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速度,选用较大相对密度、粘度、胶体率的泥浆或高质量泥浆。

1.2.2、水位变化过大时,应采取升高护筒,增高水头。

1.2.3、发生孔口坍塌时,可立即拆除护筒并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再钻。

1.2.4、如发生孔内坍塌,判明坍塌位置,回填砂(或粘土)混合物到坍孔处以上1~2m,如坍孔严重时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行钻进。

1.2.5、吊入钢筋笼时应对准孔中心竖直插入,严防触及孔壁。

2、斜孔

2.1、斜孔原因

2.1.1、钻孔中遇有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

2.1.2、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处钻进;

或者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

2.1.3、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位移。

2.2、斜孔的预防和处理

2.2.1、安装钻机时要使转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2.2.2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应吊着钻杆控制进尺,低速钻进,或回填片石冲平后再钻进。

3、扩孔和缩孔

在地下水呈运动状态,土质松散地层处或钻头摆动过大,易于出现扩孔,扩孔发生原因同坍孔相同,轻则为扩孔,重则为坍孔。

若孔内局部发生坍塌而扩孔,钻孔仍能走到设计深度则不必处理。

若因扩孔后继续坍塌影响钻进,应按坍孔事故处理。

缩孔即孔径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