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总复习题.docx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总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总复习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总复习题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4版)
第一章系统思想
1、解释下列名词:
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系统目的性、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突变性、系统的自组织性、系统的相似性。
答:
系统结构:
一个系统是其构成要素的集合,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就是系统的结构.
系统功能:
系统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
系统目的性:
系统的目的性是系统发展变化时表现出来的特点。
系统在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发展变化表现出坚持趋向某种预先确定的状态。
人工系统的目标,实际上是事先确定的人为目标,这种目标是以关于对象的条件来定义的。
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外界作用下的开放系统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态、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系统的突变性:
系统的突变性,是指系统通过失稳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的一种剧烈变化过程。
它是系统质变的一种基本形式。
系统的自组织性:
系统的自组织性是指开放系统在系统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自发组织起来,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
系统的相似性:
相似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
系统相似性是指系统具有同构和同态的性质,体现在系统结构、存在方式和演化过程具有共同性。
2、系统工程方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答:
步骤有:
①问题定义、②目标选择、③系统综合、④系统分析、⑤最优系统选择、⑥实施计划
第二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什么是信息?
联系实际说明信息的主要特性。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
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信息具有事实性、扩散性、传输性、共享性、增值性、不完全性、等级性和滞后性.
1、说明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主管支持系统的各自特点。
数据处理系统:
主要功能是:
记录、保存精确数据,检索数据,计算,产生报表、账单。
特点有:
支持日常运作,重复性强,逻辑关系比较简单,精确度要求高。
管理信息系统:
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成熟的重要标志。
特点是:
一是高度集中;二是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支持管理决策.
决策支持系统:
以交互方式支持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主管支持系统:
服务于组织的高层经理的一类特殊的信息系统,可以迅速、方便地以图文表格等多种形式提供组织的内外部信息,为经理的通信、分析、决策、组织等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1、解释下列名词:
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
物料需求计划:
物资需求计划即(MRP)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物资需求计划即(MRP)是指根据产品结构各层次物品的从属和数量关系,以每个物品为计划对象,以完工时期为时间基准倒排计划,按提前期长短区别各个物品下达计划时间的先后顺序,是一种工业制造企业内物资计划管理模式.MRP是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和顾客订单制定产品的生产计划,然后基于产品生成进度计划,组成产品的材料结构表和库存状况,通过计算机计算所需物资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从而确定材料的加工进度和订货日程的一种实用技术.
制造资源计划:
制造资源计划简称为MRPII,是在物料需求计划上发展出的一种规划方法和辅助软件。
它是以物料需求计划MRP为核心,覆盖企业生产活动所有领域、有效利用资源的生产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人-机应用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
企业资源计划即ERP,是MRPⅡ(企业制造资源计划)下一代的制造业系统和资源计划软件。
除了MRPⅡ已有的生产资源计划,制造、财务、销售、采购等功能外,还有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存货、分销与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定期报告系统。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指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客户的所有过程。
客户关系管理:
企业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来协调企业与顾客间在销售、营销和服务上的交互,从而提升其管理方式,向客户提供创新式的个性化的客户交互和服务的过程。
其最终目标是吸引新客户、保留旧客户以及将已有客户转为忠实客户。
第三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
1、基于生命周期的开发方法有哪几种?
各自适应于什么类型的项目?
答:
瀑布开发方法,严格按照顺序性和依赖性,前一阶段完成,后一阶段才能执行,不可回流,适合简单、易操作的项目。
瀑布开发方法的最大特点是阶段间严格的顺序性和依赖性.
原型开发方法,快速分析,弄清用户/设计者的基本信息需求;构造原型,开发初始原型系统;用户和系统开发人员使用并评价原型;最后系统开发人员修改和完善原型系统;适用于用户需求较难定义、规模较小的系统。
迭代开发方法,分为增量迭代和进化迭代两种。
增量迭代是把整个系统划分为多个小型的、功能相对独立的小项目,每次迭代都包括了分析,设计,实现与测试等一个完整周期,每个迭代周期完成一个增量,然后将它们集成。
进化迭代的特点则表现在每个迭代周期都是对上一次迭代的演化和完善,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开发过程。
螺旋开发方法,核心意图是将系统建设的生命周期分解为多个周期,多次开发完善系统原型,通过每个周期的风险分析,实现整个系统的风险控制。
适用于单位内部开发的大规模软件项目。
敏捷开发方法,是一系列轻量的过程模型的总称,它致力于在五过程和过程过于繁琐中达到一种平衡,以不多的步骤过程获取较满意的结果.适用于期限紧迫、具有高度复杂性和新颖性的项目最适合敏捷开发。
2、结构化方法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答:
结构化方法论是计算学科的一种典型的系统开发方法论。
它采用了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从层次的角度,自顶向下地分析和设计系统,即抽象与分解。
系统可用高级的抽象概念来理解和构造,这些高级的抽象概念又可用较低级的抽象概念来理解和构造,如此进行下去,直到最低层次的模块可以表示成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的语句为止。
结构化方法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开发策略。
按照这种策略,再复杂的系统也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只要将复杂的系统适当分层,每层的复杂程序即可降低,这就是结构化分析研究的特点。
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结构化程序设计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容易理解和交流,对于大系统可以从全局逐步展开到局部,整体性较好。
结构化方法是其他系统开发方法(如面向对象方法)的基础。
面向过程程序设计,主要是为拉大型的工程计算或者为拉完成某个任务而求出结果的对界面则要求不高其优点是运行速度快;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稳定可靠,有利于维护和重用,并容易实现多层分布式结构,主要是对各种事物能形象的描述并且模拟在计算机上运行它兼容以上面向过程的好多功能,优点是界面比较好做,缺点执行速度和容量没有上面的快;结构化程序设计,对于以上二者均适合。
第四章系统规划
1、为什要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的任务是什么?
答:
系统规划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科学的规划可以减少盲目性,使系统有良好的整体性、较高的适应性,建设工作有良好的阶段性,以缩短系统开发周期,节约开发费用。
它是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关键之一。
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有:
制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制定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安排项目开发计划;制定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预测未来发展,提供系统今后的发展、研究方向和准则。
2、试述BPS法的4个基本步骤.
答:
定义管理目标,通过调查了解企业的目标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所采取的经营方针以及实现目标的约束条件;目标调查是通过采访各级管理部门,汇总出各级子目标,绘制出目标树。
定义管理功能,即识别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主要活动。
管理功能是管理各类资源的各种相关活动和决策的组合。
管理人员通过管理这些资源支持管理目标。
定义管理功能是BPS方法的核心.具体方法为识别资源,根据资源的生命周期识别功能和汇总分析。
定义数据类,把系统中密切相关的信息归为一类,称为数据类,通过明确的数据类可以了解企业目前的数据状况和数据要求,查明数据共享的关系,建立数据类型/功能矩阵,为定义信息结构提供基本依据。
主要方法有实体法和功能法两种.
定义信息结构,定义信息系统子系统及其相互之间的数据交换,获得最高层次的信息系统结构。
3、什么是IT治理?
为什么要进行IT治理?
答:
“IT治理是指设计并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包括业务与信息化战略融合的机制,权责对等的责任担当框架和问责机制,资源配置的决策机制,组织保障机制,核心信息技术能力发展机制,绩效管理机制以及覆盖信息化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控机制。
IT治理首先可以提高效率,避免大量纸质单据的传递,而且可以更好的进行追溯.同时IT管理还包括各种数据的存储和备份,这对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而对于生产型企业而言,IT管理还体现在生产系统的更新提高,可以使得整个生产流程更加精确,方便进行管理。
4、系统规划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答: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过程可以分为企业调查和分析、信息系统调查和分析、制订方向、评审和建议四个步骤。
5、可行性的含义是什么?
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答:
可行性是指在企业当前情况下,研制这个信息系统是否有必要,是否具备必要的条件。
可行性的含意不公包括可能性,还包括必要性、合理性.
包含以下内容:
(1)技术可行性
(2)经济可行性(3)社会可行性
第五章系统分析概述
1、系统分析员的职责是什么?
它应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
答:
系统分析员的职责是理解和明确企业目标、经营业务和战略发展方向.按照企业目标制定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并进行分解。
根据企业所处环境和条件制定适合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从可供选择的方法和工具中进行选择,确定适合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和工具.与企业决策层和业务人员充分沟通,了解企业业务需求,准确建立企业的业务模型。
根据企业目标和技术发展动向,结合业务模型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逻辑模型。
对信息系统开发的组织、人员和进度计划提出建议。
撰写系统说明书。
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有:
具备坚实的信息系统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懂得管理科学的知识应有较强的系统观点和较好的逻辑分析能力,能够透过现象看到问题本质,从复杂的事物中抽象出系统模型。
具有突出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从经验积累中进行改革和创新。
还应具备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谈判和协商的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善于与人共事。
2、为什么说系统分析阶段时最困难的阶段?
答:
因为系统分析需要对根据系统的需求,综合公司的各个方面的能力来进行评估,考虑系统实施的各种风险因素,并需要为系统架构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方案,关系项目的成败。
3、请对高校学籍管理系统进行涉众分析。
答:
涉众分析概要
编号
部门名称
涉众说明
期望
sh01
学生团体
经常查询个人信息、查看学校公告
1、查询方便、快捷
2、使用简单
sh02
教务处
对已确认交费的学员进行分班处理、成绩更新填写及其他信息记录和整理工作
1、计算机自动确认缴纳学费
2、计算机自动分班
3、计算机提供信息填写模版
sh03
信息中心
根据实际情况存储、管理学员的各种信息,例如教务处还要进行调班,一记录成绩,处理学员因故退学及学员毕业处理等日常信息维护工作
1、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全面性
2、计算机自动把学生信息分类
3、查询快捷全面
4、学生信息维护操作简易、成本低
sh04
财务处
对入学学员的报名费,学杂费进行管理,对中途退学的学员进行退返学费的管理工作
1、计算机自动统计各类财务报表
2、计算机统计欠费清单
3、计算机自动计算滞纳金
sh05
招生处
新学员到招生处报名与报名确认工作、对学员报名信息中的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下一期的招生计划的制定提供有效信息及决策依据
1、计算机自动确认报道学员信息
2、计算机自动统计相关分析数据
3、提供学生分类和有关发布信息功能
Sh06
领导决策处
根据掌握的学生信息进行分析决策工作,制定相应的招生策略与计划
1、提供可靠、准确的分析结果
2、可以从不同角度呈现分析的结果
Sh07
保卫处
接收学院户籍,登记档案,管理户籍等工作
1、方便学员户籍管理、查询
2、提高学员户籍管理效率
Sh08
银行
提供学员财务数据,
1、符合财务规范
2、重要信息保密
4、系统说明书包括哪些内容?
答:
引言:
说明项目的名称、目标、功能、背景、引用资料、文中所用的专业术语等。
项目概述:
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现行系统的调查情况、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实施计划:
工作任务的分解、项目的进度及预算等。
第六章流程建模
6。
1用什么业务流程图表示学生上课请假的流程图(可与考勤流程图合并).
答:
6.3用数据流程图描述到储蓄所存款的全过程。
6.4结合本校学籍管理系统的实际情况,画出“异动管理"、“奖惩管理"的数据流程图.
第七章用例建模
7。
1如何理解用例和参与者?
业务流程图中的活动是否都可以理解为系统用例?
答:
要正确的识别参与者,最有效的方法是分析系统与外界的交互.除把直接使用系统的人员确认为参与者外.凡是与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包括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交换)的外部事物均可以被确认为参与者。
外部事物指的是:
人员、设备、外部系统、事件。
识别用例有两种方法
(1)根据与参与者有关的服务请求或事件.
(2)根据参与者的职责,是系统应完成的任务,帮助我们识别系统的用例。
7。
6在医院放射科科技接待员、护士和医生使用预约和病历记录系统。
当病人第一时间看病时,接待员使用系统输入病人信息,并负责安排所有的预约。
病人根据预约来放射科进行检查,护士使用系统来跟踪病人每次看病的结果并输入病人的诊断信息和诊疗情况.护士也访问这些信息以打印病人报表会就诊历史。
医生用该系统来查看病人的病史,医生偶尔也输入病人的医疗信息,但通常由护士输入这些信息。
根据以上描述,绘制该系统的用例图。
7.7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对学生自主选课做了以下规定:
(1)教务部门根据各专业培养计划编织学期选课目录(包括课程编号、学分、主讲老师编号、主讲教师、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等),并上网发布.
(2)学生选课应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和选课目录,凡有先后修读关系的课程,应先得先修课成绩,才能选择候选课程。
(3)第一次选课结束,教育部门按照选课情况进行处理。
如果某门课程的选修人数超过规定的容量,选课中心采用随机抽取方法,确定入选名单.如果某门课程无人选读未达到开办制定人数则取消.在规定的第一次选课时间内,学生可以调整选课方案。
(4)第二次选课时,教育部门再提供名额未满的各门课程信息。
学生根据自己的第一次选课结果进行调整.
(5)选课结束后,教育部门正式公布《课程表》后不准退选或者改选。
教师从网上下载课程编班名单,并按名单评定成绩。
学生可以从网上查询自己的选课结果。
识别该系统的用例,并书写选课用例的用例规约。
答:
经过分析得到,选课用例的用例规约有:
用例名称:
课程选课系统用例
创建者:
王美金
日期:
2014。
4。
10
参与者:
教务部门学生教师
用例描述:
教务部分编制学期选课目录,学生选择候选课程;选课结束学生调整选课方案;教师按名单评定成绩;学生查询选课结果
前置条件:
教务部门负责人登录到选课系统
后置条件:
由学生选课产生选课目录并存储
主干过程:
1用户进入系统的登录界面。
2在主界面上选课课程信息查询的功能3学生查看课程的相应信息。
4显示学生首次选课信息5显示修改过的选课信息5学生再次调整选课6系统公布最终选课结果7教师确认选课信息保存9用例结束
异常过程:
数据库异常,显示信息失败。
业务规则:
1学生必须是系统的使用者,能成功进入系统选课。
2凡是有先修关系的课程,先获得先修课成绩,才能选后读课程.
3教育部门正式公布《课程表》后不准退选或者改选
第八章领域对象建模
8。
1如何识别领域中的对象?
答:
领域对象被广泛用作设计软件对象的启发来源.它说明问题域里有意义的概念类。
一个概念类就是现实环境中存在的事物或发生的事件。
OOA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找到系统中的对象或类。
有两种识别概念的技巧:
一、Wirfs—Brock名词短语策略先识别有关问题域文本描述中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然后将它们作为候选的概念类或属性.二、使用概念类别列表,可以根据概念类别来发现问题域中的候选概念。
通过两种方法的综合可以构建一个最原始的领域模型。
8。
2对象关联如何确定?
类图中如何表示对象关联?
答:
关联关系式描述一组具有共同结构特征、行为特征、关系和语义的链接,链接是关联的实例。
整天-部分关联是关联中使用较频繁的一种模式,用于对模型元素之间的组装关系进行组建.表示方法:
一条实线表示.
8。
3泛化关系如何确定?
类图中如何表示对象关联?
答:
泛化关系式一般事物(超类或父类)和该事物的较为特殊的种类(子类)间的关系,类似继承关系.通过两个方面来检查
(1)类的属性或行为不适合该类的全部对象
(2)属性和行为相似的类。
表示方法:
子类指向父类的空心三角形箭头的实线.
8。
4根据学生手册中对于异动管理的规定,识别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几种状态,绘制状态图,包含必要的事件、监护条件和活动。
第九章系统设计概述
9.4什么是总体设计?
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总体设计也称为概要设计,任务是设计出系统的主要框架结构,即组成物理系统的主要成分及其关系。
包括设计软件的体系结构;设计软件结构,即具体组成元素及其关系;设计系统对外接口和服务。
9。
5信息系统详细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详细设计包括各项具体细节,设计软硬件的各个方面,包括输入输出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模块处理过程详细设计/类及用例的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事物代码体系设计、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设计等。
第十章系统总体设计
10.1什么是软件架构?
什么是软件架构模式?
是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结构(structure),每个结构均由软件元素、这些元素的外部属性、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组成。
它是一个软件系统从整体到部分的最高层次的划分。
软件架构模式就是可在多个系统中复用的软件架构模式,包括分布式模式、管道和过滤器模式、分层模式、MVC模式、黑板模式等。
10.4名词解释:
包,子系统,构件。
包:
是一种逻辑分组手段,可以取UML模型中的任何一种事物,将相关成分聚在一起,以构成更高层的组织单元--包,最常用的方法是将类以包为单位进行分组。
子系统:
当按照业务功能或管理职能组织包,并对这样的包进行彻底的封装实现后,一个高层的固有特定功能的构件就生成了,称为子系统.
构件:
是可复用的软件组成成分,可被用来构造其他软件,它实现特定的功能,符合一套接口标准并实现一组接口。
构件代表系统中的一部分物理实施。
10.6什么是模块间的耦合?
怎么度量耦合的高与低?
模块间的耦合是指模块和模块之间连接的联系程度。
通过三个方面累度量耦合的高低:
联系方式(模块间通过什么方式联系),来往信息的作用(模块间来往信息作什么用),数量(模块间来往信息的多少),可用三维坐标表示,离坐标原点越远,耦合程度越高。
10.7什么是模块的内聚?
模块的内聚有哪些情况?
内聚指一个模块内各元素之间的联系程度.
模块的内聚包括:
偶然内聚、逻辑内聚、时间内聚、步骤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等。
10。
9举例说明边界类、控制类和实体类的职责.根据三层架构模式为选课系统设计必要的软件类.
边界类的职责是完成系统与其参与者之间的交互.对于图书系统来说,目前所有的参与者都是系统的用户,因此边界类只有窗口界面这一种形式。
实体类来源于领域模型中的类。
在图书管理系统中“读者"实体类、“借书用户界面”边界类和参与者的协作关系。
“借书用户界面”负责信息的显示,业务逻辑比如“验证合法性”、“提供信息”等是实体类“读者”的职责.
控制类代表协调、排序、事物处理以及对其他对象的控制,经常用于封装与某个具体用例有关的控制流。
10。
11顺序图的作用是什么?
包含哪些元素?
顺序图用于描述涉及用例实现的多个对象实例以及对象之间交互时传递的消息,并按照用例的执行步骤为顺序指明对象的交互顺序.
顺序图的基本元素有参与者、对象、生命线、激活框、消息、控制框架、分支片段等。
10。
16解释以下设计原则:
松耦合原则,单一职责原则,开放-封闭原则,Lidkov替换原则,依赖倒置原则。
松耦合原则:
任何事物只要相互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就意味着事物间的耦合。
在设计时应尽量减少系统各部件在功能上、数据上或结构上的相连关系,应严格规定上层构件或类依赖下层构件或类提供的服务,但下层不依赖于下层,从而使下层部件更易复用。
单一职责原则:
即内聚性原则。
高内聚原则可以从模块设计引申到类的设计。
一个类承担的职责过多,某个职责的变化可能会削弱或者抑制该类完成其他职责的能力,并影响到构建、测试和部署等活动。
多个职责的耦合会导致脆弱的设计,当变化发生时,设计会遭到意想不到的破坏。
开放—封闭原则:
软件实体应该是可以扩展的,但是不可修改的。
开放—封闭原则要在模块本身不变动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模块周围的环境达到修改目的。
“对于扩展是开放的”,当应用的需求改变时,在模块上进行扩展使其具有满足那些改变的新行为;“对于更改时封闭的”,当模块进行扩展时,不必改动模块的源代码或二进制代码。
Liskov替换原则:
LSP是多态顺利实现的保证,从而使OCP成为可能.因为正是子类型的可替换性才使得使用基类的模块在无需修改的情况下就可以扩展。
增加或修改任何一个子类型,基类不用修改(封闭)基类的使用者(客户程序)通过多态得到扩展或修改过的行为(开放)。
依赖倒置原则:
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低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于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
第十一章系统详细设计
11.2系统详细设计的任务是什么?
包括哪些内容?
系统详细设计是模块详细设计需要对每个模块(method或function)的内部处理逻辑进行设计。
当软件结构以类为单位时,总体设计定义了类及关系,顺序图描述了类之间的协作,但类的某个方法内部处理逻辑很复杂时,也需要进行模块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要考虑各个方面和部件内部细节的方案,包括系统的输入输出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程序处理过程设计、网络系统设计、安全性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11.3输出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输出设计包括:
1确定输出内容
2选择输出设备与介质
3确定输出格式
11.5设计人机对话要注意哪些问题?
应该注意的问题有:
1交互过程要清楚、简单,用词符合用户习惯。
2考虑不同教育背景和操作水平的用户,便于维护和修改。
3提供积极的有价值的反馈,错误提示要有建设性。
4关键操作要有强调和警告。
5尽量保持一致(包括布局、颜色、词汇、快捷键、功能键)。
6每次对话有明确的结束信息(包括窗口的切换).
7减轻记忆和思考负担。
11.6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详细设计可以使用什么模型或工具?
设计过程可使用的模型有:
程序流程图(程序框图)、盒图(NS图)、程序设计语言(PDL)、UML活动图.
11.7数据库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1)设计关系数据模型2)规范化3)物理设计4)对象——关系映射ORP
第十二章系统实施
12.2结构化实现方法有什么好处?
结构化实现方法通常主张自顶向下实现,尽量先实现上层模块,逐步向下,最后实现下层最基本的模块(也可以自底向上)。
能有效地解决接口问题;整体性好,结构风险较小;及早提交菜单、窗口等高层模块/类,鼓舞士气.
12。
4“好程序”应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