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新区龙子湖湖滨公园景观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787423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东新区龙子湖湖滨公园景观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郑东新区龙子湖湖滨公园景观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郑东新区龙子湖湖滨公园景观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郑东新区龙子湖湖滨公园景观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郑东新区龙子湖湖滨公园景观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东新区龙子湖湖滨公园景观设计说明.docx

《郑东新区龙子湖湖滨公园景观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东新区龙子湖湖滨公园景观设计说明.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东新区龙子湖湖滨公园景观设计说明.docx

郑东新区龙子湖湖滨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集团档案编码:

[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郑东新区龙子湖湖滨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概况

1.背景分析……………………………………4

2.文化历史底蕴………………………………5

3.现状分析……………………………………6

(1)区位分析……………………………7

(2)道路分析……………………………7

(3)水系分析……………………………7

(4)绿化环境分析………………………8

4.郑东新区城市设计理念分析………………8

5.(SWOT)分析…………………………10

二.设计原则

1.生态性原则……………………………12

2.延续性原则……………………………13

3.人性化原则……………………………13

三.设计理念

1.山水骨架…………………………………14

2.景观序列…………………………………14

3.生态群落…………………………………14

4.人文精神…………………………………15

四.设计构思

1.生态脉络分析层…………………………16

1生态廊道…………………………………16

2生态斑块…………………………………16

3?

生态本底…………………………………16

2.道路系统分析……………………………16

3.功能分析…………………………………17

4.景观绿化分析……………………………17

5.景观规划对策……………………………18

6.铺地分析…………………………………21

7.重点地段(水系,植被)分析…………21

五.经济技术指标……………………………22

六.植物配置表………………………………23

郑东新区龙子湖湖滨公园设计说明

一.概况

背景分析

河南省的城市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仅高于西藏,处在全国倒数第二位。

作为省会的郑州市,近几年的城市扩张速度仅高于开封,处于全省倒数第二位。

郑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郑州地处我国中部,交通十分便利,距周边的大中型城市最远距离只有700公里。

陇海、京广铁路在此交汇,郑州是我国最大的铁路货运中转地。

郑州还是西部开发的桥头堡,由此进入我国西北地区。

郑州完全具有发展物流业的地理优势。

物流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生产、销售企业的货物配送。

以物流为龙头,物流、金融商务、生产企业相互促进,将有助于郑州产业链的完善,共同提升郑州郑东新区的价值。

为充分利用龙子湖高校园区高校的教育、科研优势,岛上规划有高科技孵化基地及产业园、学术交流中心、文化中心及商场、超市、星级酒店、医院、影剧院、游泳中心、专家公寓、商务写字楼等配套设施,具有一定的共享性,将来是一座集商业、文娱、居住、办公等各种城市功能为一体的“学院中心城”。

龙子湖高校园区因占地约平方公里圆环状的龙子湖而得名,规划面积平方公里,约1平方公里的湖心岛位于中央。

按照郑州市郑东新区管委会的整体规划,入住高校沿龙子湖外环路呈扇形布置,园区科研、学术交流中心、大型图书馆、体育馆和公益性设施等将布置在湖心岛上。

 截止到2005年底,已入住龙子湖高校园区的院校共有13所,包括河南中医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等。

2005年9月起,陆续入住学生近两万人,整个园区累计开工单体建筑85栋,开工面积7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2亿元。

文化历史底蕴

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最中间、最平坦的一块土地上,被成为中原,在这最平凡地块的最东边,有一座中国八大古都,这就是郑州商城。

翻开人类文明史,在历史演变的进程中,这里谱写了无数个影响至今的壮丽的乐章。

郑州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商代庙底沟文化、秦王寨文化、屈家岭

登封大禹--中国奴隶社会第一个朝代——夏,有大禹治水在嵩山一带。

《史记》中说大禹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老百姓盛赞大禹治水的献身精神。

史书中记载的“禹都阳城”就在郑州登封阳城。

新郑黄泉--春秋战国时期,郑国、韩国先后定都于郑州的新郑,至今尚存绵延几十里的古城垣,仍然能让我们看到当年郑国强盛时号称中原小霸主的风采。

《左传》中记载有郑庄公与母亲武姜黄泉相见的“掘地见母”故事。

在郑州荥阳京襄城3公里处的一个叫阴司涧的地方,传说就是郑庄公与母亲相见的“黄泉”之地。

楚河汉界--郑州地处中原要冲,当取天下之日,中原在所必争。

“楚河汉界”说的是公元前202年刘邦、项羽对垒于郑州广武的故事。

广武山古战场上的遗迹,有两军对峙之汉霸二王城,有“中分天下”之鸿沟。

刘项对峙两年有余的鸿沟,后来演变成中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

中牟官渡--东汉末年,袁绍成为雄踞北方实力最强的诸侯。

他自恃兵多粮足,于建安四年亲率步兵10万、骑兵2万,南下攻打许都。

曹操被迫以两万的劣势兵力相拒于郑州中牟的官渡,最终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战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着名战例。

先民们在郑州这块土地上争战杀伐,悲壮惨烈,已经融会进历史的长河中,叠藏在文典史籍里,也化作了口口相传的故事在民间演绎。

嵩山武则天--古代帝王登山朝拜大多去的是泰山,惟独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

“武则天封嵩山”的故事,记述了她和嵩山的难解之缘。

她年近八旬时,又登嵩山,在那里向上苍投下除罪金简一通,祈求神灵宽恕自己的过错,流露出一位杰出而复杂的女人的敬畏。

这通金简现在收藏在河南博物院。

登封观星台--元代的大科学家郭守敬,在3年里研制出13种天文仪器。

“郭守敬测天”讲述的是他在郑州登封告成筑观星台测天象的故事。

他制作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比罗马教皇格里高利颁布的“格里高利历”早三百年。

郭守敬计算出的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与今天人类所知实际时间只差26秒。

现状分析

区位分析

龙子湖区位于郑东新区东部,处在新107国道、连霍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和陇海铁路围合而成的区域内,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

龙子湖区包括龙子湖高校园区和科技园区。

郑东新区龙子湖区就是现在所说的东大学城,郑东新区规划中以大学园区为核心的城市簇团,该区域占地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

该区域规划有龙子湖、湖心岛,位于大学城中心地块,各高校校园围绕湖心岛布置,从而形成了以湖心岛为功能及景观核心的格局。

湖心岛位于龙子湖中心,规划用地面积1237亩,规划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湖心岛被1371亩水面、196亩湿地和1299亩绿地环抱,并通过运河与龙湖及其他河渠相连,共同形成郑东新区的生态水系。

岛周边分布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医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15所高等院校,在校生及校职工规模近23万人。

15所高校共享“学院中心城”

道路分析

湖心岛对外交通便利,6条道路形成分布均匀的6个出入口,通过这些出入口,周边各高校的师生可以方便地到湖心岛上进行学习、交流、休憩、娱乐、购物等活动。

地铁1号线和6号线在此交会。

水系分析

龙子湖水系将与龙湖水系相连。

龙子湖水系是郑东新区新城水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湖体及沿湖绿带所构成的湖区面积达到198公顷,并与湖心岛公共绿地一体构成了大学城景观核心区。

从规划上看,龙子湖水系包括东湖、南湖、西湖和北湖4个部分,四湖相连,形成环岛水系。

从龙子湖区域看,这4个湖彼此相连,既相互独立,又首尾相接,形成了一个内循环水系。

从郑东新区区域看,龙子湖北侧的两条规划引水渠及南侧的退水渠,分别连接魏河与东风渠,将龙子湖与郑东新区的水域系统连为一体,以满足郑东新区规划“水域靓城”的总体要求。

此外,它还是郑州市生态水系的一部分。

下一步,郑州市市区内的金水河、熊儿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东风渠等都将连成一体,这样,龙子湖、龙湖、如意湖及东西运河、南北运河等都将贯通,它们将一起构成郑州市生态水系。

绿化环境分析

龙子湖内外环将建10公里“环绿带”

因为地处高校园区,所以休闲和旅游的功能要十分突出,显示出高校园区的人文气质。

龙子湖外环将建设全长公里的环形绿带,内环将建设全长公里的绿带。

北侧两条引水渠均宽25米,分别由20米宽的

绿带及5米宽的渠组成,属于纯景观水域。

南侧退水渠宽80米,涉及功能性排水,该区域设计渠宽为44米,绿带宽36米。

郑东新区城市设计理念分析

新陈代谢城市 ——METABOLICCITY 

  郑东新区的远景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引入了生态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和环形城市的先进理念,立意新颖、风格独特,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意愿。

新区环形畅通的交通

  新的规划一改过去“摊大饼”式城市扩张模式,采取组团开发的概念,把城市结构分为CBD、龙湖地区、商住物流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若干组团,从而为郑州城市远景建设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性城市发展方案。

  每个组团把商业、服务、行政中心沿着环形公路布置,并通过环形公路的相互连通来联系组团。

  沿河流、湖泊、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都规划有大面积的生态回廊绿地,为人居环境创造理想的空间。

生态城市 ——ECO-CITY 

  郑州市将成为拥有三大生物圈的生态城市:

嵩山生物圈、龙湖生物圈、黄河生物圈。

三大生物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过规划形成一个生态回廊。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而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环形城市 ——RING-CITY 

  为缓解城市交通而设的五条环形公路及CBD和CBD副中心的环形建筑群形成了一个独具魅力的环形城市。

共生城市 ——SYMBIOTICCITY

  龙湖地区规划为多层住宅,通过导入传统的四合院和九宫格布局,巧妙地把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理念结合起来,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共生。

郑东新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引入了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以及环行城市等众多先进的理念,新、老城一路之隔(107国道),着眼长远,融为一体,互为依托,相得益彰,体现了新颖的创意和独到的风格。

分为CBD区、龙湖地区、商住物流区、高科技工业区、运动城、龙子湖度假区和科技研究城七个组团,每个组团规划有环行公路,组团的商业、服务、行政中心沿环行公路布置,通过环行道路之间的连接实现组团之间的联系,沿河流、湖泊、高速公路、环路、主干路规划有大面积的生态回廓绿地。

  规划构建了一条西南--东北向城市历史、生态、商业、旅游时空发展城市中心轴线。

该轴线汇集了老城中央商务区、商城遗址、省市领导机关、规划中的新区CBD、CBD副中心、龙湖以及贯穿城区的两条主要河流金水河、熊耳河等,凝聚了整个城市的精华。

郑州未来经济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重视21世纪三种新的成长产业,即IT产业、物流产业、生物产业的发展。

结合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汇于城市中心的特点,提出了V字型城市产业带的构想。

构架了东西横贯、四通八达的道路风格,把新区与老城区有机联为一体。

(SWOT)分析

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

S——strength(优势)

考虑到大学城的位置,龙湖景观设计时可以考虑与校园景观相互呼应,既体现了龙湖景观的对外渗透,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与周围环境的一个交流;又创造了优美的大学景观环境。

规划力求充分打开各校园入口与龙子湖的对景视线并拓展亲水慢行体系,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滨水景观空间,令水与校园相映相生,形成“亲水校园”的景观特色。

学区生活在湖滨公园景观规划中,打造丰富、具有变化的自然环境空间,以形成学子们的户外舞台,激发学子们参与、创造的热情。

湖滨公园的景观设计兼顾各校园的个性与共性,塑造具有浓厚校园文化特点的特色景观文化空间和共享景观文化空间,成为各校内景观的有益补充。

W——weakness(弱势):

在规划中,龙湖是黑川纪章构勒“生态城市”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自然原素”。

根据他的设想,龙湖将“以部分地下水和部分中水为水源”。

因为“郑东新区在历史上一直存在大片的湖泊和沼泽,地下水位并不低”。

除了利用污水所“变”的中水,他还曾将龙湖的水源寄托于国家的“南水北调”工程。

而在今年5月22至24日召开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上,来自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的一位权威专家已明确提出:

南水北调一期工程调水水量有限,主要用于解决沿线城市的生活用水。

郑州这次的土地都是违反规划的。

大学城这14000多亩都不是城市建设用地,都是农用地和很少量的集体建设用地。

农用地就是不能搞建设的,少部分的建设用地有一部分就是原来的村庄”。

水岸青青沿河的各类用地将会为湖滨公园带共同构建一条节奏变化的水岸天际线。

可河南财经学院临近龙子湖的地块,建设的楼层过高。

龙子湖两岸为突出自然风光,应控制各类滨河建筑的高度和规模,形成以绿为主的滨河生态景观风貌。

O——opportunity(机会):

郑东新区规划把一个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现被鱼塘分割、常年积水的沼泽地挖造成人工湖。

而这个人工湖的土地征集要投资近15亿元,开挖须1个亿,但人工湖建成后周边的土地将大幅升值,将从每亩10万升到65万元,可出售的土地近4500亩,可回收约20亿元资金。

郑州将赚回一个人工湖。

T——threat(威胁):

郑州是一座缺水的城市,在其规划中却设计了一个面积平方公里的龙湖;“如意”是一个小的物件,而城市是生活,他却在城市中画如意,交通都难以组织。

周干峙指出了“所谓的日本专家”的“硬伤”。

“从规划构图上来说,黑川纪章的‘如意’设计比较新颖,能够凸现城市品位,体现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特色。

但在交通这一块,由于曲线设计过多,安全确实不太好控制。

”黑川纪章的方案,“比较明显的问题正是曲线道路、交叉路口和桥梁太多”

二、设计原则

1.生态性原则

生态是景观设计永远的主题,尊重,注重保护和利用现在的古城自然景观资源,创造一个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相互补充,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的生态环境。

经济合理利用土地和其他资源,实现向自然适度索取与最优回报间的平衡,共生,共荣,共存,共乐,共雅。

片区景点宜以植物造景为主,且以乔,灌,草复层绿化为佳。

2.延续性原则

A.与郑州总体规划相吻合,景观环境规划应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设计,应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延伸和拓展,必须强化总规的原则和特色。

B.公建与自然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追求建筑长在自然环境中的意境。

C.水陆空间交流,绿地局部伸入水内,延伸至水面空间。

D.制造一些通透性好的半开敞的“灰空间”,如门厅,廊架,亭阁,平台等。

E.在硬质景观(广场,硬地,铺装等)中采用与校园建筑相同或相识的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的延伸处理。

F.水面应尽量保持其完整性,使绿色楔入自然环境,自然景观延伸到人工景观中。

G.与郑州商城的历史文脉相延续,相拓展。

3.人性化原则

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理念上,即关注人的行为模式,注重人的行为心理,尊重人的精神世界。

景观设计强调对周边居住者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大家在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亲和与人文的魅力。

三.设计理念

山水骨架:

构思中考虑在原有水系的基础上:

设计山水相依的景观骨架,建立一个生态湿地景观的共享生态绿心、自然河流形成的湿地走廊、呈指:

吠分布的绿色山体并渗透到整个场地的生态通廊、形成一个开放、有机、共生、共融、互促、互补的校区生态网络。

景观序列:

设计以入口大门广场为起景,向北形成景观主轴,依次为独具特色春季柳荫园、夏季水景园、秋季枫叶园、冬季松柏园,形成完整的景观层次和和谐的景观序列。

生态群落:

在全校园现状山丘和水系的基础上,体现山水环抱的环境,保护基地现状的生态,形成生态群落。

通过山体包覆的植被反映自然、季节、气候和时间的变化。

山体的植被逐渐向建筑周边以及建筑庭院内部延伸,将建筑与自然有机的融合。

结合大学城现状条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充分利用现有地形、水系,使用乡土树种和园林观赏植物,营建连绵的山五密林,带状道路绿带、人工湿地,形成以连续的山水生态脉络为骨架,山体生态林、谷地水系植物群落景观为主体,通过生态林廊道联为一体,创造复合层次植物体系的植物群落,创建富有四季变化的植物群落景观。

人文精神:

将“厚德、笃学、砺志、创新”的传统校训观念与现代教学理念的结合,中国的儒家学派与西方教育观念结合,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以及现代教育理念“多元智能化与网络化教学”的理念中,整理出重师创校以来五个重要的发展历程:

创校尹始、曲折前进、改革恢复、全面发展、辉煌未来。

以水为载体智慧之源,智慧之海,通过水系的设计,溯水而上,引水思源,激励学生不断追求真理,奋发前进。

水之“上善若水、厚得载物”高尚品质陶冶师生的情操,净化品质。

展现古城镇规划设计中“延续历史,回归自然”的理念,遵循“以人为本”和“源于自然,重返有机”的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强调物质环境与人文历史环境并重,以整体性,实用性,开放性,现代性为原则。

四.设计构思:

龙子湖大学城是生态化、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的一流的大学园区,所处的区域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郑州东部及良好生态环境的东部新区,且与郑州的未来发展战略的东拓轴重合,故在道路绿化及景观系统的设计中,遵循以“生态、和谐共生、新陈代谢”,本着凸显高校特色,体现“自然、简洁、明快、优雅、清新”的设计风格,将湖滨公园独有的魅力尽显。

生态脉络分析层

“一轴、两环、四组团”的生态框架。

 l?

生态廊道

一轴为南北向主要景观轴线,细化说来,还有两条南北向次要景观轴线。

也是郑州东拓发展的轴线,将南北片区的景观联系,体现出生态的延续性。

2生态斑块 

 两环则是顺应地势,就着被水系分成的两个片区,组织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地块,内环为动,满足学生活跃的心理;外环为静,既提供安静的休憩、思考环境,又防止了对校园正常生活的干扰。

动——静的不断变化,用独有的设计语言来表达设计的理念。

  3?

生态本底

  四组团由于刚好处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顺应时间轴,依次春—夏—秋—冬,故此每个组团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模式和表达语言,但共同都体现自然、生态、现代的理念。

生态血脉将交叠的四组团紧密相连,环线则在贯穿于组团之中。

设计上运用交融的方式,再现四季、表达环线本身的特色、体现组团的识别特征。

道路系统分析

由于是以不规则的基地为依托,将内部道路以流畅曲线构筑道路骨架,采用环形放射状网,用以沟通各组团之间以及城市道路相连,做到对外交通的可达性,通畅性。

将改造地块分为若干区域,内部设有滨水道,景观廊道,主干道路,次干道路,支路等不同级别路网。

由于主干道通畅无阻,路面足够宽,可兼作消防通道使用。

各级道路尽量将不同功能区有效地联系起来,做到交通方便。

主干道路:

主要以人行为主,以非机动车以及消防用为辅,约6米,呈环形布置于地块之中。

次干道路:

人行为主,约4米,在两级道路之间小型广场交接,以便进行交通疏散。

支路:

健身休闲游步道,约2米,以供居民休憩观景。

滨水道路:

单人或两个并肩步道,约米,以方便人亲水心理。

功能分析

以环形道路系统为依托,将基地规划为不同性质用地的功能区,根据基地周边大学的布局,设有观赏区,游乐区,娱乐运动区,中心喷泉区,休闲区,成环形向内聚集,服务于整个片区;

景观绿化分析

景观绿化从建筑,绿化,道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但重在分析建筑和绿化两方面。

本设计以滨水景观带和中心广场伊始,主要建筑(茶室、咖啡屋、商业店铺等)为核心景观区,内部设有2m宽的卵石步行道,亲水平台,观赏健身散步道,休闲亭以及雕塑等。

景观设计方面,重在突出片区的生态型和可持续性,在周边设有生态绿化带,与水景紧密结合。

景观规划对策

1创造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加强校内交流

  素质教育需要在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除课堂中的知识学习外,课外的交流应成为课堂的必要延伸。

在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应本着“环境育人”的思想,根据交往活动的不同营造立体的、多层次的参与性系统空间,来丰富校园共享空间框架。

校园交往空间形态应层次分明,有各类广场、各种绿地、步行道、联系走廊、庭院等;且强调空间的连续性前提下的有序流动与转换,形成各类空间的开敞与封闭、人工与自然、静态与动态的对比,使空间充满活跃的生气和愉快的变化,创造出从公共、半公共到半私密空间的自然转化,既反映了信息社会对空间流通和开放的要求,又保持了传统空间亲切宜人的尺度。

为师生及校外人员提供各种社会交往、信息交流和知识融会的交往空间,来满足师生的礼仪、集会、运动、休闲、交流等功能要求;加强空间场所的功能复合性和模糊性,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不同交往需求,激发校园空间的活力;积极开展创新实践锻炼,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同时注意全天候的交流场所(风雨走廊)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为师生营造宜人的交往环境。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促进各学科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

2扩大学校对社会的开放,加强师生与社会人员的交往

高校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师生与社会有广泛的接触;同时,高校随着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的加速,学校与社会的合作也日益密切。

因此,大学需要推倒厚重的“围墙”,主动归于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之大花园中的“世内桃园”。

在校园景观规划时应重视“社会校园结合部”的环境,让大学成为社区文明中心,从而使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学生在实习中成长、带动和激励所在地域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健康繁荣。

在景观规划中在校前区和图书馆、体育场、科技产业区等向社会开放的场馆周围安排各种交流的场地,并举行科技咨询服务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等,加强同社会的双向多元的交流和沟通,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校园对社会的开放。

3重视人性化景观规划设计

  新时期“大众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同时会造成众多老人、残疾人出现在校园。

这就要求校园应成为一个“以人为善”的场所,呼唤“人性”回归是新时期的校园景观设计的又一重点。

校园景观无论在整体规划还是在细部设计方面,都应从使用者的实用性角度出发,即空间的营造、植物的配置、小品的尺度及布局、材料的选择上等都要以人为本,以人的行为规律与审美标准为基点,要考虑到校师生日常生活行为的需要,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学生加以关怀,从而创造快捷、高效、舒适、优美的校园。

4合理开展大学校园旅游

  校园旅游将成为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国的大学既有百年名校,又有新兴的大学或新校区。

它们或具有古朴、典雅、厚重、执着的人文景观和学术精神,或具有优美、秀丽的自然景观,都可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加以利用开发。

既可让校外人员感受大学文化氛围、普及科学知识、欣赏自然美景,又可让高校被了解,从而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还增加了社会人员与师生的交流机会。

在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通过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学校特色的人文景观,使之成为极富特色的旅游资源。

每个学校要深挖学校内涵,突出自身特色;老校园突出浓厚的人文资源和多元的景观;新学校或新校区要强调自然环境为特色并积极培育新校园文化景观;科技园(高校与科技园结合)要充分发挥科技特色,强调参与性、专业性和趣味性。

绿色植物

考虑到各个地块的朝向,分别布置符合四季的景观带。

内环依次为柳荫园、海棠园、竹园、楸木园、松柏园。

外环依次为樱花园、水景园、紫薇园、枫叶园、梅园。

各个园内植物配置按照上、中、下层合理分配。

大面积草地,富有造型的灌木,成排的树木围合一个有一个生态空间,绿色植物被人们成为“有生命的建筑材料”,绿色可以使长时间从事脑力和视力活动疲劳的人脑和眼睛得以恢复,并且达到改善城镇片区小环境,小气候的作用,营造了更具恬静,怡心,自然的环境。

建筑分析

在建筑造型方面,多采用曲线形建筑,以绿色为建筑颜色如茶室、咖啡屋以及餐厅等公共服务设施建筑,以融合于自然。

例如茶室,采用树叶的平面外形。

另外,还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