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文言虚词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86209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文言虚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常用文言虚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常用文言虚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常用文言虚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常用文言虚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文言虚词Word文档格式.docx

《常用文言虚词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文言虚词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文言虚词Word文档格式.docx

”(《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为学》)/策之不以其道。

2.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3.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

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四)于

1.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贫者语于富者曰。

2.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3.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隆中对》)

4.表示处所,译为“到”。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

(五)而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十则)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5.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知我。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六)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

可译为“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七)者

1.代词

(1)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

京中有善口技者。

(的人)(《口技》)/可爱者甚蕃。

(的花)(《爱莲说》)

(2)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

可译为“个”、“样”、“项”。

或异二者之为。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孙权劝学》

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

吴广者,阳夏人也。

(“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

)(《愚公移山》)

(八)也

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若为人佣耕,何富贵也?

5.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

余闻之也久。

(九)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且焉置土石?

2.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十)因

1.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

2.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3.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

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

4.副词,可译为“因此”。

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传》)/而因以及乎其迹。

(《墨池记》)

(十一)且

1.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

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十二)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

乃重修岳阳楼。

(于是,就)(《岳阳楼记》)/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才)(《狼》)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十三)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

(啊)(《岳阳楼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

甚矣,汝之不惠!

(了)(《愚公移山》)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

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十四)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子墨子曰:

“然,胡不已乎?

”(《公输》)

(2)表反问,可译为“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表推测,可译为“吧”。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表感叹,可译为“啊”。

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

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

(十五)所

1.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记》)

2.“所”和“以”连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什么方法”、“用这些来”。

吾知所以距子矣。

(《公输》)/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

用这些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结构,表被动。

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所……”可译为“被……吞掉”)(《童趣》)

4.用作名词,意思是“地方”、“处所”。

欲至何所。

(《宋定伯捉鬼》)

(十六)哉

1.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2.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唐雎不辱使命》

(十七)夫

1.指示代词,译为“那”。

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记》)

2.fú

,句首发语词。

夫环而攻之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丈夫。

夫齁声起。

(《口技》)

4.成年男子的通称,可译为“人”。

荷担者三夫。

(十八)遂

1.副词,可译为“就”、“于是”。

遂逐其师。

(《曹刿论战》)

2.副词,表原因可译为“因而”。

恐遂汩没。

(《上枢密韩太尉书》)

(十九)虽

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

(二十)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为“这样”、“如此”。

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然而”、“但是”等。

然足下卜之鬼乎?

3.助词,分两种情况:

①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地”。

秦王怫然怒。

②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的格式,“……的样子”“像……似的”。

(二十一)故

1.旧的,原来的。

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2.特意。

桓侯故使人问之。

(《扁鹊见蔡桓公》)

3.原因,缘故。

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十二)苟

1.连词,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苟富贵勿相忘。

(《陈涉世家》)/苟慕义强仁(《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2.副词,可译为“苟且”。

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

3.副词,表希望,可译为“且,或许”。

苟无饥渴。

(《君子于役》)

(二十三)会

(1)适逢,恰巧。

会宾客大宴。

(《口技》)

(2)一定。

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

(3)定将。

会挽雕弓如满月。

(《密州出猎》)

2.动词

(1)回合,聚会。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2)体会,领会。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二十四)或

1.无指不定代词,可译为“有的人”,“有人”。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

2.副词

(1)有时。

或王命急宣。

(《三峡》)

(2)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

(二十五)诸

1.兼词,“之于”的合音合义。

投诸渤海之尾。

2.众。

其西南诸峰。

(《醉翁亭记》)

3.各位,众位。

今诸生学于太学。

 

常用文言实词

1.安:

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卑:

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

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鄙:

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毕:

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薄:

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

8.策:

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

9.长:

chá

ng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

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诚:

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

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驰:

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

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辞:

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次:

1、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箪:

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当:

1、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2、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

(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

(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

(“锐不可当”)

19.道:

1、道路。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得:

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等:

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敌:

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吊:

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度:

1、dú

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端:

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恶:

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发:

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凡:

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

29.方:

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分:

fēn1、划分,分开。

(今天下三分《出师表》)2、分配,分给。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长度单位。

(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4、fè

n,职分,本分。

(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奉:

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否:

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2、恶、坏(陟罚臧否)

33.夫:

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2、fú

,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3、丈夫(夫�J声起/罗敷自有夫)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

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福:

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富:

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更:

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3、互相(更相庆)4、再、又(更上一层楼)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苟:

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固:

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故:

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42.顾:

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3.观:

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44.冠:

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45.光:

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2、光线(仿佛若有光)

46.归:

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47.过:

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3、犯过失(人恒过)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48.好:

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49.号:

o1、大叫,呼啸。

(阴风怒号《岳阳楼记》)2、hà

o,别号。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3、hà

o,国号。

(号为张楚《陈涉世家》)4、hà

o,号召。

(号令召三老……)

50.还:

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2、xuá

n,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51.患:

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2、忧患(无冻馁之患)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52.惠:

1、恩惠(大王加惠)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53.或:

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54.极:

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2、尽、到(南极潇湘)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

55.寂:

1、平静(视端容寂)2、寂静(寂寥无人)

56.加:

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57.间:

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2、一会儿(立有间)3、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58.见:

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5、知道(见往事耳)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59.将:

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3、将要(公将战)4、搀扶(出郭相扶将)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60.角:

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2、吹号角(且角且走)

61.借:

1、借(每假借于人)2、依*(愿借子杀之)3、即使(借第令毋斩)

62.尽:

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63.就:

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3、即使

64.居:

1、过了(居十曰)2、停留(不可久居)

65.举:

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2、发动(举大计亦死)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66.具:

1、同“俱”,全、都(具答之)2、具有(各具情态)

67.决:

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分别(意难决舍)3、断然(故决然舍去)

68.绝:

1、隔绝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4、极高的,陡峭的

69.开:

1、散开(曰出而林霏开)2、放晴(连月不开)3、打开(旁开小窗)

70.可:

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71.苦:

1、苦于(苦秦久矣)2、使……苦(苦其心志)3、愁(何苦而不平)

72.乐:

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2、使……快乐(钟鼓乐之)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73.类:

1、类似(绝类弥勒)2、同类(不与培�v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74.利:

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4、物资(利尽南海)

75.隶:

1、属于(世隶耕)2、跟着(隶而从者)

76.良:

1、真,实在(良多趣味)2、善良(此皆良实)

77.临:

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2、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3、*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78.鳞:

1、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2、鱼(呷浪之鳞)

79.令:

1、命令。

(乃令符离人葛婴……《陈涉世家》)2、让,使。

(忿恚尉,令辱之)3、指县令。

(陈守令皆不在)

80.妙:

1、奇怪(妙无一人肯泊岸)2、奇妙(以为妙绝)

81.名:

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2、说出(不能名其一处《口技》)3、名字(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82.谋:

1、商量(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2、谋划、筹划(抑亦人谋/肉食者谋之)

83.奇:

1、奇特。

(明有奇巧人《核舟记》)2、奇怪,罕见。

(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峡江寺飞泉亭记》)3、jī。

零数。

(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84.骑:

1、jì

,骑兵(骑千余)2、马(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85.前:

1、前面(其一犬坐于前《狼》)2、上前(狼不敢前《狼》)

86.强:

1、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