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780488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20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查.docx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查.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查.docx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查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教学设计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杨怀瑾

一、简介

1、项目名称: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

2、项目介绍:

《药品理化分析技术》是中职药剂的核心课程。

是将原有的《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进行有机整合而成的一门课程。

课程共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的基础知识与实验,第二模块是按药物作用分类进行各类药物及其分析的理论与实验,第三模块是综合实训。

本学期综合实训项目按照药品质量检测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药物分析工等考核标准,选择6个典型药物作为载体设计了项目教学,按照《中国药典》(二部)进行全面检测,使学生学会药物原料、辅料、各剂型的检测要求、检测方法和常规仪器的使用,全面训练学生的对各类药物检测的专业技能,培养严格执行药品标准的意识和能力。

6个项目其中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

本项目就是对对乙酰氨基酚片进行全面的质检,包括性状观测、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通过实训,让学生理解对乙酰氨基酚片鉴别、含量测定的原理,掌握性状观测、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操作,进一步强化化学鉴别、重量差异检查、脆碎度检查、溶出度检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操作过程及操作要点。

3、适用岗位:

药品生产企业QC岗位

4、学习时间:

10课时(性状观测、鉴别:

2课时;检查:

5课时;含量测定:

3课时)

二、项目设计理念

 

 

以药品检测工作过程为依据确定岗位训练模块,采用“任务驱动-分模块轮岗训练”教学模式和“分组讨论、实际操作、虚拟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按国家标准及企业规范分层次一体化训练,强化学生对药检工作过程的认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成就感。

通过虚拟训练,可节省资源,并可解决仪器设备不足的矛盾。

三、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心理:

我校08药1班(课改班)的学生已适应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较高。

2、在学习本课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已经掌握《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药品理化分析技术》基础知识和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主要性质。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能说出药物检验工作的流程及各检验步骤常用方法。

掌握基本化学操作技能、重量差异检查、脆碎度检查、溶出度检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操作技能。

掌握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主要性质。

4、学习者可能遇到的困难:

少数学生基础化学部分知识及对乙酰氨基酚相关理论知识可能有遗忘,在运用理论知识解释操作过程是可能有一定难度。

少数学生仪器基本操作技能可能需要进一步强化训练。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查阅所需检验药品的质量标准。

(2)能依据质量标准完成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

(3)能叙述对乙酰氨基酚片鉴别、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条件。

(4)能根据标准操作规程完成重量差异检查、脆碎度检查、溶出度检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操作要点。

(5)能正确计算溶出度检查和含量测定的结果。

(6)能真实、完整、具体、清晰地填写药品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判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解任务及写出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检查、含量测定的具体操作步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回答对乙酰氨基酚片鉴别、含量测定的原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的能力。

(3)在对乙酰氨基酚片重量差异检查、脆碎度检查、溶出度检查、含量测定的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技能。

(4)通过检验原始数据的计算、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的填写及结果判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5)通过运用理论知识解释操作过程,完整叙述对乙酰氨基酚片鉴别、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条件,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操作、结果判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良好职业道德;通过自评、互评,引导学生树立公正客观的评价观。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对乙酰氨基酚片鉴别、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条件。

(2)重量差异检查、脆碎度检查、溶出度检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3)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的填写与结果判断。

2、教学难点:

(1)对乙酰氨基酚片鉴别的条件控制。

(2)重量差异检查、脆碎度检查、溶出度检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3)检验结果判断。

六、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

1、教学理念:

本门课程主要是以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专业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该项任务培养学生将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的思维习惯,以提高他们综合运用化学知识与技能完成实际工作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指导、启发、示范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解决者。

2、教学方法:

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说、去写、去做、去观察,通过实践、体验、感知和思考等方式,实现学习目标。

同时,创设工作情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今后检验工作的方法、程序及要领,毕业后到企业工作能尽快适宜岗位要求。

七、教学评价方式与维度

1、评价方式: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通过教师评价的方式,及时诊断学情,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矫正,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

2、评价维度:

通过观察、倾听及检查学生工作页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情况;通过巡视、指导、学生演示,评价学生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情况;通过实验过程中学生操作点评反馈、检验原始记录的填写、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判断,评价学生情感目标达成情况。

八、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多媒体、《中国药典》(2005年版)、实验器材及试药、药品检验实训室

九、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项目引入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是非那西丁的体内代谢产物,解热镇痛作用缓和持久,抗炎作用很弱。

制剂类型:

片剂(普通片、泡腾片、咀嚼片)、注射剂、栓剂、胶囊、颗粒剂、滴剂、凝胶剂

本次项目,要求大家作为QC人员对对乙酰氨基酚片(普通片)进行质量检验。

▲呈现项目任务书(附1)

要求学生根据项目任务书分解任务

工序一、查阅标准

工序二、取样

工序三、性状

工序四、鉴别

工序五、检查

工序六、含量测定

工序七、填写检验报告

▲岗位总要求

1、实训人员进入实训室应穿白衣带白帽。

2、使用实训室仪器,应征得实训室管理老师的同意。

3、使用前后都要对仪器进行检查,填写好仪器使用登记表。

4、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使用电子天平、脆碎度仪、溶出度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仪器。

5、实训完成后,实训人员应客观真实的填写原始记录并及时清场。

★项目实施

▲分项实施任务

工序一、查阅标准

任务1、查找质量标准

请学生查找药品质量标准中有关“对乙酰氨基酚片质量检验”的方法。

任务2、呈现质量标准并简单解读(附2)

工序二、取样

任务1、复习理论

1、取样要求

①成品在入库前,生产车间应填写成品请验单(附3)送交质管部门,请验单内容包括品名、批号、规格、数量等。

②由检验室指派专人到成品存放地/在线包装地按批取样,每批成品在不同的包装内抽取一定的小包装,使抽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并可供三次检验量。

③按请验单的内容与成品的标签进行核对,无误后方可取样,取样后再随机取样检验,登记检验台帐。

④在取样的准备工作,取样过程,结束阶段均应执行《取样管理规定》和《取样操作规程》。

2、取样原则

均匀、合理;有代表性,科学性,真实性。

3、取样步骤

确定抽样批→确定抽样单元数→确定抽样单元→确定抽样量→取样→制作最终样品→最终样品的包装、签封、填写“抽样记录及凭证”和贮运→被拆包的抽样单元的处理。

4、成品取样数量

若设总件数(包装单位:

箱、袋、盒、筒等)为n,则

当n≤3时,逐件取样;

当3<n≤300时,按

+1取样量随机取样;

当n>300时,按

+1取样量随机取样。

任务2、取样操作(略)

药品直接发至学生手中

工序三、性状

任务1、性状标准解析(附2)

任务2、观察性状及方法指导

注意:

①白纸、镊子;②包衣的处理。

工序四、鉴别

任务1、鉴别标准解析(附2)

比较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与片剂的鉴别

问题一:

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与片剂鉴别的异同点?

相同点:

酚羟基与芳伯氨基的显色反应

不同点:

片剂分析需要前处理

问题二:

片剂如何进行前处理?

(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0.5g)

①根据规格——0,5g/片——取1片

②“约”——10%范围

(2)乙醇20ml分次研磨使对乙酰氨基酚溶解

分次:

四到五次、没有明显颗粒→使完全溶解

(3)过滤、蒸干

仪器:

漏斗、铁架台、蒸发皿、水浴锅

任务2、对乙酰氨基酚片的鉴别操作

1、提示:

研钵使用、过滤三靠、胶头滴管的使用、试剂瓶的拿取

2、演示:

个别演示或集体演示

任务3、用理论知识解释鉴别原理及条件(利用水浴加热时间)

1、对乙酰氨基酚结构解析

苯环、酚羟基、乙酰化芳伯氨基

2、对乙酰氨基酚的鉴别

问题一:

可以用什么方法鉴别对乙酰氨基酚?

(1)三氯化铁反应——酚羟基

(2)重氮化偶合反应——芳伯氨基

问题二:

三氯化铁鉴别酚羟基需要注意什么?

条件:

中性或弱酸性

否则:

碱性条件:

生成氢氧化铁,影响鉴别

强酸条件:

酚羟基不易电离,影响鉴别

问题三:

重氮化偶合反应鉴别芳伯氨基需要注意什么?

先水解:

温度98-100℃

任务4、结果比较与分析

1、可能出现的问题:

显色反应结果与标准颜色不符,如三氯化铁反应显墨绿色,重氮化偶合反应颜色偏深,等。

2、原因:

①可能是试管未清洗干净;②可能是粉末量太多。

任务5、小结、评价

1、操作

2、检验原始记录(附8)的填写问题

3、填写评价表

工序五、检查(片剂常规检查)

问题:

片剂的常规质量检查项目有哪些?

重量差异、溶出度、崩解时限、含量均匀度、释放度、发泡量、分散均匀度、微生物限度,等。

任务1、重量差异检查

子任务1、复习理论

问题一:

什么是重量差异?

为什么要检查重量差异?

重量差异是指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之间的差异程度。

在片剂生产中,由于颗粒的均匀度流动性。

以及工艺、设备的管理等原因,都会引起片剂重量差异。

本项检查的目的在于控制各片重量的一致性,保证用药剂量的准确。

问题二:

是不是所有片剂都要检查重量差异?

药典规定:

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一般不再进行重量差异检查。

问题三:

什么是含量均匀度?

含量均匀度系指小剂量或单剂量的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非均相液体制剂,如片剂、膜剂、胶囊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制剂中的每片(个)含量偏离标示量的程度。

问题四:

含量均匀度与重量差异有什么关系?

检查项目

重量差异

含量均匀度

适用范围

普通片剂(混合均匀)

小剂量片剂或较难混合均匀者

检查指标

片重差异

每片含量偏离标示量的程度

特点

简便快速

准确

子任务2、解析标准操作规程(附4)及注意事项

1、仪器与用具

(1)分析天平

问题:

如何选择天平?

天平:

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

选择和药品的平均片重有关

小于0.30g选万分之一;大于或等于0.30g选千分之一

可用万分之一代替千分之一,但需要注意修约

举例:

平均片重0.2995g选什么天平?

要求平均片重保留3位有效数字

先修约(四舍六入五成双)

修约后为0.30g,选用千分之一天平。

(2)称量纸或称量瓶、镊子

2、取样称量

(1)仔细查对药片数,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多取的药品不得装回原瓶。

(2)前后称量使用同一台天平,减少仪器误差。

(3)糖衣片包衣前测定,薄膜衣包衣前后均测定。

知识拓展:

生产过程中在压片车间往往采用下述严格的重量差异控制法,即在压片时每隔一定时间抽样不同重量片剂,抽取的片数和误差限度规定如下:

片重

抽取片数

误差限度

0.1g下

40

60mg

0.1-0.29g

20

40mg

0.3-0.49g

10

50mg

0.5g以上

10

100mg

思考:

20片每片重量怎样快捷地称出?

没有必要一片一片反复称。

可以20片去皮,取走一片,天平上显示的重量就是取走的那片的重量,记录;然后再去皮一次,再记录,如此类推。

3、结果标准及结果判断

(1)标准

平均片重

重量差异限度(%)

0.30g以下

0.30g或0.30g以上

7.5

5.0

(2)结果判断

△合格(二项符合任一项即可)

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

①均未超出重量差异限度。

②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多于2片,且均未超出限度1倍。

△不合格(二项符合任一项即可)

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

①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多于2片。

②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虽不多于2片,但其中1片超出限度的1倍。

(4)检验原始记录要求

子任务3、进行重量差异检查操作,填写检验原始记录

1、提示:

电子天平的使用

2、演示:

个别演示或集体演示

子任务4、小结、评价

1、操作反馈:

天平、清场、仪器使用记录本

2、结果判断

3、检验原始记录(附9)的填写问题

4、填写评价表

任务2、脆碎度检查

子任务1、复习理论

问题一:

什么是脆碎度?

为什么要检查脆碎度?

片剂脆碎度检查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ⅩG)是利用片剂在脆碎度检查仪圆筒中滚动100次后减失重量的百分数,用于检查非包衣片的脆碎情况及其物理强度,如压碎强度等。

问题二:

用什么仪器检查片剂的脆碎度?

脆碎度检查仪

演示复习讲解:

(1)结构:

电动机、转轴、圆筒(轮毂)

(2)使用方法

①试验前应调节仪器的转数为每分钟25

1转,设定试验时间为4分钟,则片剂滚动的总次数为100次。

注意:

药典规定都如此,所以本实训室仪器参数厂家已设定好,直接按接通电源,按下“复位启动”键即可。

②用吹风机吹去脱落的粉末,称取规定量供试品。

③将称定重量后的供试品置圆筒中,进行试验。

注意:

100次滚动后自动停止。

左右两个圆筒都可以用。

固定圆盘的螺丝为塑料制品,不要拧太紧,只要固定住圆盘不掉下来即可。

④试验结束后,将供试品取出检查。

子任务2、解析标准操作规程(附5)及注意事项

1、仪器

(1)脆碎度检查仪:

抽检、复检同一台仪器

(2)分析天平:

感量1mg、试验前后同一台天平

(3)吹风机:

试验前后吹去片剂上脱落的粉末

2、供试品的取用量

每次试验取供试品若干片使其总重量约为6.5g;平均片重大于0.65g的供试品,取样品10片进行试验。

3、由于供试品的性状或大小的影响,使片剂在圆筒中形成不规则滚动时,可调节仪器的基部,使与水平面约成10°的角,以保证试验时片剂不再聚集,防止独自落下。

4、对泡腾片及口嚼片等易吸湿的制剂,操作时实验室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0%以下。

5、每次测试后,应用软布将圆筒内残留的颗粒及粉末擦净,以保证圆筒内壁光滑。

6、结果标准与结果判断

△合格

未检出断裂、龟裂或粉碎片,且其减失重量未超过1%。

△复检

减失重量超过1%,但未检出断裂、龟裂或粉碎片供试品,可另取供试品重复试验2次,2次试验的平均减失重量未超过1%时,判为符合规定,三次试验的平均减失重量超过1%时。

△不合格

检出断裂、龟裂或粉碎片的供试品。

子任务3、进行脆碎度检查操作,填写检验原始记录

1、提示:

脆碎度检查仪的使用

2、演示:

个别演示或集体演示

子任务4、小结、评价

1、操作反馈:

天平、脆碎度检查仪、清场、仪器使用记录本

2、结果判断

3、检验原始记录(附10)的填写问题

4、填写评价表

任务3、溶出度检查

子任务1、复习理论

问题一:

什么是溶出度?

什么样的药物需要检查溶出度?

在规定的溶液里,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在规定介质中,在一定条件下的溶出速度和程度。

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里的崩解和溶出情况的体外试验法。

主要用于难以溶解的药物及控释、缓释制剂。

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子任务2、根据标准解析溶出度检查步骤

请学生叙述并写出完成溶出度检查的步骤

步骤一:

溶出度仪调试

步骤二:

测定前的准备(溶出介质脱气、水浴温度、转速、轴高度等)

步骤三:

药品前处理

步骤四:

按第一法测定,经30分钟时,取溶液5ml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加0.04%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50ml,摇匀

步骤五:

照分光光度法,在257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步骤六:

计算

步骤七:

判断

子任务3、解析标准操作规程(附6)及注意事项

1、仪器与用具

2、仪器操作及准备

(1)在达到该药品规定的溶出度时间时,应在仪器开动的情况下取样。

(2)第一法在供试品进入溶剂后,立即开启仪器并同时计时;第二法和第三法在供试品接触液面后,立即开始计时。

(3)滤膜应浸在蒸馏水中,至少浸泡一天以上。

(4)水浴中的水应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水浴液面应略高于圆底烧杯内溶液的液面。

(5)检查每个圆底烧杯内溶剂的温度应为(37

0.5℃),为保证恒温,试验时应加有机玻璃盖,各杯质检的温差做大不超过0.5℃.

(6)溶剂的pH值应使用pH计检测。

(7)溶剂须经脱气,气体的存在可干扰测定结果。

(8)《中国药典》规定用滤膜滤过,但对用滤膜滤过时有吸附作用的供试品,要用其它无吸附的滤材滤过。

对照品溶液须用相同的滤材滤过后再进行测定。

(9)实验结束后,应将篮轴、篮体或搅拌桨从电机上取下,用蒸馏水冲洗,晾干后妥善保存。

3、结果标准及结果判断

6片(个)中每片的溶出量,按标示量计算,

均应不低于规定限度(Q);

如6片(个)中仅有1片(个)低于规定限度,但不低于Q-1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规定限度时,仍可判为符合规定。

如6片(个)中有1片(个)低于Q-10%,应另取6片(个)复试;初、复试的12片(个)中有2片(个)低于Q-1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规定限度时,亦可判为符合规定。

供试品取用量如为2片(个)或2片(个)以上时,算出每片(个)的溶出量,均不得低于规定限度(Q);不再复试。

子任务4、进行溶出度检查操作,填写检验原始记录

1、提示:

溶出度仪的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移液管和容量瓶的规范操作

2、演示:

个别演示或集体演示

子任务5、小结、评价

1、操作反馈:

溶出度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移液管、容量瓶

2、结果判断

3、计算与检验原始记录(附11)的填写问题

4、填写评价表

子任务6、案例分析

某同学在检查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溶出度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合格药品被判为不合格药品。

问题:

1、简述溶出度检测中的注意事项。

2、溶出仪使用前应如何校正?

分析:

参见标准操作规程

工序六、含量测定

任务1、根据标准解析溶出度检查步骤

请学生叙述并写出完成含量测定的步骤

步骤一:

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

步骤二:

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40mg)

步骤三:

置25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50ml及水50ml,振摇15分钟,加水至刻度,摇匀

步骤四:

用干燥滤纸滤过

步骤五:

精密量取续滤液5ml

步骤六:

置10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水至刻度,摇匀

步骤七:

照分光光度法,在257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步骤八:

按C8H9NO2的吸收系数(

)为715计算

任务2、根据标准操作规程(附7)进行含量测定

1、提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移液管和容量瓶的规范操作、比色皿的选择与润洗

2、演示:

个别演示或集体演示

任务3、小结、评价

1、操作反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移液管、容量瓶

2、结果判断

3、计算与检验原始记录(附12)的填写问题

4、填写评价表

工序七、填写检验报告(附13)

知识拓展:

(附14)正确解读检验报告书

★项目小结

1、回顾项目工序流程

2、完成学生工作页及评价表(附15)

 

附1

项目任务书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

药品:

对乙酰氨基酚片

批号:

091203

规格:

0.5g/片

工作任务:

依据药品质量标准,对上述对乙酰氨基酚片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判断是否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的规定。

附2

对乙酰氨基酚片

Duiyixian’anjifenPian

ParacetamolTablets

本品含对乙酰氨基酚(C8H9NO2)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薄膜衣片或明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鉴别】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0.5g),用乙醇20ml分次研磨使对乙酰氨基酚溶解,滤过,合并滤液,蒸干,残渣照对乙酰氨基酚项下的鉴别

(1)、

(2)项试验,显相同的反应。

附:

(1)本品的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即显蓝紫色。

(2)取本品约0.1g,加稀盐酸5ml,置水浴中加热40分钟,放冷;取0.5ml,滴加亚硝酸钠试液5滴,摇匀,用水3ml稀释后,加碱性β-萘酚试液2ml,振摇,即显红色。

【检查】溶出度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ⅩC第一法),以稀盐酸24ml加水至1000ml为溶剂,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经30分钟时,取溶液5ml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加0.04%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50ml,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在257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8H9NO2的吸收系数(E1%1cm)为715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80%,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

【含量测定】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40mg),置25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50ml及水50ml,振摇15分钟,加水至刻度,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照对乙酰氨基酚项下的方法,自“置100ml量瓶中”起,依法测定,即得。

附:

取本品约40mg,精密称定,置25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50ml溶解后,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水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在257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8H9NO2的吸收系数(E1%1cm)为715计算,即得。

【类别】同对乙酰氨基酚。

【规格】

(1)0.1g

(2)0.3g(3)0.5g

【贮藏】密封保存。

(注:

标准中“附”的内容为《中国药典》中“对乙酰氨基酚”的质量标准相关内容)

附3

请验单

请验日期:

2010年5月17日

请验样品名称:

对乙酰氨基酚片

批号:

091203

规格:

0.5g/片

数量:

1000盒

包装:

24片/盒

请验项目:

性状观测、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请验部门:

固体制剂生产车间

附4重量差异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制药厂

操作标准----质量管理

文件名称

重量差异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编码

SOP-QC-1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