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集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重点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85664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文集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重点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历史文集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重点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历史文集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重点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历史文集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重点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历史文集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重点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文集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重点Word下载.docx

《历史文集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重点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文集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重点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文集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重点Word下载.docx

2010年/11题 

1题 

8.3% 

6题 

50% 

9题 

81.8% 

2010-2010年全国高考卷i非选择题中通过史料后的问题 

2010年/37题4问、39题2问 

2010年/38题4问、40题题2问 

37题3问 

39题2问 

83.3% 

38题3.5问 

40题1问 

75% 

37题4问 

100% 

说明:

2010年第38题第4问:

"

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

此问的后一个问题,是不需要依靠材料作答的问题,所以,整个此问可以视为0.5个材料问答题。

通过上表可知,近三年来的高考试题,选择题中的史料选择题越来越多,2010年竟达到了81.8%,较之2010年增加了近10倍;

非选择题中必须通过史料才能作答的问题,三年的比例都很高,2010年竟达到了100%。

通过历史材料,营造新的历史情景,编拟历史试题,是近三年来高考历史试题最突出的构造样式,或者说是最基本的特点。

鉴于此,给我们的复习备考启示是什么呢?

一是要运用史料教学。

针对教材中的某些观点、结论、评价等,要引进相应的史料进行"

注解"

、"

证明"

二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解答史料试题,尽可能少地做传统的无史料的试题,以节约学生的时间。

三是要进行史料试题解题方法的教学,以加强应试的针对性。

第一条应该是在高一、高二,甚至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就要注意的,它实际上是由历史学科"

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

的特点所决定的;

第二条也不是要等到第二轮复习时才要注意的,至少应该在分了文理科之后就应该注意,这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分科之后可能在今后的学业或职业中需要应用决定的,当然在本质上仍然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

第三条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在第二轮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加强的,这主要是从应试的"

及时有效性"

角度考虑的,其次则是,只有有了第一条和第二条作基础之后,这个第三条才可能有效果。

如何解答新材料、新情景的历史试题呢?

首先说史料选择题的解答。

读2010年高考及其以前所有历史高考史料选择题,就所需要的应试能力而言,一是识记,二是理解,三是技巧。

如若题干或题枝中的史料直接抄录于教材,或直接引用于教材上的某一言论,对于学生来讲,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就是识记,只要将教材所述记住了就能够作答。

如2010年第20题的"

图4"

只要记住教材上的《德意志统一》地图和教材上的相关文字就行了。

但是,近三年来高考中的这类试题,除了需要识记外,同时需要理解的试题是越来越多。

如2010年第17题的题枝"

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

这一教材上直接有的知识,所对应的是要对题干"

美国《时代周刊》评论,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

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关系的新纪元'

的理解。

再如2010年第18题题干中"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也是教材上直接有的言论,但所对应的题枝"

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改变了教材"

成了国家的主人"

的说法,这也是需要理解的。

需要理解能力作答的史料选择题,占所有史料选择题中的绝大多数。

如2010年的6个史料选择题,需要理解能力作答的试题达4个,占66.7%,还有第18、19两题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应用才能完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是100%。

2010年的9个史料选择题,需要理解能力作答的试题达7个,占77.8%,根据上文论述的第17、18两题,实际需要理解能力作答的试题,也是100%。

关于记忆和理解能力培养的历史教学问题,不管是在过去一般的常规历史教学中,还是在针对过去高考的文章和场合中大家谈的都比较多了,加之,这也不是在第二轮复习之时着重要谈论的话题,而是在任何阶段的教学中都应该谈论的话题,所以,我们在此着重谈论历史材料试题的解题方法或技巧问题,这也是因为近年来历史材料试题才占绝对主导地位,而其解题方法或技巧又相对谈得不多所使然。

选择题四选一的结构形式,决定了其解答技巧存在的必然性。

这一技巧主要应用于选项干扰性较强之时,若干扰性不强,凭借直接记忆或准确理解就能够找到正确的答案,这一技巧也就不重要了,甚至可以说就不需要了。

这一技巧就是:

一、反复比对两个或三个,有时甚至四个干扰项,最拿不准要被排除的选项,就是试题的正确答案。

如2010年第13题:

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着作时说:

'

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

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

该着作的作者是a.姚莹b.徐继畲c.郑观应d.严复"

(此题较难,全省均分1.58,难度0.40。

有的老师指责这题出了教材上的小字,我认为没有必要。

虽然是小字,也是教材的内容,你应该学习。

另外,关于教材上的小字,我是这么认为的:

教材上的小字也是编教材的人的主观行为,你凭什么要将这些内容编为小字,而将另外的内容编为大字?

命题人不一定认可你的这种编写,更何况有时的"

小字处理"

确实没有什么道理,如关于工农武装割据和中共革命道路的选择的"

就没什么道理,如若不学,其后毛泽东思想的内容、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各历史阶段的划分等都无法联系起来)。

a项对于应选b项的干扰性强,一是这两个人在教材上被编撰在一起,是作为同一主题讲的,这就易混淆;

二是姚莹和徐继畲两人的着作都是"

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

都能"

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

如果考生没有记住和理解教材小字部分中关于这两个人着作的叙述和评价,对此是很难决定选项的。

但若考生反复比对这两个人着作的名字(这两个人着作的名字,是教材上的大字,这是考生必须记住的。

如若这两个人的着作名字记不住,在此就谈不上"

技巧"

的应用了,而只能"

猜"

了,以碰那个只有25%机率的运气),a项是"

康輶"

b项是"

瀛环"

前者只讲中国的西康一带,后者讲的却是全球和世界,所以,后者也许更能"

因此,选b项的把握性更大些。

二、对于干扰最强的选项进行反推,让其暴露出"

矛盾"

以排除之。

如2010年第13题,陈寅恪关于"

武周之代李唐"

是"

社会之革命"

的评述,其干扰最强选项是b项"

女皇当政,任用女官"

对此"

反推"

:

一是此前历史上有无女官?

教材上对此没有提起过,说不清楚,既然如此,作为必选项,就不保险了;

二是女皇当政,只是一个人的问题,不可能等于"

社会革命"

所以,b项是不能选择的。

对于"

游离"

教材的选择题,属于"

非正常"

试题(关于"

的问题,在下文第三部分要专门说到),虽然依靠考生的"

正常"

能力难以做出来,在相当程度上要靠运气去猜,即使如此,也有猜的"

其基本技巧就是排除法,将确证无疑需要排除的选项排除得只剩一项了,就是所要选择的选项。

在下面第三部分的叙述中将要讲到的2010年第15题,即梁启超关于"

科学万能说"

的评价题时,再对这一技巧具体介绍。

再说史料问答题的解答。

根据已有史料问答题看,现今史料问答题的设问要求大致上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概括类、比较类、说明类、评价类、启示类。

比照考试大纲关于解题思维的四个过程,解答这五种试题类型的办法见下表:

表二:

史料问答题的类型及其解题方法 

试题类型 

设问形式 

思维过程 

失分原因 

解题方法 

概括 

根据**归纳概括**;

根据**分析、概括**;

等等。

如2010年全国高考卷i第37题1、2、3问,2010年全国高考卷i第38题第4问(前半部分)等 

获取和解读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归纳概括相关问题。

主要是前两个过程 

不能充分利用材料或所学知识而使答案不全面、不完整 

结合设问分层次阅读史料,从宏观上抓住史料或教材的"

纲要"

作答 

比较 

比较**指出**异同;

根据**指出**区别或共同处;

如2010年全国高考卷i第38题第2问、2010年全国高考卷i第37题第2、4问等 

获取和解读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历史事物,指出(论证和探讨)相关问题。

主要是前三个过程 

一是不能抓住史料或教材中结论性、关键性的话语作比较,即不知所比;

二是比较的角度太窄太少 

结合"

比较"

要求阅读史料,找出比较项,明确该题考查的中心问题或价值后作答 

说明 

根据**说明**原因、意义或影响;

结合**说明**结果;

如2010年全国高考卷i第38题第4问(后半部分)、2010年全国高考卷i第40题第2问等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所学知识,论证说明(描述和阐述历史事物)相关问题。

需要四个过程 

一是脱题,不是"

根据**"

来说明问题;

二是"

说明"

不完整,没有将史料中的有效信息用完 

根据"

要求阅读史料,找出史料或教材上需要"

论证"

的理由作答 

评价 

根据**评价**等;

结合**分析**原因、意义或影响等。

如2010年全国高考卷ii第37题第3问、2010年全国高考卷i第39题第2问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所学知识,辩证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事物或历史观点。

一是唯物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点的基本观点缺乏,使自己的分析评价,一缺深度,二缺广度;

二是逻辑性不强,答案要点混乱 

分析评价"

的要求阅读史料,定准分析评价的某种史学观点,围绕试题设问的中心作答(若遇"

开放性"

要求时,要围绕试题中心尽可能调动自己所学) 

启示 

从**中得到的启示。

如2010年全国高考卷i第37题的第4问、卷ii第38题第4问 

需要四个过程,但主要的是第四个过程 

一是不能依据某一观点谈启示;

二是不能从借鉴现实的角度谈启示;

三是只谈某一点启示而遗漏其他的启示 

在明确此题价值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史学观点,以相应的社会热点为参照作答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总结出史料问答题解答的一般步骤:

1.阅读设问,明确这道试题所要考查的历史问题,由此明确这段史料所讲的大致内容和包涵的相关问题。

其好处是能一下子明确阅读史料的方向和目的,做到心中有底,并能节约时间。

2.带着设问阅读史料,并划出有效信息。

史料中的时间、人物、出处等这些基本要素不能放过。

时间"

中有历史背景、阶段特征等;

人物"

中有重大史实、阶级关系、国家利益等;

出处"

中有时代背景、阶级立场、史学观念等。

3.综合史料信息,明确史料撰述的中心问题和撰述这一中心问题的方式,读懂、理解这一史料。

4.将试题的设问与史料的中心问题结合起来,根据给分多少腹稿答题要点。

5."

四化"

答题:

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结论化(简洁化)。

针对"

新史料、新情景"

试题,从应试的角度说,我们所要下的基本功夫,一是增强学生阅读新史料的能力,二是训练学生解答新史料、新情景试题的方法。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开放吸纳、多元视角:

用三大历史观指导命题 

一、用三大历史观指导命题 

近年来的高考,正处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之中。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改些什么?

首先所改的是课程理念,或者说课程思想、课程价值。

就历史学科来说,是为了"

更好地帮助我们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当前的社会,知道世界发展的潮流,从而感悟人生的意义、明确个体的责任"

(黄牧航《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中史参》2010.3)。

如何做到这一点?

首要地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运用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

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是什么呢?

最基本的是对传统史学观的修正与发展,以及新的史学观的建立。

本轮中学历史新课改中,运用了哪些史学观呢?

最基本的仍然是唯物史观,但是,较之传统的只讲革命的"

革命史观"

的唯物史观,是丰富了很多的唯物史观,具体而论就是"

现代化史观"

的唯物史观、"

全球史观"

的唯物史观和"

文明史观"

既然作为历史研究的史观都发生了变化,而为大学选拔人才的高考历史命题的思想指导当然也会相应变化,即以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等作为高考历史命题的指导思想。

所谓"

史观"

就是关于人类历史运行的总体看法。

1.用"

指导的命题 

就是运用"

现代化"

的总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

在我国,现代化史观的创立者是已故着名史学家罗荣渠先生。

罗先生指出:

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

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95页)。

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从现代化的视角所编拟的试题,是最多的。

仅从"

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

这一经济史的角度统计,在2010──2010三年全国卷Ⅰ、卷Ⅱ共计的84个试题中,就占了23个题,比例达到了27.4%。

例1:

2010年全国高考卷i的第39题: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图9表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民族独立和富强的新时代。

自20世纪70年代未以来,中国从实际出发,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特点。

(6分)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帮商船源源而来。

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

一国争,诸国蚁附;

一国至,诸国蜂从。

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

沿江五省,又任洋泊纵横。

──郑观应《盛世危言》 

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1843年被辟为通商口岸。

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

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14分) 

例2:

2010年全国高考卷i的第23题:

《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

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

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

暴发户'

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

这段描述说明(a)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例3:

2010年全国卷i的第19题:

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

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

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

幻想的'

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

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a)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2.用"

就是以"

文明"

为单位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通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

文明史观较之现代化史观是一种在更宏大的视野上看待人类历史的方法,是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强调从共时态的"

断面"

去看待各个文明的独立性。

文明史观在当今的研究中所呈现的特点有五个方面:

一是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而来的,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省略那些与现代文明关系不太密切的历史事物;

二是从长时段考察历史,重点考察那些历史当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例如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等,这其中也包括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

三是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史发展阶段的标准,把人类文明的历程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现代化;

四是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勾勒出人类文明总体演进的脉络,总结人类文明的成果,在充分肯定人类社会取得的进步的同时,揭示存在的问题;

五是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看到不同文明有自己独特的具体发展道路。

同时文明史观还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工业社会以来的相互关系,考察国际社会中和全球化过程中人类文明的演进等(杨宁一《文明史观与中学历史教育》/中国历史课程网)。

我们要"

按照文明史观去理解教材,由此把握学科的主干知识,同时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重新给予评价和认识"

(同上)。

上述是杨宁一教授关于文明史观五大特点的概括和他对中学老师所提的要求,我认为讲得非常有道理。

近三年高考试题,也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这一文明历史观。

例4:

2010年全国高考卷Ⅱ第23题: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

伏尔泰认为,"

中国是个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

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信奉儒学的中国文人"

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这足以证明,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此题讲中国古代文明,特别是儒家文化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利用伏尔泰之口赞扬了儒家文化的价值。

此题反映了上述文明史观的第五个特点。

例5:

2010年全国高考卷i第37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

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

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

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

古典文学;

数学和自然科学;

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

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

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

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

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

(10分) 

(3)如何理解"

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

此题将三种文明形态之下的"

选官"

制度进行比较,较好地体现了上述文明史观中的第一、二、五三个方面的特点。

例6: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

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

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此题直接从"

概念入手,考查了对文明史观第一个特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从对上述三道例题的简单分析可知,上述杨宁一教授关于"

五个特点的说明,以及按照文明史观重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要求,确实值得我们一线备考的老师们高度注意。

3.用"

的基本特征是"

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