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型养老服务新模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7768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型养老服务新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康复型养老服务新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康复型养老服务新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康复型养老服务新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康复型养老服务新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康复型养老服务新模式.doc

《康复型养老服务新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型养老服务新模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康复型养老服务新模式.doc

康复型养老服务新模式

张松伦

摘要

养老机构(社区)开展康复医学,符合养老机构自身的业务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为了分析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与康复医学服务结合开展的情况,探讨养老与康复的有机结合的最佳形式,我们对北京、上海、杭州几家养老机构开展的康复医学服务进行了系统调研,对康复养老型服务的目标、服务范畴、开展形式、做法及其意义、效益做了有益的探索和总结。

关键字:

康复养老

正文

  

  养老机构(社区)利用自身的患者资源、技术力量和服务特点开展康复医学,符合养老机构自身的业务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为了分析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与康复医学服务结合开展的情况,探讨养老与康复的有机结合形式,我们对北京、上海、杭州几家养老机构开展的康复医学服务进行了系统调研,为方便表述,我们把养老与康复结合的服务称为康复型养老服务,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2011年1~12月,我们对北京、上海、杭州几家养老机构(均有医疗资质)进行了调研,据统计,上述机构除了承担一般性养老服务功能外,还收治了康复病人724人次。

从病种分布上看,骨科创伤术后或骨性关节病40例,截瘫22例,脑外伤44例,脑卒中140例,高血压病160例,冠心病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2例,颈椎病26例,其他为老年退行分散病种导致的日常生活技能减退共272例。

 

二、康复型养老服务的定义、目标

定义:

康复型养老服务是养老和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应用医学科技和康复工程等手段,与养老服务相互配合,改善因伤因病因衰老致残或生活功能减退者的生理和心理的整体功能,达到全面康复,适应或重返社会的目的。

目标:

老年康复治疗在高龄者的健康照护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以功能恢复为主。

包括:

1、恢复因伤、病致残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为主要的基础,就是恢复老年人的躯体、心理或者社会上的一些功能。

2、减少发生久病卧床和老年痴呆的机会。

3、减轻老年病人对家庭的负担和对社会的压力。

4、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建立有充实感的精神生活,有效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三、康复型养老服务的对象

对象包括:

(1)具有明确的残疾老人。

(2)虽无明确病残,但有慢性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

如慢性心、肺疾患。

(3)虽未患病,但有年迈体衰引起的耳目失聪、咀嚼困难、活动受限等。

一般情况下,当出现以下的状况时,应考虑寻求老年康复专业协助:

  1、当具有多重疾病的病患出现新的病况时

  2、当病患出现无法解释的失能或功能受损

  3、非预期的身心功能快速下降时

  4、照顾者资源出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

  5、当病患发生多次住院、跌倒等异常情况时

四、康复型养老服务的类型

主要有三种类型:

1、预防性康复,其含义是想办法预防造成老年人残疾的疾病出现。

如脑血管病,为防止脑血管病造成的肢体瘫痪,可以进行健康宣教、知识宣教、帮助建立适当的运动形式、生活形式等,防止疾病的发生。

2、一般性医疗措施,即解决疾病的问题,如老年人有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通过一些一般性的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等进行处理。

3、有目的地恢复已丧失功能,即狭义上的康复治疗,如已经出现了一些功能的障碍或丧失,想办法改善功能障碍和丧失。

 具体从病种划分,开展的康复治疗主要为三大类:

1、老年疾病类:

第一类为脑卒中、脑外伤、截瘫、骨科创伤术后、老年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导致的功能障碍

2、老年退行病类:

如退行性骨关节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

3、ADL或IADL日常生活功能减退。

五、康复型养老服务需注意的问题

1、康复应早期进行。

早期康复现在已经通过大量的临床实验证实,任何一类疾病,康复介入越早效果越好。

2、从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的康复治疗计划和方法。

老年人一些自身的特点,不能等同于成年人,要根据老年人自身的特点,选择适量的一些治疗和方法。

3、调动老年人的治疗欲望和配合积极性。

要通过对老年病人的了解,告知他一些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康复相关知识,争取老年人积极主动的配合。

4、加强对老年人心理的调整。

一些心理的变化可以加重躯体疾病,所以要高度重视心理调整的问题。

5、注意维持和巩固康复疗效。

老年人的最大问题是康复治疗后有退步的问题,大多数原因是老年人脱离了治疗环境之后自己就不能坚持治疗。

所以应该想办法让老年人在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之后,让他回养老机构继续做一些维持性的治疗,巩固疗效。

6、确保康复治疗安全。

康复治疗有适应证和禁忌证的,所以应该检测老年人各个脏器的功能,避免发生危险,确保治疗安全。

7、重视养老机构在康复中的作用。

老年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机构或在社区里生活,在医院里面进行康复治疗的占少数。

而康复治疗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定期评估、有效跟踪的过程,只有在养老机构持续治疗才能使大多数老年人能够得到真正的全面康复。

六、开展康复型养老服务的组织形式

从我们调研的结果看,目前我国老年机构开展老年康复的主要形式有:

1、康复科:

其中两家养老机构均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既有卫生部门颁发的医疗资质,又有民政部门颁发的养老机构资质,也都设立了较为正规的康复科,均配有一定比例的PT、OT从业人员,也开展了较为成熟的评估体系

2、综合医学科:

其中一家养老机构虽然没有明确设立康复科,但是其卫生医疗站具有康复治疗师,定期来院治疗

3、护理部:

与综合医院不同的是,有些养老机构是在护理部加入了较多的康复护理内容、康复护理教育和指导

4、中医科:

普遍开设了中医按摩、针灸、中药熏蒸等项目

5、理疗科:

部分机构配置了高中低频理疗仪器

6、文体部:

部分机构配置了社工,开展了多种文体康复活动

7、各种健康会所、俱乐部

8、社区服务中心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一些养老机构也相继开展了日间医院或老年日托所。

由工作人员接送需医疗的老人,日间来院治疗、就餐,可得到一般生活照料及康复训练,减轻家庭负担。

这种形式较好的把康复、社区和家庭养老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好的形式

七、康复型养老服务的程序

1、一般康复流程:

入院谈话(入院谈话目的是了解病情,内容包括既往史、家庭情况、社会生活情况、职业情况等)→体检(包括一般的体格检查和客观的检查)→组成康复治疗小组(康复治疗小组由康复医师作为组长来组织,根据他的需要选择一些相关的人员,如康复护士、作业疗法师、物理疗法师、心理治疗师等)→初期康复评定(以康复评定会为形式,内容主要是先了解问题点,确定康复治疗目标,制定康复计划)→训练→中期康复评定(总结前一阶段治疗的情况,定量、定性地分析原因,再重新制定目标和计划)→训练→末期康复评定(把整个康复治疗过程进行总结,给患者提出出院后的建议)→出院。

2、老年人制定康复程序的四个步骤:

(1)确定发病前的活动水平和需要为之康复的水平。

(2)评定当前的问题。

制定时要了解何种残疾、康复的程度、并发症可否预防、可能影响康复的障碍因素等。

一般影响康复的障碍因素有:

自身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家庭、经济、营养、性格等;原患病及致残情况;原发性残疾,如脑卒中偏瘫需进一步分析有无失语、失行、失认、共济失调等;继发性疾病,有无新的残疾如关节挛缩、肺炎、压疮等。

(3)确定康复目标。

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所谓近期目标就是指一个阶段内要达到的目的;远期目标是疗程结束后所要达到的目标。

(4)确定康复方法:

作业疗法(OT)、物理疗法(PT)、语言治疗(ST)、PO(包括康复工程一些手段)、社会康复、康复护理、心理康复等。

八、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是康复型养老服务的基础

1、包括基本日常生活活动(B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ADL)。

BADL反映较粗大的运动功能,适用于较重的残疾。

IADL反映较精细的功能,适用于较轻的残疾,在发现残疾方面较BADL敏感,常用于调查。

2、量表的选择。

单纯评定BADL时宜首先选用Barthel指数;如除需了解BADL情况外尚需要了解认知功能时可选用FIM;需单纯了解IADL应首选FAQ;需要了解BADL及IADL时可采用我国IADL量表。

3、生活质量量表。

对老年人评定也是十分重要的。

包括:

MOSSF-36量表、WHOQOL-100量表、诺丁汉健康调查量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等。

九、现阶段康复型养老服务的特点

1、以医助养,以养促医:

近年来我国一些有远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纷纷引入康复科或康复人员,一般老年常见病、多发病都能够在院内得到专业的治疗和护理,不仅解决了老人的看病难题,也为康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针对老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经过多种康复手段,延缓了老人的衰老,提升了老人的自理能力,也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

对于养老机构则是提高了技术含金量,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增加了附加值高收入,也有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老年性痴呆康复专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老年性痴呆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据统计,老年性痴呆患病率约占60岁以上人口的10%左右,在80-85岁的病人中有20%的老年人患有老年痴呆。

是继心脏病、肿瘤和脑卒中之后的第四位死因。

上述机构收治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占总人数的28.3%,都开办了老年性痴呆专科,为老年性痴呆病人提供全方位的生活照顾、智能训练服务,减轻社会及患者家属的负担。

内设居室、病房、智能训练室、心理治疗室和老人食堂,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认知训练、心理辅导、康复训练、热线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3、老年偏瘫康复、理疗: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因脑中风引起偏瘫患者与日俱增,此类患者占在院老人总人数的10%。

针对为中风后遗症等运动障碍的老年患者提供运动功能训练:

包括肢体的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和抗阻运动,以及“作业治疗法”等。

一方面是让偏瘫老人恢复自理能力;另一方面是让偏瘫老人发挥残存的身体功能,防止变成“卧床老人”,从而提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4、引入专业社工服务:

几家机构都引进了具有专业化知识背景的社会工作者,成立了主管社工发展、老人活动、义工服务的社会工作部。

将社工先进理念与技巧元素融入到传统的管理与服务中,提高传统服务的专业化技术含量。

一方面承认老人的特殊需求,负责老人需求评估、跟踪导住。

第二,在专业化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了个案、小组新的工作方法,充实了为老人服务的手段和技能。

进入老人院面临着一系列的转变,如果适应不好,老年人就会产生失落、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情绪问题,社工利用专业方法帮助老人重新适应新的环境生活。

第三,利用专业化技巧规范了原有的团队活动,提高了住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社工专业技术对特殊老人以及特殊服务领域进行了拓展,老年心理康复已经走在了医院的前面。

十、讨论

1、建立以康复医疗为特色、兼具一般性诊疗、护理和生活服务功能的专业化养老机构(康复型养老服务)是我国养老服务的当务之急

康复医学以研究解决功能障碍为核心,以提高伤、病、残和老年人生存质量并最大限度地改善其生活及社会参与能力为宗旨,具有独特的医疗服务功能和完善的技术体系,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我国老年人群体中,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总数约为33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而且,根据我国现阶段人均医疗资源比较匮乏的状况,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伤病患者经短期临床治疗后伴随着部分身心功能障碍进入养老机构或回归家庭带病养老,无疑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压力。

当前最突出的矛盾是,医疗机构承担着十分繁重的疑难重症的诊疗任务,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