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三数学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数学总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运算律
(3)运算顺序
第二节
二次根式
1.平方根
若x2=a,则x是a的平方根,记作:
x=±
(2)性质:
1)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2)0的平方根是0
3)负数没有平方根
2.算术平方根
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记作
1)正数的算术根是一个正数。
2)0的算术平方根是0
3)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3.立方根
4.二次根式的有关概念
(1)二次根式:
型如√a(a≥0)的式子叫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得因数.
(3)同类二次根式:
化成同类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得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5)分母有理化:
把分母中得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6)二次根式得运算.
第三节
整式和因式分解
1.代数式
2.整式
(1)同类项:
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项叫同类项。
(2)添括号,去括号法则
(3)指数运算
3.因式分解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
(2)因式分解方法:
1)提公因式法2)公式法
3)十字相乘法4)分组分解法
第四节分式
1.分式
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
(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母≠0
(3)分式值=0的条件:
分子=0且分母≠0
2.分式的性质
(1)基本性质:
(2)变号法则:
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意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3.分式运算:
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第五节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
1.方程的有关概念:
方程、方程的解
2.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方程。
(ax=b,a≠0)
(2)解法: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
3.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
一般形式:
ax2+bx+c=0
(a≠0)
1)直接开平方法
2)因式分解法
3)公式法:
4.一元一次不等式:
ax+b>
0或ax+b<
0
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法:
1)求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例题分析
练习
一、选择题
1.火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34,000,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0.34×
108千米
B、3.4×
106千米
C、34×
106千米
D、3.4×
107千米
2.把1949按四舍五入取近似数,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表示为(
A、1.9×
104
B、2.0×
104
C、1.9×
103
D、2.0×
103
3.如果在数轴上表示a,b两个实数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a-b|+|a+b|化简的结果等于(
A、2a
B、-2a
C、0
D、2b
4.若|a|=-a,则a的取值范围是(
A、正数
B、非正数
C、负数
D、非负数
12.已知x=-2是方程2x+m-4=0的一个根,则m的值是(
A、8
B、-8
D、2
13.方程(x-3)2=3-x的根是(
A、x=2
B、x=3
C、x=4
D、x=2或x=3
14.已知一个矩形的周长是30,宽的长度不超过3,则长的取值范围是(
A、27≤a<
30
B、12<
a<
15
C、12≤a<
15
D、0<
a≤12
二、计算题
三、解方程
四、解不等式或组
答案
1.D
2.C
3.B
4.B
5.B
6.A
7.A
8.C
9.A
10.D
11.A
12.A
13.D
14.C
几何部分
第一节相交线、平行线
一、相交线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2.角
(1)定义
(2)角的分类:
平角、周角、直角、锐角、钝角
(3)角的度量:
1°
=60'
1'
=60"
(4)相关的角:
对顶角、余角、补角、邻补角
(5)角的平分线
1)定义
2)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二、平行线
1.定义: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2.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
(5)平行线截相交两条直线,对应线段成比例。
3.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第二节三角形
一、三角形的分类
二、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边与边的关系
(1)△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角与角关系
(1)△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三、△的主要线段
(1)角平分线
(2)中线
(3)高线
(4)中位线
四、△的重要的点
(1)内心:
内心到三边距离相等。
(2)重心:
重心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
(3)垂心
(4)外心:
外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五、特殊三角形
1.等腰△
(1)性质:
1)两腰相等
2)两个底角相等
3)底边上“三线合一”
4)轴对称图形(1条对称轴)
(2)判定:
1)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
2)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
2.等边△
性质:
1)三边相等
2)三个角相等,都等于60°
3)三边上都有“三线合一”
4)轴对称图形(3条对称轴)
3.Rt△
1)两个锐角互余
2)勾股定理
3)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30°
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2)勾股定理逆定理
第三节全等三角形
一、定义:
二、性质:
1.对应边相等
2.对应角相等
3.对应线段(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相等
4.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三、判定:
(SAS)(AAS)(ASA)(SSS)(HL)
第四节四边形
一、特殊四边形
二、平行四边形
1)边:
对边平行且相等
2)角:
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对角线:
互相平分
4)对称性:
中心对称图形
(2)判定: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2)对角线:
对角线互相平分
3)角: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三、矩形
1.性质:
(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2)4个角都是直角
(3)对角线相等
(4)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2.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菱形
1.性质:
(2)四条边都相等
(3)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内对角
(1)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五、正方形:
(1)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利用定义
六、梯形
1.等腰梯形的性质:
(1)两腰相等
(2)两底角相等
(3)两条对角线相等
(4)轴对称图形
2.直角梯形的性质:
一腰与底垂直
3.梯形中常用辅助线
七、多边形
1.n边形内角和(n-2)·
180°
2.n边形外角和为360°
3.n边形对角线条数
例1
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射线OE⊥AB于O,射线OF⊥CD于O,且∠BOF=25°
,求:
∠AOC与∠EOD的度数。
(画出图形,结合图形计算)
例3
一张宽为3,长为4的矩形纸片ABCD,先沿对角线BD对折,点C落在点C'
的位置(如图1),BC'
交AD于G,再折叠一次,使点D与点A重合,得折痕EN(如图2),EN交AD于点M,求ME的长。
1.如果线段AB=5cm,C在直线AB上,且BC=3cm,则A,C两点的距离是(
A、8cm
B、2cm
C、8cm和2cm
D、无法确定
2.已知:
OA⊥OC,∠AOB:
∠AOC=2:
3,则∠BOC的度数为(
A、30°
B、60°
C、150°
D、30°
或150°
3.如图:
DH//EG//BC,且DC//EF,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不包括∠1)
A、2
B、4
C、5
D、6
4.在等腰△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D,如果∠CDB=150°
则∠A等于(
A、130°
B、140°
D、160°
5.等腰三角形一腰中线分周长为15cm,12cm两部分,则底边和腰长为(
A、7和10
B、11和8
C、7和10或11和8
D、不能确定
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40°
,则它的一个底角为(
)度
A、70°
B、40°
C、70°
或40°
8.下列命题中不成立的是(
A、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D、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9.在
(1)线段
(2)等腰直角三角形(3)等边三角形
(4)平行四边形(5)菱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个
A、(3)(4)(5)
B、(3)(5)
C、
(1)(3)(5)
D、
(1)(5)
10.如图:
若OA=OB,点C在OA上,点D在OB上,OC=OD,AD和BC相交于E,那么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二、解答题
1.如图:
在□ABCD中,M和N分别为AD、BC的中点,AE⊥BD于E,CF⊥BD于F。
求证:
四边形ENFM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
在正方形ABCD中,AB=3,过边AB上的一个三等分点N作NE//AD,交CD于E,以过A的一条直线为折痕,将点B折至NE上,这个落点为P,折痕与BC交于F,求:
BF的长。
1.C
2.D
3.C
5.C
6.C
7.D
8.C
9.D
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