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装知识缩编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85131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25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安装知识缩编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电气安装知识缩编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电气安装知识缩编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电气安装知识缩编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电气安装知识缩编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安装知识缩编Word格式.docx

《电气安装知识缩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安装知识缩编Word格式.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气安装知识缩编Word格式.docx

电缆敷设应具备的条件

(1)、电缆敷设前,电缆桥架和电缆保护管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电缆隧(沟)道内道路畅通,照明充足,相关建筑工种不影响电缆敷设。

(2)、电缆敷设前,应组织有关专业和施工单位对设计方提供的电缆断面排列进行会审,并编制出电缆敷设施工清册。

电缆和电缆桥架标记喷涂完毕。

(3)、需要敷设的电缆种类准备齐全,检查合格并运抵现场,绑扎固定材料准备齐全。

(4)、电缆敷设施工组织机构已建立,通讯联络设备配齐。

(5)、架空敷设电缆处,脚手架已搭设完成,并确保安全可靠。

(6)、技术人员已对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和培训,并带领施工人员实际考查了电缆敷设路径。

1.4 

电缆接线应具备的条件

(1)、接线盘柜及设备已安装就绪,本盘柜电缆基本敷设完毕。

(2)、制作电缆头所需材料及线芯绑扎材料准备齐全。

(3)、电缆头接引及固定位置确定无误。

(4)、校线通讯设备齐全,电缆牌及接线号头的书写方式已确定。

(5)、电缆头制作及二次接线工艺已对施工人员进行了交底和培训,并考核合格。

1.5 

电缆敷设施工步骤及工艺要求

(1)、电缆敷设原则:

a.电缆敷设时应遵循从集中点(控制室或配电设备)向分散点、由高处向低处敷设的原则,相同或相近路径的电缆应一次性敷设。

b.电缆在桥架上的敷设分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高压动力电缆、低压动力电缆、控制电缆、计算机控制和信号电缆。

c.电缆敷设顺序为:

先敷设盘(柜)到就地设备的较长电缆,后敷设盘(柜)间、端子箱至就地执行和测量设备的较短电缆。

d.电缆敷设时应避免交叉,若交叉不可避免应成排交叉。

交叉点在人视线之上时,采用少数电缆在上多数电缆在下的方式交叉;

交叉点在人视线之下时,采用多数电缆在上少数电缆在下的方式交叉。

(2)、电缆敷设前施工人员应认真核对电缆型号、电压等级、规格、长度、芯数与《电缆敷设施工清册》是否相符,避免出现差错。

(3)、仔细检查电缆外观无进水、无机械损伤,避免出现差错。

(4)、按照《电缆敷设施工清册》填写电缆临时标签2个,用透明胶带粘到距电缆头200㎜处,另一个标签待电缆切断后粘到起点电缆头上。

(5)、塑料电缆不应在0℃以下时敷设,控制电缆不应在气温-10℃以下敷设,否则应采取加温措施。

(6)、电缆按规定路径敷设至终点时,穿入规定的进线孔。

备用长度:

电力电缆按实际接线位置处可做1至2个电缆头长度考虑,控制电缆按盘高加盘宽考虑。

电缆临时固定后及时回排、整理,留足起点备用长度后锯断,高压动力电缆头应进行防潮封堵。

(7)、电缆的排列、整理、固定;

a.电缆敷设时应一根根进行,做到边敷设边整理,并最终固定的方法。

前一根电缆敷设达不到质量要求时,不得进行下一根电缆的敷设。

b.电缆排列按规定的断面排列图进行,严格按规定的敷设分层和交叉原则排列,不得混排。

c.电缆进入设备的弧度应一致,并绑扎成排。

电缆从桥架引出时统一采用从桥架内侧上引。

d.电缆在桥架上的固定:

水平敷设电缆每隔2米进行一次绑扎,每一个拐弯处两端都必须进行绑扎;

垂直敷设或超过45度角的电缆每间隔1米绑扎一次。

e.电缆固定采用电缆供应商配套提供的电缆夹固定,未提供电缆固定夹部分,统一采用20#铁绑线十字交叉法绑扎固定。

f.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规定16:

(8)、控制电缆的敷设应避免产生中间接头,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型号应相同。

(9)、电力电缆应单独穿入一根保护管内,但交流单芯电力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金属管内;

控制电缆要力争避免一管多穿,当不具备条件时,每根电缆保护管最多可一起穿3根控制电缆;

裸铠装的控制电缆不得与其他控制电缆同穿一根电缆管。

1.6 

电缆接线施工步骤及工艺要求

(1)、为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做到责任到人,接线盘柜内应悬挂施工质量责任牌,注明校线负责人和接线负责人,便于日后进行质量整改和检查。

(2)、聚氯乙稀绝缘低压动力电缆头制作。

a.按实际接线位置确定需要长度,剥除塑料护套。

b.由外护套断口处量取20㎜处,用绑扎线绑扎,将钢片锯齐,去除锯下的钢片。

c.将接地线绑扎在钢皮上,用焊锡焊牢。

d.套入黑色热缩管热缩。

热缩管长度规定如下:

95㎜2以下电缆为80㎜;

95㎜2以上电缆为100㎜。

热缩电缆头不得有过烤、欠烤现象,并注意应由中部向两端烤,以防存积空气。

e.用电缆夹或铁绑线将电缆固定。

盘柜下方无固定支架时,应加装角铁支架以固定电缆。

f.压接线鼻子。

接线鼻子应平滑无毛刺或尖角,压接方法采用局部加压法或整体围压法,压接线鼻子不应有裂纹出现。

g.在接线鼻子下口套入色相环热缩,色相环宽度为20㎜,位置一致。

h.接线鼻子与被接线体的连接螺栓应紧固,丝扣露出2~3扣。

铜铝搭接时必须在铜面上镀锡。

(3)、控制电缆头制作及接线

a.控制电缆头制作关应首先对盘、柜电缆进行排列整理。

电缆进盘弧度应一致并要绑扎成排;

进盘后固定于两侧角铁上,若电缆较多时应制作角铁支架分层布置,但不得影响电缆查找。

b.确定电缆头位置。

控制电缆头必须在盘柜内部,标高一致,排列整齐,不得相互叠压。

一般按距固定位置60㎜考虑,但距最低接线端子排不宜小于20㎜。

c.剥开电缆护套及铜铠。

d.在线芯底部套入黑色热缩管热缩,热缩管长度统一规定为40㎜

e.带屏蔽的控制电缆,其屏蔽线必须从缆头的下部焊接引出,并按设计规定可靠接地。

焊接时应使用松香,不得使用酸性焊锡膏。

(4)、二次接线

a.将控制缆头以上线芯以上缆芯完全散开、拉直,注意勿伤及线芯。

b.在控制缆头上部10㎜处用尼龙绑扎带进行第一道绑扎,以后按线芯所对应的接线端子位置,按照横平竖直、整齐美观的原则分线,每隔100㎜左右绑扎一次,当分出的线芯距绑扎位置间隔较大时,线芯引出位置单独进行绑扎,每一根控制电缆单独成把。

c.盘柜内的电缆及电缆线芯尽可能利用原有走线槽走线,无线槽或数量不足时,加装线槽。

但线槽内的电缆线芯也必须绑扎。

d.端子头标号必须采用烫号机打印,号头长度按25㎜考虑,号头内容为所在电缆编号和图纸回路编号;

端子头打印顺序为由左向右,套入线芯时号头文字不得倒置,垂直端子排一律向下,水平端子排一律向左。

e.进入端子排线芯的直线长度宜在50~70㎜之间,四弯半径取15㎜,端子排外部裸露的线芯严格控制在2㎜以下。

f.备用线芯长度按最远接线端子加300㎜考虑,并穿上号头,写清所在电缆编号及线型,盘圈以示备用。

g.硬线需要煨圈连接时,煨圈方向与紧固螺丝旋向一致;

软多股线芯不得与接线端子直接连接,应统一使用圆洞形接线鼻子过渡,使用专用压线钳压接牢固可靠、接触良好,不得虚压。

h.任一端子上的接线不得超过两根,对于D型和D1型端子,不同截面的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

(5)、电缆牌悬挂

a.电缆牌采用电缆供应商配套提供的电缆牌,未配套供应部分统一采用热封塑料电缆牌。

b.电缆牌内容如下:

电缆编号、型号、起止点、是否进行了代用、并联电缆的序号。

c.电缆牌的书写采用由电缆牌厂家配套的专用打印机打印,并热封于塑料电缆牌上。

d.电缆牌统一采用1㎜铜芯塑料线绑扎在电缆下部,绑扎牢固,悬挂调试一致、排列整齐,便于查阅。

1.7 

电缆敷设质量检验,按照下表进行。

二、盘、箱、柜安装技术措施

1.1 

施工范围、工种概况及特点

(1)、适用施工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浸出车间、预处理车间、炼油车间的电气项目中的盘、箱、柜的电气安装工程。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低压配电装置采用GGD开关柜。

控制系统采用川仪PAS-100,2个操作站、控制站。

厂用电采用10kV和380/220V两种电压等级,10kV中性点为不接地系统。

低压厂用电源经厂用变压器引自高压母线,低压备用电源经密集母线引自厂用配电柜。

施工工序流程图:

技术交底→工具、材料准备→设备搬运、安装前检查→设备安装→验收、维护

施工应具备的条件:

(1)、预埋件及预留孔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

(2)、设备外观检查完好,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3)、工具准备齐全:

撬棍、板手、手电、设备搬运工具、水平尺、线坠、钢板尺(200㎜)、电焊器具等。

(4)、材料准备:

棉纱、连接螺栓、垫铁等。

(5)、施工场地应便于设备运输。

(6)、根据验收级别通知相关质检人员。

开工前的检验和试验项目:

(1)、基础或设备框架制作完成,并验收合格,可以进行下道工序。

(2)、设备开箱,检查其型号、规格、数量符合设计,外观无损伤、变形,附件、备件齐全。

(3)、产品技术文件齐全

施工工序及工艺:

(1)、基础型钢安装:

a.施工前,应对型钢进行调直、调平。

b.用水准仪测出预埋铁件的高度,确定最高点和最低点。

c.根据图纸设计尺寸确定基础型钢安装位置。

以预埋件最高点为基准,依次垫高其它各点,要求垫平垫实。

d.对悬挂式配电箱的框架制作应根据图纸要求或设备尺寸定,安装位置及高度也应根据现场确定。

e.做好基础型钢的接地点。

(2)、盘、箱、柜安装:

a.对成列布置的盘、柜,应根据设计图纸的布置要求,精确测量后确定第一块盘柜的安装位置。

再以此为基准,逐次调整安装其它盘柜。

安装成套盘柜时,由于设备较重,应用专用工具进行搬运。

在搬运过程中,应统一指挥,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并应做好设备盘面漆层的防护工作,防止造成划痕。

在安装过程中,应相互协调,防止挤手或设备倾倒,发生意外。

b.两行相对排列的盘柜或6kV厂用配电装置一般采用母线桥联络,在安装过程中,为确保下道工序顺利进行,在安装过程中应做到安装位置准确。

c.配电盘柜固定一般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两种方式。

采用螺栓连接固定时,应在盘柜找平后,用铅笔在基础上画出孔的位置,将盘柜移开后打孔(可用13㎜电钻钻孔,一般M10螺栓钻Φ8.4的孔,M12的螺栓钻Φ10.1的孔,然后用10㎜或12㎜的丝锥攻丝。

),打好孔后再把盘柜移回原位置固定。

所选用的螺栓应全部为镀锌制品,安装方向一致,螺扣一般以露出2~5扣为宜。

盘柜间一般采用螺栓连接,紧固连接螺栓时,应均匀受力,防止盘柜变形。

d.采用焊接连接时,焊缝应焊在盘柜的内侧,每块盘柜的四角均应焊接,每处焊缝长20~40㎜,焊接应牢固无虚焊,焊接后药皮应处理干净。

e.弧形排列布置的盘柜在安装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并应确保安装后工艺美观。

f.盘柜安装完毕后,应做到成列盘面整齐,盘柜顶部高低一致,盘柜间接缝符合要求(<2㎜)。

并应好各项记录。

g.悬挂式安装的就地控制箱或其它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设计要求,同时也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安装位置。

安装后的设备应既满足便于操作使用方便,也应满足不影响其它专业设备安装。

h.所有盘、箱、柜均应有可靠良好的接地点。

施工质量要求:

(1)、基础型钢安装允许偏差:

见表18。

(2)、盘、柜安装允许偏差:

见表19。

四、接地安装

接地安装大致分为保护(静电、仪表)接地、避雷接地。

接地电阻的大小可参照技术部定制的附件文件“附件文件三接地电阻的计算”

1.保护(静电、仪表)接地

A.保护接地的范围

第1条电力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者外,应接地或接零:

(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及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底座和外壳;

(二)、电力设备传动装置;

(三)、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四)、配电屏与控制屏的框架;

(五)、房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架构和钢筋混凝土架构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门

(六)、交、直流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和电缆的外皮,穿线的钢管等;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无避雷线小接地短路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九)、安装在配电线路杆塔上的开关设备、电容器等电力设备;

(十)、控制电缆的外皮。

B.保护接地的接地装置

第1条、接地装置的一般规定

1.1各种接地装置应利用直接埋入地中或水中的自然接地极,并设置将自然接地极和人工接地极分开的测量井。

发电厂、变电所除利用自然接地极外,还应敷设人工接地极。

1.2当利用自然接地极和引外接地装置时,应采用不少于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接。

表1接地装置导体的最小尺寸

种类

规格及单位

地上

地下

屋内

屋外

圆钢

直径mm

6

8

8/10

扁钢

截面mm2

24

48

厚度mm

3

4

角钢

2

2.5

钢管

管壁厚度mm

3.5/2.5

注 

地下部分圆钢的直径,其分子、分母数据分别对应于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的接地装置;

地下部分钢管的壁厚,其分子、分母数据分别对应于埋于土壤和埋于室内素混凝土地坪中;

架空线路杆塔的接地极引出线,其截面不应小于50mm2,并应热镀锌。

1.3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可采取下列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a)当在发电厂、变电所2000m以内有较低电阻率的土壤时,可敷设引外接地极;

b)当地下较深处的土壤电阻率较低时,可采用井式或深钻式接地极;

c)填充电阻率较低的物质或降阻剂;

d)敷设水下接地网。

1.4在永冻土地区除可采用本标准1.3的措施外,尚可采取下列措施:

a)将接地装置敷设在溶化地带或溶化地带的水池或水坑中;

b)敷设深钻式接地极,或充分利用井管或其他深埋在地下的金属构件作接地极,还应敷设深度约0.5m的伸长接地极;

c)在房屋溶化盘内敷设接地装置;

d)在接地极周围人工处理土壤,以降低冻结温度和土壤电阻率。

1.5人工接地极,水平敷设的可采用圆钢、扁钢,垂直敷设的可采用角钢、钢管等。

接地装置的导体,应符合热稳定与均压的要求,还应考虑腐蚀的影响。

按机械强度要求的接地装置导体的最小尺寸应符合表1所列规格。

1.6接地装置的防腐蚀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a)计及腐蚀影响后,接地装置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地面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相当。

b)接地装置的防腐蚀设计,宜按当地的腐蚀数据进行。

c)在腐蚀严重地区,敷设在电缆沟中的接地线和敷设在屋内或地面上的接地线,宜采用热镀锌,对埋入地下的接地极宜采取适合当地条件的防腐蚀措施。

接地线与接地极或接地极之间的焊接点,应涂防腐材料。

1.7接地电阻的测量可按照DL475—92《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执行。

第4条、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

4.1户外柱上配电变压器等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宜敷设成围绕变压器台的闭合环形。

4.2配电变压器等电气装置安装在由其供电的建筑物内的配电装置室时,其接地装置应与建筑物基础钢筋等相连。

4.3引入配电装置室的每条架空线路安装的阀式避雷器的接地线,应与配电装置室的接地装置连接,但在入地处应敷设集中接地装置。

2避雷接地

A避雷接地装置

第1条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

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或圆钢。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角钢厚度不应小于4mm;

钢管壁厚不应小于3.5mm。

在腐蚀性较强的土壤中,应采取热镀锌等防腐措施或加大截面。

接地线应与水平接地体的截面相同。

第2条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

人工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及人工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宜为5m,当受地方限制时可适当减小。

第3条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m。

接地体应远离由于砖窑、烟道等高温影响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方。

第4条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宜采用下列方法:

(一)、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置,外引长度不应大于有效长度,有效长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三的规定。

(二)、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

(三)、采用降阻剂。

(四)、换土。

第5条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3m。

当小于3m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一)、水平接地体局部深埋不应小于1m;

(二)、水平接地体局部应包绝缘物,可采用50~80mm厚的沥青层;

(三)、采用沥青碎石地面或在接地体上面敷设50~80mm厚的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体2m。

第6条埋在土壤中的接地装置,其连接应采用焊接,并在焊接处作防腐处理。

第7条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的规定,其与冲击接地电阻的换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三的规定。

B独立避雷针接地的电气要求

在油厂生产安全要求中,独立避雷针的接地和保护接地要分开,互不

联接。

安装时注意。

第二节防爆环境

在防爆环境下,电气安装除满足“非防爆环境”安装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第1条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线路的设计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气线路应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环境或远离释放源的地方敷设。

  1.当易燃物质比空气重时,电气线路应在较高处敷设或直接埋地;

架空敷设时宜采用电缆桥架;

电缆沟敷设时沟内应充砂,并宜设置排水措施。

  2.当易燃物质比空气轻时,电气线路宜在较低处敷设或电缆沟敷设。

  3.电气线路宜在有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的墙外敷设。

  二、敷设电气线路的沟道、电缆和钢管,所穿过的不同区域之间墙或楼板处的孔洞,应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

  三、当电气线路沿输出送易燃气体或液体的管道栈桥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沿危险程度较低的管道一侧;

  2.当易燃物质比空气重时,在管道上方;

比空气轻时,在管道的下方。

  四、敷设电气线路时宜避开可能受到机械损伤、振动、腐蚀以及可能受热的地方,不能避开时,应采取预防措施。

  五、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内,低压电力、照明线路用绝缘导线和电缆的额定电压,必须不低于工作电压,且不应低于500V。

工作中性线的绝缘的额定电压应与相线电压相等,并应在同一护套或管子内敷设。

  六、在1区内单相网络中的相线及中性线均应装设短路保护,并使用双极开关同时切断相线及中性线

  七、在1区内应采用铜芯电缆;

在2区内宜采用铜芯电缆,当采用铝芯电缆时,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应有可靠的铜-铝过渡接头等措施。

  八、选用电缆时应考虑环境腐蚀、鼠类和白蚁危害以及周围环境温度及用电设备进线盒方式等因素。

在架空桥架敷设时宜采用阻燃电缆。

  九、对3-10kv电缆线路,宜装设零序电流保护;

在1区内保护装置宜动作于跳闸;

在2区内宜作用于信号。

  第2条本质安全系统的电路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当本质安全系统电路的导体与其它非本质安全系统电路的导体接触时,应采取适当预防措施。

不应使接触点处产生电弧或电流增大、产生静电或电磁感应。

  二、连接导线当采用铜导线时,引燃温度为T1~T4组时,其导线截面与最大允许电流应符合表2.5.9的规定。

  表2-1铜导线截面与最大允许电流(适用于T1~T4组)

  三、导线绝缘的耐压强度应为2倍额定电压,最低为500V。

  第3条除本质安全系统的电路外,在爆炸性气体环境1区、2区内电缆配线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2的规定。

  明设塑料护套电缆,当其敷设方式采用能防止机械损伤的电缆槽板、托盘或桥架方式时,可采用非铠装电缆。

  在易燃物质比空气轻且不存在会受鼠、虫等损害情形时,在2区电缆沟内敷设的电缆可采用非铠装电缆。

  铝芯绝缘导线或电缆的连接与封端应采用压接、熔焊或钎焊,当与电气设备(照明灯具除外)连接时,应采用适当的过渡接头。

  在1区内电缆线路严禁有中间接头,在2区内不应有中间接头。

  第4条除本质安全系统的电路外,在爆炸性气体环境1区、2区内电压为1000V以下的钢管配线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3的规定。

  第5条爆炸性气体环境电缆配线技术要求

  第6条爆炸危险环境钢管配线技术要求

  

  钢管应采用低压液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为了防腐蚀,钢管连接的螺纹部分应涂以铅油或磷化膏。

  在可能凝结冷凝水的地方,管线上应装设排除冷凝水的密封接头。

  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处宜采用挠性连接管。

  第7条在爆炸性气体环境1区、2区内钢管配线的电气线路必须作好隔离密封,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爆炸性气体环境1区、2区内,下列各处必须作隔离密封:

  1.当电气设备本身的接头部件中无隔离密封时,导体引向电气设备接头部件前的管段处;

  2.直径50mm以上钢管距引入的接线箱450mm以内处,以及直径50mm以上钢管每距15m处;

  3.相邻的爆炸性气体环境1区、2区之间;

爆炸性气体环境1区、2区与相邻的其它危险环境或正常环境之间。

  进行密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