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语文复习32古诗部分34课时共9课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1290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中考语文复习32古诗部分34课时共9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中考语文复习32古诗部分34课时共9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中考语文复习32古诗部分34课时共9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南中考语文复习32古诗部分34课时共9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南中考语文复习32古诗部分34课时共9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中考语文复习32古诗部分34课时共9课时.docx

《河南中考语文复习32古诗部分34课时共9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中考语文复习32古诗部分34课时共9课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中考语文复习32古诗部分34课时共9课时.docx

河南中考语文复习32古诗部分34课时共9课时

八年级(上)

第3课时(共4首)

九、望岳(杜甫)

【中考探秘预测】

河南中考近五年没有考过该诗的赏析。

2015年考查热度:

★★★★★

【考点非常解读】

原   文

表现手法

赏   析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设问、远望

描写远望泰山的整体形象。

从地域上写泰山之高,占地之广,描写了泰山伟大与神奇,抒发作者的赞叹之情。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比拟、近望

写近望泰山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夸张、凝望

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

“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

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想象、俯望

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表现诗人藐视困难,努力攀登,有远大抱负。

被誉为写泰山的千古名句,给人以启发和激励,极富哲理和象征意义。

主   题

 

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赞美了泰山的高大巍峨和神奇秀丽,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名   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结: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

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压轴母题演练】

  1、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而,时间是从至,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

  2、"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_____景,用_____描写,表达了____。

  3、"造化"句写泰山的____,是___写;"阴阳"句写泰山的_____,是____写。

  4、《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

  首联是,颔联是,颈联是,尾联是。

5、"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

 

6、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参考答案】

 1、远、近朝、暮

 2、高大、神奇秀丽、实、细节、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3、秀美、虚;高大、实

 4、远望、近望、细望、俯视

 5、“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

6、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蕴含的人生哲理:

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十、春望(杜甫)

【中考探秘预测】

2013年河南中考考题。

2015年考查热度:

【考点非常解读】

原  文

表现手法

赏   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借景抒情

开篇即写春望所见: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抒发沉痛之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拟人、移情、互文

诗人睹物伤情,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

用拟人手法深刻地表达亡国之悲和离别之悲。

移情于景,触景伤情。

千古名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寓情于事

蕴含着诗人无限的思念及关切亲人的深情。

引起人们共鸣而传唱的千古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细节描写

来表现诗人忧国思亲的愁苦之心。

主   题

诗人触景生情,忧时伤乱,抒发了忧国思家的强烈情感。

名   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小结: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

“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

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

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

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

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

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

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

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

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压轴母题演练】

⒈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草木到花鸟。

⒉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⒊请体会“城春草木深”中“深”的妙处。

4.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5.怎样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参考答案】

1、望

2、抒发诗人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3、“草木深”表面是写春天来临,草木繁茂,实际是写都城沦陷,草盛人稀,荒凉萧条的社会现状。

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4、“感时”和“恨别”是诗的核心内容。

花鸟本来可以带给人欢乐,但因自己忧时恨别,现在见了鲜花反而落泪,听见鸟鸣反而心惊。

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蕴含丰富。

5、“烽火连三月”紧承“感时花溅泪”,“家书抵万金”紧承“恨别鸟惊心”。

“连三月”,见出战祸之长;“家书抵万金”,极言难得,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

6、烽火遍地,家信不通,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远在家乡的妻小,郁结在心头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以手搔头,这一抓挠,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

这句诗,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十一、使至塞上(王维)

 

【中考探秘预测】

河南中考近三年没有考过该诗的赏析。

2015年考查热度:

★★★★

原 文

表现手法

赏 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写诗人轻骑简从,前往边关慰问将士。

暗示作者孤独之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比喻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色彩美、构图美

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委婉地表现出边关战事吃紧;既符题意,又有不尽之意。

主   题

通过描写塞外秋景,抒发了只身出塞的复杂心情。

名   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考点非常解读】

小结:

这是一首边塞诗。

从体裁上看,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压轴母题演练】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参考答案】

1.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2."直"字,表现了打磨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意思对即可)

八年级(下)

十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中考探秘预测】

河南中考近五年没有考过该诗的赏析。

2015年考查热度:

★★★★★

【考点非常解读】

原  文

表现手法

赏   析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写出诗人贬谪地之偏、时间之久,表达内心的愤懑与无限辛酸。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用典

用“闻笛赋”典故怀念志同道合的朋友;用“烂柯人”典故抒发对岁月流逝、世事变化之大、物事全非的感叹、怅惘。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比喻

诗眼。

一改伤感基调,慷慨昂扬。

借用自然景物,暗示社会发展。

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一说表达愤慨之情)。

现在用来表示新的事物必然代替旧的事物。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点题

卒章显志,与友共勉,表达对友人的感激,也突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气概。

主   题

本诗抒发了作者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心情,流露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和对保守势力的愤慨,表现出旷达的胸怀和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

名   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小结: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一篇优秀之作,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

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至今被人引用。

【压轴母题演练】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3、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

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

答:

(1)思想感情:

(2)哲理:

4、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1)闻笛赋:

(2)烂柯人:

5、这首诗的感情变化是:

先;后转化为。

6、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

2、①“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3、

(1)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或“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意思对即可)

(2)告诉人们:

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如回答“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规律”亦可)

4、①怀念故友;②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5、凄凉伤感积极乐观(或:

慷慨激昂)

6、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第4课时(共4首)

十三、赤壁(杜牧)

【中考探秘预测】

河南中考近五年没有考过该诗的赏析。

2014年古诗文默写题。

2015年考查热度:

★★★

【考点非常解读】

原  文

表现手法

赏   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咏史抒怀

诗人借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这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以小见大

反写历史,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主   题

 

诗歌从反面落笔,用二位美女的命运来说明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的影响,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

名   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小结:

《赤壁》一首咏史抒怀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前两句写兴感之由,由“折戟”引出“认前朝”——“三国赤壁”,为后两句作铺垫。

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表达了作者认为不以成败论英雄(或是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史识。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压轴母题演练】

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

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

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咏史诗。

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2、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十四、过零丁洋(文天祥)

【中考探秘预测】

2012年河南中考赏析考题。

2015年考查热度:

★★

【考点非常解读】

原   文

表现手法

赏        析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借代

自叙身世和经历,写个人和国家两件大事,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

“干戈寥落”四字,暗含着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对投降派的谴责!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比喻

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

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上著“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概括了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双关

巧借地名,谐音双关,表现形势险恶,境况艰难。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直抒胸臆

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志不移的爱国情怀,凛然正气、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主题

表明作者的爱国情怀,体现诗人的凛然正气和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

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结:

 

《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诗歌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舍身取义的民族气节,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压轴母题演练】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诗中借和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4、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参考答案】

1.儒家经典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惶恐滩零丁洋

2.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3.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4.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如: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十五水调歌头(苏轼)

【中考探秘预测】

2013年河南中考第二卷考题。

2015年可考查诗文默写。

中考热度:

原   文

表现手法

赏    析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想象

虚实结合

化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举杯问天。

既怀逸兴壮思,又自具雅量高致。

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

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语意双关,既表现超脱出世,又体现对朝廷的关心,但难免畏惧仕途艰险,表现对现实人间的不满。

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

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

“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白描

描写月光,既着眼于眼前情境,顺承上片回到现实。

“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抒情、议论相结合

用埋怨的口吻问月,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文思巧妙的过渡句。

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思考。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

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

很有哲理意味,表现作者旷达胸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化用南朝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对天下发出美好祝愿。

也表现了作者超越个人情感,放眼人间,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主   题

全词通过写月,写月下之感,表现了作者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及对人生的豁达胸襟。

名   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考点非常解读】

小结:

《水调歌头》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词的上片问天;下片问月;但归根结底是问人生。

上片写诗人在“天上”“人间”之间的徘徊、矛盾与难以抉择,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下片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和月色描写,仍然写月,写月光的移动和月下的不眠之人。

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

最后,水到渠成地唱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放达宽慰之语。

【压轴母题演练】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______、一个是______。

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又恐何似

2、①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

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

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②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要答对一点即可)

十六、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中考探秘预测】

河南中考近五年没有考过该诗的赏析。

2015年考查热度:

★★★★★

【考点非常解读】

原  文

表现手法

赏    析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化静为动,拟人

采用动态、拟人化的描写表明潼关地势险要。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聚”字写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如怒”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险隘之处。

望西都,意踌躇。

触景生情

面对古迹,内心发出怀古思绪,感慨万千。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千都做了土。

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读者很容易想象。

表明历史变迁,朝代更替,也是作者“意踌躇”的原因。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借古讽今

表达作者对百姓的同情,揭示王朝更替对百姓的影响以及统治者与百姓的对立矛盾。

主题

作者通过抒写路经潼关的所见所感,以古讽今,批判统治者带给百姓的苦难。

名句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小结:

“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

这首作品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作者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压轴母题演练】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3、诗中“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

4、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聚”“怒”二字把“峰峦”“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极其生动形象。

“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

2、不是,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

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3、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