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85484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9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广东省佛山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广东省佛山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广东省佛山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广东省佛山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广东省佛山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佛山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佛山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由于内环境中含有缓冲物质,常喝弱碱性水也不能改善内环境pH值,D错误。

故选B。

3.在“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有学习小组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装置如图所示。

A.装置中①为H2O2溶液,②为过氧化氢酶,两者也可以对调

B.待过氧化氢酶与相应pH的磷酸缓冲液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注入H2O2溶液

C.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可将磷酸缓冲液pH分别调至2、4、6、7、8、9

D.在水浴条件下,还可以用该装置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分析】酶在高温、过酸、过碱条件下,酶的分子结构均会受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详解】A、“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应在加入酶之后先分别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调节酶所处的pH为预设pH,然后再加入底物,A错误;

B、“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应在加入酶之后先分别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调节酶所处的pH为预设pH,然后再加入底物,B正确;

C、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应设置一系列等浓度梯度的磷酸缓冲液pH,C错误;

D、“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可选择过氧化氢作为实验材料,因为过氧化本身的分解就受温度的影响,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的内容,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4.2021年10月,我国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上搭载了3000多粒水稻种子进入太空,进行航天育种的研究。

A.水稻种子会在太空特有环境的诱导下发生基因重组

B.进入太空的3000多粒水稻种子都会发生基因变异

C.众多水稻种子中一定有部分会产生预期的优良变异

D.水稻种子经培育和筛选,会淘汰掉绝大部分变异类型

【答案】D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详解】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而水稻种子中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故在太空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

B、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故进入太空的3000多粒水稻种子不一定都会发生基因变异,B错误;

C、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以多害少利的特点,故众多水稻种子不一定会产生预期的优良变异,C错误;

D、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进入太空的水稻种子,经过培育和筛选,会淘汰掉大部分不符合要求的变异,D正确。

故选D。

5.图为雄性哺乳动物体内细胞进行两次分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两次分裂均出现着丝点分裂,则甲、乙、丙染色体数相同

B.若甲为精原细胞,则丙可能是精细胞,也可能是第二极体

C.若丙为精细胞,则在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体出现

D.若在第一次分裂中出现四分体,则乙细胞不存在X染色体

【答案】A

【分析】若图中两次分裂均为有丝分裂,则甲、乙、丙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若图中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则甲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丙的二倍。

【详解】A、若两次分裂均出现着丝点分裂,则图中两次分裂均表示有丝分裂,则甲、乙、丙染色体数相同,A正确;

B、若甲为精原细胞,则丙可能是精细胞,不可能是第二极体,B错误;

C、若丙为精细胞,则在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有纺锤体出现,C错误;

D、该动物为雄性,若在第一次分裂中出现四分体,则乙细胞有可能存在X染色体,D错误。

故选A。

6.大熊猫“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

几百万年里,大熊猫由食肉逐渐进化为食竹子为主。

有一个野生大熊猫种群处于遗传平衡状态,其中D基因频率为80%,d基因频率为20%。

下列叙述错误

是()

A.该大熊猫种群内所有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B.若等位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大熊猫种群中Dd个体占32%

C.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食性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有关

D.D基因频率明显高于d基因频率,D控制的性状总是更适应环境

【分析】1、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3、遗传平衡定律:

在数量足够多的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没有基因突变、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的前提下,种群是基因频率逐代不变,则基因型频率将保持平衡:

p2表示AA的基因型的频率,2pq表示Aa基因型的频率,q2表示aa基因型的频率。

其中p是A基因的频率;

q是a基因的频率。

基因型频率之和应等于1,即p2+2pq+q2=1。

【详解】A、基因库是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因此该大熊猫种群内所有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A正确;

B、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种群中D的基因频率为80%,d的基因频率为20%,则Dd=80%×

20%×

2=32%,由此可知,该大熊猫种群中Dd个体占32%,B正确;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因此,大熊猫由以肉为食进化为以竹子为食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的结果,故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食性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有关,C正确;

D、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合环境,故D控制的性状可能更适应环境,但并不是总能更适合环境,比如环境骤变,可能是d控制的性状更适合环境,D错误。

7.密码子的破译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密码子位于mRNA上且每个密码子由3个相邻的碱基组成

B.密码子的简并性对于生物性状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C.反密码子在翻译的过程中起携带氨基酸的作用

D.翻译过程密码子和反密码子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分析】密码子位于mRNA,mRNA是翻译的模板,密码子可以与反密码子互补配对。

【详解】A、密码子由位于mRNA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A正确;

B、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突变等原因会造成的密码子的改变,可能决定的氨基酸不会发生改变,从而性状没有发生变化,故密码子的简并性对于生物性状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B正确;

C、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携带氨基酸的是tRNA,C错误;

D、翻译过程中,密码子与反密码子通过碱基的互补配对,实现肽链的延伸,D正确。

8.血浆中的各类生化指标是医生诊断病情的重要依据。

A.若患者出现病理性溶血,则其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偏低

B.若血浆中检测出新冠抗体,则说明患者可能曾被新冠病毒感染

C.若血浆中检测出促性腺激素,则说明患者的垂体细胞受损

D.若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过高,则说明患者的胰岛B细胞受损

【分析】血浆中含有多种物质,如血糖、激素等,可以通过抽血化验检测某些内分泌疾病。

【详解】A、血红蛋白存在与红细胞内,发生病理性溶血后,血红蛋白会释放出来使血浆中含有血红蛋白,A错误;

B、若血浆中检测出新冠抗体,则说明患者可能曾被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已经痊愈,B正确;

C、激素可以通过体液运输,故血浆中检测出促性腺激素,不能说明垂体细胞受损,C错误;

D、若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过高,可能是患者的胰岛B细胞受损,或者胰岛素不敏感造成的,D错误。

9.图表示进食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胰岛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甲、乙曲线分别代表胰岛素和血糖的含量变化

B.图中曲线的交点表示血液中胰岛素与血糖的含量相等

C.进食4小时后,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将进一步持续降低

D.胰高血糖素含量在进食后4小时内出现先降后升的趋势

【分析】由图可知,进食后,甲先升高,乙后升高,故甲为血糖,乙为胰岛素。

【详解】A、由上分析可知,甲为血糖,乙为胰岛素,A错误;

B、图中曲线的交点表示血液中胰岛素与血糖的含量不相等,B错误;

C、进食4个小时后,血糖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会增加,升高血糖,C错误;

D、进食后,血糖升高,胰高血糖素含量会下降,随后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含量会升高,D正确。

10.mRNA疫苗是一种核酸疫苗。

该疫苗进入人体并表达为特定

抗原蛋白后,通过诱导免疫系统应答,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图为基于脂质载体的mRNA疫苗递送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标记能帮助疫苗到达相应的靶细胞

B.疫苗mRNA进入细胞核后才能发挥作用

C.通过脂质体包裹能使疫苗更容易进入到细胞内

D.抗原蛋白合成后要呈递到细胞表面才引发免疫应答

【分析】根据题目可知,mRNA疫苗进入机体后,可以合成抗原蛋白,抗原蛋白会诱发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详解】A、抗体具有特异性,故抗体标记能够帮助疫苗达到相应的靶细胞,A正确;

B、疫苗mRNA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故其发挥作用的场所不是细胞核,B错误;

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脂质体包裹的疫苗更容易进入细胞内,C正确;

D、抗原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要呈递给T细胞、B细胞表面才能引发免疫应答,D正确。

11.中国茶书中蕴含很多关于茶树种植的生态学智慧。

《茶解》对混林茶园进行如下描述:

茶园惟有桂树、梅树、木兰、苍松、翠竹之类的植物,与茶树间作,才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A.混林茶园植物群落有明显的分区现象

B.混林茶园比单一种植的茶园稳定性更高

C.混林茶园可以提高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

D.可推测茶树有喜漫射光、耐荫的特性

【分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

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

【详解】A、混林茶园植物之间是混作,不具有明显的分区现象,A错误;

B、混林茶园丰富度高,比单一种植的茶园稳定性更高,B正确;

C、混林茶园可以提高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C正确;

D、茶园种植一下比茶树高的植物,可推测茶树有喜漫射光、耐荫的特性,D正确。

12.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某些地区泛滥成灾。

下表为某人工林中,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随林木郁闭度(树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变化的调查数据。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郁闭度

0.2

0.4

0.6

0.8

1.0

一年蓬(株/m2)

15.3

13.5

10.8

7.4

4.3

2.4

加拿大一枝黄花(株/m2)

10.4

9.5

6.1

5.6

3.0

1.2

刺儿菜(株/m2)

3.7

8.5

4.4

2.2

A.调查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数量变化主要受生物因素的影响

B.如果该人工林去除加拿大一枝黄花,一年蓬和刺儿菜的数量都会增加

C.林木郁闭度由0.8增大到1.0,该人工林中加拿大一枝黄花的K值下降

D.作为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不同条件下生存能力都是相对最强的

【分析】分析表中信息可知:

随林木郁闭度的增加,一年蓬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密度均逐渐降低,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先增大后减少。

【详解】A、调查结果表明,随林木郁闭度的增加,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密度逐渐降低,由此可知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数量变化主要受非生物因素光照的影响,A错误;

B、分析题图可知,随着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减少,一年蓬的数量也会减少,刺儿菜的数量先增大后减少,B错误;

C、林木郁闭度由0.8增大到1.0,该人工林中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数量减少,即K值下降,C正确;

D、林木郁闭度由0增大到0.4时,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数量减少,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先增大,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表格数据考查种群数量变化

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难度适中。

13.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有一种识别并降解错误折叠或不稳定蛋白质的机制,即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其中泛素为一种小分子球蛋白,蛋白酶体则是一种具有多种蛋白酶活性的大分子复合体,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途径中泛素识别并标记靶蛋白,蛋白酶体降解靶蛋白

B.酶1、酶2、酶3参与泛素分子活化和转移过程

C.该过程需要依赖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密切配合

D.泛素以及靶蛋白降解的产物可被细胞重复利用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图示分析可知:

泛素在ATP提供能量,酶1、酶2、酶3的催化下,对胞质靶蛋白多次进行识别;

若胞质靶蛋白错误折叠或不稳定,则泛素转移到其上作为标记,蛋白酶体具有多种蛋白酶活性,会将被标记的错误折叠或不稳定胞质靶蛋白降解。

内质网对分泌蛋白有初步加工、运输的作用。

高尔基体对分泌蛋白有加工的作用,经高尔基体最后加工后的分泌蛋白才能运出细胞外。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泛素对靶蛋白进行识别,若靶蛋白错误折叠或不稳定则会被泛素标记,然后被蛋白酶体降解,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泛素识别胞质靶蛋白是否错误折叠或不稳定,并转移到胞质靶蛋白上,需要酶1、酶2、酶3的参与,B正确;

C、根据图示可知,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需要ATP和酶的作用,且酶在细胞内起作用,推测需要线粒体、核糖体,不需要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和转运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错误;

D、根据题干信息,“泛素为一种小分子球蛋白”,靶蛋白也是蛋白质,而“蛋白酶体则是一种具有多种蛋白酶活性的大分子复合体”,推测泛素和靶蛋白被分解成了氨基酸,这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单体,可被细胞重复利用,D正确。

14.动物细胞的存活依赖于外界信号,如果丧失存活信号,就会启动内部的凋亡程序。

存活因子是一种常见的存活信号,它们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启动细胞内部信号途径,抑制凋亡的发生,过程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凋亡程序启动后细胞中的BCl-2mRNA量增加

B.Bc1-2蛋白要在蛋白激酶的促进下发挥作用

C.Bcl-2基因不仅仅存在于将要凋亡的动物细胞中

D.存活因子通过控制Bc1-2蛋白的合成来抑制细胞凋亡

【分析】由图可知,存活因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一方面会激活转录因子题意Bcl-2基因结合,促进Bcl-2基因的表达;

另一方面会激活蛋白激酶,抑制细胞凋亡。

【详解】A、存活因子会促进Bcl-2基因的表达,会引起细胞内BCl-2mRNA量增多,凋亡程序启动后细胞中的BCl-2mRNA量会减少,A错误;

B、由图可知,Bc1-2蛋白要在蛋白激酶的促进下发挥作用,抑制细胞凋亡,B正确;

C、Bcl-2基因不仅仅存在于将要凋亡的动物细胞中,它存在于几乎所有的活细胞中,C正确;

D、由图可知,存活因子通过调控Bcl-2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D正确。

15.豌豆的顶端优势与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的作用直接相关,IAA能调控IPT基因和CKX基因的表达,具体调节机理如图所示。

其中IPT能促进细胞分裂素合成,而CKX能促进细胞分裂素分解。

A.IAA促进IPT基因表达而抑制CKX基因表达

B.IAA主要通过影响CTK的分布直接调控侧芽生长

C.侧芽长出后,其中的IAA和CTK含量均增加

D.IPT和CKX基因对CTK的调控中存在负反馈调节

【分析】1、生长素合成部位: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运输:

(1)极性运输:

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

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2)横向运输:

影响因素--单侧光、重力、离心力。

3、主要生理功能:

生长素

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详解】A、如图所示IAA抑制IPT基因表达而促进CKX基因表达,A错误;

B、IAA主要通过影响CTK的产生间接调控侧芽生长,B错误;

C、如图侧芽长出后,其中的IAA含量增加,IPT基因关闭,CTK含量减少,C错误;

D、IPT能促进细胞分裂素合成,当细胞分裂素增多时CKX基因打开能促进细胞分裂素分解,所以IPT和CKX基因对CTK的调控中存在负反馈调节,D正确。

16.人的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IA、IB、i共同决定,其中IAIA、IAi为A型血,IBIB、IBi为B型血,IAIB为AB型血,ⅱ为O型血。

甲膑综合征是一种单基因显性遗传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指甲和髌骨发育不全,相关基因也位于9号染色体上。

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系谱图可知,人群中A型血的人更容易患甲膑综合征

B.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子代中患病个体的致病基因不都为杂合

C.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出现Ⅱ-5的原因最可能是Ⅰ-1产生配子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D.Ⅱ-7与人群中一个B型血正常男性结婚,生AB血型男患者的概率为3/8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复等位基因IA、IB、i和引起甲膑综合征的基因(用D表示)都位于9号染色体上,属于连锁遗传。

Ⅱ代中出现了未患甲膑综合征(dd)的人,说明Ⅰ-1基因型为IAIBDd,Ⅰ-2基因型为iidd,又因为Ⅱ代中B型血都未患甲膑综合征,所以在不发生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Ⅰ-1中,IA和D连锁,IB和d连锁。

【详解】A、由分析可知,IA和D连锁,说明携带IA基因的人都容易患甲膑综合征,并非只有A型血的人更容易患甲膑综合征,A错误;

B、对于甲膑综合征而言,Ⅰ-1基因型为Dd,Ⅰ-2基因型为dd,对于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子代中患病个体的致病基因都为杂合子(Dd),B错误;

C、Ⅱ-5的基因型为IAidd,由于Ⅰ-1中,IA和D连锁,所以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出现Ⅱ-5的原因最可能是Ⅰ-1产生配子时发生了交叉互换,使IA和d连锁在一起,C正确;

D、Ⅱ-5的基因型为IAiDd,B型血正常男性基因型为IBidd或IBIBdd,AB血型男患者的基因型为IAIBDd,所以当B型血正常男性基因型为IBidd时,后代概率为1/2×

1/4×

1/2(♂)=1/16,当B型血正常男性基因型为IBIBdd时,后代概率为1/2×

1/2×

1/2(♂)=1/8,即Ⅱ-7与人群中一个B型血正常男性结婚,生AB血型男患者的概率为1/8+1/16=3/16,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7.合理施用镁肥能明显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品质。

科研人员研究了镁对苗期油菜不同部位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生理生化指标

上层叶片(新叶)

下层叶片(老叶)

镁缺乏

镁适宜

叶绿素含量(mg·

g-1FW)

0.21

1.12

0.14

0.67

Rubisco酶活性(U·

228

908

99

298

净光合速率A(μmol·

m-2·

s-1)

12.2

16.4

6.8

16.6

回答以下问题:

(1)Rubisco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催化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其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__中;

植物缺镁时,叶肉细胞中五碳化合物的消耗量会____________。

(2)据表可知,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阶段,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另有研究表明,缺镁还会显著降低老叶中蔗糖的转移,试从这个角度分析,镁缺乏状态下老叶的净光合速率低于新叶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

(3)镁肥的施用量也不是越多越好,一次施用镁肥过多甚至可能导致作物死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叶绿体基质②.减少

(2)①.光反应和暗反应②.缺镁一方面使叶绿素含量下降,另一方面使Rubisco酶活性下降③.产物(蔗糖)的积累使光合作用反应速率减慢

(3)施肥过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影响根系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分析】由图表可知,无论上下层叶片,缺镁都会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Rubisco酶活性下降,净光合速率下降。

【小问1详解】

Rubisco酶参与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故Rubisco酶主要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

缺镁时,叶绿素减少,光反应减弱,暗反应也会减弱,故C5的消耗量会减少。

【小问2详解】

由图表可知,缺镁一方面使叶绿素含量下降,另一方面使Rubisco酶活性下降,故推测缺镁会影响光反应和暗反应。

根据“缺镁还会显著降低老叶中蔗糖的转移”可知,缺镁时,产物(蔗糖)的积累使老叶的光合作用反应速率减慢,故镁缺乏状态下老叶的净光合速率低于新叶。

【小问3详解】

一次施用镁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影响根系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可能导致作物死亡。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需要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出缺镁对植物的影响,进而推测缺镁引起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

18.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很多地方农作物栽培讲究精耕细作。

但是近年来,“免耕法”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松土是一项常用的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措施。

一方面,松土能增加土壤的透气性,____________;

另一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