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温州模式的几点认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7738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温州模式的几点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温州模式的几点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温州模式的几点认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温州模式的几点认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温州模式的几点认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温州模式的几点认识.docx

《对温州模式的几点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温州模式的几点认识.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温州模式的几点认识.docx

对“温州模式”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对“温州模式”进行了充分肯定,他说:

“我对温州有一个很大的希望,就是希望温州把这一部创新史继续写下去,探索新的规律,创造新的业绩,写出新的经验,为全省带好头,也为全国做示范。

一、“温州模式”的概念认识

1.百度百科的定义

“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2.陈一新书记在温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对“温州模式”内涵的概括

“温州模式”就是以民本经济为本质,以市场经济为精髓,以实体经济为基石,以有限有为有效为政府治理内核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3.“温州模式”的产业形态

家庭工业与专业市场融合的产业经济模式

二、对“温州模式”与温州的看法

1.“温州模式”符合经济发展趋势

小微企业加专业市场构成的产业协作体系,形成马歇尔式产业集群,极具市场竞争力。

有人贬低和否定“温州模式”,但这并不影响“温州模式”在全国的输出,义乌、柯桥、广州白云和花都等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印证了“温州模式”的优势。

在智能制造时代,企业小微化是一种发展趋势,规模在高频率的个性化定制中变得不经济,互联网技术极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但是对组织成本的作用不明显。

科斯理论指出企业的边界取决于增加的边际组织成本与节约的边际交易费用的均衡,互联网技术让企业组织规模缩小变得更经济,企业小微化是一种趋势。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细胞工厂会不断涌显。

马云在2017年1月25日浙商座谈会上指出,“未来30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期和挑战期,规模化、标准化的大企业发展压力会增大,公司的灵活性将成为发展关键,这也是大量中小企业跟大企业竞争的机会。

过去的小企业是没法跟大企业竞争的,但这次的技术革命是大量中小企业的机会,中小企业制造业发展速度令人赞叹。

全球化仍然势不可挡,中小企业将通过全球化成为主流。

”在柯桥、广州花都和深圳都可以看到企业小微化趋势,形成一个由小微企业和专业市场组成的庞大的产业协作体系,也就是马歇尔式产业集群。

温州鞋都也在发生这种明显的变化,丽水人创办的企业正成为鞋都的新主力,大多是1到2条小型生产线,非常有效率。

2.温州没有抓住“温州模式”的核心

现在很多宣传简单的把概括为小商品、大市场,只看到商贸而忽略了家庭工业的重要作用。

“温州模式”的核心是家庭工业加专业市场,其实是一种的生产与贸易一体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发挥了大众创业、市场化运作和产业集群的优势,义乌国际商贸城的运行机制就是这种模式的最好诠释,义乌可以说是“温州模式”的翻版。

3.“自宫式”发展摧毁“温州模式”

这几年温州经济出了问题,不是“温州模式”出了问题,义乌、广州白云和花都的稳健发展说明了这一切,恰恰是温州这几年的脱实向虚和脱离本地产业基础的发展偏离了“温州模式”,导致温州经济出问题。

温州本地就有很好的案例,如鞋都和柳市,但没人去真正研究透。

鹿城鞋都的制鞋业和乐清柳市的低压电器,具有非常强的市场竞争力,只要土地要素能解决,出去的企业都想回来,这就是产业集群的吸引力。

温州地方政府脱离区域产业基础实际去追求“高大上”项目,导致块状经济没有升级为集群经济。

用大跃进的方式进行城市更新,摧毁了本地传统优势产业的生态链条,严重破坏企业生存环境。

三、几点建议

1.温州发展要回归“温州模式”

温州政府要理直气壮的讲“温州模式”,这是温州最好的品牌,也是温州引来世界银行关注、国家领导人关注、专家学者关注、全社会关注的原因所在,不要因为有人贬低和否定,我们自己就退缩了。

温州的发展要回到“温州模式”的轨道,注重发挥已有产业基础的优势,保护好创业土壤和坚持市场化思维。

创新是指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不是脱离现实基础,而是要更好的利用现有的基础,不是“无中生有”,是“有中生优”。

2.“温州模式”的内容要进行优化

(1)家庭作坊要向有限公司发展。

有限责任公司在发达经济体是主流的企业组织形式,有利于企业进行创新。

现在温州企业在“个转企”方面缺乏动力,金融机构的贷款模式是主要原因之一,股东要对贷款进行担保,这样把有限责任又转化为无限责任。

政府要做好“个转企”的破题工作,首先要改变金融机构的贷款模式。

(2)专业市场要向要素交易中心发展

从鹿城制鞋产业集群、广州花都皮具产业集群和柯桥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来看,单纯的专业市场已经无法满足集群的产业协作需要,整个产业链的生产要素市场成为集群高效运转的发动机。

(3)块状经济要向产业集群发展

温州这几年经济滑坡,和地方政府没有很好的为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支持有关,我们在抓有效投资时忽略了产业集群培育。

以“四无整治”为例,政府的数据是16.2万家小微企业,如果建设小微园区来培育产业集群,平均每家企业厂房投资200万元,加上设备投资,就可带动4000多亿的产业投资。

鹿城鞋都和乐清柳市的发展都充分证明了产业集群是地方经济的强大发动机。

(4)传统工业要向“两化融合”发展

“两化融合”是智能制造的基础,这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

但是现有的园区形态很难进行“两化融合”,信息化的成本很高,单个企业很难承受,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在成本上根本无法承担。

只有通过企业地理集聚、物理空间联通和信息设施共享,才能让中小微企业的“两化融合”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这次华为邀请我参加2017全球联接大会,既是重视中小微企业,也是看到了中小微企业的信息化痛点,希望通过万洋找到一种解决方式。

(5)“村村点火”要向现代园区经济发展

温州的“大拆大整”之所以对温州的企业带来巨大伤害,是因为我们几十年的产业发展还处于“村村点火”,现代园区经济这一功课没做好。

老百姓对城市环境美化肯定会支持,现在对“大拆大整”的强烈反响主要是拆和建的关系没处理好,企业的厂房建设需要周期,政府没有提供时间缓冲,运动式的拆迁让企业很受伤,同时也破坏了区域的产业生态。

“村村点火、家家冒烟”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为推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城市化发展,城镇核心区的产业需要向外转移,集聚入园是必然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