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86121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4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普通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普通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普通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普通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Word下载.docx

《普通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Word下载.docx

”此制度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世官制

点睛:

材料“设考试以取人才”“为学优则仕之举”是解题的关键。

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

“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是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

其意惟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

”据此可知“行中书省”是

A.中央的派出机构

B.皇帝的顾问机构

C.地方的自治机构

D.中央的并列机构

【答案】A

【解析】材料“行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说明行中书省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故A项正确,CD项错误;

B项是指内阁,排除。

材料“行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是解题的关键。

5.根据下图可以推断军机处是

A.总览全国军务的军事机构

B.监视官民言论的特务机构

C.囊括内阁、六部权力的机构

D.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

【答案】D

【解析】图反映的是清朝雍正以后的中央权力分配图,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军机处跪受笔录,辅助皇帝行使权力的机构,总揽全国军政要务的机构,传达皇帝命令给地方和各部,故D项正确,AB项错误;

内阁与军机处同为中枢机构,故C项错误。

6.《南京条约》英方谈判随从利洛曾记载:

“对条文的字眼或措辞一点吹求都没有,为欧洲的外交家们所如此尖细地钻研和谨慎地考虑过的条文,只占去(清政府的代表们)一刹那的注意力。

他们的所有心事都集中在一个主要的目标上,就是要我们赶快撤离。

”这反映清政府

A.致力于维护国家主权

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C.畏惧英国武力威胁

D.鄙视英夷不屑斡旋

【解析】试题分析:

“对条文的字眼或措辞一点吹求都没有”、“如此尖细地钻研和谨慎地考虑过的条文,只占去(清政府的代表们)一刹那的注意力”等信息表明清政府的官员缺乏近代外交意识,故选B;

这恰恰说明没有在条约的签订过程中字斟句酌,所以不致力于维护国家主权,故排除A;

“心事都集中在一个主要的目标上,就是要我们赶快撤离”说明CD不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清政府的外交意识

7.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设立“制钱局”,并在随后的几年中发行了大量的不同规格的货币。

在发行的货币中(如下图),所用文字涉及到“國”字的,均以“囯”代替(以“王”取代“或”)。

对于这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定都之初,洪秀全十分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说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深刻

C.掌握金融权有利于巩固新生的农民政权

D.利用发行天国的货币从经济上沉重打击清政府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与理解图表的能力。

材料中给出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发行的货币,其中“国”字具有明显的封建性。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农民起义,因此它推翻清政府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封建性质的政府,因此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1900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8.“若纸烟,若小眼镜……用者辄置极刑。

罗稷臣星使之弟熙禄,自河南赴津,有洋书两箱……途次被匪(指义和团)系于树下,过者辄斫……一仆自言相从多年,主人并非二毛(指说洋话、用洋货的人),亦为所杀。

”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义和团

B.中外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

C.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的运动

D.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解析】由题干描述可知对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都被义和团处以刑罚,说明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的排外倾向,分不清西方文明与西方侵略之间的关系,故本题答案选D项;

A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义和团;

B项不选,题干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对西洋文明的排斥,没有体现中外矛盾;

C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材料不符。

9.1900年,慈禧发布要与八国联军“一决雌雄”的上谕,要求各省“北上勤王”,以张之洞、刘坤一为首的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约定所辖区域内保证各自利益“两不相扰”。

这一事件

A.加剧了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

B.地方自保避战是导致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C.缓和了汉族地主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地方实权派完全掌控国家外交事务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南汉族大员签订“东南互保”而不尊皇命,反映中央权力衰微地方权力增大,故A项正确。

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国力衰微是导致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排除B。

根据材料“汉族东南大员”作为不能代表整个汉族,故无法推断出缓和了汉族地主与满洲贵族的矛盾,排除C。

外交事务属于国家间的交往,东南各省与列强的协议不在外交范围内,排除D。

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限制行政权的措施,较之英法更为“变本加厉”,但对于行政权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权,却没有一条具体的规定。

这说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

A.废除专制制度的迫切愿望

B.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对西方民主政治认识肤浅

D.有关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对于行政权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却没有一条具体的规定”、“限制行政权的措施,较之英法更为‘变本加厉’”对三权分立的原则并没有在法律上体现到位,这恰恰说明革命派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但并没有违背三权分立的原则,故选C而排除B;

题干不能体现AD,故排除。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下图是近代中国某时期报刊上登载的一幅《善吞》的漫画,漫画中一个日本装束的魔术师正将铁路吞入口中,火车上写着“青岛胶济路”。

此漫画

A.美化了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B.批判当时的中国政府出卖铁路主权

C.表达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前景的担忧

D.说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

自“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变本加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解题时注意材料中“日本”“吞入口中”“青岛胶济路”等关键信息,故图片揭露了日本侵略、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国前景的担忧,故C项正确;

图片主要是揭露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并未美化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及批判当时的中国政府出卖铁路主权,故A、B两项错误,排除;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于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故D项错误,排除。

解答图片性的问题关键点有三:

一是图片的名称或者标题;

二是图片中的文字,这是解决图片问题的最重要的突破口;

三是图片中涉及的内容,这要与所学知识来结合,分析出主要考点,进一步解答。

12.下列是曾经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行的一首歌曲。

它最早流行于

A.1924—1927年

B.1927—1937年

C.1937—1945年

D.1945—1949年

【解析】从歌词“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等可看出是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所以选A项;

B项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不符合题意;

C项是抗日战争时期,不符合题意;

D项是解放战争时期,不符合题意。

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关键歌词“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即可判断出是国民革命,结合国民革命时间选择即可。

13.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刚一成立,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并强调“任何放弃现有根据地的企图应受到严厉的打击”。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正确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

B.认识到了国民党势力的强大

C.存有“左”倾激进主义错误

D.存有“右”倾机会主义

【解析】根据材料“1931年”、“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并强调“任何放弃现有根据地的企图应受到严厉的打击”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敌我力量悬殊,中共中央提出的目标与革命形势不符,这反映了“左”倾激进主义错误,故C项正确。

“左”倾激进主义不可能正确分析当时的革命形势,排除A。

当时敌我力量悬殊,但中共中央部分领导人没有认识到国民党势力的强大,排除B。

“右”倾具有保守的倾向,与材料反映存在“左”倾激进主义不符,排除D。

14.1937年8月,中日军队开始在上海市区以北的区域展开硬拼,“双方为争取本会战之胜利,均尽出精锐,倾力以赴……在正面二百余里,纵深三百余公里之地域内,浴血苦战……”。

此战,中国军队“倾力以赴”的结果是

A.破坏了中国民族工商业聚集地

B.保卫了中华民国的战时首都

C.粉碎了日军进剿抗日根据地的阴谋

D.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解析】依据材料推断中国军队“倾力以赴”进行淞沪会战。

但淞沪会战失利,没有保住中国民族工商业聚集地,也没有保卫中华民国的战时首都南京,故A、B项错误;

淞沪会战与粉碎了日军进剿抗日根据地的阴谋无关,故C项错误;

淞沪会战首要功绩在于粉碎了日军“三月灭华”的计划,故D项正确。

15.毛泽东说: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为此,中共中央于1947年6月,命令刘邓大军

A.发动百团大战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打响淮海战役

D.发起渡江战役

【解析】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主动出击日军,与材料中“蒋介石”“1947年6月,命令刘邓大军”不符,故A项错误;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与材料中“蒋介石……的胸膛插上一刀”“1947年6月,命令刘邓大军”相符,故B项正确;

1948年,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开始,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1949年4月21日,发起渡江战役,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6.以下内容摘自著名学者、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

“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

一、政协组织法;

……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

……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

这段日记记载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解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1954年,改北平为北京是在1949年,故排除A项;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1924年,讨论国共合作,与材料中信息“周恩来做主席”冲突,故排除B项;

从材料中“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周恩来做主席”可以看出是第一届政协会议,故选C项;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31年在江西瑞金召开,没有涉及定都北京,故排除D项。

17.《共同纲领》规定:

“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和平共处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解析】材料“《共同纲领》”“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可知,新中国初期,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另起炉灶,故B项正确;

A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D项是针对帝国主义的。

材料“《共同纲领》”“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是解题的关键。

18.2013年10月,印尼巴厘岛“习萧会”表明两岸关系进入“深水区”,如何“对国家尚未统一前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已经是两岸无法回避,必须慎重解决,但是应积极面对的课题。

“习萧会”信息与下图信息一致的是

A.两岸应结束敌对和敌视,共同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与统一

B.经济合作渐行渐远,武装斗争是最后的手段

C.两岸都意识到既要发展经济合作,又要做好斗争准备

D.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的主流,中共承诺对台放弃使用武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以及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对国家尚未统一前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两岸关系进入‘深水区’”等,仔细观察漫画结合材料分析,可知A选项说法正确,D选项说法错误,B、C选项说法没有体现。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两岸关系

19.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

“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

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

”这表明了中国

A.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B.新时期法制彻底完善

C.以法律作为反腐的工具

D.坚持执政为民的原则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不许任何违反党纪国法的人逍遥于法纪制裁之外,故可知国家要推进依法治国,故A项正确。

B项中的彻底完善的说法错误,1980年我国法制制度在重建和发展中,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反腐的信息,而是强调国家要推进依法治国,排除C。

材料没有涉及坚持执政为民的原则,而是强调国家要推进依法治国,排除D。

20.一位法学家说:

“无论我们多么轻视,多么痛惜这种接受,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如果欧洲主要国家没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接受罗马法,那么政治理论和制度,工业和商业组织,公法和私法的规则……都不会像今天这样。

”以上评价论证了

A.罗马法体系完备,影响广泛而深远

B.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

C.西方国家的司法原则完全来自于罗马法

D.罗马法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有力支柱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罗马法的体系是十分完备,欧洲主要国家受到罗马法的影响深远,故A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而不是说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排除B。

欧洲国家借鉴了罗马法的内容,不能等同于西方国家的司法原则完全来自于罗马法,排除C。

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维护其自身统治,而是强调欧洲主要国家受到罗马法的影响深远,排除D。

21.1917年4月,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这表明当时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

A.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由夺取政权转向巩固政权

D.由政治革命转向经济建设

【解析】根据材料“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可知,列宁指明了俄国革命的任务,即由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故B项正确。

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排除A。

材料体现当时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尚未夺取政权,排除C。

材料只体现政治革命的内容,与经济建设无关,经济建设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排除D。

抓住材料时间“1917年4月”、“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等信息,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史实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2.一位英国人曾于1890年画了一幅《辞退俾斯麦》的漫画(如下图),根据德国当时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A.德国皇帝

B.内阁成员

C.帝国议会

D.联邦议会

【解析】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首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因此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德国皇帝,故A项正确;

BCD项错误。

23.某课外学习小组拟对下列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最佳的研究主题

A.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

B.巴黎公社的伟大壮举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D.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

图1是指空想社会主义,图2是指科学社会主义,图3是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图4是指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ABD都概括片面,因此选C。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意义

24.“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

”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政策中,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B.推行杜鲁门主义

C.丘吉尔发表演说

D.实施马歇尔计划

【解析】根据材料“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试图通过非战争或军事对抗的方式阻止共产主义思想对西欧的影响,故美国在经济方面提出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故D项正确。

A项是苏联针对美国马歇尔计划而实施的措施,排除。

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开始,与材料不符,排除B。

丘吉尔发表演说为冷战兴起推波助澜,与材料不符,排除C。

25.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

“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

”尼克松认为

A.中国已成超级大国

B.美国不再是世界强国

C.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D.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解析】从材料中“1971年”尼克松的话“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可知,20世纪70年代,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但两极格局没有瓦解,故D项正确,C项错误;

AB项说法错误。

材料“1971年”“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是解题的关键。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30分,其中26题18分,27题12分)

26.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

“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

”下列是一组有关建筑的材料。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人在城市附近修建了许多露天剧场(如图),目前遗迹尚存的就有酒神剧场和埃庇道鲁斯剧场等。

雅典露天剧场依山修建,一层层看台一般可以坐一万多名观众,多的可以坐四万多名观众,底层看台前面铺成的一大块平面是演员的表演地。

表演场砖的后面有供演员化装和贮藏道具等什物用的房屋。

雅典人造的这种露天剧场充分利用了声学和光学原理。

场地虽大,可是坐在剧场不同地方的观众都能清楚地看到和听到演员的表演。

伯利克里改革时期鼓励公民观看戏剧并发放“观剧津贴”。

(1)根据材料一说明国家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的主要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材料二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

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

在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外朝建筑高大森严,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内廷建筑则庭院错落,自成体系,富于情趣。

前朝后寝,分工明确,不得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该制度受到了怎样的冲击和挑战?

材料三

依泰晤士河而建的议会大厦(图)是英国的政治中心。

……其建筑结构和内部设计也能充分地体现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立宪政体。

据说英国国会开会时,国王应坐在上议院的国王宝座上,但首相和议员需从下议院进入自己的席位,普通公民也可在旁听席观看议会进程。

丘吉尔说:

“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

因为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

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考虑。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内容。

材料四

美国国会大厦俯瞰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

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

……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首脑怀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权力。

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对犯有“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的总统和其他行政官员进行弹劾,并予罢免。

这是一项很严重的行为,需要多数众议院议员提出弹劾,三分之二参议院议员同意后才能加以定罪并予罢免。

在美国历史上虽然只有三位总统面临过弹劾,而且除尼克松辞职外,无一人被罢免,但国会山上的这座白色建筑让每一位总统的心头都悬着“达摩克里斯”之剑。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系?

【答案】

(1)原因:

让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

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特征:

公民主权(或人民主权、主权在民);

直接民主;

轮番而治;

法律至上等。

(2)特点:

皇权至上;

中央集权;

等级森严。

冲击和挑战:

19世纪末维新派倡导变法,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

20世纪初期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3)实行君主立宪,议会掌权,国王“统而不治”;

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

(4)权力相互制约与平衡;

权力相对独立,总统不对国会负责。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让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鼓励公民积极参政方面回答雅典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的主要原因。

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法律至上等方面思考作答即可。

(2)根据材料二“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

”“前朝后寝,分工明确,不得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即可归纳中国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关于冲击和挑战,主要是指君主专制受到冲击和挑战,结合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相关史实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方面思考作答即可。

(3)根据材料三“依泰晤士河而建的议会大厦(图)是英国的政治中心”“君主立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