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83696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文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当代文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当代文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当代文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当代文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文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当代文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文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文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二,激情与哲理的结合。

郭小川写诗总是以火热的心胸去体验和感受生活,揭示和发掘生活中蕴藏的哲理。

他很少直接描摹生活本相,更偏重于激情的抒发。

他的诗没有忧愁和悲伤,代之以战斗的激情、革命的豪情和对生活对人生永不熄灭的热情。

第三,对诗歌语言和表现形式的不懈探索。

郭小川的诗歌形式丰富多彩。

诗人在诗歌形式、语言风格方面作了多种多样的尝试。

郭小川又积极吸收了辞赋的某些特点,创造了一种节奏自由、富有韵律的新辞赋体——“长廊句式”,从而实现了对严谨的形式束缚的突破,有效地增加了诗的容量,把强烈感情与深刻哲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郭小川对当代诗歌的一大贡献,直到今天,仍为不少诗人所沿用。

7、试比较郭小川与贺敬之政治抒情诗的异同。

一、郭小川、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既是中国历史的产物,也是中国文化的产物。

从诗体上我们把政治抒情诗称作“颂——新赋体诗”。

郭小川、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以50年代的昂扬精神,重温了赋这一美学体验。

并且,无论是贺敬之从马雅可夫斯基诗体化出的“东方楼梯式”,还是郭小川从中国古典诗律中重铸的“新辞赋体”,都以汉语独具的节奏和韵律,叠词排句的辉煌,传导了一个伟大时代的磅礴气势、力量和展望的远景,与天安门前一年一度的游行和阅兵一样,成为一个时代不可重复的语言庆典。

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望星空》、《一个和八个》、《团泊洼的秋天》和贺敬之的《回延安》、《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锋之歌》简直就是人民共和国诗的编年史。

二、他们在政治诗的表现方式上也有某些相似之处。

(1)、贺敬之把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式”节奏与中国古典诗赋的对偶、排比的和谐韵律结合起来,把马雅可夫斯基的多层楼梯改为基本上两层对应的楼梯,这样,既有了参差起落的节奏变换,又有了我们民族诗学传统中对称的庄重。

如他的《放声歌唱》。

贺敬之还把陕北民歌信天游发展成一种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二行诗体,

这种二行一节,匀称、并排的诗体,抒情节奏舒缓有致,行与行、节与节间诗思的跳跃和情感的跌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飞驰的空间和感情回旋的余地。

贺敬之还化用古典诗歌的三、五、七言体,创造出一种新的半格律化的歌行体,

(2)、郭小川也继承了赋、比、兴传统的赋。

他以偶句、俪辞、排比铺陈,构建了半格律的白话诗体,即格局比较严整,章节大致对称,自然流走而音韵铿锵的长句体和长短句体。

长句体即所谓的“新辞赋体”,如《厦门风姿》等诗篇;

长短句体即所谓的“半散曲式的自由体”,如《祝酒歌》等诗篇。

三、他们之间的差别也是显见的。

在处理个人与群体、个体与历史、感性个体与历史本质之间的关系上,贺敬之从不(或极少)表现其间的裂痕和冲突。

在他的诗中,“抒情主体”已是充分“本质化”了,有限生命的个体由于融入了整体,由于对“历史本质”的把握,而转化为有着充分自信的无限存在。

而在郭小川那些值得重视的作品那里,个体实现“本质化”过程的矛盾,得到了关注。

8、“第四种剧本”:

1956年出现的“第四种剧本”是相对于三种主流剧本,即表现先进和保守斗争的工厂剧本;

入社和不入社斗争的农村剧本;

我军和敌军斗争的部队剧本而言的。

这些剧本一方面突破“人性”“人道主义”的禁区,大胆描写人的爱情、道德和复杂内心世界;

另一方面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大胆干预生活,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9、简述十七年戏剧发展的历程。

(1)、戏曲的推陈出新(1949—1957年)

在剧目上第一次吸取改革把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剧情清楚了舞台。

新的吸取理念的传播,提高了传统戏曲的艺术水准。

(2)、京剧现代戏的革命(1958—1966年)

革命现代京剧对传统形式的改革。

A、吸收融合了话剧的写实观念,采用了写实布景,打破了“随意赋形”传统舞美体制;

B、把话剧的分场、分幕用于戏曲,戏曲的情节更为集中,使戏曲的时空不固定原则发生了变革;

C、打破了京剧的脸谱化,依照生活真实的刻画人物;

D、改变了传统戏曲“千部一腔”的音乐体制,歌剧和交响乐被引入京剧,新唱腔、新板式和人物主题音乐,运用于现代京剧;

E、出现了《红灯记》、《沙家浜》等京剧现代戏。

11、简述杨朔散文特点及影响。

(1)杨朔提出了诗化散文的主张,而且注重创造诗的意境,很多散文都运用了比兴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2)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他作品的基调是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莱仙境》、《雪浪花》、《香山红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等。

(3)创造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

(4)散文的结构精巧,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而且结尾多寓意,耐人寻味。

(5)语言具有苦心锤炼后的魅力,象诗一般精确、凝炼、含意丰富又富音乐感,具有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

影响:

提出了“以诗为文”的艺术主张,他的艺术实践改变了散文一向“直说”的传说,极大地提升了散文艺术的审美品格。

他创立的新型“诗化散文”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12、试比较杨朔、刘白羽和秦牧的散文特色。

杨朔﹑秦牧﹑刘白羽是当代颇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但由于各自的经历不同,思想和修养的不同,题材选择,艺术表现手法及语言运用的不同,从而使他们的散文各具特色。

杨朔的散文诗意盎然,意境深邃,清新优美。

秦牧的散文寓教于乐,博见多识,理趣横生。

刘白羽散文,激情澎湃,雄浑壮美。

 

一 

艺术表现杨朔提出了诗化散文的艺术主张。

他提出“好的散文就像是一首诗”,而且在创作实践中孜孜以求“诗”的目标和审美理想 

,总是以诗人的心灵感受生活,发掘隐藏在生活中美好的动人意蕴,捕捉美的东西,从而在创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建立了清新俊逸而含蓄的艺术风格。

 

秦牧的散文联想深远,感情充沛。

富有情趣性和幽默感。

他的审美原则注重“散文味”和幽默,他张扬散文的艺术个性。

融情于景,借以抒写壮怀激烈的诗情是刘白羽散文的艺术特色。

如《长江三日》中巍巍群山,浩浩江流,灿烂灯火等壮丽景色的描写,灌注了作者情感的生气,豪迈的激情与华彩的语言达到了一致。

二艺术结构杨朔很讲究艺术结构,追求构思上的新颖,奇巧,有些作品还擅长借鉴古代散文,“文眼”的经验,如《雪浪花》着力表现浪花咬礁石的“咬”字。

表现的缜密精致,通过这种刻意的构思而使作品充满了诗意和艺术美。

秦牧散文把“形散”与“神散”结合起来,做到欲控制于放纵。

丰富的想象,饱满的热情,说理的畅达构成放纵的张力,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贯穿着思想线索而达到控制,他的散文“虽散而不乱,用思想把材料统一起来,而时时处处却紧扣说理或抒情中心”。

他的散文散而归一,杂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

刘白羽的散文结构富余变化,格局汪洋恣肆,结构变化是他艺术上追求的一种境界

三 

语言特色 

杨朔很讲究语言美,他的文词清新,俊逸,简练,刻意地追求语言的概括力和表现力,注重语言锤炼,讲究“选词用字的精练”,从而是他的文章清新,没有闲笔。

秦牧的散文语言流畅,凝练生动,采用“林中散步”和“灯下谈心”的行文作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刘白羽散文的语言也有他自己的特色,语言绚丽,声音铿锵,气势雄浑。

四 

艺术思想杨朔作品时代色彩浓烈,常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写主题,作品立意新鲜,表现深沉,含蓄而又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秦牧的散文熔知识性和思想性一炉。

寓深刻的思想性于丰富的知识性中,是其创作的宗旨,他认为“丰富的知识,有助于思想的敏捷,想象的翱翔,以及作品内容的深厚和境界的开拓。

”刘白羽善于借助鲜明的形象,进行哲理思索,他散文思想的基本特色是格调高昂,具有炽热的共产主义理想色彩,表现在作品中则是贯串着以革命意识审视一切的哲理思索。

13、简述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色。

(1)取材地域集中,具有鲜明的山西地方色彩。

(2)坚持从生活出发写人物,热情歌颂农民在新时代中的成长。

(3)赵树理重视农村社会的传统生活的研究。

(4)在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上,富有民族化、大众化的特色。

14、简析“小腿疼”和“吃不饱”这两个形象的特点与典型意义。

①“小腿疼”和“吃不饱”——以偷懒取巧为性格核心的落后农村妇女的典型。

她们有着自私自利,好吃懒做、损公肥私,投机取巧的共同性格特征,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

如“小腿疼”的倚老卖老,敢于撒泼;

“吃不饱”的工于心计,善于撺掇。

•②“小腿疼”和“吃不饱”的典型意义:

•第一,探了索农民自身的复杂性和农村生活的新矛盾,提出了教育农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第二,对于当时的“浮夸风”和“共产风”是一种抵制。

15、试论孙犁小说的艺术追求及文学贡献

艺术风格:

①纷然多姿的妇女形象塑造,着重表现普通人民的性格美、灵魂美、人情美。

②浓郁的抒情格调——充满诗的意境,充满了乡土风味,追求清新、隽永、淡雅的艺术风格,表现一种纯净的美,具有“诗体小说”之称。

③散文化的结构。

④白描的手法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孙犁在新文学史上的影响

•一,以其散文化、抒情化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道路而独树一帜。

二,孙犁小说多描写战争年代和农业合作化时期的乡村生活,带着素朴的、诗意的、美的情调来描绘白洋淀水乡。

三,在当时战争小说的格局中,以谈笑从容的态度,描摹时代风云的变幻,表现战争中人民精神世界与人性情怀的变化。

不足:

孙犁的小说生活面比较狭窄,人物性格有重复现象。

16、简析《创业史》中梁三老汉形象及其意义。

•梁三老汉:

是一个具有传统美德和狭隘小生产者观念的中国旧农民的典型。

他具有双重性格:

善良、朴实、勤劳,又自私、落后和保守。

•典型意义:

1,概括了中国几千年来个体农民的精神负担,这是一个真实可信的、饱满的复杂艺术形象。

2,真实地传达了普通农民在变革时期的矛盾、犹豫、彷徨甚至自发地反对变革。

17、试比较《创业史》与《山乡巨变》的异同。

•同:

1,在对合作化运动的态度上,都站在时代主流意识的立场上,鼓励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2,小说的基本构思和人物关系,都保持了国家意志下的时代共名。

•不同:

《创业史》对农村阶级关系及其冲突更加具备了高屋建瓴的理性把握,所以更具备思想的“深刻性”和人物矛盾冲突的“尖锐性”;

而《山乡巨变》则写出了民间生活中人情的自然、醇美与和谐,散淡地写出了几个活灵活现地农民形象。

18、简述《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道路及其意义。

•林道静的成长过程——从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

•①成长起点:

反抗封建包办婚姻而出走→个性解放;

②成长的转折、发展:

共产党的引导、林道静的两次被捕;

③成长终点:

成为共产主义战士→民族解放。

•林道静成长:

对封建家庭、封建伦理道德超越→对旧我超越→无产阶级的先锋战

意义:

《青春之歌》体现的不仅是林道静的成长过程,也是国家的成长过程,她是一个群体的象征。

最后,卢嘉川、江华拥有了林道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拥有了中国。

同时,这部小说通过对小知识分子林道静从不屈服于命运的对家庭和社会的个人反抗到最后投入时代洪流走上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的“苦难历程”的生动叙述,形象地展现“九?

一八”事变到“一二?

九”运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我国学生革命运动的历史风貌和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从而提炼出一个革命的思想主题:

一切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人民的革命事业结合在一起,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也才有真正值得歌颂的美丽的青春。

19、简论革命战争小说《保卫延安》和《红日》的战争叙事之异同。

1、思想内涵上,揭示战争的决定因素,强化了当代文学的政治功能。

(1)揭示毛泽东思想和军事路线的伟大胜利,用描写战争普及现代革命历史和中共党史;

(2)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气概,“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在“二元对立”的战争思维模式确立中,淡化消除了人物自我灵魂的搏斗过程

2、艺术特征(1)在选材上,都取材于两场决定中国命运的解放战争;

(2)人物的塑造上,都重视典型英雄人物的塑造,成为十七年文学创造英雄主义人物的范例;

(3)在规模、气魄上,都努力以宏大的结构和全景式的描写展示战争的伟力;

(4)审美追求上,确立了十七年文学对宏大题材、宏大叙事的史诗性追求与革命乐观主义英雄基调。

异1、故事情节营造上,《红日》以宏大的现代战争场面的描绘替代了中国传统战争小说中的传奇故事。

《保卫延安》则追求史诗、宏大图景,出现诸多传奇情节。

《红日》三个大的战役、一个军的行动;

叙事中心是以一支“常胜英雄军”与一支王牌军之间的对立角逐展开大规模战役的描绘。

《保卫延安》的主线是周大勇连队脱离大部队之后的孤军作战,出现诸多传奇情节(沙漠迷路、打粮站等)。

2、叙事的节奏上,《保卫延安》更强调“打”,从一个战斗转向另一个战斗,显得极其激烈,视野集中于战场。

《红日》视野比较开阔,战争叙事有张有弛,从军师团到连排班,从军队到地方,前方与后方,战场与医院,战争与和平、爱情,有较生动的结构安排。

3、在人物塑造上,《红日》中的人物塑造比《保卫延安》文化思想内涵揭示得更丰富一些。

体现在两个方面:

(1)典型英雄人物的塑造

•《保卫延安》塑造了周大勇、王老虎等英雄形象——从惨烈的战争、残酷的环境和生死考验的战火中锻造出来的人物,体现了英雄主义的典型塑造原则。

其特征是:

•a.“钢铁战士”,无所畏惧、勇猛顽强,表现人民解放军有压倒一切敌人的气概;

•b.“集体主义的英雄”,永远和自己的战斗集体联系在一起,个体的生命价值溶解于集体的胜利之中;

•c.在战斗中成长的英雄。

《红日》中的英雄人物塑造同样体现了英雄主义的典型塑造原则,基本特征、基调一致。

•其一,从军一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的人物群像:

军长沈振新、副军长梁波、团长刘胜、连长石东根、班长秦守本、机要员姚月琴;

•其二,注意对人物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身份的揭示。

刘胜团长对知识分子的偏见;

石东根胜利后的醉酒纵马,带着农民出身的性格弱点。

•(2)反面人物的刻画

•《保卫延安》对反面人物(敌对人物的形象)的刻画明显的简单化,漫画化。

•《红日》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漫画化手法,而比较真实地刻画了有个性特征的敌对人物。

•敌军74师师长张灵甫具有国民党军第一主力“天之骄子”的性格,刚愎自用、骄横狂妄,虽对孤军作战内心恐慌,危急中却又沉着干练。

21、简述80年代的文艺论争情况

80年代初期文艺论争

•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论争。

对“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提出了置疑。

对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视和重新认识,为1980年“二为”方针(“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提出作好了理论和舆论准备。

•2、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

•对以真实性为核心的重新认识,并达成了共识,确立了新时期文艺复苏的方向。

•作品《班主任》、《假如我是真的》、《在社会的档案里、《女贼》等。

80年代前期文艺论争

(1)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讨论。

•基于对文革文学的反思,文学开始呼唤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

关注文学中关于人的“异化”问题。

•张笑天《离离原上草》、雨煤《啊,人》、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李英儒《妙清》、戴厚英《人,啊人》、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路遥《人生》等。

(2)关于现代派的讨论。

•论争由徐迟1982年发表的《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引起。

•需不需要现代派;

现代派好不好;

现代派与伪现代派。

80年代中后期文艺论争

•1、文学主体性的讨论。

1984年到1987年,刘再复发表了一系列围绕“人的主体性”来研究文学的论著,引起讨论。

•2、文化寻根的讨论。

文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显示出强烈的本土意识,出现了“文化寻根”热等,出现了以地域文化为明显标识的作家。

•3、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讨论。

1988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重写文学史”专栏,陈思和、王晓明主持。

重写文学史,是80年代后期文艺观念深刻变革的结果。

也是引进西方文艺批评观念的结果。

主要是文学回归自身的呼声,引发了文学观念上的变革。

1朦胧诗派:

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

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

“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2新生代诗人,也叫第三代诗人;

新生代诗也叫后新诗潮。

1986年,《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的“现代主义诗歌大展”标志着新生代诗人的集体亮相。

他们企图反叛和超越朦胧诗,重建一种诗歌精神,这种精神建立在普通人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和世俗人生的感性体验上。

•新生代诗人代表:

韩东、于坚、杨黎、李亚伟等。

24、20世纪80年代诗歌创作情况简介。

(一)创作的恢复期:

1976.10~1978.12

这一阶段基本上沿袭十七年政治抒情诗的轨道,是恢复十七年诗创作的传统。

代表作:

艾青《在浪尖上》

(二)诗的个性张扬期:

1979~1984

1、归来的诗歌

(1)“归来的歌”作者构成:

a.七月派诗人:

绿原、牛汉、曾卓b.九叶诗人:

穆旦、辛笛、杜云燮、郑敏c.右派诗人:

艾青、公木;

公牛、白桦;

流沙河

(2)代表诗歌:

艾青《鱼化石》、《在浪尖上》、《光的赞歌》、曾卓《悬崖边的树》、公刘《沉思》、白桦《阳光,谁也不能垄断》

2、青年政治抒情诗雷抒雁、叶文福、周涛、章德益、熊昭政等。

3、朦胧诗(1)朦胧诗的发展过程:

A1976~1979:

从缓慢孤立状态到迅速聚集的群B1979.3:

社会承认期C1980~1984:

理论争鸣期

(三)诗歌造反期:

80年代中后期

新生代诗人,也叫第三代诗人;

2、新生代诗人代表:

新生代诗歌代表(1)非非主义(四川)《非非宣言》:

非非乃前文化思维之对象,反文化倾向明显。

如周伦佑《自由方块》,杨黎《对话》,蓝色、《化石》等。

(2)莽汉主义(四川)莽汉主义与非非主义一样,彻底地反文化;

并常常在诗歌中反抒情及充满破坏欲的黑色幽默风格,及其粗鲁地嘲弄一切。

如李亚伟《我是中国》、《中文系》;

万夏《豆子》等。

(3)他们文学社(南京)他们文学社是一个没有宣言的松散的联盟。

他们没有外露的造反野心,而更多一份平民智者的机智和幽默,“像市民一样生活,像上帝一样思考”。

如于坚《作品55号》、《尚义街六号》,韩东《有关大雁塔》,丁当《背时的爱情》等。

25、朦胧诗的审美特征简析。

一,构思上,强调内在世界,凸现人的主题。

二,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大胆借鉴西方现代派的手法,借以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

三,审美风格上,追求朦胧美:

诗意含蓄,朦胧,意味深长。

 

26、新生代诗有何特征。

一,反英雄、平民化的人生体验;

二,反崇高的冷抒情;

三,反文化、反意象、反修辞的现代口语和语感。

27、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舒婷诗歌的创作特色。

代表作——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致橡树》简析

1《致橡树》的思想内涵:

鲜明的女性意识、崇高的人格精神和对爱情的热烈呼唤。

2艺术特色:

A、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界。

B、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

双桅船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另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哪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舒婷诗作的特点

一,对人的自我价值与尊严的肯定确认,对人格独立和人生理想的追求张扬,构成了舒婷全部诗歌的核心思想。

二,以“自我”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抒情形象。

表现出一种甜密的忧郁,一种感伤的希望,传达忧伤而美丽的诗情。

三,具有着明显的现代主义特点。

舒婷的诗采用了隐喻、意象、暗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