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1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定远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二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著名美术专家朱光潜说:

“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做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

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凡是我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知识分子一见面就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

”这说明了“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

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B.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

C.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D.促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2.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书体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这种书体是

A.篆书B.隶书

C.行书D.楷书

3.在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一直在内忧外患中寻找着强国御侮之道。

其中农民阶级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从社会发展演进的角度看,对上述事件概括正确的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都始终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

C.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D.世纪之交出现了反侵略的高潮

4.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

这可以说明

A.唐代战争时使用突火枪

B.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

C.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D.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

5.宋代书法艺术出现了各具情态的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与上述书法风格有关的时代背景是

A.国家统一,盛世强盛

B.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C.经济发展,社会走上正轨

D.社会危机,世人反省

6.“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

”这一文学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A.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失望

B.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二战后西方人心灵迷惘、痛苦

D.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蓬勃兴起

7.据美国沃克斯网站2017年2月3日的文章称,纵观历史,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天才往往都相信占星术、炼金术和魔法等非常奇异的事物。

这主要表明

A.经典力学受到封建神学的冲击

B.牛顿继承了伽利略的研究风格

C.伽利略和牛顿开创了经典力学

D.近代科学发展水平还不够深入

8.下列历代措施中,不能起到加强中央集权作用的有

A.秦朝全面实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宋朝用分权办法加强地方控制

D.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

9.“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生动地再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与中国的四大发明无关的是

A.3000演员手持竹简,高声咏唱《论语》

B.开幕式期间燃放的烟花

C.中央巨幅画卷中展现立体活字印刷术

D.在巨幅纸张上,演员用独特的身体语言作水墨画

10.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序言中说:

“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方法论证其他的现象。

”据此,牛顿注重

A.总结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

B.实验和数学运算的有机结合

C.实验、理论和应用相结合

D.运用哲学原理解释自然现象

11.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

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

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12.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9

A.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B.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

C.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

D.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

13.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

“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

A.实行三民主义B.实行君主立宪

C.推动民主进程D.建立共和政体

1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主要是在

A.戊戌变法后B.辛亥革命后C.国民革命后D.五四运动后

15.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是因为

①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②它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③它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

16.《爱日斋丛抄》中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

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

"据此可知

A.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B.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C.刻板印刷技术已经传入西方D.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

17.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18.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

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

以上现象说明

A.闭关锁国妨碍西学东渐

B.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

C.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

D.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

19.元曲名家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其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

这反映出

A.当时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B.元代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

C.元代文人内心矛盾和苦闷

D.元曲题材广泛雅俗共赏

20.恩格斯称赞某作家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

该作家属于的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2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

“近百年来,我们盲目抄袭德、日,失败了。

又盲目抄袭英、美,失败了…这正如一百年前的盲目守旧一般,若明白这一点,旧的并非全该推翻,德、日、英、美也非全要不得。

”这里钱穆主要强调的观点是

A.近百年来中国对外学习始终没有成功

B.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不应相互学习

C.中国对外学习的道路必然会遭到失败

D.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东西不应该盲目抄袭

23.电视剧《水浒传》第一集的片头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日常生活的繁华景象,此片取材于当时的一幅著名绘画,该幅画可能是

A.《女史箴图》

B.《步辇图》

C.《清明上河图》

D.《送子天王图》

24.“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

”上述认识的产生是由于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C.普朗克量子力学理论的问世

D.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

25.1912年,世界第一艘超级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沉没。

由于该船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通讯方式,使一些人得救。

当时这种最先进的通讯技术最有可能是

A.电话通讯技术

B.有线电报技术

C.无线电报技术

D.电子信息技术

26.下列著作、报刊反映了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历史过程。

其中对中国民众的求学、婚姻等社会观念的影响最大、最深的是(   )

27.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

“从人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

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①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③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后期至清初和晚清时期书籍翻译对比

时期

明后期至清初

晚清时期

翻译者

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

丁韪良(美国传教士)、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广学会,福州开设船政学堂等

内容

涉及宗教、天文学、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学、军事技术、舆地学、生物学、医学、文学等领域。

代表作有《欧几里德几何》《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奇器图说》《万国全图》等等。

中国的《老子》《易经》也有了第一批欧洲译本

《万国公法》《星轺指掌》《公法便览》《公法会通》《国际法》公法类书籍达40部以上。

工程、农学、矿学、工艺、商学、格致、算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天学、地学、医学类即有70多种

比较两时期书籍翻译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两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医学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积累实践经验,而宋金时代的医学,则是在前一阶段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与提高。

这一时期多是由官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药卫生行政机构、管理机构、医学教育设施,并多次颁发药典。

方书和本草医书在社会上大量涌现。

还产生了一些杰出的医家和学派,金代有刘完素的河间派和张元素的补气派及张从政的攻下派,这些学派的理论主张和临床经验,对我国的医学有重要影响。

这一时期在针灸科、儿科、妇科及法医学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摘编自史仲文《中国全史》

材料二在黑死病肆虐时,大约有1/4到1/3的欧洲人口死于这场灾难,一些人由对宗教信仰的怀疑而发展为对社会不平等制度的痛恨、和反抗,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深入思考,15至17世纪,人们在抗击黑死病时所采取的一些卫生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西医逐渐发展起来。

鸦片战争以后,西医大规模传入我国,中西医论争逐渐兴起,前期争医术为主,后期争医政(人员、经费、地位)为主。

一些人士批评中医不清人体结构,管理松散,肯定西医考试录取医生,精于解剖。

李鸿章认为中西医方法论不同,医药有别,希望“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

19世纪末《中西医粹》、《中西骨骼辨正》、《中西汇参铜人图说》等著述相继刊出,1910年中西医学研究会成立,“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

——摘编自王旭东《世界瘟疫历史》、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金时期医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疾疫对近代西方社会的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中国近代“中西医论争”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