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银行三年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86089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社银行三年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信用社银行三年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信用社银行三年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信用社银行三年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信用社银行三年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用社银行三年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

《信用社银行三年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社银行三年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用社银行三年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

五是体制和机制创新并重原则。

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动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金融同业的先进经验,坚持体制与机制创新,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实现向现代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转变。

六是科技先导原则。

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努力缩小全省农信社与商业银行在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差距,加快电子化建设和金融科技创新步伐,完成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建设。

  二、总体发展规划及各专业规划

  1.总体发展规划:

  全省农信社未来三年将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个面向”市场定位和“十年四步走”的总体战略构想,树立审慎经营意识和“成本可算、利润可获、风险可控”的经营理念,积极实施“巩固农村、拓展城镇、发展城市”的区域发展战略,力争把全省农信社建设为稳健、创新、优质、高效,具有良好信誉和鲜明特色,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商业化经营的地方性农村金融机构。

  2.各专业规划:

  

(1)产权制度与管理体制改革规划。

今年,县级联社的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要全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除少数不具备准入条件的县级联社外,以县(市)为单位将信用社和县(市)联社各为法人改造为统一法人社的工作要确保全面完成;

同时高度重视统一法人后相应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的转换,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使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与经营班子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股权变动中注意多吸收法人股和投资股,适当扩大单一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为以后向股份制和商业化经营奠定基础。

在大连甘井子农村合作银行正式挂牌的基础上,继续推动沈阳东陵农业合作银行、沈阳市联社营业部、葫芦岛连山区联社三家机构申报筹建合作银行进程,力争年内全部挂牌开业。

明年,选择一些实力较强、基本符合合作银行申报条件,且已完成统一法人改造的县级联社(如本溪市区联社),启动申报合作银行工作,争取在年内有2—3家完成申请筹建、甚至挂牌开业;

同时选择一些实力较强,且辖内县级联社统一法人工作全部完成的市,积极进行以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的改革试点。

后年,沈阳、大连等市完成以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的产权改革;

同时积极进行市级机构申报合作银行工作,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积极建立健全以现代金融企业为标杆的各项制度和运作流程,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标准完善辖内各级法人机构的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

  

(2)内部控制规划。

未来三年要全力打造农信社的内部控制框架,建立由决策、建设与管理、执行、监督评价、持续纠正五个环节组成的有机体系,按照相互牵制、授权控制、成本效益的原则,致力于内控环境建设,在常规审计的基础上,配合以专项审计;

现场审计配合以非现场审计,从抽查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

从人工审计向依靠信息技术审计转变;

把稽核监察工作从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转变,从时点性监督向经常性监督转变,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内部控制理念;

比较成熟的风险管理与内控监管体系;

较为完善的风险评价与风险预警机制;

以人为本的风险管理与内控文化。

  (3)风险管理规划。

未来三年全系统将围绕信用社改革工作要求,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力度,采取债务重组、风险代理、债权拍卖、资产置换等市场化、公开化操作手段,利用灵活多样的清收手段,不断开拓清收盘活工作的新局面。

积极与政府部门密切协调,利用政府拥有的优良资产置换其在信用社承贷或担保的不良贷款,探索实现信用社不良资产打包出首途径,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

使不良资产清收、处置、转化有实质性突破,争取实现打包处置一批、招标清收一批、以物抵债一批、依法诉讼一批、现金清收一批和重组转化一批。

预计后年末全省不良贷款净下降额35亿元,全省不良贷款余额173.8亿元,占比18.1%。

  (4)市场营销规划。

存款业务方面,未来三年要切实加强存款营销管理,坚持“整体拉动、三位一体”的营销理念,进一步明确负债从业人员这个增存主体,强化其他岗位人员和协储人员这两个侧翼,形成全员营销、专业营销、协助营销的立体增存体系。

选择部分县(区)先行试点,切实把网点的经营效益与员工个人收入挂钩,试点和总结新型存款客户经理制,达到以营销促存款增长的目的,建立起科学的营销机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办法。

全辖各项存款年平均增幅达到14.9%,高于“十五”期间1.84个百分点。

中间业务方面,要紧随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全面推进以代理保险、银行卡、支付结算为主的中间业务开展,中间业务收益年均增长15%以上。

贷款业务方面,未来三年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进行金融产品创新。

以支持龙头企业为重点,全方位向农村各产业渗透,积极发掘高效行业和优良企业中的贷款机会,从更高层次上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要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做大、做强,做成品牌。

  (5)财务管理规划。

未来三年是省政府制定的“十年四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的主要时期,是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政策全面落实阶段,要按照省政府确定的“十年分四步走”的总体战略,以效益质量为中心,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的原则,树立审慎经营意识,完善会计核算体制,强化财务管理力度,创新经营机制。

其中,重点要足额落实余下的5.8亿元保值贴补利息资金;

继续落实营业税减支和所得税减免政策;

落实省、市、县财政6.1亿元的对亏损农村信用社新增股本金分红补贴资金;

全额兑付122亿元的央行专项票据,并在政策期限内享受票据利息所得4.6亿元。

  (6)信息系统规划。

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建设的实施计划分三步走。

第一阶段,今年,完成省网络中心的全部建设,基本完成市级分中心、县级支中心的建设并实现网络互联。

完成辅助增值业务网络需要、方案的制定及准备工作。

实现基本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完成基础业务数据全省集中。

开通农村信用社网站。

以省中心作为全省银行卡交易中心,开始申请开办银行卡业务,参加人民银行的银联卡,建成代理客户的“金信卡”。

第二阶段,从明年开始,开始建设高层次的网络平台,以实现经营管理增值需求的科技支持目标。

拓展自助业务和中间业务、新型银行业务系统,办理全省农村信用社与各金融机构以及外省份的银行卡业务交易。

第三阶段,到后年底,建成全省农村信用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省金融信息化的总目标。

  (7)机构布局规划。

未来三年要加强辖内机构和营业网点的布局和规划,顺应辽宁“大城市,小农村”的经济格局,以县(区)为单位合理布局,建立保本点测算制度,对单产低、功能不完善、达不到保本点的营业网点要逐步撤并,结合综合业务系统的建立和上线运行,要逐步在经济活跃、市场前景看好、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增建营业网点,打造精品网点,构建和完善服务网络体系,为农民进城提供服务的同时,从城市吸收资金反哺“三农”。

全省农村信用社要按照总量控制,分批推进的原则,优化原有网点,适时适度在城市范围内建立标准化网点。

初步实现营业网点布局合理,城市中心区域网点比例由目前9.5%增加到13%以上。

  (8)人力资源规划。

按照省联社“十一五”发展规划确立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要求,最近三年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为:

人才数量稳定增长、学历层次逐年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分布合理、高管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2006-后年间,每年引进1500名左右的大学生,到后年在岗员工规模控制29000人以下,大专以上学历员工比例达到65%以上,平均每年提高4.5个百分点左右;

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平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

全面实施“三个一”工程,实现每个信用社至少配备1名全日制本科大学生,每个县级联社至少增加1名计算机管理专业全日制本科大学生,每个县级联社领导班子至少配备1名40岁以下高素质年轻干部。

为实现省联社“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和组织保证。

  (9)企业文化规划。

未来三年要围绕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改革、经营和管理工作,通过构建外层、中层、内层企业文化互动的企业文化体系,把农村信用社建设成为社会公信度高、市场影响力强,具有独特视觉形象、独特企业精神和独特经营管理理念,让员工充满自豪感和创造力的现代化金融企业。

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铸造“同生共赢”的核心价值观,使“笃学、厚德、自强、济世”企业文化理念成为全省农村信用社竞争力、凝聚力、创造力产生的源泉;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人才理念、客户服务意识、价值取向、经营理念、安全理念、质量理念等员工价值观、企业经营观的更新和提升;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着力塑造基层员工的上进心、主动性,中层管理者的责任心和自律性,决策管理者的事业心和使命感,据此倡导一种全新的企业行为规范和员工行为规范;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出农村信用社鲜明、独特的品牌形象;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以全新的管理理念企业推进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三、具体量化指标

  

(一)发展指标

  1.业务经营指标:

资产规模今年达到1396亿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达到710亿元;

明年达到1536亿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达到835亿元;

后年达到1690亿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达到985亿元。

负债规模今年达到1321亿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101亿元;

明年达到1453亿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266亿元;

后年达到1598亿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461亿元。

中间业务收入2006至后年分别达到722万元、830万元和955万元。

经营利润总额2006至后年分别达到7亿元、9亿元和10亿元。

  2.机构人员指标:

机构数量2006至后年分别缩减到2750个、2650个和2550个。

人员数量(正式职工)2006至后年分别缩减到31000人、30000人和29000人。

  3.经营位次目标:

各项贷款余额全国排名今年至后年稳居第11位。

不良贷款余额全国排名今年至后年分别为第19位、第17位和第21位。

不良贷款比例全国排名今年至后年分别为第14位、第12位和第16位。

各项存款余额全国排名今年至后年分别为第12位、第11位和第10位。

经营利润全国排名今年至后年分别为第20位、第18位和第16位。

  

(二)风险水平指标

  不良贷款率今年至后年分别为13.1%、10.0%和18.1%。

  (三)风险抵补指标

  成本收入比今年至后年稳定在33.0%。

资产利润率今年至后年分别达到0.23%、0.25%和0.26%。

资本利润率今年至后年分别达到4.41%、5.15%和5.88%。

贷款准备充足率今年至后年分别达到26.3%、34.2%和42.9%。

资本充足率今年至后年稳定在8.5%。

  (详见附表)

  四、主要工作措施

  1.深入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构造精简高效管理体系。

积极探索和实施股份合作制产权制度,进一步明晰信用社产权关系,促进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转换。

按照“统一规划、稳步推进”的总体要求和快进快出的原则,在准入条件逐渐提高之前,加快统一法人社和组建农村合作行的步伐。

在稳定原有股金的基础上,鼓励社员将资格股转换为投资股,逐渐增加投资股在总股本的比例,为向股份制过渡打下基础;

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与经营班子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关系;

以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为契机,积极吸收和借鉴国际银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建立一整套与现代金融业发展相适应的产权体制、运行机制和风险控制体系,充分发挥境外战略投资者在优化股权结构、完善股东大会和理事会功能、强化监督约束等方面的作用,全面提升法人治理的规范化程度。

  省联社和市级管理机构坚持“按章办事、民主管理,根据授权、依法管理,依照规范、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打造精简高效的管理构架和管理流程。

要大胆借鉴现代股份制银行的科学管理理念、管理规则和流程,紧密联系农村信用社实际,推进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建设功能型、精简高效的管理构架,确保机构设置能最有效地履行管理和服务功能。

要始终把形成规范有序的宏观控制与充满活力的微观机制结合起来,把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监督与自上而下的风险控制结合起来,把科学严谨的行业管理与行之有效的金融服务结合起来。

  2.完善内控管理架构,健全监督评价机制。

建立以内部控制管理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部门间合理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依托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有效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起操作风险防控机制、各级机构定期分析报告制度;

引入现代金融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利用信息手段,强化对信贷投放、费用开支、成本核算等业务的监督管理,全面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资金营运质量,防范和控制新的经营风险,强化统一的授权管理制度,完善组织结构控制,健全内控体系,建立健全部门内部自我约束机制和岗位间相互制约机制;

全面梳理现有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识别各个业务操作环节上的控制点,制定明确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出台内部控制手册,使风险管理全面覆盖各级机构,各项业务和各种产品,贯穿于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整改纠偏的整个过程。

强化会计控制,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和会计操作规程;

强化稽核监督职能,逐步提高稽核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尽快组建全省农村信用社稽查总队,充实稽核力量,履行工作职能,加大稽核检查力度,积极开展全省性专项稽核等工作。

强化监察、保卫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能,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再监督作用,把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对管理者的再管理、监督者的再监督上来,进一步加强案件防范和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构建我省农村信用社案件防范工作的长效机制;

继续加大检查频度,增强查处力度,真正形成办事依标准、操作按制度、岗位相制衡、过程有监控、事后有考评的内控体系。

  3.强化现代营销理念,建立产品创新机制。

要全面促进资产负债管理向资本管理的思想转变、促进粗放型管理向成本核算思想转变、促进部门管理向产品管理思想的转变。

  确立基层夯实、县级推动、省(市)级突破的负债工作体系,全面实行个性化、亲情化、标准化客户服务方式。

坚持大中小相结合、发展和培育并重、有进有退,明确存款目标客户,针对居民存款、机构存款(财政存款)、法人存款三大战略主体,细化可行性操作方案,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培育有价值的相对稳定的客户群体。

优化传统业务客户,巩固传统业务领域的存款市场领先地位,重点发展规模和市场潜力较大、经营效益较好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优质客户群体。

制定《农村信用社存款工作VIP客户服务指导意见》,有效收集和整理重点客户信息,建立健全VIP客户档案,迅速形成以沈阳、大连为服务主平台,其它城市为辅助平台,辐射全省的综合服务网络体系。

不断开辟低成本资金来源,开发存款业务新品种,加强同业合作,试点开展外币储蓄代理业务,争取在2010年实现外币业务自营,进而提高储蓄机构的**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实行全员营销战略,积极拓展信贷业务领域。

要创新贷款方式,探索引入担保组织模式。

针对城乡自然人、个体工商户贷款难以提供有效担保的实际,协调地方政府部门成立担保机构,引导农户成立互助性担保组织,加强与经营性担保公司合作,寻求解决城乡自然人、个体工商户贷款担保问题。

拓宽信贷领域,大力支持小城镇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和消费信贷业务创新。

要以支持个体工商户和中小民(私)营企业发展为重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业务品种,扩大市场占有率,在个体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小企业中发展优质客户,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营效益。

研究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个人住房贷款等个人综合消费信贷管理办法。

加快与省内同业相关信贷产品定价标准的对接,确定与市场需求、风险相适应的贷款产品价格,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社信贷定价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拓展农村信用社主导贷款产品在城市地区的市场空间。

要积极试办个人住房按揭(担保)等服务项目,逐步形成稳定的客户群和产品服务优势。

建立责任确定、责任履行、责任考核、责任评价和责任追究的全过程的信贷责任管理制度,推行授信管理方式,按照“先授信后用信、严授信宽用信”的原则,建立公开授信与内部授信相结合的授信管理制度。

坚持审贷分离,完善贷审会工作机制,逐步建立专家评审制度,规范贷款审查审批工作,减少办贷环节,缩短办贷时间,提高办贷效率。

  积极创新信用品种和信用工具。

坚持立足更好满足客户需求,完善金融服务,依托农村信用社主体业务、充分发挥现有网络和系统功能、又适合中间业务及其他业务发展特点的发展道路。

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网点优势和贴近农民的地缘和人缘优势,积极拓展代理业务。

代理中间业务采取全省统一协调,上下联动,手续费分成的办法,不断规范和推广代理各类农村财险、寿险和政策性保险业务,既为贷款增设一道有效的风险防范,也创造了新的收入来源。

积极推动全系统普遍开展农村代收代付款项业务。

加强与农、林、水、电部门的合作,开展代收代付多种国家规定的农村费税业务。

有条件的要积极发展保管箱业务,企业和个人客户理财业务,创造条件开展农村信息咨询、农村投资顾问、资产评估和企业信用等级评估等中介业务。

积极谨慎地开拓资金营运业务,省联社要建立一个拥有专业人才、资金规模、信息技术等综合优势的平台,积极审慎合规地参与中央债券市场国债和金融债券买卖、系统内资金调剂、同业拆借等资金营运业务。

  4.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系统要按照省委、省政府以县域经济为载体,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省联社制定的《农村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意见》的要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县域经济对金融的实际需求。

在规避风险的情况下,不断推出新的业务品种,拓宽业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更好适应地县域经济发展需要。

  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做好“推进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和五大区域特色产业向五大优势产区集中”工作。

支持相对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高价值农产品和出口创汇农业,以及旅游观光等高效复合型农业;

支持中、北部平原地区发挥粮食生产优势,优化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加工转化和产业化经营,把粮食产业做优;

支持东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以多种经营为重点,帮助农民进行果树改良,种植药材、食用菌,放养蚕茧,开发绿色山野菜等项目,促其形成规模效益;

支持西部地区本着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加大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步伐,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

要支持调整农产品结构,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业化。

  要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做大、做强,做成品牌。

要对80%以上的农户建立经济档案;

充分依靠乡、村基层组织,严格按照规定标准和程序进行农户评信工作;

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逐步扩大信用村、乡(镇)的覆盖面;

积极改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服务工作,按照农业生产周期和市场规律合理调整限额和期限;

在满足农民基本种养业生产资金需求后,可以将小额信用贷款用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还可以将小额信用贷款发放于助学及消费贷款等方面;

总结小额信贷管理经验,进一步拓展其发展空间,把小额信贷模式引入城市、引入社区,支持全民创业。

积极拓宽联保渠道和途径,将农户联保贷款作为支持农户扩大再生产,解决农户担保难,满足农户期限较长、额度较大资金需求的重要贷款方式进行推广,并适时引导联保组织建立有效的制约保障机制。

  以支持龙头企业为重点,支持种养大户搞好农业生产项目,以大户联动促进散户、小户农民加快致富,使部分农民群众以乡、村为依托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格局;

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不断增强其实行种养加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产业经营的带动作用。

积极支持农业现代化,扶持设施农业发展。

支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通过信贷杠杆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对连锁化经营的“农家店”给予信贷方面的优惠。

  5.实施全面风险控制,大力清收不良贷款。

对信贷质量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探索实现不良贷款清收的市场化运作方式。

要采取债务重组、风险代理、打包出首、债权拍卖、资产置换等市场化、公开化操作手段,不断开拓清收盘活工作的新局面。

要通过开展“清收不良贷款100亿元攻坚战”这样的非常规措施,大力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工作。

实行不良贷款集中清收模式,实行机构单设、人员集中、新老划段,对老贷款采取多元化、动态化、市场化的资产处置方式,对新增不良贷款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抵债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对抵债资产的管理,建立政府介入机制及司法救助机制,维护信用社债权,通过行政手段化解不良资产,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报告制度和信贷退出机制,全面推行五级分类法,准确评估贷款质量,建立新的呆帐准备金制度。

建立清非激励机制,加大清收不良贷款的政策奖励力度。

  6.稳步推进中外战略合作,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坚持引资与引智相结合,以引进国内外资战略投资者为契机,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银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建立一整套与现代合作金融发展相适应的运行产权体制、运行机制和风险控制体系,充分发挥境外战略投资者在优化股权结构、完善股东大会和理事会功能、强化监督约束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法人治理的国际化和规范化程度,真正解决农村信用社“由谁出资、由谁管理、出了问题由谁负责”的问题,形成“资本自聚,经营自主,盈亏自负,风险自担”的机制。

加快利用外资步伐,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的机遇,切实改善战略投资环境,有计划地引进国际技术、人才和管理,重点加强与荷兰合作银行的深层次合作,吸引外资参与我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达到以股权换技术、以股权换管理、以股权换文化的目的,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分层次加强与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部门的战略合作,广泛开展中间业务产品、人才培养、管理技术的交流,有计划地引进技术、人才,搞好消化、吸收和创新,快速提高农村信用社市场竞争力。

  7.加强计划财务管理,确保经营目标实现。

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控制各种经营性开支,控制人员总量、控制人事费用增长,严格禁止乱列帐、乱调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