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课堂子课题真是课堂结题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道德课堂子课题真是课堂结题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课堂子课题真是课堂结题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提出了“真人教育”理念,其本质是儿童教育儿童化——回归本真,针对上述一些问题和“真人教育’理念,我校提出了构建“真实课堂”的课题研究
“真实课堂”的基本解读:
“真”即道,即规律,符合生命、生活及教育教学规律的教育,即为归真教育。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归真:
做真人,求真知,育真心,蕴真情。
行为归真:
真理念,真方法,真活动,真生活。
过程归真:
夯基础,生智慧,可持续,重发展。
“实”即实在、实效,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态度——求实教学设计——切实教学过程——严实
教学内容——厚实教学方法——殷实教学语言——平实
教学素质——扎实教学风格——朴实教学资源——丰实
教学手段——现实教学形象——敏实教学效果——着实
(三)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进行此课题的研究意在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通过设计一系列合理、科学的操作程序与实施策略,让基础的教学资源——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的碰撞产生最大化的教学效益。
1、有助于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学校作为一种组织,如何改善过程绩效,提高组织效能,实现组织目标,是学校最关心和重视的。
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而众多研究结论表明,学校有效性依赖于教学的有效性,学校要想成为优秀学校,首先必须做到教学有效。
2、通过对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让老师了解目前教学中出现低效能、低产出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高老师对有效课堂教学必要性的认识,提升教师的理念。
3、本课题研究针对我校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现状,具体探讨教师应该掌握和运用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索有效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4、通过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方案
【研究目标】
使教师能准确把握教材中“三维”目标的切入点,设计高质、高效的教学方法与实施程序,在尊重学生、尊重文本的情况下,合理地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通过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采用学生最易于接受、理解的教学方式,激励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研究内容】
1、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研究
(1)有效解读教材的基本策略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
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根据教材特点,准确把握文本内涵,最大限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基础的教学资源——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的碰撞产生最大化的教学效益。
(2)有效教学目标的制定策略
教学目标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因此,目标设计是有效设计的核心。
课题组将重点研究科学的、适切的教学目标的制定策略。
2、有效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通过一课不同教法教、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研讨方式启发思考,比照促动,着力研究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题组重点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有效提问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教与学互动、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计问题,凸显教学重点,攻克教学难点是课题组研究的重要内容。
(2)有效训练
根据教材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设计练习,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科学、快捷地学会运用规范的语言表情达意。
【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一两个典型的学生进行追踪研究,掌握个案动态发展,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做到因材施教。
例如,对于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出更高、更难的要求。
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就要采取措施,由浅入难,慢慢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个案研究,及时了解整个班级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情况,不断总结和评价教育措施的实施经验与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比较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三、研究过程
研究阶段:
(时间:
2007.6——2009.8)
(一)准备阶段(2007年6月——2007年8月)
1、资料文献的准备,信息收集。
2、课题目标的构建与课题内容的确立。
3、制定课题实验方案,落实人员分工。
(二)操作阶段(2007年9月——2009年6月)
1、学习并吸取名师的宝贵经验,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2、立足课堂,认真实践。
通过集体备课讨论、研讨课、经验交流座谈会、质量分析等形式,探寻一系列合理、科学的课堂操作程序与实施策略,撰写阶段性总结报告。
(三)总结阶段(2009年7月——2009年8月)
1、整理和归纳课题研究成果。
2、撰写研究报告。
四、初步成果
(一)有效解读文本的策略
对课文的阅读感悟首先应该是整体的领悟。
因为,只有准确地把握整体,才能对其中的每一部分有深入的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
“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当然,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悟,并不是不能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局部进行分析,而是要求这种分析必须顾及全篇,要有课文的整体观;
即使对课文的某一段落或词句的理解,也应该具有整体观的意识,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把握”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等。
整体把握教材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是理清写作思路,作者在写文章时进行立意和谋篇的思维之路,是写作时串联文章的关键,是阅读时理解文章的重点。
只有理清了文章思路,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看法、态度或感情。
二是分析结构布局,整体阅读离不开领悟作者怎样布局谋篇,研究文章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这些组成部分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三是抓住“点”“线”“面”,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如关键的词语、警句、过渡段等等。
抓住这些“点”“线”“面”,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把握”。
教师还应从课程标准的宏观上整体把握,从全套教材编写的整体入手,作整本教材及教材单元的整体设计。
这样才能理清语文教学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明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明确教材的整体框架,明确教材的知识序列;
才能从宏观、微观层面上审视教材,既有全盘考虑又有具体目标,使教材与教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使教学目标得到最大化实现;
才能既有整体设计又体现不同阶段的教学重点,遵循课程所反映的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之间的联系,在渐进的过程中整体推进,使教学形成一个有序、有机的整体。
例如:
《苏武牧羊》一课的文本解读。
课文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后,面对匈奴王的威逼、利诱、折磨依然心向祖国,毫不动摇的故事,赞颂了他的民族气节以及爱国热情。
课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第一小节和最后一节分别介绍了苏武出使前及出使后的情况。
中间的2——5节列举了三个具体事例:
以死抗辱、怒斥叛臣、荒漠牧羊,表现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根据文本表现形式的特点,我决定采用变序式教学法。
首先播放民歌《苏武牧羊》,把学生引入故事情境,带出故事的主人公苏武。
接着老师一边简要讲述故事内容,一边出示课文相关内容,即第一小节和最后一节,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看看写苏武出使前后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通过认真读文,很快就能找到两个变化:
苏武,出使时刚刚40岁,回国时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
旌节,出使前完好无损,出使后却脱光了毛。
苏武、旌节恰是本课学习的两条线索。
通过这两小节的比较阅读,帮助学生直接抓住了文章的聚焦点,同时引发思考:
19年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使得苏武、旌节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
顺理成章地揭示课题,直奔课文重点内容的学习。
解读文本时我发现2——5小节,苏武宁死不屈,忠于祖国的高尚品格主要是通过三个事例中苏武的具体言行表现出来的。
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抓住苏武牧羊时顽强忍受各种折磨的语句,及他不受侮辱,痛斥卫律时的语言进行重点品读。
由于苏武牧羊的故事发生的年代距今久远,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
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安排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按一定要求反复朗读,于读中了解故事内容,于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人物形象,于读中涌起情感的波澜。
潜心解读文本后,从整体入手,抓准点、线、面,对教材进行重组,既可突出教学重点,又可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这三句话的品读过程中感受到苏武“不变”的民族气节,达到长文短教,省时高效的目的。
(二)有效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师进行课堂授课的一个重要依据;
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鉴定标准。
于漪曾指出“每堂课的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目的作一番认真的剪裁,要确定重点,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分解疏导。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
1、认真解读、熟记课程标准,形成对课程标准的高度敏感性和自觉性。
2、结合语文特点,突出三维目标的交融性。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知识教学、能力锻炼、策略选择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往往是同步实现的,教师应将三维目标统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并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使其得以实现。
3、潜心与文本对话,深度钻研教材。
只有教师正确地理解和领悟课文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驾驭语文的能力。
教师应根据不同内容、不同体裁文章的要求,找到突破口,找准难点,突出重点。
4、分析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知识水平,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和发展点,将学生的昨天、今天、明天综合在一起,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5、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层次性。
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南极风光》一课教学目标的制定。
拿到一篇课文,往往很多老师先考虑的是课文内容的理解,而我先思考的是课文写作的特点。
因为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只关注课文写了什么,却忽略了更重要的问题:
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
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通过课文的学习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而不仅仅停留在了解一个故事上。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三句精彩的排比句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发现本文的最大特点就是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这三句排比句,其中两句还兼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写出了南极是一个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南极冰雪造型奇异、南极光绚丽夺目和变化多端的特点。
于是我便考虑能否在“排比”上做做文章。
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习简单的修辞手法,初步尝试运用是有必要的,也是符合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
排比的修辞手法他们并不陌生,但只是大致了解,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学习。
基于这些因素,我决定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锁定在学习排比的修辞手法,初步尝试写排比句上,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
糙、雕、隧、剔、瘠、绚、焰、曳、旗。
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并积累“晶莹剔透、绚丽夺目、望而生畏、惊叹不已、摇曳”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文中的三句排比句,尝试运用排比句练习说话。
3、知道人类正在开发南极,南极的明天很美好。
拿着教案上完课后,我发现了问题:
内容过满。
在有限的35分钟里,既要让学生静心读文,理解文本内容,积累语言,又要学习语言知识,尝试运用,如此这般的教学,要做到扎实有效是不可能的。
结果只能是学生对于文本的内容浅尝辄止,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语言实践活动亦是蜻蜓点水,草草收兵。
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调整教学安排,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重在读通课文,理解字、词、句,积累文中三句排比句。
第二课时则重在学习排比句,尝试写排比句。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文中的三句排比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排比这一修辞手法的特点。
2、初步尝试运用排比句练习说话。
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层次分明,指导有序。
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深入理解课文,积累了文中三句排比句。
第二课时则通过对三句排比句的比较知道怎样写排比句,以及怎样可以将排比句写得更好。
充足的时间保证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扎实地学,有效地练。
文本真正成了学习的例子,读与写自然而又紧密链接,积累、内化、倾吐环环相扣,最终达到教学有效的目的。
(三)有效提问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
G?
卡尔汉认为: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那么怎样才是有效的教学呢?
经过实践和研究,我们认为有效提问有这样几个特点:
1、覆盖面大,往往是牵一发可动全身的“主问题”,问域宽阔,可作多角度思考。
需要综合处理全文的主要信息方能解决问题。
2、穿透力强,问题所向直取课文的主旨,往往是解读全文的重点、难点、疑点的制高点。
3、探究性高,其问题的解决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指向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需要彼此间的合作和交流。
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
1、新奇性
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强、好玩、自尊心强。
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这些特点,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不要故意用偏、难、怪的题目使他们感到难堪。
首先教师要从教材中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热点构成提问序列,力求提问过程新颖别致,使学生喜闻乐答,让学生有如感春风如沐春雨的感受,形成学习的内驱力,促进课堂的“互动生成”
学习三年级《雨后》一课,小诗描绘了夏天的雨后,孩子们在广场上赤着脚使劲在水塘里踩水花的欢乐场景。
当小朋友学完诗歌,对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感受到了文中孩子快乐的情感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你觉得写这篇文章的作者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问题马上引起了小朋友的兴趣,有的说:
“她是一个快乐的人。
”有的说:
“她是一个喜欢孩子的人。
”甚至还有一个小朋友说:
“我觉得她是一个懂得享受快乐,热爱生活的人。
”这一问题基于学生读文后的直接感受,又为进一步了解作者冰心奠定了情感基础,达到了水到渠成之效。
2、启发性
提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发思维的出发点,因此语文课上的提问应是经过认真推敲,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
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主动探索,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教师要学会“曲问”。
“曲”是指问题答案不能浅显直露,而应该让学生通过仔细思考才能发现。
特级教师钱梦龙说:
所谓“曲问”,是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
曲问多见巧思,易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如:
两位教师在教学《完璧归赵》时,对相同的问点,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问法:
第一位教师:
蔺相如是采用什么办法智胜秦王,实现完璧归赵的?
从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二位教师:
蔺相如是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还是故意吓唬吓唬秦王?
为什么?
第一位教师采用的是直问,问题明确,答案可以从课文中直接找到。
第二位教师采用的是曲问,不但答案不能直接从课本中找到,而且问题中包孕着多种诱答的因素。
它需要学生围绕是真撞还是假撞进行多向的思考。
这样的曲问,不仅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力度。
3、思辨性
“浅”是提问的大忌。
“有疑而问”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浅显的提问往往问而无疑,课堂上学生对答如流,表面上是互动地轰轰烈烈,实际上学生怎么也动不了。
只有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我们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思考、争辩找到答案。
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表达力,使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入透彻。
如:
教学《望梅止渴》一课,在揭示课题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想一想“望梅止渴”一词中的“望”是什么意思?
有的学生脱口而出:
“是‘看见’的意思。
”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设了个悬念,“是‘看见’的意思吗?
学完课文后你们就知道了。
”当学生学完课文后,我又一次提问:
“现在你知道‘望’在这个词中的正确意思了吗?
”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到士兵们并没有真的看到梅林,他们只是想到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所以他们很快找到了答案“想到”。
这个问题在课伊始就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带着问题进入课文的学习,同时在认真学文中自己找到正确答案,达到“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4、开放性
一方面教师要增加课堂问题的多元性和非确定性,使问题由静态、封闭的框架体系转向动态、开放的网状体系。
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拓展提问。
拓展提问是好的课堂提问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它可以就教材的内容、主题、结构或写法进行拓展提问,也可以就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进行延伸提问,目的是达到拓展语文课堂的时空,并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如《去年的树》课文结尾这样写道:
“小鸟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眼。
唱完了歌,小鸟又对着灯火看了一眼,就飞走了。
”这里两个“看”字,意蕴深长。
教学中,老师启发学生思考:
小鸟仿佛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读后面的这部分文字,联系前面“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小鸟不辞辛劳寻找大树”的描写,展开想象。
有的学生说:
“小鸟仿佛看到了他们俩以前一起快乐唱歌的情景。
“小鸟可能想到自己以后再也不能为大树唱歌了。
”……这一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创造想象提供了有利空间,有效挖掘了教材空白,对文本意义展开创造性建构,丰富了课文内容,丰富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独特体验。
(四)有效训练
语文教学应当坚持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本,这是由语文学科性质决定的。
“训练”是落实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最为有效的方法。
因此我们要致力于构建科学的语言训练新机制。
首先,要确定训练目标。
应以“知识和能力”为主要训练目标,在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的时候重视“过程和方法”,同时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每一课的训练目标要重点突出,具有鲜明的个性,易于操作和达成度的检测。
目标要少而精,讲究一课一得,一练一得,循序渐进,忌面面俱到。
另外,确定课时训练目标时,必须把文本的语言特点与学生的语文现状紧密结合起来。
其次,要设置语言载体。
我们要经常关注三个“点”:
一是找准听说读写的附着点。
二是洞悉情感发散的栖息点。
三是发现价值引领的切入点。
这三个“点”是相互渗透与交融的,并不孤立存在,只是因其训练价值而有所侧重。
再次,要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
训练方式因训练目标和语言载体的不同而千变万化。
譬如,从训练对象的多少看,有个别训练,小组训练,全班集体训练;
从语言的运用形式上看,又有口头语言训练和书面语言训练。
口头语言训练主要有朗读、背诵、复述、讨论、回答、对话等形式,书面语言训练主要有默写、连线、填空、写词、练句、仿写片断等形式。
但无论选择哪一种训练方法,都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的趣味性和语言训练的时效性。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有新的内涵。
比如,把机械的、重复的语言文字训练变成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把静态的语言文字练习变成动态的语文实践。
训练如果进行得好,就能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在一起。
以下是课题组老师在进行课题研究中根据文本特点,巧用“转换”,设计练习,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些方法:
1、转换在“角色”上
(1)换位体验说出内涵
语言文字训练的设计要与课文的教学目标达到和谐统一,要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好的语言文字练习,应该使学生通过练习,不但在丰富词汇、丰富句式上有所长进,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学生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的限制,与文本内容、文中人物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差异。
课堂上,学生只能以“局外人”的身份、“旁观者”的角色进行思维,往往产生认识的障碍或是情感的疏远。
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说话训练,引导他们进行思维角色的转换,拉近他们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在语言实践中感悟文本内涵。
《军神》一课的教学,品读完课文的关键语句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伯承与沃克医生相遇了,他们亲切地交谈起来……
沃(师):
你好,很高兴能够再次见到你!
刘(生1):
你好!
现在你的眼睛感觉怎么样了?
挺好,谢谢!
给你做的那次手术我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你为什么坚决不肯使用麻醉剂呢?
因为眼睛离大脑近,我怕会影响神经,脑子坏了我就没办法打仗了!
刘(生2):
麻醉剂会使神经麻痹,我怕影响我的脑子,没有清醒的大脑我还怎么与狡猾的敌人作战啊?
可是摘除坏死的眼球不是一般的手术,是要把烂肉一刀刀割掉的呀!
刘(生3):
我不怕,因为对我来说,一个清醒的大脑比什么都重要,我还要用它来指挥战斗,保卫祖国呢!
刘(生4):
这点疼不算什么,我能忍,能够打跑鬼子我连牺牲都不怕!
你真勇敢!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