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业生产管理课程doc 55Word文档格式.docx
《服装业生产管理课程doc 55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业生产管理课程doc 55Word文档格式.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除了有限的外地加工,受香港的出口配额限制的产品,必须在本港制造,以符合香港产地来源规定。
1.2香港制衣厂的规模和结构
在一九五零年至一九七零年间,工厂数目以平均年增率24.9%增至3,491间,雇用人数以平均年增率24.6%增至148,025名。
一九七五年,香港有8,047间制衣厂(占制造业工厂总数25.9%),聘用257,595名工人(占制造业工厂总数37.9%),成为制造业中最大和最重要的工业。
由一九七五年至八十年代中期,该工业以价值计算,续有增长,但占整体制造业的比例,则开始下降:
在一九八七年制衣厂的数目达到高峰,共有10,556间,但郄只占当时制造业工厂总数20.9%。
同样地,制衣业在一九八六年所聘用的工人数目也达到高峰,共有299,932人,占当时制造业雇员总数34.5%。
此后,工厂数目降至一九九二年的6,980间(占制造业工厂总数16.6%),而同期雇员人数则降至186,607人(占制造业工厂总数32.7%)。
不过,制衣业仍是制造业中最大的行业,规模是纺织业的两倍有多。
制衣厂的规模普遍比以前小。
在一九七五年之前,制衣厂平均聘用超过40名工人(一九六五年平均多达58名),但到了八十年代,制衣厂的平均雇员人数一直逐渐下降至平均每厂30名工人。
1.3香港制衣业的出口业绩
本港制衣业的产品出口值,从一九六零年的10.1亿元增至一九九二年的771.56亿元,平均年增率为14.5%。
自六十年代起,制衣业已是出口收益最大的工业,占本地产品出口总额30%以上。
除了一九七五年全盛时期的44.6%外,所占比重一般在30%至36%之间。
一九九二年的数字为33%。
以价值计算,香港在一九七三年至一九八五年间是世界上最大的成衣出口地区(除了一九七八年和一九七九年被意大利超越外)。
一九八六年,意大利再次占第一位,并一直保持该位置。
从此香港便一直是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地区,只在一九八八年一段短时间内为南韩所超越。
在一九九二年,香港随中国和意大利之后,为世界第三位成衣出口地区。
1.4香港制衣业有利因素
香港的制衣业以经验及技术见称,并在海外享有制造优质衣物的声誉。
制衣业有熟练员工,可以生产各式各样的衣物,不但可大批生产,也可生产特定项目。
他们可以就顾客自行设计或指定的成衣样办提供专业意见及协助。
此外,制衣业经常因应市场需求及时装潮流的转变而作迅速反应,试验利用全新及更先进的衣料,并深谙管理之道,以求符合顾客的需求。
制衣厂以中小型为多,这是制衣业的有利因素。
这些工厂制造多种款式的时装,并能够在一个有效率的分包网络下,配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本港制衣业越来越注重品质,并能准时迅速交货,因此声誉日隆,竞争力亦随之提高。
香港的制衣业也得到一些辅助工业的帮助。
这些工业提供线、拉链、钮扣、扣件及标签等配件,以及一些对于生产时装极为重要的多类型花边。
织造、针织及加工漂染厂亦为制衣业提供部份所需布料。
1.5香港制衣业限制因素
和其它工业一样,制衣业在聘请和保留员工方面也碰到困难,这是因为很多任务人都受到正在扩展的服务行业吸引。
服务行业通常给予工人较高的工资、较佳的工作环境、以及较有社会地位的感觉。
随着工资上升及生产成本高涨,香港面对其它低工资生产地区的强烈竞争。
自从一九八六年中以来,操作员短缺问题一直未有改善。
此外,香港为离岸制造业担起支持中心的角色,提供设计、商品推销、品质控制、搜集原料等支持服务,业内郄严重缺乏从事此类支持服务的熟练员工。
本地纺织业的生产量减少亦对制衣业厂商造成打击,因为制衣业非常倚赖本地所生产和供应的高质纺织纱线和布料。
事实上,迅速提供纺织样办正是制衣业能保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可是,本地纺织业并未为制衣业提供完备系列的梭织及针织布料。
织造业主要生产厚身棉质制品,例如斜纹棉布;
而环形针织业则大多生产棉质布料供本地耗用。
因此,制衣业如需用人造织纤维轻质布料或混纤布料,就要倚赖进口物料。
过往香港在优质成衣方面,比低成本出口地区具竞争力,并较能在短时间内更有效率地完作制造过程。
可是随着其它地区的发展迅速,与香港的领导地位距离渐渐缩短。
此外,这些地区亦已能生产为市场接受的优质成衣,跟香港的优越地位也渐渐拉近。
美国及西欧的零售业在决定买货时,愈来愈强调短周期及迅速补给,香港在这方面由于远离这些市场,因而失去地利。
与纺织业一样,制衣业的发展亦因各主要市场限制香港成衣的出口数量而受阻。
在一九九三年,香港的纺织及制衣产品出口总额的59.9%(没有制衣业的单独分目)受到出口数量限制。
由于主要市场如美国和欧洲联盟等对香港产品出口施加限额,制衣业在产量上的增长因而受到限制。
1.6香港制衣业的前景
面对在数量上的限制,香港厂商现正制造更高质素及增值额更高的出口产品。
由于保留业内工人及聘请新人遭遇困难,制衣业因而需要长期的人手计划及发展,使业内有足够的技术人手,应付未来的需要。
香港制衣业的长远发展,端视其是否有能力制造增值额更高的产品、实施生产多元化和开拓新市场。
本港厂商深明这点。
日本在很多出口制衣产品的厂商眼中,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大市场,而厂商已经在日本展开深入宣传活动。
另外,由于人口众多而居民生产日益富足,中国是本港制衣业厂商已开始进军的另一个庞大市场。
其它活动如东南亚、东欧等,亦有极佳前景。
由于近年来香港劳工短缺,地价及租金飞涨,部分本地厂商已经将劳工密集的生产工序,及较低档和不受出口数量限制的产品的制造工序,迁往中国进行。
不过,如果最终产品要输往实施限制的市场,可迁往香港以外地方进行制衣的工序,则受香港产地来源的要求的限制。
如果产品在香港制造而部分在中国加工,香港政府贸易署现负责执行一项特别外地加工安排,确保只有符合香港产地来源规则的产品,才取得香港产地来源资格。
乌拉圭回合有关纺织品及制衣品之协议将在一九九五年实行,根据这协议在未来十年内,过往受制于多纤协议所签订的纺织品双边协议的数量限制,将逐步放宽。
预期在该十年协议的后期,始会放宽有实质贸易利益的产品的限制。
因此在未来数年内,这协议对香港制衣业架构所产生的影响将是微乎其微。
制衣业的生产会继续以香港为基地,但为保持竞争力,产品亦会继续转向高文件及集中于生产高品质成衣。
由于纺织及制衣业所受的数量限制,将于该协议的后期逐渐大幅放宽,相信届时制衣业在结构上将会重组;
并会把简单的生产工序迁往低工资地区,而在香港维持一定程度的生产,以便发展产品及培训管理及技术专才。
1.7世界性制衣业的趋势
1.7.1
买家的要求
制衣业在全球的竞争日益剧烈,为减少风险,买家将落单与交货期缩短,大部份买家都倾向于工厂能生产迅速响应的订单。
部份资本雄厚的入口商都成立跨国的生产基地,直接的控制有助于发展迅速响应的订单及改善品质,亦有部份入口商有实力的制衣厂商联盟以增强竞争能力。
一些从事由零售直至生产的商家,甚至争取能在七天的补货期,即是说零售店铺当天售出的衣服,七天后便可从工厂生产及补回店铺。
除了迅速响应的新概念外,买家亦较喜欢小批量多款式的入货方式,进一步增加在生产方面的压力。
为提高自己牌子的形象,买家都不断地提高品质要求,甚么全面品质管理,ISO9000等等,相信愈来愈受买家欢迎。
买家为保持自己的竞争能力,亦向一些工资低廉的地区提供技术性的支持,最终期望此等国家能供应价廉物美的货品给他们。
东南亚的落后国家,例如中国已发展了十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成衣生产基地,但成本亦上升了数倍。
其它如:
越南、寮国等更落后的地区亦开始发展其制衣业,大势所趋是消费者能买物超所值的货品。
相信在世界性制衣业的新趋势下,买家倾向要求厂家:
-
短交货期
高品质
更具竞争性的价钱
厂商为满足买家的要求及本港制衣业为维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各方面不断改进,以求提高应变能力,减低成本,令客户保持低存货量,及增添产品的价值。
在整个制造过程中,从处理订单至分销,无不在改进。
1.7.2
近期科技发展
香港厂家现在虽然普遍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制衣放码系统及排唛系统,但使用计算机辅助生产系统及计算机统筹生产系统的郄为数不多。
程序拉布系统可将数十卷布按照预计的拉布长度,叠布厚度和拉布方式要求,上机拉布,而整个过程是全自动的。
计算机辅助生产系统另一种应用方法,便是使用设有上下回旋刀片的计算机剪布机。
此外,目前正迅速发展的激光光束裁剪机、高压水柱裁剪机和超音波裁剪机,可切割层数少的布料,但本地厂家使用这技术的为数不多。
在计算机统筹生产系统内,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即由最初设计到最后检查和包装)所用机器和设备都连接起来,成为有逻辑和有效的生产系统网络。
有了计算机统筹系统,零售订单资料和布料存货资料便可以输入一个计算机化裁单安排装置,这样便可以迅速地和准确地计算布料和排唛的要求,以及一切有关的裁剪部生产成本;
然后可以用有关数据来控制自动拉布机、裁剪器和计算机化布料处理装置。
这系统也印发不同的卷标(包括条纹码卷标)、实时报告、生产记录和簿记资料。
这样,制造商即可以不断监察制造程序的生产力、质素和利润,亦可以大量减低对从事制造工序以外的人手需求。
制衣业在科技上另一重要发展是采用仿真系统。
这种计算机程序可选择不同的变项,仿真实际的情况,厂家可利用这个程序估计所需新增资本开支,善用劳工、厂房及设备,评估厂房陈设、处理及生产系统,安排人手及资源的需求,找出所需培训要求,及计划改变方法。
1.7.3
车缝方面的发展
在车缝工序方面,普遍使用电子缝衣机。
集成电路片被广泛应用于车缝工具中,甚至是最简单的型号也不例外。
差不多所有现代缝纫机均可调校速度、车缝密度及车缝长度等。
以自动化机器按照样办的外形缝制口袋等成衣部份,以及采用可调校的X-Y缝纫器,可达致进一步自动化。
这样,细小部分或刺绣字体及简单图案亦可缝制。
但要再进一步加快车缝速度,仍有技术上的限制。
提高效率的另一个方法是应用车间工程技术,令操作员更加舒适,并减少工人处理布料的时间。
现时处理布料的时间占整个制造过程所需时的75%。
为迎合市场对款式多变的要求,缩短生产过程,提高应变能力,部份香港厂家已采用店内实时数据收集及管理系统。
这系统可帮助厂家改善生产质素,充分使用厂房的生产力,发挥厂房最高效率,提高个别员工的工作表现,并能找出生产线上防碍进度的因素,密切注视工作进度以改善传送程序,以上种种皆可帮助厂家减低成本。
近年引进的单元式生产及组件式生产系统,可使制造商一方面能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保持高度灵活性。
单元式生产系统利用架空运送器,将成衣部件夹于吊架上,传送给各个工人进行加工。
这个系统使操作员与中央控制组在生产进行时可随时沟通,这样,管理和监督人员可以实时收到关于生产力和品质的报告,并可有效地控制流水作业的情况和平衡各条生产线。
这系统可以处理复杂流水作业,例如在一条生产线上进行多款式、多颜色及多种尺寸的生产。
另一方面,组件式生产系统采用分组工作概念,由5或20人组成的独立工作小组负责车缝整件衣服或衣服的一部分。
厂商也尽量训练操作员,掌握制造过程中的多项工作,务求取得最大的灵活性,并给予表现较佳者适当的奖励。
采用这两个系统的厂商,大多数在生产力方面提高10%至40%,生产时间则减少一至两天,产品质素也获得改善。
1.7.4
其它方面的发展
鉴于香港缺乏土地及劳工,以致地价高昂,工资上升,于是将货品储存、寄仓及调度等问题日渐受重视。
现代化的储存及处理系统,通过节省地方的轨道设计、机动的运输装置、计算机化的存货软件、全自动的价格标记系统、条纹码或射频资料分类法等等,不但可节省成本,亦可大大提高处理货品的效率。
在商品推销、出口及零售方面,最重要的科技发展便是利用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改善通讯及综合资料,以提高操作效率及整体生产力。
根据电子资料互通及电子图像互通技术发展的最新软件科技,可将布料、草图、花纹、员工等资料存于在中央数据库,并加以组织。
若结合数码摄影机,更可增强影像信息的传送。
许多厂家推行合时应变管理系统;
那是说在安排货品分销细节时,按需要来处理,并把多余及重复的步骤省郄,以求迅速解决问题。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保持竞争力,厂家必须分秒必争,放眼世界各地,搜集资源,安排分销。
许多工厂在分销方面,采用应变管理系统,以助改善效率。
近年消费者的需求渐趋复杂,以致越来越多订单要求在较短时间内生产小批量款式不同的衣物。
为协助厂商满足这种需求,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与制衣业训练局,在一九九零年三月合办了一间制衣工艺示范中心。
目前,这中心正同时示范单元同步生产系统及吊架系统。
这中心现正就采用吊架系统及单元同步生产系统的「响应生产系统」,与单独采用吊架系统或单元同步生产的各自优点,进行评估。
一九九四年一月,制衣工艺示范中心以其在生产及设备上提供品质保证,表现卓越,获颁发ISO(国际标准化组织)9002证书。
该中心无疑树立一个良好榜样,大大提高业内对改善品质的关注。
该中心现正为纺织及制衣业成立一个迅速响应中心,利用迅速响应科技协助厂家搜集资料,并提高业内对迅速响应概念的认识,并对这种科技进行研究及提供这方面的培训。
2.
成衣生产过程
2.1服装制造的方法
服装可按其生产/制造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
i)
订制形式
ii)
现成或称成衣
此两类服装制造方式都对制衣厂的运作有一定的影响。
2.1.1
订制服装的生产方式
很多服装是按个别顾客的要求量身订制的,订制衣服的每张订单量通常只是一件或几件。
这些衣服有不同的款式细节,且由于须按顾客的体型、尺码及个别要求而缝制,穿起来才合顾客的身材及要求。
所以一般都是依靠裁缝师傅独力操作所有工序,由头至尾完成整件服装。
订制服装有以下的优点:
不同体型的人均能得到合身的衣服
由于衣服是按个别顾客的要求缝制的,顾客可以决定衣服的款式和衣料
由于是个别缝制,订制衣服的价钱也许会较为昂贵;
iii)品质方面也因个别裁缝师傅而有所分别。
2.1.2
现成服装的生产方式(成衣生产)
成衣按固定的款式和尺码来缝制。
这类衣服是大量生产的,完成生产阶段分别运送到各地甚至全世界发售,因此成衣生产便促进了服装业在零售、制造和供销方面的现代化;
此外,由于是大量生产,所以生产成本比订制的衣服低,让顾客可以买到物有所值且价格合理的服装。
而且,不同的牌子,供应不同的尺码,尺码表经过改良后,令更多人能够购得合身的成衣。
就成衣来说,最理想的生产安排莫如以固定的速度生产同一款式、颜色及尺码的衣服,并且做到销量与产量相等,不过这种情况实际上并不可能达到,原因如下:
时装的款式种类万千,而且时刻在变化;
服装要因应季节需求,不同季节需要不同服装;
iii)服装的尺码需有多种,因为各人的体型不同;
iv)
经济会有兴衰,因此人们在服装方面的花费会有变化;
v)
国际上有贸易限制,例如配额、关税及贸易总协议(GATT)等。
vi)地区性的文化及气候不同,形成需求不划一。
2.1.3
传统的制衣方式
一百多年以前,传统的制衣方式是由一个人负责制成整件衣服,裁缝师傅只需占用家中或店铺内的一个小房间工作。
那个时代,衣服都是订制的,因应顾客不同的要求而缝制。
顾客主要是富有人家,例如地主、商人和贵族。
较穷困的人家如农民和工人等多穿富有人家所丢弃的旧衣,他们有时也许凑集一些物料自己缝衣,甚至自己织布,因此我们可以明白为甚么那时劳工阶级的衣着大多是简单粗糙的。
富有人家雇用裁缝师傅为他们自己及佣人缝制衣服,管家和车夫等人的制服款式一般都是按照主人的喜好而设计的。
这些衣服全都是由裁缝一个人手做的。
十九世纪初期,衣车问世,并主要在欧美等地不断改良,令传统的制衣方式改变过来,制衣的过程开始出现分工的情况。
举例说,操作衣车的工人需要特别的技术,所以雇用专职操作衣车的工人以及负责手工的工人,这样分工较为有效率及有助减低成本。
早期的制衣厂就是从那个时代逐渐发展起来的。
当时一般制衣厂采用现称"
MAKETHROUGHSYSTEM"
全件起的做法,运作的方式是一件衣服的大部份工序都由一人来完成,剩下一些不需要很多技巧的工序由另一个人(如学徒)来负责。
每件衣服都是根据顾客个别的要求来缝制的。
工作的地方通常有一个120cm乘60cm的车台,零乱地放置了所有的缝纫工具,但没有特别用途的衣车附件。
作手工的工人盘腿坐在地上或卓上,以膝盖作为工作台。
小型制衣工场一般的条件较差,灯光照明不足。
1830年之后,法国和英国相继率先开设了有机器设备的制衣工场,机器由专门的技工来操作,而需要人手来做的工序也在厂内完成,或是外发给别人在家中完成。
上述工厂的东主,不久就了解到可以将生产过程分工为机缝、手缝和压熨、打钮门和做手工等特别的工序。
每个特别的工序完成后,衣服都会再交回前述的主要"
缝制者"
。
这种方式适用于缝制订制的衣服和衣服样办。
这类衣服都是按照个别要求裁制的。
上述的方式至今仍是制衣的基本方式,从衣车未发明以前的做法,演变而来,而发展至今天,较基本的是分科方式,将车缝工序再细分成精细的工序,经过较严谨的生产安排,适当地分配给每名车缝工人,而每名车缝工人一般只负责单一的专门工序,从而再将生产效率提高。
2.2制衣(成衣)厂的工作
不同的制衣厂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目标,但是我们可以将制衣厂的工作分为两大类:
生产工作-是将原料制成顾客所需的衣服;
行政和后勤工作-是提供一切所需原料和服务,以确保能够顺利生产衣服。
2.2.1
生产工作
制衣厂的生产工作包括以下:
1)
设计
一般来说,大部份中型和大型的制衣厂都会雇用设计师来创作服装系列,以满足顾客的需求。
设计工作可分为两个不同的范畴:
创作设计-就是设计师参考时装潮流和市场走势来设计并草绘各款衣服。
ii)技术设计-设计师尝试制成自己设计的服装,他们要知道该选用甚么衣料,以及制衣厂的设备和员工技术。
在设计工作方面,计算机的应用日益广泛。
2)
头样制作
当有了初步的设计之后,下一步就是按照设计的图样绘画所需的纸样。
第一个由原设计绘出的纸样,在成衣行业中,一般称为头样或原样,而头样通常是标准尺码或中间的尺码。
而绘制头样所需的技术要求较高,在行内一般被尊称为师傅。
3)
样办制作
当完成初步的头样后,下一步的工序就是根据头样裁制样办。
这个程序一般都是安排在厂内的办房完成的,可分为裁办及车缝样办等工序。
样办制作通常只做一件或数件,所以成衣厂内的办房员工一般都是挑选较熟练的技术工人,例如办房的车缝工人一般都能将整件样办的车缝工序完成。
当样办完成后,如果某些地方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或顾客有某些地方或款式需要更改,通常的过程都需从初步的头样开始在纸样改动再从新做样办,可能需反复数次,直至顾客完全满意为止,样办制作才算完成。
4)
纸样放码
当服装的样办为顾客接纳之后,下一步是按照顾客的要求来绘制不同尺码的纸样。
在纸样放码的工作方面,计算机的应用在成衣生产的过程中最为广泛及最早发展之计算机生产辅助设计之一。
5)
订购所需布料及辅料
顾客接纳了样办之后,制衣厂就需要根据所需用量订购布料及辅料,以供生产之用。
很多制衣厂在这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最多,(例如:
估计用量不准确,供货商所供应的布料及辅料的质量和数量出现问题,延迟交货)这些最终导致阻碍生产,延误交货给客人,质量问题在成品时才出现,严重者可能导致客人退货。
6)
裁剪布料
这项工作可以再细分为以下各项工序:
计划衣服裁片的尺码和数量及裁剪的布料层数等通常是根据客人所订购(订购合同)的指示的尺码及件数的配搭(ASSORTMENT)来计划拉布的层数及所需裁剪的床数。
排唛架制作(MARKERPLANNING)
一般而言,制衣厂将布匹裁成衫片形状,然后组合为可穿著的成衣。
为了准确剪裁大量成衣,需采用特别的裁剪仪器及安排唛架。
检查了纸样的准确性之后,把纸样片铺在纸上排列,造成一个组合,这个组合在行内叫唛架。
唛架的作用是以最省料的原则下安排,使直接成本减至最低,最准确的用量是从唛架计算出来。
唛架的编排是一项技巧工作,必须考虑多项技术需求,例如:
布纹的方向、布料的阔度、布料的性质、尺码的组合及预备拉布的长度等等,计算机辅助唛架设计亦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