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1474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docx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docx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

2021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

2021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1

  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发展和培养幼儿的事物的兴趣,获得观察力,想象力。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知道要保护小动物。

  通过具体活动,让孩子们得到快乐,从而热爱学习。

  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青蛙的成长过程,知道小蝌蚪长大后就是青蛙。

能根据老师的演示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

  鱼缸、水、(纸做的)小鱼、小黄牛、小乌龟、荷叶、小蝌蚪、青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孩子们,当你放学回家没见着妈妈时,你会怎样?

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好不好?

我要看谁听得最认真,谁最棒!

  2、出示装水的鱼缸,里面有一只小蝌蚪在游来游去。

老师讲述:

有一只小蝌蚪,在找他的妈妈。

  3、接着出示一条小鱼。

老师说:

小蝌蚪游啊游,看见一条小鱼,急忙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

小鱼说,我不是你妈妈,你妈妈有四条腿。

小蝌蚪说,哦,并急得哭了。

  4、接着又出示小黄牛,边演示边说:

小蝌蚪游啊游,看见了小黄牛,急忙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

小黄牛说,我不是你妈妈,你妈妈在水里。

小蝌蚪哭着说,噢。

  5、接着又出示小乌龟,边演示边说:

小蝌蚪游啊游,看见一只小乌龟,急忙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小乌龟说。

我不是你妈妈。

你妈妈是穿的绿衣裳,也没有尾巴。

小蝌蚪说,噢,知道了。

  6、出示小青蛙,边演示边说:

孩子,我在这儿呢!

小蝌蚪听见有谁在叫他,一看,荷叶上坐着一只青蛙,正捉住了一只害虫,小蝌蚪急忙游过去,边叫着妈妈,边跳上荷叶,和妈妈一起捉害虫。

  二、师:

现在小蝌蚪已经找着他的妈妈了,谁知道小蝌蚪为什么叫青蛙是妈妈?

(小蝌蚪长大后就是青蛙)

  三、拓展。

老师演示,请孩子复述故事。

  四,延伸

  师:

小蝌蚪长大后就是青蛙,青蛙是有益的动物,专吃害虫,我们要保护他,不要伤害他,要保护大自然。

  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这节活动课,生动有趣,以对话为主,是培养幼儿语言发展的好材料。

反思自己设计的这节活动课,虽然有成功的一面,但是也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我觉得这节课的设计整体来说是自然、流畅、轻松活泼的,教学内容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是孩子们兴致盎然。

首先从老师问孩子们,回家没看见自己的妈妈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导入,让幼儿知道孩子和妈妈的关系,之后出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这不仅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也让幼儿有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

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老师的操作活动有着很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的表达,孩子们对小蝌蚪的各种动态有了一定的理解,老师先让孩子了解小蝌蚪的特征,再让幼儿讨论小蝌蚪游动的反向,是怎样改变小蝌蚪游动的方向的,突出了本节活动课的重点。

将语言发展,数的感知,探索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2021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2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活动,感受探究小蝌蚪生长过程的乐趣。

  2、学习围绕故事的名字来观察、思考画面内容,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认识。

  3、能大胆想像故事情节,并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大书一本(自制);故事磁带、录音机。

  2、小蝌蚪、小青蛙图片各一;幼儿用书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猜谜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

“大大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

  教师:

小蝌蚪从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

  

(1)出示小蝌蚪和青蛙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两者的不同。

  教师:

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

  

(2)请幼儿凭以往经验先自由讨论,再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

  2、教师讲述故事的开始部分,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愿望。

  

(1)结合自制大书,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

  教师: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从开始到“小蝌蚪们高高兴兴地向前面游去了”),一边用手指着相应的画面,帮助幼儿建立图画和口语的关系,理解故事的内容。

  

(2)设疑,创设自主探究的阅读环境。

  教师: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路上遇到了谁?

它们会相互说些什么话?

最后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请你们快去看看书吧!

  3、幼儿分组自主阅读小书,教师巡回观察,并根据幼儿阅读情况分层指导。

  对于能基本正确读懂内容的幼儿,建议他们想像角色的对话,把故事连起来,完整地讲一讲;对于不明白个别地方的幼儿,建议他们看看前后的画面,推断故事的内容。

  4、引导幼儿围绕重点开展讨论。

  

(1)结合鸭妈妈与小蝌蚪对话的这张图画,帮助幼儿归纳观察画面的策略:

依据后面的图画,推测前面的内容。

  

(2)引导幼儿学习鸭妈妈的语言。

  (3)用同样的方法推测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对小蝌蚪说的话。

  教师:

你们知道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对小蝌蚪说了什么话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5、结合大书,师幼共同看图讲述故事。

  教师先讲故事的开始部分,再分别请幼儿轮流讲述故事后面的情节(找到鱼妈妈,找到龟妈妈,找到鹅妈妈,找到青蛙妈妈),最后部分由教师讲。

  6、集体欣赏配乐故事,进一步感受故事语言的优美与生动。

  播放语言磁带,师幼共同欣赏配乐故事。

  活动延伸:

  1、在语言区摆放故事中动物头饰,分区活动中可以让孩子自由表演故事。

  2、引导幼儿绘制《小蝌蚪找妈妈》的连环画。

2021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3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进行绘画。

  3、培养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手指点画的方法。

  难点:

有创意的安排画面。

  活动准备:

  1、一盆小蝌蚪、示范画。

  2、各种颜色的颜料、盘子、白纸。

  活动过程:

  1、认识小蝌蚪:

出示小蝌蚪,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说一说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游戏:

组织幼儿模仿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3、手指点画小蝌蚪:

  

(1)出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2)老师示范点画方法:

先用手指蘸一些黑色颜料,在白纸上点一个圆就是小蝌蚪的身体,再蘸一些黑色颜料添画小蝌蚪的尾巴,示范添画各种不同形态的尾巴并使画出的小蝌蚪向不同的方向游,最后示范添画水草。

  (3)幼儿尝试用手指点画小蝌蚪,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颜料不要蘸的太多,小心弄脏衣服、画纸或桌面,同时鼓励幼儿添画水草、小鱼等。

  4、绘画结束:

组织幼儿课后整理,养成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5、分享评价:

组织幼儿展示绘画作品,交流欣赏。

  教学反思:

  1、这节美工课,我在备课过程中,自己经过深思熟虑,依照《纲要》中的有关教学理论,深入了解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我感觉到这节课切合幼儿实际,能通过教师的引导,会大大激发幼儿的兴趣。

  2、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容易理解,留给幼儿适当的空间。

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做游戏,动手点画《小蝌蚪》以及展示幼儿绘画作品。

小朋友学会了用手点画《小蝌蚪》,小朋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1)幼儿这节课的兴趣浓厚,积极的用手指点画《小蝌蚪》,小朋友在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均得到自主发展;

  

(2)自己初步了解了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基本能把握教育内容核心,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3)师幼互动良好。

教师能以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如:

示范添画小蝌蚪不同形态的尾巴,从而使小蝌蚪向不同方向游。

  3.本节美工课,活动效果良好,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今后自己要不断充电,不断更新知识。

  4、当节听课的老师对这节课评价很好,但自己深深地感觉到学无止境,今后一定要进一步努力。

  (一天又一天,小蝌蚪慢慢长大,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最后变成小青蛙,到庄稼地里吃害虫)

2021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4

  【设计意图】

  守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品质,怎样对幼儿进行守信用教育呢?

时值春暖花开的季节,万物苏醒,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小蝌蚪,大家围着小蝌蚪指指点点,我灵机一动,何不借助小蝌蚪的故事来对他们进行教育呢?

于是就选择了活动《守信用的小蝌蚪》来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知道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做个守信用的孩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明白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做到,在生活中要做个守信用的人。

  2、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守信用的小蝌蚪》图片。

  【活动重点】

  让幼儿理解“守信用”的含义。

  【活动方法】

  图片展示法、谈话法和举例说明。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守信用的小蝌蚪》,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守信用”的含义。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故事里有谁?

故事讲了件什么事?

  岩石上的小蝌蚪是哪儿来的?

(因为小哥哥的玻璃瓶碎了,所以把他们先放在这儿)

  小哥哥答应了小蝌蚪什么事?

(会来接他们,并把他们放到漂亮的杯子里)

  谁来了,它要干什么?

它怎么对小蝌蚪说的?

小蝌蚪怎么说的?

水变得怎样了?

小蝌蚪怎样了?

  小花鸭要带走小蝌蚪,小蝌蚪开始有没有答应?

  谁来了,它要干什么?

它怎么对小蝌蚪说的?

小蝌蚪怎么说的?

水变得怎样了?

小蝌蚪怎样了?

  小花鸭要带走小蝌蚪,小蝌蚪开始有没有答应?

  岩石公公怎么对小哥哥说的?

小哥哥为什么脸红了?

  (分析:

利用故事引出课题,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结合图片,帮助幼儿形象地理解故事的内容,进一步加深幼儿的印象。

  2.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让幼儿知道应该做个守信用的人。

  小蝌蚪和小哥哥谁守信用?

为什么?

如果不守信用,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你认为应该守信用吗?

为什么?

  (分析:

再一次为幼儿提供相互讨论的机会,在又一次的经验交流中,使他们理解守信用的含义。

  3.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判断,让幼儿明白在生活中要做个守信用的人。

  事例1:

小明答应小红第二天带一本《黑猫警长》连环画给她看,可他第二天什么也没带。

  事例2:

小明上街前答应妈妈上街不要这要那,到了商店里,小明非要妈妈买变形金刚不可,妈妈不同意,他就赖在地上不走。

  事例3:

小玲答应爸爸晚上只看动画片节目,看完后就去画画。

晚上,玲玲看完了动画片,就自己主动关了电视,到自己的房间画画去了。

  (分析:

运用具体事例,让幼儿能清楚的分辨人物行为的对与错,让幼儿学习好的榜样。

  4.让幼儿谈谈自己应该在生活中怎样做个守信用的人。

  (分析:

为了帮助幼儿加深理解“守信用”的含义,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分享经验来说一说,为他们提供一个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平台。

  【活动反思】

  今天开展的社会活动是《做守信用的孩子》,活动目标是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明白在生活中答应别人的事应该做到。

体验守信用给别人带来的愉快。

  听说“讲故事”孩子们已经能马上安静下来,用期待的眼神注视我,故事就是有这样的魅力。

讲故事的过程与听故事的过程同样是另人陶醉的,在静静的氛围中,孩子们凝神屏息的聆听着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

  我利用图片讲述故事,较好地帮助幼儿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接着,让幼儿进行共同讨论交流,知道了守信用的含义,在此基础上,通过

  一些具体事例的判断,使幼儿能正确地分辨出人物行为的对错,知道什么行为是守信用的行为,什么行为是不守信用的行为,不守信用会造成什么后果等,最后,让幼儿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说说怎么做一个守信用的人,孩子们纷纷发言,交流得很热烈,把自己的一些经验与同伴进行了分享。

  小百科:

蝌蚪(英文:

tadpole)古时写作"科斗",是蛙、蟾蜍的幼体,又称蛤蟆蛋蛋。

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

以群居为主。

当蝌蚪成熟了,它们开始脱变,渐渐长出四肢,然后(对于蛙和蟾蜍)则透过细胞凋亡(控制细胞死亡)逐渐退化了它们的尾巴。

2021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5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了解蝌蚪的生长变化。

  2、蛙类的成长过程图片。

  活动准备:

  1、在自然角的鱼缸里,养数条小蝌蚪。

  2、蛙类的成长过程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蝌蚪的特征

  请幼儿猜谜:

河里抓青蛙,抓到黑娃娃,大大头来,细尾巴中的黑娃娃是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里的'蝌蚪,并提问:

蝌蚪长什么样子?

(头大大的、圆圆的,有一条长尾巴,像个音符)

  2、请幼儿再看一看每只蝌蚪是否长的一样?

幼儿自由发言。

  3、蝌蚪是怎样运动的?

是用身体的哪个部分让它前进呢?

(游动、尾巴)

  二、观察蝌蚪的生长过程

  1、观察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提问:

  ⑴从小蝌蚪到青蛙会经过哪些变化?

  ⑵蝌蚪变青蛙是先长出前脚还是后脚?

  ⑶身体的哪个部分会消失?

  ⑷变成青蛙后都停在哪里?

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以幼儿用书中蝌蚪的生长过程图统整概念。

  三、比较青蛙和蝌蚪

  1、教师请观察比较蝌蚪和青蛙,然后提问:

  ⑴青蛙长什么样子?

(有四只脚,嘴很大、眼睛凹凸的)

  ⑵青蛙是怎样运动的?

  ⑶青蛙和蝌蚪外形有什么不同?

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2、教师总结幼儿回答并统整概念。

  四、观察不同蛙类

  1、观察不同的蛙类后,提问:

  ⑴蟾蜍长得好像青蛙,有没有发现它们哪里不一样?

(颜色较深、皮肤有疙瘩)

  ⑵树蛙和青蛙哪里不一样?

(居住环境不同、脚趾没有蹼有吸盘)

  2、让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再总结说明幼儿的讨论。

  活动反思:

  能说出青蛙的生长变化,能排列出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根据观察幼儿用书上的内容,能说出两种不同蛙类的外形特征。

2021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6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游戏,引导幼儿学习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看分合式列算式。

  2、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写有5的加减算式卡片若干、背景图一张、活动图片鸭子、鱼、乌龟、大白鹅、青蛙各一张,小蝌蚪六张(大小颜色等各有不同)。

  教学过程:

  1、复习5的组成(出示背景图)以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导入,让幼儿观察有几只小蝌蚪,分别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并由此列出5的分合式。

  5

  14

  23

  32

  41

  2、帮小蝌蚪找妈妈

  分别遇到鸭子、鱼、乌龟、大白鹅、青蛙,要求小蝌蚪分别根据自己身上的特征(大小及有无蝴蝶结),列出5以内的算式,只有回答正确,才告诉它们该去哪找妈妈。

  鸭子1+4=54+1=5

  鱼5-1=45-4=1

  乌龟2+3=53+2=5

  大白鹅5-2=35-3=2

  3、“开火车”游戏

  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它们也长大了,变成了小青蛙,和妈妈一同坐上小火车,去农田里捉害虫保护庄稼”

  幼儿扮演小蝌蚪,人手一张火车票(5以内算式题卡),算出得数,坐上相应数字的“车厢”,排成4路纵队“开火车”。

2021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7

  活动目标:

  1、知道声音有高有低,通过上台阶和下台阶来感受音阶的上行和下行。

  2、在愉快游戏的过程中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感受三拍子,能够用轻快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绿色皱纹纸在地上布置成一个大的五线谱、电子琴、泡沫垫子一人一个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扮演各种小动物,在《DoReMi》的音乐中引领幼儿走进音乐世界。

  2、通过游戏《小动物走台阶》,感受音阶的上行和下行。

  3、练声。

  小动物们,我们一起来用好听的声音来唱唱音阶吧!

  0000|0000|1234|5671|1765|4321||

  小老鼠唱音阶:

  小狗唱音阶:

  4、学唱新歌《小蝌蚪音乐家》

  

(1)设置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新歌的兴趣。

  

(2)说歌词

  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啊?

(小蝌蚪,小蝌蚪,细细尾巴,圆圆头。

  你们是怎么游的啊?

(上上下下水里游,)

  像在干什么?

(跳跳水中芭蕾舞。

  小尾巴怎么跳的啊?

把水波变成了什么?

(抖抖水波五线谱)我们小蝌蚪在五线谱上像什么?

(好像一个一个的音符)。

  (3)范唱

  (4)范唱第二遍,让幼儿自跟着音乐在音乐河里玩,并表现好音阶的部分。

  (5)学唱新歌

  (6)游戏,边游边唱

2021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8

  教学目标

  1、观察小蝌蚪的生长变化,培养幼儿持久观察的兴趣。

  2、学习饲养、照顾小蝌蚪的方法。

  环境与材料1、小蝌蚪若干。

  2、观察记录本、笔若干。

  3、教学挂图《小蝌蚪长大了》。

  4、《科学》下P.2~3。

  一次备课一、了解幼儿对小蝌蚪的认知情况1、你知道小蝌蚪从哪儿来?

  2、它长大了会怎样?

  二、观看青蛙产卵的情况1、出示教学挂图《小蝌蚪长大了》,让幼儿在观看中了解小蝌蚪的生长变化。

  2、幼儿讨论:

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三、认领小蝌蚪1、看一看,自然角里的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学一学,小蝌蚪是怎样游泳的?

  3、猜一猜,小蝌蚪喜欢吃什么?

  4、请幼儿按组认领,分别放在自然角的鱼缸里饲养,记录下领养的日期,鼓励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

  四、看画册《小蝌蚪长大了》

  1、让哟额看图说说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给幼儿介绍图中不同种类的青蛙,它们有什么特点。

  3、教师引导幼儿讲一些自己认识的青蛙的生活习性。

2021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9

  活动目标:

  1、请幼儿把故事中的一个情节画成一幅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让幼儿注意画面安排,注意远近、大小关系。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感受色彩对比。

  活动准备:

  1、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对故事内容要很熟悉,语言要生动、形象,特别是讲到动物的形状、色彩、动态时,更要仔细具体)

  2、每个一盒蜡笔、油画棒、彩色铅笔和一张纸。

  活动过程:

  1、启发谈话: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画“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图画,怎样画呢?

不是看着老师的画再画,而是听了老师讲的故事以后再画。

小朋友,你们会画吗?

认真听老师讲故事的小朋友,就一定会画。

现在听老师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小池塘边,长着许多水草,在草丛里,青蛙妈妈生了许多小宝宝。

小宝宝长大了,变成了大脑袋、尖尾巴的小蝌蚪。

许多小蝌蚪你追我赶地游呀游呀。

小蝌蚪要回家了,可是妈妈呢?

妈妈不见了,快快找,小蝌蚪找妈妈,游到西,游到东,游到荷花旁边,看见一条金鱼,眼睛圆又大,忙叫:

“妈妈!

妈妈!

”金鱼说:

“你们认错了,我是金鱼,白肚皮的才是你们的妈妈。

”小蝌蚪问问这个,这个说“不是”,问问那个,那个也说“不是”。

“呱呱呱”,青蛙妈妈游过来了,说:

“孩子,好孩子!

我是你们的妈妈呀。

”小蝌蚪看看青蛙:

大眼睛,白肚皮,四条腿,样子怎么跟我们一点儿也不像呢?

青蛙妈妈说:

“好孩子,你们还小呢,等你们长大了,就像妈妈了。

”小蝌蚪终于找到妈妈了。

  小朋友,故事讲完了,请小朋友把故事里的事画给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看好吗?

不要忘记故事里讲到的地方,是哪里?

(在池塘里)那里有什么呀?

(有水草、荷叶、荷花,还有各种小鱼……)更不要忘记小蝌蚪是去干什么呀?

(找妈妈)……

  2、幼儿作画: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安排好画面,注意远近、大小关系。

  3、讲评:

结束后,将幼儿的图画张贴起来,让幼儿观看和相互学习。

  活动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课文,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

在课堂中我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上课被动和机械训练的弊端。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寻人启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件事所表现出来的喜爱的情绪。

课堂中,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无,直接影响着课的质量。

上课伊始,老师神秘地告诉学生,刚才在校门口看到了一张寻人启事,想看看吗?

在同学们诧异声中,教师用幻灯打出

  《寻人启事》:

  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

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在哪里?

听说二(7)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同学们恍然大悟,不一会儿小脸上个个绽出灿烂的笑容,原来是可爱的小蝌蚪找他们帮忙来了。

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问:

“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孩子们一边齐声响亮地喊愿意,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读课文。

没有大费周折的导入语,也没有颇费时间的练习题,学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进入了角色。

  二、读、说、贴、讨论学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1.读——分层朗读,读出感情

  

(1)初读。

教师有趣导入课文以后,随即抛出问题。

a.课件播放全文,学生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b.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从文中找出它妈妈的特征。

学生在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

带着问题读,使读不再是漫无目的,提高了读的质量。

  

(2)精读。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

教师精心导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

课文第二、第三两小节,是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处理如下:

a.读这两小节,回答小蝌蚪先碰到了(),又碰到了()。

b.比较句子。

  (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捉食,就迎上去。

小蝌蚪一看见乌龟在水里游,就追上去。

c.朗读指导。

重点指导小蝌蚪与鲤鱼、乌龟之间的对话。

d.分角色朗读并表演。

  2.说——以读促说,说中理解

  

(1)说顺序。

要求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通过学生的说来完成填空题。

  

(2)说内容。

在学生知道青蛙的样子以后,要求他们在寻人启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征。

把学到的内容及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贴——据文贴画,贴中取乐

  教师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

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

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

  4.讨论——形式多样,深入引导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

  “任何学校教育活动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多方面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所以,每一项学校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课堂教学尤需如此。

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乌龟却说蝌蚪妈妈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到底蝌蚪妈妈长什么样呢?

他们俩谁说的对呢?

问题一抛出,立即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积极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

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蝌蚪妈妈的样子,并加以引申。

通过学生课前资料的寻找以及课上资料的交流,学生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并且开动脑筋说出了许多保护的措施。

增强了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