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化石阅读诗歌概括鱼化石形成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784691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化石阅读诗歌概括鱼化石形成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鱼化石阅读诗歌概括鱼化石形成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鱼化石阅读诗歌概括鱼化石形成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鱼化石阅读诗歌概括鱼化石形成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鱼化石阅读诗歌概括鱼化石形成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鱼化石阅读诗歌概括鱼化石形成的.docx

《鱼化石阅读诗歌概括鱼化石形成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化石阅读诗歌概括鱼化石形成的.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鱼化石阅读诗歌概括鱼化石形成的.docx

鱼化石阅读诗歌概括鱼化石形成的

鱼化石阅读诗歌概括鱼化石形成的

【篇一:

鱼化石阅读诗歌概括鱼化石形成的】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鱼化石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揭示了怎样的自然规律?

”相关的问题,学网通过互联网对“鱼化石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揭示了怎样的自然规律?

”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

rt,我想知道:

鱼化石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揭示了怎样的自然规律?

,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解决方案1:

第一节是鱼儿在海中游乐,第二节是鱼儿遭难,第三节成为了化石,第四节第五节是鱼化石的样子,最后俩节是作者看到鱼化石,发出的感慨。

自然界的规律:

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若没有变化或赶不上变化都将被淘汰;

落后就要挨打:

现在当奋起直追,不断地学习,生到老学到老。

/18880/141821/1418217263617924.html/18880/141821/1418217263617924.htmlreport鱼化石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揭示了怎样的自然规律?

:

解决方案1:

第一节是鱼儿在海中游乐,第二节是鱼儿遭难,第三节成为了化石,第四节第五节是鱼化石的样子,最后俩节是作者看到鱼化石,发出的感慨。

自然界的规律:

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若没有变化或赶不上变化都将被淘汰;落后就要挨打:

现在当奋起直追,不断地学习,生到老学到老。

...

【篇二:

鱼化石阅读诗歌概括鱼化石形成的】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过了多少亿年,从以上诗句已了解

【篇三:

鱼化石阅读诗歌概括鱼化石形成的】

中国诗人艾青、卞之琳都写了一首名叫《鱼化石》的诗歌。

鱼化石的形成鱼化石鱼化石,英文名称[ichthyolite]

鱼化石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

①很久很久以前(大概几亿年前),江河湖海中生活着鱼。

②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

由于水底空气被隔绝,又有泥砂覆盖,鱼的不会腐烂。

③经过亿万年的变动,又长期与空气隔绝,还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尸体上覆盖的泥砂越来越厚,压力也越来越大。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鱼尸体上面和下面的泥砂变成了坚硬的,夹在这些沉积岩中的鱼的尸体,也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且十分坚硬,这就是“”。

艾青《鱼化石》原文欣赏鱼化石——艾青

鱼化石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里跳跃,

艾青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爆发,

也可能是,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员在

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运动,

在运动中前进,

即使死亡,

能量发挥干净。

作者简介艾青艾青(1910-1996),原名,出版的诗集有《》(1936)、《》(1939)、《》(1940)、《》(1943)、《》(1980)、《雪莲》(1983)等。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

1929年在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诗歌。

比利时诗人给他的影响最大。

1932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此诗以笔名“莪伽”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2卷第3、4期合刊。

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组织春地画社。

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

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等。

1935年10月,经保释出狱。

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武汉,写下《》。

1938年初到西北地区,创作了《》等著名诗篇。

同年到,任《》副刊编辑,又与戴望舒合办诗刊《顶点》,此间较重要作品有《诗论》。

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不久赴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

此时代表作有《向太阳》等。

1944年获模范工作者奖状,并加人中国共产党。

1945年10月随华北文艺工作团到张家口,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领导工作,写有《》等诗。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到黑龙江农垦农场劳动,1959年转到新疆石河子垦区。

1979年彻底乎反后,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宝石的红星》、《》、《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等。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作品赏析版本一:

凝视着一片化石

在客厅厨柜里摆着一块十多厘米见方的褐色的石板,上面清晰地露出一条鱼的骨骼的纹印。

艾青

有人问:

“艾老,这是鱼化石吗?

“是的。

“您的《鱼化石》就是根据它写的吧?

“不,不是。

你看,这是一条鱼的化石。

我写那首诗,是根据当年在延安时林伯渠先生所存的一块很大的鱼化石写成的。

但是,那上边不是一条鱼,而是六七条,不是僵死的,而是游动的,你不记得我在诗中这样写的吗:

“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

几十年前在延安看到先生的鱼化石,几十年后这鱼化石却启动了诗人的灵感,使诗人写下了《鱼化石》一诗,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说明了创作上的一个真理:

生活积累对于创作是多么重要!

看到鱼化石的当时,诗人并没有写诗,而是到了1978年,诗人遇到了契机,遇到了心灵感应,《鱼化石》一诗才应运而生了。

生活有时是非常不公正的。

1957年,诗人被无端地打成“”,从此便被无情地埋没二十年,不仅不能发表作品,甚至连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都被剥夺了。

诗人从社会上消逝了。

到1978年,诗人复出之后,不能不对这漫长的痛苦生活作深入的思考。

正是在这种深入的思考之下,诗人在鱼化石上找到了流溢之口。

鱼化石的形象和诗人心中的思绪相撞击,使诗人产生了。

因为鱼化石的形象能极贴切地表达诗人的思绪。

当然,要通过鱼化石来表达自己的思绪,要表达得生动感人,不仅要对自己内心的思绪有准确把握,还要对鱼化石的形象有准确把握,并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

而诗人正是具有这种把握能力的高手。

《鱼化石》一诗,着力在描绘鱼化石。

诗人用的极朴素平易的语言,却把鱼化石的具像描绘得栩栩如生。

在描绘鱼化石的同时,又使人无不感到诗人是在倾泻自己的深入思考——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生命竟被变成“鱼化石”。

这种痛苦,这种灾难,怎能不令人震撼!

《鱼化石》一诗的艺术魅力产生了。

活泼的“鱼”被“火山爆发”、被“地震”埋没了,多少年后,“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诗人是在写“鱼”,也是在写人。

“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还有什么比这更痛苦。

诗人把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表达得如此深刻,是因为诗人有着痛苦的切身感受。

著名女作家在看了这首诗后,她所说的一句话是对的:

“这是写艾青自己嘛!

”不错,这首诗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正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叹。

但不仅仅是如此。

诗人也是对许许多多与自己命运相同的人们的心绪的倾泻,表达了许许多多人的痛苦的切身感受。

是对一种不公正的社会现象的控诉。

正像诗人自己所说:

“这些年变成化石的人太多了。

”这就清楚地说明,诗人在写这首诗时,就不是只想着个人的哀怨、个人的命运,而是想着许许多多人的。

因而,这首诗的含意就具有了很强的典型意义和概括力,同时,也就能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即使没有经受过这种变“化石”的苦难的人们,对诗中的含意也能完全理解,因为变“化石”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渐接地或直接地,谁又没有或深或浅的感受呢?

这里还要指出的是,诗人写《鱼化石》,并不是消极的,而是希望这变人为“化石”的现象再也不要出现了,甚至诗人在诗中明确地指出:

“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

诗人直率地提醒人们,要接受教训,这是许多人以生命作代价换来的教训,这教训太深刻了。

同时,诗人也表达出了自己博大的胸怀,甚至可以说是战士的一种胸怀。

那就是强烈的献身精神。

诗人在诗中这样直抒胸臆,和前面提醒人们要接受教训一样,具有警策作用。

联系前面对鱼化石的刻画和描写,就使人感到诗人的提醒更强有力了。

版本二艾青的《鱼化石》是一首哲理诗。

艾青从鱼化石中获得了从亲历的特殊体验中所总结的惨痛的人生教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并且通过象征手法,用鲜明生动的意象、朴素平凡的语言,道出了最普通、最基本的人生哲理。

全诗共七节,在诗意上可分四层。

第一层(第1节)写鱼的生命之舞,第二层(2节)写鱼生命毁灭的悲剧。

第三层(3、4、5节)写鱼化石的形态。

第四层(6、7节)写诗人从鱼化石获得的领悟并提示的人生的哲理。

艾青诗歌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于把象征性的抒情同哲理性的思辩结合起来,抒发对生活对生命对人生的真知灼见。

具体到本诗则是用哲理性的诗句统领全篇,使象征性更加明朗;同时又用富于启示性和暗示性的生动意象和鲜明形象,拓展读者的思维空间,引导人们探索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真谛。

这样既避免了象征、暗示的晦涩,又不致说理枯燥,从而达到平易与深邃、象征与哲理的有机融合。

首先诗歌描绘了象征物鱼化石的鲜明形象。

它曾经是一个动作活泼、精力旺盛,在大海里自由自在跳跃、浮沉的生命存在,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火山爆发或地震,把它埋进灰尘,变成了生物化石。

多少年以后,它重见天日。

此时,尽管作为物质生灵形体是完整的,它“栩栩如生”,“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连一丝叹息也没有,有的只是沉默,它的生命已宣告终结。

至此“火山”、“地震”、“鱼化石”的暗示性、象征性已十分鲜明。

在“文革”时代许多人包括诗人在内不是都有过类似的梦魇般的遭遇吗?

但诗人并未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的苦涩咀嚼上,而是在历史的教训中揭示出启迪现实,昭示未来的客观真理——“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抒发了“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的胸襟。

总之,本诗以“其力大,其思雄”,被誉为“少有的佳作”。

卞之琳《鱼化石》原文欣赏鱼化石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你真象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作者简介卞之琳(1910.12.8-2000.12.2),生于海门汤门镇,祖籍江苏水,曾用笔名季陵,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

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

《》是他不朽的代表作。

对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被公认为中重要的诗歌流派的代表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1933)、《》(1935)、《数行集》(收入《》1936)、《慰劳信集》(1940)、《》(1942)、《雕虫纪历1930-1958》(1979)等。

作品赏析版本一一

夏济安在西南联大教书的时候,爱上他班里的一个女学生,可是一个人内心狂热痴想,很少化为切实的言行,偶有笨拙的表示,自以为深意存焉,对方却极可能浑然不觉,结果,自然是没有什么结果。

《夏济安日记》在台湾是一本很有名的书,重版多次,我手头所据的是时报文化出版公司一九八0年第八版的复印件。

一代名家的这一段苦恋心迹,不能不令读者感慨良多。

夏济安那时来往较多的年轻同事有卞之琳、钱学熙等,而卞之琳的恋爱苦恼之深犹甚于他,所以他有时候会把自己跟卞之琳比,以苦比苦,似乎苦还可以忍受,恋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独于己如此,这也勉强算是个安慰。

一九四六年一月十二日记:

钱学熙“批评卞之琳爱情失败后,想随随便便结个婚,认为这是放弃理想,贪求温暖,大大要不得。

”夏济安在日记里替卞之琳——其实是为自己——辩解道:

“可是像卞之琳这样有天分有教养的人,尚且会放弃理想,足见追求理想之难了。

卞之琳苦恋的对象是张充和。

一九三三年,卞之琳虚岁二十三,夏天在英文系毕业,秋天认识了来北大中文系念书的张充和。

因为张充和,卞之琳诗创作也发生了很有意味的变化。

当初先生曾经当面夸他在年轻人中间不写情诗,他自己也说一向怕写私生活,“正如我面对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激情,我在私生活中越是触及内心的痛痒处,越是不想写诗来抒发。

事实上我当时逐渐扩大了的私人交游中,在这方面也没有感到过这种触动。

”“但是后来,在一九三三年初秋,例外也来了。

”——他在《〈雕虫纪历〉自序》中坦言——“在一般的儿女交往中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结识,显然彼此有相通的‘一点’。

由于我的矜持,由于对方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颗朝露罢了。

不料事隔三年多,我们彼此有缘重逢,就发现这竟是彼此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的一粒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

我开始做起了好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

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

仿佛作为雪泥鸿爪,留个纪念,就写了《无题》等这种诗。

”但事情并不到《无题》诗时期为止,“这番私生活以后还有几年的折腾长梦”。

说得更郑重一些,这其实是一个人一生中刻骨铭心的经验和记忆。

其中不乏一些感情的细节,如《无题三》所写——卞之琳

我在门荐上不忘记细心的踩踩,

不带路上的尘土来糟蹋你房间

以感谢你必用渗墨纸轻轻的掩一下

叫字泪不玷污你写给我的信面。

门荐有悲哀的印痕,渗墨纸也有,

我明白海水洗得尽人间的烟火。

白手绢至少可以包一些珊瑚吧,

你却更爱它月台上绿旗后的挥舞。

香港的女士是卞之琳研究专家,她编选的《》一书附有《卞之琳年表简编》,极其简单的年表,许多事情只能略而不记,却特别在意地记下了与张充和相关的“细小”信息,如一九三三年的初识;如一九三六年十月,回老家江苏海门办完母亲丧事,“离乡往苏州探望张充和”;如一九三七年,“三月到五月间作《》诗五首”,又,“在杭州把本年所作诗十八首加上先两年各一首编成《装饰集》,题献给张充和,手抄一册,本拟交的新诗社出版,未果,后收入《十年诗草》。

”如一九四三年,“寒假前往重庆探访张充和”,其时距初识已经十年。

年表虽然是张曼仪所编,这些事情却一定是卞之琳讲出来并且愿意郑重编入年表中的。

一九五五年,卞之琳四十五岁,十月一日与青林结婚。

据张充和的二姐张允和讲,“四妹喜欢小红帽,在北京大学念书时同学们叫她‘小红帽’。

小红帽很淘气,有一次到照相馆特意拍了一张歪着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古怪照片,又拿着这张照片到东吴大学的游泳馆办理游泳证。

办证人员说,这张照片怎么行,不合格。

她装出很奇怪的样子说‘为什么不合格?

你们要两寸半身,这难道不是吗?

”(《张家旧事》)张充和喜欢男装,这一点像三姐张兆和。

她特别擅长书法和昆曲,后来在美国的大学里,也传授此道。

张充和还记得一件趣事,说是沈从文为追求三姐,一九三三年寒假第二次到,晚饭后张家姐弟围着炭火听他讲故事。

沈从文有时手舞足蹈,刹不住车。

“可是我们这群中小学生习惯是早睡觉的。

我迷迷糊糊中忽然听一个男人叫:

‘四妹,四妹!

’因为我同胞中从没有一个哥哥,惊醒了一看,原来是才第二次来访的客人,心里老大地不高兴。

‘你胆敢叫我四妹!

还早呢!

’这时三姐早已困极了,弟弟们亦都勉强打起精神,撑着眼听,不好意思走开。

真有‘我醉欲眠君且去’的境界。

”(《三姐夫沈二哥》)

抗战爆发后,张充和与、一家集聚昆明,张充和的工作是专职编教科书,这项工作由杨振声负责,沈从文是总编辑并选小说,朱自清选散文,张充和选散曲,兼做注解。

一九四七年张充和又和三姐一家相聚北平,第二年来自美国的一个年轻人认识了在北京大学任教的沈从文,并和沈家的两个男孩交上了朋友,说是有益于学习汉语。

沈从文很快就发现,这个常常来家里的年轻人对张充和比对他更感兴趣,便不再同他多谈话,一来就叫张充和,让两个人单独在一起。

连孩子们都看出了苗头。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九日,这个叫傅汉思(hansh.frankel)的美国人和张充和举行了一个中西结合的婚礼,一个月后离开北平同往美国,从此行影相随,幸福度日。

卞之琳是个极度认真的人,他的“我”似乎始终处在他身上同时存在的“另一个我”的相对于一般人而言更为严格的注视、牵制、监控和反省的状态的之下,这样一种构成使他性格和气质中的一些因素显得特别突出,譬如沉潜、内向、多思、矜持、顾虑重重、犹疑不决等等,这促成了他的写诗活动对于他要表达的情与事,是一种有“距离的组织”,另一层次上,也使他对自己的诗歌写作的叙述,能够保持比一般的作家自述更多一些的理性、“客观”和审思,也成为一种有“距离的组织”。

基于这一角度考虑,卞之琳的自述长文《雕虫纪历自序》就有理由被看作是提供了许多重要信息的、可信度很高的“交代”。

他说,“人非木石,写诗的更不妨说是‘感情动物’。

我写诗,而且一直是写的抒情诗,也总在不能自已的时候,却总倾向于克制,仿佛故意要做‘冷血动物’。

规格本来不大,我偏又喜爱淘洗,喜爱提炼,期待结晶,期待升华,结果当然只能出产一些小玩意儿。

”这种跟自己过不去的倾向和做法,并不仅仅是性格和气质因素使然,出于诗学和诗艺上的讨论,我们自然会注意到他所选择并受其影响的古、欧诗歌传统和潮流,而对一个有自觉追求并逐渐产生相应的文学能力的诗人来说,为了消化影响、脱出影响,则努力变“古化”和“欧化”为“化古”、“化欧”。

一般说来,写诗是一回事,在生活中表达感情是另一回事。

可是如果把诗与生活混合为一,用诗来表达感情呢?

卞之琳诗思、诗风的复杂化,特别见于从一九三三年到一九三七年抗战前的创作。

这一时期的创作代表了他写诗的最高成就,多能以细密繁复的组织、趋向延伸的内蕴,传达现代人精微、敏锐、复杂的经验、思想和感受。

这些诗耐读的品性,其中一个原因与卞之琳规避直接表达有关。

他的写诗,也像他诗里常常写到的人、事、物的迁变一样,起作用的是淘洗、沉淀,倘若以诗解诗,不妨留意这样的诗句:

“我明白海水洗得尽人间的烟火”(《无题三》);“‘水哉,水哉!

’沉思人叹息/古代人的感情像流水,/积下了层叠的悲哀。

”(《水成岩》);他仿佛相信时间的力量,而“时间磨透于忍耐!

”他总倾向于认为“回顾”时还挂着的“宿泪”(比即时的热泪)更有表现力(《白螺壳》)。

这样一来,他在诗中表达的感情,就显得特别曲折。

譬如想象《无题四》里出现的这样的日常情景:

看见所爱的人胸前的饰品,想知道它是才哪里来的,这大概是普通的、自然的、直接的反应;可是到了卞之琳的诗里,那个人因此要研究物质文化交流史。

从生活的立场而不是从诗的立场上来看,这个弯就转得太大了,甚至令人不明白所以言。

前面再加上两句起兴似的铺陈,真是煞费苦心——

隔江泥衔到你梁上,

隔院泉挑到你杯里,

海外的奢侈品舶来你胸前:

我想要研究交通史。

不过要是读明白了其中的用心良苦,恐怕十有八九的情形是无言以对。

更无言以对的是这样的“色空觉悟”:

因为世界容纳了恋人的款步,所以它是空的。

这是《无题五》——卞之琳

我在散步中感谢

襟眼是有用的,

因为是空的,

因为可以簪一朵小花。

我在簪花中恍然

世界是空的,

因为是有用的,

因为它容了你的款步。

如果不是出于个人特别的习惯、意识和诗艺的琢磨,怎么会写出《鱼化石》(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

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卞之琳《鱼化石》的另一种解读

“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第三行诗里出现了一个很普通但略带恍惚的意象——“镜子”。

一个投映反射影像、透明又虚空的实物。

让人惊叹的是,“我”并没有按照女子情感发展的常规思维选择问句或感叹句。

而按爱情来看,又哪一个恋爱中的女子不会对恋爱中的幸福生发几分疑惑或感慨呢?

但“我”竟小心翼翼地避开了疑惑和感慨。

仿佛一不小心的一声探询,会玷污爱人如镜子般爱“我”的纯净,一声感叹会流露出女子浅薄的骄气。

“我”平淡的诗句里充盈着一片安宁,一种心有灵犀的会意和自慰,这种蕴藉着节制的丰润情感,让我们看到了这场恋爱中的女子古典般的宁静和自我满足的沉醉感。

显然,第三行诗是前两行诗意识的延展,是沉迷爱河中的女子对爱人所给予的深爱的比喻式归结。

两情相悦的男女,多像镜中映出的自己的影像,又多像与水相溶的鱼,眼中映出彼此,相互爱怜,互相珍视,爱情之花就这样静静绽放。

卞之琳“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最后一行诗是理解这首的关键。

卞之琳说:

“鱼成化石的时候,鱼非原来的鱼,石也非原来的石了。

这也是‘生生之谓易’。

近一点说,往日之我己非今日之我,我们乃珍惜雪泥上的鸿爪,就是记念。

”从卞之琳的自注看,鱼成化石的时候,一切都在改变;当记忆成为化石,你我也早已改变。

从全诗整体来看,这最后一行诗仿佛打破了爱情的宁静,变得有些突兀。

因为诗句中出现了一个表距离的形容词“远”,和一个表因果顺连的副词“乃”。

从诗歌语义逻辑看,“远”是构成“乃”的前提,或者说“远”是构成“乃”的原因,“乃”才是构成“远”的结果。

“你我都远了”,是“你”“我”空间距离的扩大,也许是物理空间,也许是心灵空间,也许是时间空间。

总之,距离会产生美,距离也会生成隔膜。

“乃有了鱼化石”,便是距离所生成的美和隔膜的产物。

一条鱼离开了它休养生息的水,时间会把它变成鱼化石;一个男子与爱他的女子背向而行,心灵也会把爱情变成记忆的鱼化石。

因此“鱼化石”虽意味着永恒,但它更意味着鱼远离水的被禁锢的痛苦。

就像爱情一旦变成记忆的化石,带给女子的一定是无尽的哀怨一样。

但为什么鱼水交溶的爱情会突发情变呢?

“鱼化石”到底寄予了人生几多美丽与哀愁,欢悦与彻悟?

说:

“食、色,性也。

”“爱”是人类最原始的欲望,也是人类最普遍的根性。

对一个女子而言,“爱”的意义也许更大。

但是在男权极化的社会里,女子要求被爱的权利和欲望却只能作为人生的梦想埋藏在心里。

《鱼化石》演绎的便是一个女子从寻求爱之梦到失落爱之梦的理想幻灭过程。

首句“我要有”是寻梦的开端,这是一个女子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是女子对自我权利和欲望的肯定。

次句“我往往”是梦的沉迷,寻求爱的女子沐浴于理想的爱河,深深陶醉在爱的温柔乡里。

第三句是梦的延续,在虚幻的爱之梦里,“我”可以不追问“你”对“我”爱的深度,“我”可以不张扬“你”爱“我”的真挚,“我”只要静静的享受“你”无边的爱,就像鱼儿静静享受流动的水。

然而,这场乌托邦式风花雪月的爱恋,它注定了女子关于爱的联想只可能是朦胧恍惚的认识,正因为如此,诗歌中所有关于爱的意象才会那样的抽象和特别,如“怀抱的形状”、如“水的线条”,甚至女子会不自觉地用那每日照见容颜最亲密无间的“镜子”来投射“你”“我”冰清玉洁但虚空的爱情。

仿佛马拉美《冬天的颤抖》里的“你那面威尼斯镜子”,“深得像一泓冷冷的清泉,围着镀过金的岸;里头映着什么呢?

啊,我相信,一定不止一个女人在这一片水里洗过她美的罪孽了;也许我还可以看见一个赤裸的幻象哩,如果多看一会儿。

”在“镜子”里,有多少个女子曾敞开心扉做过属于她们的青春的梦啊,曾投映过她们美丽的爱的幻境啊!

然而,“镜子”里投进了女子的爱情,也映出了女子的落寞。

因此,在“镜子”一般的透明和虚空里,在“你”“我”虚实叠交的爱情影像中,定格在这里的爱情终于惊醒。

于是,有了第四行诗,梦的幻灭,“你”从“我”的爱情幻象中远去,“我”从“我”的爱情神话里醒来,经过这场虚幻的爱情历练,“我”的生命中,“你”“我”已无法复归从前。

一场有如“雪泥上的鸿爪”的虚幻爱情就这样成了女子心头永恒的痛,就像那化成石的鱼,穿越在记忆的心空,美丽却忧伤。

相关阅读现代诗行下的古典爱情——试评卞之琳的《断章》和《鱼化石》卞之琳作为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最杰出的代表卞之琳,给人最深的印象莫过于其代表作《断章》中那两个陶醉其中的“看风景的人”。

谁在看谁,他们在看什么,他们看见某人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