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韵解说词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0828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之韵解说词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宋之韵解说词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宋之韵解说词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宋之韵解说词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宋之韵解说词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宋之韵解说词2.docx

《宋之韵解说词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之韵解说词2.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宋之韵解说词2.docx

宋之韵解说词2

宋之韵解说词2

宋之韵解说词2

第八集苏门学士

黄庭坚是苏轼的追随者,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号称苏黄,为江西诗派的开山祖,对宋诗有深远的影响。

书法为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笔势强劲,一波三折,不少人认为成就在苏轼之上。

他的词风格多样,但主要还是接近苏轼,像这首《水调歌头》,句式就很像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春天,词人走进一处山谷,只见桃花鲜艳,黄鹂鸣叫,像走进了桃花源一样。

心里一高兴,他于是想一直走到山溪深处,高歌一曲,吐出心中的豪迈气概。

可念一想,又怕花丛里的露水沾湿衣服,弄得不愉快。

这首词创作时间不详,但从这种谨小慎微的心情看,大概是贬官时的作品吧。

下片: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像李白那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物哪里有呢?

没有,于是因为没有能叫人开怀痛饮的酒伴儿,酒也喝得没味道,只好冷清清坐着,在明月的照耀下,醉舞下山去。

乘兴而来的一次春游,就这样在孤寂中结束了。

这首词潇洒飘逸,展示出黄庭坚高超绝俗的气派和决不同流合污的人格魅力。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这几句词,很容易使人想起他的诗: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词和诗都显示出他对现实有意见,有话要说,但只点到为止,不正面说出来,而用展示的兀傲来暗示,让读者自己去想像。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办完公事,就登上快阁去游玩,只见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一派秋高气爽的开阔。

没有知音,琴只好不弹。

看着美酒,眼为之一亮。

于是想离开官场,乘船回老家,与白鸥在一起嬉戏。

从诗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抒情主人公的不同流俗,孤高自赏。

苏轼由于说话不留余地,从三十岁起基本上就一直在贬谪中过日子。

黄庭坚虽然为人谨慎得多,但既然接近苏轼,也就免不了要卷入党派斗争,免不了要受到牵连。

他贬过两次官,第一次是十一世纪末,贬到今天四川宜宾市,下面这首词就是在这里写的。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

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鹧鸪天》

这首词笔锋老辣,意气倔拗,与他的诗很接近。

这时,他被贬出京城已经五年,但看来棱角并没有磨掉。

贬官就说明有罪,因为就应当悄悄地待着,至少也装出一副认罪的样子。

然而他却公然喊着人生莫放酒杯干,而且风前横笛斜吹雨,意态是那么潇洒,醉里簪花倒著冠,心气是那么狂傲。

结尾处干脆毫不掩饰的喊出来付与时人冷眼看。

人们想翻着白眼来看笑话就看好了。

言下之意,是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第二次贬官更远,贬到了今广西宜山,他在这里待了三年,最后就死在这里,这首词就是去世那一年在宜山写的。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这时他虚岁六十一,又贬在荒远的广西,偏生清空有赏梅的雅兴。

从第一次贬到四川离开京城,到这时已经十年,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话里饱含着多少悲怆与愤懑。

说书法家都长寿,大书法家黄庭坚,却没有沾着什么好处,没有留下更多的书法作品,没有留下更多的诗词,没有留下更多挺拔的身影,他早早的凋落了。

人世间总是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

黄庭坚最脍炙人口的是这首《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这首词故意提出几个傻问题,来表示惜春之情,展示出盎然的童趣,特别有韵味。

春天忽然间就没了,到哪里去了呢?

弄得人冷冷清清,不知该上哪儿去玩儿好。

要是有人知道,春天到哪里去了,把它叫回来那该多好。

可惜没地方打听,除非去问随春天一起到来的黄鹂。

黄鹂不是欢快地唱了一整个春天的歌吗?

它应当知道春天到哪里去了。

蔷薇开在初夏。

黄鹂既然去找蔷薇,就说明春天实在是追不回来了。

这首词设想入奇,意境空灵,令人百读不厌。

苏门四学士中的另一个学士晁补之也写过一首追惜春天的词,也不妨一读。

东城南陌路岐斜,芳草遍藏遮。

黄鹂自是来晚,莫恨海棠花。

惊雪絮,落天涯,送春赊。

问春莫是,忆着东君自去还家。

从黄庭坚那首词里,飞出来的那只黄鹂,又飞到这里来了。

可是海棠花已经凋谢,这只能怨你来迟了,有什么法子。

如今柳絮满天飞,正送春走呢。

春天怎么突然间就没了?

春天是春神东君送来的,会不会是想起了春神,不顾一切,又跑回去找他去了呢?

同时代而略早的王观,也有一首意境相近的词: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东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王观送一个朋友到南方去,送别地大概是京城开封吧。

春天是从南往北过来的,回去自然就是由北往南,那个朋友正好也往南走。

词人于是就从这个角度切入。

诗词里向来说,女子的眉毛像远山,称为眉山或眉峰。

而称女子的眼波,为秋波或秋水。

这里反过来,用眉比山,用眼波实际是暗指眼泪来比水,那个朋友要去眉眼盈盈处。

也就是要去山重水复的南方去。

前片是铺垫,后片才切入正题。

刚送春天往南,又送这个朋友往南。

因此希望朋友能赶上归去的春天,和春天在一起,也就是说祝愿朋友永远处在新春的温暖中,永远都感到舒适。

送别的话一句都没有说,但比说一千句一万句更有意义,这就是诗词的魅力所在。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东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

还有个李之仪,也该在这里提一笔。

他与苏轼有交往,也曾受到过连累,他有一首《卜算子》写得极有情味。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从词意看,显然是长江沿岸某处一对恋人因故分散了,男子去了下游某处,因此有地域上的这层关系。

词人就非常巧妙的借长江起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用长江把这份相思之情连缀起来。

可是共饮长江水却偏偏日日思君不见君。

下片推进一层,点出这一腔相思之情,像长江水一样,永远滚滚滔滔,不会有枯竭的时候。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第九集婉约魁首

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词情韵凄婉,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他性格柔弱内向,情感细腻缠绵。

由于和苏轼交往,他这个不大热心政治的人,不由自主的卷入了党派斗争,被一再贬官,一直贬到广东的雷州,最后死在文本的藤州,只活了五十一岁。

他的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缠绵不尽的情感波澜中,永远都饱和着挥发不尽的哀愁。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这两句词正好展示出他的词给人的总体印象。

他千古传诵的名篇《满庭芳》是他三十一岁时在今天绍兴为告别一个歌伎而作的。

那时他还没有遭受政治迫害,按说情绪应当是轻松的,可他却写得那么缠绵悱恻,像个饱经忧患的人。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

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

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

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

灯火已黄昏。

读这首词,最可注意的,一是秦观对歌伎舞女不仅没有玩弄的心理,而且是作为正式的恋爱对象。

二是他的思想感情女性气质很重,展示出浓厚的阴柔美,这是他的词令人击节叹赏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不光是词,他的诗一样也具有阴柔美。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一夜春雷隐隐,震落细雨如丝,清早泛晴的亮色,遇在绿琉璃瓦上,反射出深一块浅一声的绿色,脉脉含情的芍药缀着雨点儿,象含着泪珠儿,蔷薇的嫩枝被雨泡了一夜,软软的,像刚睡醒一样娇柔无力。

很显然,秦观写这首诗的时候,是用写词一样的眼光来观照的。

而所见的芍药和蔷薇都带着浓厚的女性气质,诗也就带出一种女人气。

金朝大诗人元好问说,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拈出退之出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这是说秦观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两句写得非常精巧的诗,让韩愈《山石》中的山石荦确行径微,芭蕉叶大栀子肥这种诗一比,就显得格局狭小,只能算女郎诗。

当然,元好问这话也带有偏见,因为女郎诗不过是风格偏于阴柔罢了,在诗歌的百花园里,这一格也是不可少的。

苏轼能把词写得像诗,秦观为什么就不能把诗写得像词呢?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这首词上下片一样,都是前三句叙事,后两句就所叙的事,进行哲理的概括。

银汉迢迢暗度,织女悄悄地渡过银河,叙七月七日织女渡过鹊桥会见牛郎的神话传说。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尽管每年都只有秋天能见上一面,但由于感情真挚,永不变心,就比人世间那种见异思迁的浅薄之情要强得多。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柔情像天河的水一样滔滔不绝,会面的佳期却像梦一样短暂,怎舍得渡过鹊桥再回到对岸去。

到这里,词人又出来总结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要感情能历久不变,又哪在乎朝朝暮暮能不能见上。

由于这一概括,既提到哲理的高度上,又贴近生活,是直接可以感受到的,就使这首词的内涵显得特别丰富。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千百年来,两地相思的有情人,谁不是用这两句词来求得暂时的温慰,来填补内心的空缺呢?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连写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情绪也偏于低沉,可想而知,他贬官之后的词,该是怎样的伤感了。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踏莎行》

月朦胧,雾朦胧,楼台消隐,渡口消失,那避世的桃花源,该到哪里去寻找呢?

词人的内心只剩下彻底的失望。

独自住在旅舍里,听杜鹃在斜阳里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种镜况叫人怎么能忍受得了呢?

朋友们每次寄信来慰问,都只是增加一重愁恨,郴江啊,你原是绕着郴州的山流着的,为什么能流出去流进湘江呢?

为什么我被贬在这里,却就是走不出去呢?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个好象问的很傻的问题,愈益衬出词人内心的无限悲哀。

秦观是个被情折磨得不能自拔的词人,情对他来说,几乎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有时,他干脆把自己设想为女性,用女性的被抛弃,琮寄托自己被朝廷抛弃的哀怨。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浣溪沙》

词中的抒情主人公,一个被抛弃的女子,在春雨蒙蒙中上到小楼上,她感到孤独无依,以致暮春天气竟像深秋一样的凄凉。

她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呆呆地对着屏风,看着那淡烟流水的画面出神,她这样也不知坐了多久,终于还是坐不住了,于是又起身把窗帘挂在小银钩上,望着窗外。

窗外丝丝的小雨,就像她心头洒落的愁绪,残花幽幽的飘落,像梦一样地落地无声。

她的心也随之进入了一种失重状态,百无聊赖向无限的孤独中沉落。

李后主说人生愁恨何能免,愁也许只次于呼吸一等,同样是生命的表现形式。

然而对一般人来说,愁是跳跃出现的,而对秦观则是人生的全过程,可以说他是愁死的。

忆昔西池会。

鹓鹭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当年在京城开封府郊外欢宴的时候,像鹓鹭一样排成行赶着车在路上飞跑。

那携手欢游之处,如今还有谁在呢?

日边清梦断,再回到京城,靠近皇帝身边的可能已经像梦一样的消亡,再也唤不回来了。

剩下的只是镜里朱颜改,一天一天迅速地消失青春的颜色,照一回镜子就老一回。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又一个春天消逝了,经不住时间震撼的鲜花一瓣一瓣飘落,都飘进无限扩张的愁的海洋。

据记载,秦观的朋友曾说他必不久于世,原因是一个人到了愁如海的地步,是活不长的。

这种记载即便于事未必有,也于理必有。

因为泡在愁海里的灵魂,必然会被淹死。

秦观这个多愁善感的词人,生活是暗淡的,思绪是暗淡的,连灵感也是暗淡的。

只有在梦里,他的目光才会闪现出一抹淡淡的春色,下面这首词就是他梦中写就的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好事近》

在梦中,他的灵感闪现为五彩缤纷的烟火,他梦入山溪深处,春雨绵绵中到处是鲜花盛开,到处是黄鹂鸣叫,飞云幻作龙蛇,在碧空伸屈变化,于是他在古藤阴下喝酒,喝醉了就躺下睡觉,东西南北一概不管。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这是一种全身心的放松,醒着的时候,他好像从来没有这么舒坦过。

他活得太累了,他渴望从贬谪的现实中跳出来,能行到小溪深处去寻找有黄鹂千百一起鸣叫的妙境。

既然活在梦中比醒着的时候轻松,死对他来说,大概也是一种解脱,一种全身心的放松吧。

终于,他早早的告别了生活,结束了他那段永远倾诉不尽的哀愁——

忆昔西池会。

鹓鹭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第十集多面词人

贺铸原籍文士辈出的绍兴,生长在河南辉县百泉,是京剧《贺后骂殿》里,那个贺后的娘家晚辈人,又自称是晚年隐居镜湖的盛唐诗人贺知章的后裔。

据说他相貌奇丑当时人称他贺鬼头。

按他的社会地位和社交圈子,他本来应当在官场一帆风顺。

可惜他生性高傲,任侠尚气,不管什么达官贵人,话不投机就敢叫人下不了台。

于是他一生不得志,只做过几任小官。

不过,他的词名在北宋后期倒是有口皆碑的。

既然他以豪侠自命,又曾担任过武职,四十岁以后才改任文官,这就使他对生活的开掘,要比别人广一些。

他在《六州歌头》这首词中说,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肝胆洞。

毛发耸。

立谈中。

死生同。

一诺千金重。

年轻时有一股侠客的义气,结交的都是通都大邑的杰出人物。

与人肝胆相照,路遇不平,立时就能怒发冲冠。

哪怕跟人站着说上一会儿话,只要说得投机,就能一诺千金,甚至以生命相许。

推翘勇。

矜豪纵。

轻盖拥。

联飞鞚。

斗城东。

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

吸海垂虹。

公认是最勇敢的人,自己也以狂放不羁自豪。

一出来就车马一大,在京城里并驾而行,在酒店里起哄狂饮,一瓮一瓮的酒一饮而干,就象长虹吸海一样。

在另一首《小梅花》中,他慷慨悲歌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

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手能缚虎,口若悬河,一个能文能武的英雄人物,坐的却是鸡窝一样的马车,驾车的马小得像狗。

我辈岂是普通人,怎么就在黄尘中奔走找不着出路呢?

贺铸这一类词在北宋算是凤毛麟角,而对南宋一些词人,象辛弃疾和辛派词人则有示范作用。

贺铸堪称北宋第一的,还不止这个——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捣练子》

边堠远,置邮稀,附与征衣衬铁衣。

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

——《捣练子》

边境上有征人,内地就会有思妇。

唐代的边塞诗人,就擅长写这种思妇题材。

边塞诗是唐诗中最耀眼的一朵奇花。

宋代由于对外总是妥协投降,根本没有创作边塞诗词的气魄。

因而贺铸这几首写思妇的词与前面介绍的范仲淹的《渔家傲》一样,就显得特别珍贵。

不过,这两首词与唐诗相比,毕竟缺乏震撼人心的力度。

上片说,妻子给驻守边疆的丈夫寄衣服,寄到玉关应万里,寄到玉门关就是千里万里,而况丈夫出了玉门关,还有千里万里。

这实际就是说,能不能寄到根本没有把握。

下片则说连夜不妨频梦见,就算天天晚上都能在梦里相见,那也是空的,今年又白等了一年,音信全无。

过年惟望得书归但愿过了年能有信寄回来。

词中展示的,只是一丝无可奈何的悲哀。

而李白的《子夜吴歌》则说: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就连妻子思念出征的丈夫,也要感叹一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也带几分英雄主义的气概。

贺铸不光词写得好,诗文也很有名,只可惜多已散佚。

他有一首歌颂寇准人格高大的七律,诗题说有人拿一幅寇准的画像挂在驿舍里,诗人看了大为感动,于是写了这首诗。

尽管贺铸感到寇准凛凛英风万世孤使他忽瞻容貌涕洟俱,末联很别致,不烦摇扇苍蝇去,一片寒冰挂座隅。

有寇准的画像挂在驿舍里,就像放了一块冰,不用摇动扇子赶,苍蝇也不敢过来。

以此来形容寇准一身正气,有震慑的威力,使苍蝇似的小人不敢不有所收敛。

不烦摇扇苍蝇去,一片寒冰挂座隅,写寇准的凛凛英风万世孤,从侧面切入,写得可谓一笔到位,有很强的震撼力。

不过,贺铸词的主导风格,还是用浓丽精致的语言,来写用恋情的那一类。

造语艳丽又显得很典雅,这才是他最有特色的地方,下面这一首是他的代表作——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所谁与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青玉案》

这首词上片写词人在门外看见一女子向他走来,但走到半路上又折了回去,于是他目送那女子一步步走远,终于看不见了。

然后词人就想象,这女子可能住在哪里呢?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那住处一定非常幽深偏僻,大概只有春天才能找到吧。

这首词很像现代诗人戴望舒那首著名的《雨巷》,其中一节说——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的远了

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戴望舒诗中那个像梦一样凄婉迷茫的女郎,与贺铸词中这个凌波不过横墉路的女子,其实都是对人生理想的一种朦胧的渴望与追求。

《踏莎行》也是贺铸的名词——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

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

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这首词借迟开的荷花起兴,曲折委婉的表达出,词人失路的悲哀。

荷花开在夏天,跟春天无缘,所以说当年不肯嫁春风。

可是因为开得晚,开在秋天,结果刚一开就已是秋风乍起,就到了凋谢的时候,所以说无端却被秋风误。

在杨柳依依的回塘,鸳鸯游泳的浦口,绿萍迅猛繁殖,把荷花裹在中间,赏花人就是坐船也划不进去。

由于冷落,就连蜂蝶也不往这里飞,荷花于是而自开自落。

别人不来,可骚人也就是词人还是来了,将谢未谢的荷花,于是凄然地望着词人,好象说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这两句词所表达的,比千言万语的牢骚所希望表达的还要全面。

在人生这个永远在选择又永远在舍弃的过程中,当我们后悔因选择失误而造成不愉快,甚至是终身遗憾时,我们很自然就会叹息一声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下面这首悼亡词,也是贺词中的珍品——

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鹧鸪天》

词人在苏州有一处旧居,后来妻子死在这里,他也就离开了。

一年后,大概是周年祭回来扫墓吧,旧栖新垅两依依,旧居和新坟都使他心情无比沉重。

晚上他又睡在这所房子里,正遇上下雨,由不得想起曾经有一回,也这样雨声淅沥,妻子在一旁补衣的情景。

他悲从中来,于是开始构思这首不朽的悼亡词,说重过阊门万事非,其实苏州一切如旧,唯一的变化,就是词人的妻子死了。

因而下句说同来何事不同归,这椎心泣血的一声质问,是对往事的无法抛开,也是对眼前事实的无法接受,包含了无限的凄楚。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是饱含着血泪的回忆。

使读者不由自主要随词人一同跌入灵魂失重的悲哀。

中唐诗人元稹的悼亡诗《遣悲怀》说,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是审美冲击波至今没有减弱的名句。

我们还会想起苏轼的悼亡词来,词是说的正是贫贱夫妻百事哀——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词中相顾无言的细节,是最为震撼人心的。

贺铸这首词,其震撼人心之处,也就在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的细节描述。

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鹧鸪天》

第十一集集大成者

有一天风流皇帝宋徽宗到东京名妓李师师那里去玩儿,北宋大词人周邦彦正好也在,来不及跑开,就躲在床底下,宋徽宗拿出一个橙子,与李师师分吃。

然后就说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悄悄话。

李师师还委婉地留宋徽宗过夜。

周邦彦都听见了,就概括为一首词。

宋徽宗知道后勃然大怒,就要把他发配到外地去,他赶忙又写了一首《兰陵王》,诉说被押出首都的凄苦,才算化险为夷。

这个故事自然是当时人瞎编的,有那首词为证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少年行》

可想而知,这是周邦彦写自己在歌楼酒馆里的经历。

这首艳情词狎昵温柔,但点到为止,不流于恶俗,这是他比柳永高明的地方。

另一首《兰陵王》则写他客居京城开封时,送别友人的抑郁心情,也与宋徽宗毫无相干。

这首送别词曾风靡一时,被称为渭城三叠,是离别的筵席上必唱的,一直传唱到南宋初年,流行了几十年。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清明前后,在蒙蒙的烟气中,柳条依依地摆弄着嫩碧。

从汉代起就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所以,这首词就借杨柳起兴。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由烟里丝丝弄碧的眼前实景,入年年来这里送别的往事,有意将情绪展开的逻辑线断开,这就叫顿挫。

下面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又折回到眼前,经常来这隋堤上送别友人,而自己也是京华倦客。

每次来送人自己也登临望故国,为有家归不得而痛苦,因而接着说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第二段写被送者终于去远了,第三段又折回到送别的地点。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在无边的春色里,太阳慢慢地落下山去,码头上冷冷清清,只剩下词人站在那里,满心凄恻,最后,词人再一次宕开,由眼前的冷清入回忆,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不说眼前的分手,而说原先的相聚,用痛苦的回忆,来凸现心情的灰暗和沉重。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这首词,总是蜻蜓点水似的点到为止,避免一泄无余,力求给欣赏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总之,周邦彦的词虽然离不开男女恋情离愁别恨和个人哀怨,在内容方面没有什么新东西。

但结构严谨,沉郁顿挫,情韵悠长,耐人寻味。

在语言上他追求雅正,即便用口语,也能做到俗中见雅。

加上他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又曾做过掌管乐府的官员,因而,对词的进一步规范化和精密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到南宋末年,他就成了许多词人学习的榜样,影响达及于清代,被尊为词坛集大成者。

有人甚至把他在宋词中的地位,比作唐诗中的杜甫。

虽说只是从艺术成就上着眼,实际上无法相比,但也足见他的影响之大了。

把前人的诗句不露痕迹地融化在自己的词里,这是周邦彦最叫人佩服的拿手好戏。

比如像他的《西河.金陵怀古》。

第一段写南京形势的壮丽,化用了谢眺的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和刘禹锡的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佳丽地,南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