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专题卷三Word下载.docx
《高三历史一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专题卷三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一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专题卷三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恢复“双百”方针B.抵制“左”倾错误
C.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D.全面整顿国民经济
6.恩格斯在《法国状况》中说:
“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文中“法典”根本的贡献在于
A、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B、保证农民在革命期间取得的小块土地
C、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D、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以法律形式巩固下来
7.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
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 )
A.辛亥革命B.国民革命C.解放战争D.三大改造
8.“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怎么办呢?
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论述应出自毛泽东的( )
A.《新民主主义论》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9.邓小平指出: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 )
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B.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10.邓小平说:
“在斯大林时代,中国共产党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没有听他的话,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中苏关系的恶化
B.中共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C.中国革命胜利与斯大林无关
D.斯大林的话都不适合中国国情
11.孙中山看到,尽管西方列强拥有繁荣、独立与民主,但他们也为工业化的问题所困扰。
劳资纠纷、罢工、高工资要求以及财富在少数资本家和多数工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都预示着一场革命的到来。
为此他主张( )
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D.民权主义
12.孙中山先生说:
“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
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
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
”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A.实行计划经济以求大同B.调节劳资矛盾以求和谐
C.重分富人产业以求均富D.合理分配收入以求共富
13.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这样两个发现”是指:
()
①物进化规律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③剩余价值规律④万有引力定律
A.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④
14.孙中山曾说: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
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
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美各国以独立,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
”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孙中山“民权主义”的是
A.“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
”
B.“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C.“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
D.“君主专制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
15.毛泽东的《西江月》(1927年)中写道: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此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方针是
①开展土地革命②武装反抗国民党③纠正“左”倾错误路线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
16.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得以维护,其表现是
①打败反法同盟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③制定《法国民法典》④远征俄国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7.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是工人阶级却相对的日益贫困。
马克思揭示这一现象原因的著作是
A.《神圣家族》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D.《资本论》
18.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一文中宣称:
“我们要仿照你们的政府而缔造我们的新政府。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人民有应任官考试之权”
C.“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D.“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19.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该文章发表在
A.国民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0.在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曾说,我们知道第一个总统会是个好人,可是谁知道后面会选出什么家伙来呢?
出于这种担忧,各州代表对美国政体进行的设计是
A.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大权
B.州政府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拥有自治权
C.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独立平等,互相制约
D.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
21.法国历史学家梯也尔认为:
“这位伟大人物的一生,对于军人、统治者和政治活动家都是极有教益的,也包含着对于公民们的教训。
它教导他们决不应该让他们的国家听任一个人的权力去摆布,不管他是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
”“这位伟大人物”是
A.伯利克里B.乔治·
华盛顿C.拿破仑·
波拿巴D.路易·
波拿巴
22.(他的研究成果)为日心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使得自然科学的研究最终挣脱了宗教的枷锁,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达尔文D.爱因斯坦
23.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说: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
”这一论断
A.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B.与中共“八大”的决议相悖
C.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指南D.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24、《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
①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②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④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A.①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④
25.、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
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
这表明
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C.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列宁意识到了新经济政策的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4分,第27题22分,第28题14分,共,50分)
26.(14分)铁路是工业文明的组成部分,20世纪初的印度和中国对发展铁路有不同的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甘地认为“印度的得救在于抛弃它五十年来所学到的东西。
铁路、电报、律师、医生等等都必须丢开”,主张恢复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来对抗西方工业文明。
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舍工业代替集权化的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从而实现非暴力的社会理想。
他认为以大机器为象征的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正是导致印度衰落和贫困的根源。
——张杰《铁路与民主》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一再强调中国要发展铁路。
……在国弱民穷形势下,如何修建铁路?
'
孙中山主张铁路民办国有,实行对内、对外开放。
如果国民有力承担,自应由国民兴办……经营40年后收为国有。
谈到利用外资,他列举了三种具体方式:
一是借款修路,国人自办;
二是招股修路,华洋合办,主权属我;
三是批给外国人承办,期满铁路无价收回。
孙中山特别重视在利用外资中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特别强调兴筑铁路要防止资本家垄断,他说:
“我们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
——孙永福《孙中山与中国铁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甘地对修筑铁路的态度,并作简要评价。
(6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强调“兴筑铁路要防止资本家垄断”体现了他的哪一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主张产生的背景。
(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归纳甘地和孙中山在思想上的共性。
27.(22分)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的召开,使党和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人旗帜的信念更加坚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是最早的探索者”……“起了先导的作用”……“毛泽东在探索中的失误和挫折也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材料二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
纠正、创新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以上均摘自《川大学者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
(1)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留给我们的“历史借鉴”主要是什么?
(10分)
(2)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哪些重要贡献?
其思想核心和奋斗目标是什么?
((10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内在联系。
(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贞观政要》
材料二 是岁(贞观4年)断死刑二十九人,几致刑措(民不犯法,刑无作用),东至于海,南至于岭(岭南),皆外户不闭……
——《旧唐书·
卷三太宗本纪》
材料三(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卷198
材料四 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但这些传统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活,以及他们从西方吸收来的现代思想观念糅合在一起,因而不仅这些传统因子被激活了,而且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汉流”要走向世界,也必须走融合东西方文化、融合现当代生活的路。
——孙逊《“韩流”与“汉流”的内涵解读》
(1)概括材料一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指出这一思想和孔子思想的联系。
(2)据材料一、二,归纳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3)为什么“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
”(2分)
(4)从当今“韩流”的强劲发展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3.B:
4.C.5.B.6.D、7.D:
8.C:
9.C:
10.B.11.C:
12.D.13.A14.D15.A16.C:
17.D:
18.C:
。
19.C:
20.C:
21.C:
22.B.23.B.24、D.25.B.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4分,第14题16分,共10分)
26.(14分)
(1)态度:
反对修建铁路(2分)
评价:
积极方面,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局限性,反应了印度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愿望。
消极方面,对西方工业文明采取对抗,抵制的态度不符和历史发展的潮流(4分)
(2)主张:
“节制资本(2分,答道民生主义可给1分。
)背景:
吸取了西方由于垄断的出现导致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的教训后提出。
(3)防止贫富分化,实现国家富强,抵制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
27.(22分)
(1)成就: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发表《论十大关系》,八大会议召开并确定八大会议决议。
借鉴:
注意防止“左”倾错误。
(2)领导全党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立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决策,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国两制”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思想核心: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奋斗目标:
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3)开始于毛泽东,形成于邓小平。
这一过程既有思想理论上的继承、扬弃和发展,也有前后衔接和转换,是统一的历史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解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理论成果。
(1)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在关于社会主义道路问题探索的的主要内容。
在探索中有很多的失误,主要原因就是左倾错误。
(2)主要是考查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探索的主要内容,学生可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邓小平理论的相关内容简要作答。
核心思想是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思想一致:
奋斗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3)二者的关系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8.(14分)
(1)治国思想:
存百姓(以人为本,或以民为本)。
联系:
是对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或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政绩:
政治清明;
社会稳定;
经济恢复和发展;
民族关系相对和谐(民族联系和团结加强)。
(3)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儒家文化成为其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4)启示:
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