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信的起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7677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书信的起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书信的起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书信的起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书信的起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书信的起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书信的起源文档格式.docx

《中国古代书信的起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书信的起源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书信的起源文档格式.docx

  ◆《黄帝擒蚩尤》见于《山海经·

大荒北经》,它是反映社会斗争的著名神话。

  ◆在原始时代,除了原始的劳动歌谣以外,还存在着另一类文学作品,那就是流传在远古人口头上一些关于天神、怪异的故事,这就是古代神话。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导言》中说:

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最初叫做《诗》或《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经典后,称为《诗经》,共收入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作品,主要是民歌。

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开端。

  ◆《诗经·

小雅》中有《南陔》《白华》《华黍》等六篇诗有篇目而无歌辞,后人称为为“笙诗”。

  ◆《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现在一般认为这种分类是按照音乐的不同特点来划分的。

◆风即乐曲,国风指当时诸侯国所辖各地域的乐曲。

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篇。

即:

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频风。

  春秋战国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各流派概括为九流十家,即:

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九家,另处还有小说家。

但班固的概括也未尽全面,当时颇为活跃的兵家,就未列入。

  ◆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概括地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论说文,又称诸子散文;

一是以记述历史人物、事件为主的历史散文。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散文名著有《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诸子散文名著有《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料编纂的,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它属于私撰史。

  ◆“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和公羊高的《公羊传》、谷梁赤的《谷梁传》等三部传《春秋》著作。

三传之中,《公羊传》、《谷梁传》以解释《春秋》的“微言大义”为主,而《左传》在性质上完全是一部由作者独立编撰的新史书。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它记述战争的著名篇章有《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齐晋之战》《齐鲁长勺之战》等。

这是一部以叙事为中心的历史著作。

◆《战国策》又称《国策》,还有《短长》、《事语》、《长书》和《修书》等异名。

它是秦汉间人篡集的一部历史著作。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又称《左氏外传》或《春秋外传》

  ◆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他的思想言谈行事主要记录在《论语》里,这是一部语录体著作。

  ◆《论语》里有一段向为人传诵的精彩文字是《先进》篇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内容是记述孔子与几个学生谈各自志向的,其中他所赞赏的是曾皙的志趣。

◆《庄子》一书的作者是庄周,他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寓言一词出于《庄子》书中。

《庄子》著名的寓言有《庖丁解牛》《触蛮之争》等。

◆《孟子》中的著名寓言有《揠苗助长》《月攘一鸡》《奕秋诲奕》等。

  ◆《韩非子》中的著名寓言有《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滥竽充数》等。

《韩非子》是保存寓言最多的。

  屈原和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史记·

张汤传》,汉成帝时,刘向整理西文献,把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代人仿效这种体裁所写的作品汇编成集,称为“楚辞”。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最早的楚辞集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一篇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

全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多字,篇幅之宏阔,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少有的。

诗题《离骚》二字,司马迁说“《离骚》者,犹离忧也”。

  ◆《九章》共九篇:

《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其中除《桔颂》一篇大约是诗人屈原早年作品外,其他各篇均是屈原两次流放时所作。

最晚的是他在死前所写的绝命词《怀沙》。

  ◆《天问》是一首非常奇特的长诗,“天问”二字,据王逸解释就是“问天”的意思,这篇作品以诗歌的形式,从头至尾一口气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

  ◆《招魂》的写作目的,历来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教材中认为是屈原自己招自己的魂。

◆屈原之后楚国的楚辞作家,按《史记·

屈原列传》所说有宋玉、唐勒、景差,但只有宋玉有作品流传,其代表作品是《九辩》,文学史上屈、宋并称。

  秦汉文学

  一、汉赋

  ◆《吕氏春秋》是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纂的,它又简称为为《吕览》,由十二纪、八览、六论组成。

《汉书·

艺文志》称这为“杂家”。

  ◆西汉初期,著名的政论散文家是贾谊和晁错,贾谊的政论文名作是《过秦论》,鲁迅称它为“西汉鸿文”,晁错的代表作是《论贵粟书》、《贤良对策》等。

  ◆汉初楚声短歌主要有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

  ◆汉代最兴盛的文学体裁是赋,但真正标志汉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是《史记》中的人物传记◆诗歌中的汉乐府民间歌辞和由中下层文人创作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最早写赋体作品并以赋名篇,现仍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是战国时的荀子。

  二、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之外,还有书信,《报任少卿书》和赋《悲士不遇赋》等。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是一部有五十二万多字的巨著。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等五部分。

◆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他在《报任少卿书》中说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的五部分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是以写人物为主的。

  ◆“前四史”是指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它们是我国正史的名著。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则是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汉书》共一百篇,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记录了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的史事。

其中写得最好人物传记是《苏武传》。

  三◆汉代乐府诗

  ◆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汉公的音乐机构大规模收集民间歌辞是从汉武帝时开始的。

后代把这些民间歌辞自然数为汉乐府民歌。

  ◆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是收罗乐府诗最完备的一部总集。

它把唐五代以前的乐府诗分为十二类加以著录,其中保存汉乐府民歌的主要有“相和歌辞”,以及“杂曲歌辞”三类,另外,“杂歌谣辞”中也有一些汉代民谣。

  ◆汉乐府保存下来的作品只有四十多篇,而且大多是东汉的作品。

  ◆“乐府”这一机构,过去一直认为它是从汉武帝时代开始设立的,但近年考古发现,秦代已有乐府的设置。

  ◆乐府民歌反映劳动人民穷困生活和受压迫、遭迫害的作品主要有:

《东门行》《妇病行》《悲歌》等。

揭露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灾难和痛苦的代表作品有:

《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小麦童谣》等。

反映爱情和被压迫妇女的诗篇主要有《有所思》《上邪》《上山采靡芜》《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

  ◆《陌上桑》一名《艳歌罗敷行》,又名《日出东南隅行》,是一篇带有喜剧色彩的民间故事诗。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中,题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全诗长达三百五十三句,一千七百六十五字,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和《诗经》《楚辞》相比较,汉乐府在体裁上最大的贡献是叙事诗的成熟和五言诗的大量出现。

  四、五言诗的起源和《古诗十九首》

  ◆一般认为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所写的《咏史》。

此后,张衡的《同声歌》、秦嘉的《赠妇诗》赵壹的《疾邪诗》蔡邕的《翠鸟》等都是较早的文人五言诗。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古诗十九首》之名,最早见于梁人萧统编的《文选》

  ◆《古诗十九首》大约产生于东汉后期的桓帝、灵帝之世,当是这一时代中下层知识分子所写。

  ◆先秦两汉时期,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三个重要阶段依次是《诗经》、“楚辞”和汉乐府民歌。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逐渐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玄学。

  ◆西晋末年,在世族清淡玄理风气的影响下,出现了玄言诗,其内容是抽象枯燥的玄理,只不过徒具诗的形式而已。

  ◆梁陈两代,帝王和世族的生产更加腐朽,精神也更为空虚,他们不再满足于山水的清音,而要寻求强烈的声色刺激,于是产生了宫体诗。

  ◆“宫体诗”之名始于梁简文帝萧纲,宫体诗主要是以艳丽的词句表现宫廷生活,其中也有一些类似文字游戏的咏物诗。

宫体诗产生并盛行于梁、陈时期。

  ◆东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玄言——山水——宫体的变化过程。

  ◆南北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有:

山水诗的兴起,拓展了诗歌题材;

新体诗对古代诗歌的格律化奠定了基础;

鲍照发展了七言诗,在题材和诗歌形式上都有开创;

文学理论多有建树,出现了《文心雕龙》《诗品》这样的理论著作;

骈文及小说都是新的开创;

萧统编选了我国第一部文学选集《文选》等。

  ◆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一批诗人,一方面学习汉乐府,描写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

一方面歌唱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抱负,形成了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

  一、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曹操。

他诗歌创作代表作品有描写汉末战乱和人民苦难的《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蒿里行》中的名句。

表现统一天下雄心壮志、充满积极进取精神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现了他博大的胸怀;

《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写了大海孕大含深的气派。

《短歌行》中的“青青子矜,悠悠我心”表现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慕,《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了曹操积极进取精神。

  ◆曹操是建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用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先河。

他的作品除五言外,四言诗也不少优秀之作,他学习汉乐府,但又有自己的风格。

  ◆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

他的《典论·

论文》是现存最早了文学专论,他提倡文学,对建安文学的繁荣起了推动作用。

  ◆曹植的生活和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公元年曹丕称帝为界线,

  ◆曹植诗歌创作的代表作有描写游侠少年的高超武艺和爱国精神的《白马篇》,其中“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集中表现了少年的爱国精神;

鼓励朋友建功立业的《赠徐干》;

在思妇身上寄托自己的失意和苦闷的《七哀》;

描写一个少年斩断罗网,拯救一只黄雀的故事的《野田黄雀行》;

描写海边人民贫困生活的《泰山梁甫吟》;

以美女盛年未嫁的苦恼寄托自己怀才不遇之感慨的《美女篇》等。

钟嵘称他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建安时期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

“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之称见于曹丕的《典论·

论文》,指孔融、陈琳、王粲、阮瑀、应瑒、刘桢七人,成就最高的是王粲。

  ◆“七子”的诗歌创作中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的代表作有王粲的《七哀诗》其一,其中“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表现了战乱给人民带不的苦难。

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阮瑀的《驾出北郭门行》等;

抒写个人的抱负和遭遇的代表作是刘桢的《赠从弟》三首等。

◆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有五言《悲愤诗》,骚体《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

最可信的是蔡琰所作的是五言《悲愤诗》。

  第二、正始西晋文学

  ◆正始文学泛指魏代末年的文学,此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嵇康和阮籍。

  ◆嵇康的散文代表是《与山巨源绝交书》,诗歌的代表作是《赠秀才入军》十八首;

阮籍主要的诗歌创作是八十二首《咏怀诗》,最著名的散文是《大人先生传》。

  ◆阮籍的《咏怀传》在运用王言诗抒情和讽谕方面有较高的成就,其一中“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表现了自己的孤独苦闷,给处于黑暗统治下的进步作家开拓了一条写作政治抒情诗的道路,《诗品》的“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概括的就是阮籍的诗风。

陶渊明的《饮酒》,庾信的《拟咏怀》。

  ◆晋武帝太康前后的“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指导的是张华、张协、陆机、潘尼、潘岳、左思,他们是太康时期著名的诗人。

  ◆太康文学创作有两种不好的倾向:

一是模拟古人的风气大盛;

二是追求词藻华美和对偶工整。

刘勰所说“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指的就是太康文学。

  ◆太康时代最著名的作家是陆机,与之齐名的作家是潘岳,还有张华张协等。

  ◆陆机的代表作有模仿《古诗十九首》的《拟古诗》十二首,描写行旅生活的《赴洛道中作》;

潘岳的名作是《悼亡诗》三首。

  ◆左思是西晋最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直接继承了建安风骨有“左思风力”之称。

  ◆左思的代表作有《咏史》八首,作品采用了典故,运用了对比等手法,如“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即是对比,“涧底松”和“山上苗”即是比喻寒门知识分子和士族子弟,又是用对比反映寒门知识分子与世族门阀的矛盾。

此外,《招隐》《娇女诗》《三都赋》都是他的名作。

  ◆刘琨的代表作是《扶风歌》,他是著我的爱国诗人。

郭璞的代表作是《洲仙诗》十四首,他是一位玄言诗人,《诗品序》中“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即是对玄言诗的批评。

第三、陶渊明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谥号“靖节征士”,因其曾作过彭泽令,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陶彭泽,他辞去彭泽令后,过着“晨兴埋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躬耕生活。

◆陶渊明的诗可以分成两类:

田园诗和咏怀、咏史诗。

他的散文辞的名篇是《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等。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方面:

一部分表现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代表作有《归田园居》其一(“少无适俗韵”),《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等;

另一部分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如《归田园居》其三(种豆南山下),《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人生归有道)等;

还有一小部分反映了农村凋蔽和自己的穷困生活,如《归田园居》其四(久去山泽游)、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等。

晚年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是他田园诗的一个新发展。

  ◆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继承了正始诗人阮籍和西晋诗人左思的伎,发扬了建安的精神。

代表作有《杂诗》其二(白日沦西阿),《读山海经》其十(精卫衔微木)等。

  ◆鲁迅称一些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如《读山海经》其十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平淡与醇美的统一。

陶诗很少用奇特的形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甚至连形容词都少用。

、情、景、理的统一。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他的出现打破了了玄言诗的统治,咏怀、咏史诗继承了阮籍、左思的传统,发扬了建安的精神,田园诗是他的独创。

“田园诗”成为一个流派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

  ◆陶诗的艺术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唐代学习田园诗的有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诗人。

  南北朝乐府民歌

  ◆南朝乐府民歌约五百首,大部分属于《乐府诗集》的“清商曲辞”,其中“吴歌”三百二十六首,“西曲”一百四十二首,“神弦歌”十八首。

  ◆南朝乐府民歌,除吴歌、西曲外,还有一首较长的抒情诗《西洲曲》,属《杂曲歌辞》。

◆北朝民歌主要收集在《乐集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在《杂曲歌辞》、《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共约六十多首。

  ◆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族人民的共同创作,我们所接触到的,除汉人的作品外,还有氐人、羌人、鲜卑人,以鲜卑民歌居多。

  ◆北朝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是《木兰诗》,它产生的时代不会晚于陈代,大概是北魏的作品。

  南北朝诗文

  ◆晋宋之际代替玄言诗的是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

  ◆谢灵运因袭封康乐公,故又称谢康乐。

他的山水诗的代表作有《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和《入彭蠡湖口》(客游倦水宿)等。

《登池上楼》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写景名句。

  ◆鲍照对诗歌形式的主要贡献是为七言诗拓宽道路,其诗歌代表作有《拟行路难》其六(对案不能食),其中“自古圣贤皆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的诗句,表现了对门阀制度的不满,《拟古》其三(幽并重骑射)◆其六(束薪幽篁里)《代出自蓟北门行》(羽檄起边亭)等也是其代表作。

  ◆鲍照的诗歌直接继承着建安文学的传统,大力写作乐府诗,他是继曹丕之后,对七言诗贡献最大的诗人。

  ◆教材中提到继承建安风骨或发扬其精神的诗人有:

阮籍、左思、陶渊明、鲍照。

  ◆所谓新体诗是指自齐至隋百余年中讲究声律、对偶的作品,名曰新体诗。

齐梁陈三代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所谓新体,是就其形式而言。

齐永明年间著名诗人沈约根据

  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句中声、韵、调的配合,指出八种应避免的声律上的毛病,叫做“八病”。

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开创的,由声律与对偶互助配合而形成具有格律的新体诗,称永明体。

  ◆新体诗作家除沈约外,成就较高的还有齐诗人谢朓、梁诗人何逊、陈诗人阴铿等。

  ◆文学史上把谢灵运和谢朓分别称为“大谢”和“小谢”。

谢朓因为做过宣城太守,所以又有“谢宣城”之称。

  ◆谢朓山水诗有一首写春江日暮景色的名篇,题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灞矣望长安)其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描写春江日暮景色,“喧鸟覆春州,杂英满芳甸”写建康(南京)周围的景色,是写景名句。

  ◆谢朓的一些五言四句的小诗,带有南朝民歌气息,语言精练,情味隽永,如《玉阶怨》(夕殿下珠帘)和《王孙游》(绿草蔓如丝)等。

  ◆继玄言诗、山水诗后南朝一度盛行的诗歌是宫体诗。

  ◆杜甫在《解闷十二首》中说:

“颇学阴何苦用心”反映的是阴铿、何逮两位诗人。

他们的名篇分别是阴铿的《江津送刘光禄不及》(依然临江渚)何逊的《相送》(客心已百念)等◆集南朝诗歌成就之大成的诗人是庾信,他早年是梁朝有名的宫体诗人,后出使西魏,遂终身羁留在北方,他初步融合了南北诗风。

  ◆庾信诗歌的代表作是《拟咏怀》二十七首。

他是南北朝时期骈赋,骈文成就最高作家,赋的代表作是叙述梁代兴亡和自己身世的《哀江南赋》,五言小诗的名作有《寄王琳》(玉关道路远)和《重别周尚书》(阳光万里道)。

  ◆骈文是与散相对而言的,它有三个特点:

第一是讲究对偶,又多用四六句,因为两句两句的对偶,好象是并驾的两匹马,所以叫骈文。

第二是语音方面讲究平仄。

第三是多用典故和华丽的词藻。

可以说骈文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篇二: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全解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全解

  ◆《共工怒触不周山》见于《淮南子·

◆《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现在一般认为这种分类是按照音乐的不同特点来划分的。

  ◆风即乐曲,国风指当时诸侯国所辖各地域的乐曲。

  ◆雅,即正,“雅乐”是相对于地方乐而说的,周京都地方的王畿之乐。

大、小雅之分可能因为《小雅》中的诗产生的时代较晚,在音乐上受到了“风”的影响而有所变化。

有大雅、小雅之分,大雅篇,小雅篇,共计篇。

  ◆颂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乐曲,包括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共计四十篇。

  ◆《诗经》作品的写作年代,总的来说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一般说,《周颂》当产生于西周初年,《大雅》的大部分也当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小部分产生于西周后期。

《小雅》和《国风》的少数作品产生于西周初,大部分产生于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

《鲁颂》是周平王东迁以后的作品。

《商颂》的时代有争论,一般认为是东周宋国的作品。

  ◆关于《诗经》作品的结集,汉代学者提出了周代有“采诗”制度的说法。

食货志》说: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这是民歌洪的方式。

《诗经》中文人作品汇集则鄘风是通过“献诗”的渠道。

据《国语·

周语》记载,周代有让公卿列士等贵族官员和文士献诗的制度。

  这两部分诗汇集到乐官“太师”手中,而“太师”又有“以乐语教国子”的任务,《诗三百篇》可能就是“太师”为了教授“国子”而选订的课本。

  《史记·

孔子世家》中记载说《诗三百篇》是由孔子删定的,这个说法不可信。

  ◆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鲁(申培)、齐(辕固生)、韩(韩婴)、毛(毛公)四家,后世称“四家诗”。

前三家早已亡佚了,只有《毛诗》流传了下来,我们读到的《诗经》就是《毛诗》。

  ◆毛诗序指《毛诗》的序言。

前人把冠于全书的序言称《大序》把每篇类似题解性质的短文称《小序》。

《毛诗序》否认和贬低民歌;

写诗时抱着浓厚的儒家成见,对许多优秀作品都进行了歪曲解释。

但在讲诗时提出了比兴、美刺等一些文学理论上的问题,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