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的经济与民生形势与政策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6697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当前的经济与民生形势与政策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我国当前的经济与民生形势与政策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我国当前的经济与民生形势与政策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我国当前的经济与民生形势与政策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我国当前的经济与民生形势与政策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当前的经济与民生形势与政策Word下载.docx

《我国当前的经济与民生形势与政策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当前的经济与民生形势与政策Word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当前的经济与民生形势与政策Word下载.docx

并暴露了中国经济的“软肋”。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内需“三驾马车”中,存在内需疲软和过度倚重投资的问题;

第三产业比重长期过低;

对于能源和资源的过度依赖和消耗的弊病。

  GDP应该有哪些“含金量” 

“因为很多地方政府靠投资拉动GDP增长,并大部分投向对居民收入提高没有直接效果的大项目上,虽带来了巨大的GDP增长,但居民收入没有太大提高。

豆腐渣工程也算GDP GDPW或可取代GDP 

  如果企业生产了伪劣产品,这些伪劣产品又在市场上出售,这个是要算GDP的。

一个建筑公司造了一座大桥,过几年桥坍塌了,那重修这座桥仍然要算GDP,因为它已经生产出来了。

“从社会角度看,GDP将好的、坏的产出一视同仁地算在经济指标之中。

它把有损国民福利的‘非法生产’(例如性服务、毒品生产与交易等)也隐性地内含于社会财富之中。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曹立村认为,GDP只反映经济增长的“流量”,容易产生牺牲存量、追逐增量的愚蠢行为。

举例说明,如鄂尔多斯在2008年的人均GDP是10万元,香港是20.9万元,当年GDP增长率分别是22.9%、3.9%。

那么,不用5年鄂尔多斯的人均GDP会超过香港。

但2008年鄂尔多斯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万元,而香港是18万元。

这正是为什么居民虽感觉到GDP增长,却没有带来相应幸福感的原因。

2.进出口总值:

由负转正但仍不乐观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外需空间急剧缩小,到2009年2月外贸进出口总额跌至谷底,3月开始出现连续环比增长,10月进口值年内首次实现月度正增长,11月进出口总值月度指标也首次实现年内正增长。

进出口总值由负转正根本原因在于外需好转,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经济正复苏转暖,而2008年以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稳外需、促出口的政策也收到了好的效果。

目前,全球复苏动力不足,主要经济体失业率高企,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融资能力减弱。

未来全球外需低迷的情况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中国外贸仍将缓慢回升,但复苏之路布满荆棘。

3.投资消费:

高位增长隐藏结构性问题

进入2009年,全国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始终保持高位增长态势。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前11个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3%。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出口大幅下降。

正是投资消费高位增长弥补了外需不足,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然而,这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结构性问题,目前中国经济增长90%以上靠投资拉动,消费贡献率依旧偏低,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

“靠投资,持续性不足,只有靠居民消费,才具有持续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指出,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必须将“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置于结构调整的首要位置,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发展经济。

4.财政收入:

逐步回升缓解收支压力

2009年,中国财政收入伴随经济增速的“V”形反弹呈逐步回升态势:

1月,全国财政收入下降17.1%;

5月,首次转正实现4.8%增长;

8月以后,连续出现30%左右高增长。

胜利完成全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直接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两大税种—企业所得税和国内增值税相继实现正增长,表明在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尤其是大规模投资拉动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企业效益开始好转。

有关专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回升,财政收入压力将逐步减轻,但面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刚性需求,支出压力依然很大。

5.CPI:

由负转正受到各方关注

在经历了连续9个月的负增长后,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在2009年11月份“转正”:

同比增长0.6%。

而从月度环比情况看,CPI从7月份开始由负转为持平,8、9月份微升,10月份虽有微降,11月份再度微升。

作为物价核心指标,CPI同比、环比双双由负转正,尽管还不能认为存在通货膨胀,但也引起各界对通胀预期的高度关注。

“价格太高太低都不行。

要全面看价格问题,稳定通胀预期。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认为,在经济复苏阶段,价格的温和上涨,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是有利的,但价格上涨也会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加大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强他们的消费能力。

6.新增贷款:

大起大落但流动性充裕

2009年以来,全国新增人民币贷款量大起大落:

1到3月不仅月月超过万亿元,且不断创出新高;

4到5月,增长脚步骤然放缓;

6月,再超万亿元;

7月二次下跌之后,逐步趋于稳定。

有关专家指出,就全年而言,一季度新增信贷金额一般比其他季度确实要多一些。

此外,这一时期信贷的高增长与此前国家4万亿元投资密切相关,体现了金融部门对国家拉动经济的支持力度。

下半年,信贷投放虽有回落,但与历年相比仍然较高。

“市场流动性充裕,银行手中都不缺钱。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分析指出,当前还是应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强调灵活性。

7.新增就业:

止跌回升步入良性循环

2009年,中国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从城镇新增就业情况来看,一季度扭转去年四季度下滑趋势逐月回升;

进入二季度以后,每个月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都在90万人以上。

预计全年可实现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将超额完成全年新增900万就业的目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得益于特殊时期稳定和扩大就业的一整套政策体系,同时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建立政府投资与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通过实施推动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来拉动就业,不少地区在安排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时同步制定扩大就业的目标计划,较好地实现了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只要就业,就有工资收入;

只要有工资收入,就能消费;

只要能够消费,就能刺激生产;

只要能刺激生产,就能安排就业。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尹蔚民说。

(二)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实施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经济“寒潮”席卷全球,中国经济增速骤然下滑,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政府实施4万亿元投资计划项目。

在这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1.5万亿元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1万亿元用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4000亿元将投向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用于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用于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投资分别为3700亿元。

此外,2100亿元投资将投向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1500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

上述投资中,中央投资总额为11800亿元,其余资金将来自地方政府预算、中央财政代发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贷款、银行贷款和民间投资等。

一年多来,4万亿元投资计划项目的陆续实施对拉动全社会投资和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三农”和改善民生夯实了基础。

同时。

实施的项目推进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实施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力有序开展。

在中央扩大投资政策带动下,全社会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前9个月全社会投资增长33.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农业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民生工程投资均同比大幅增长42%―72%。

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9%,增幅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1个和2.8个百分点。

  为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有关部门在安排投资计划时,加强了农村民生工程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网改善、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建成了一大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

  在已经下达的四批中央投资中,用于民生工程的投资占比超过50%。

截至8月底,已建成1.1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项目,改造农村初中校舍面积近400万平方米;

建成廉租住房27万套、开工建设126万套;

解决227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农村沼气项目247万户、农村公路20万公里、农村电网各类线路10.3万公里。

  发展改革委在安排投资时把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

中央投资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安排200亿元中央投资用于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明显加快,重大装备本地化工作积极推进。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开工建设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中央投资还支持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城市污水垃圾设施及配套管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建设。

截至8月底,已建成污水处理能力518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1.6万吨/日,形成节能能力标准煤669万吨、节水能力1.31亿吨。

同时,部分新增投资用于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长远发展增强后劲。

例如,哈大、武广、南广、贵广等一批重大铁路项目加快建设,投产里程近1500公里。

南水北调等大中型水利工程进展顺利,已基本建成近1500个大中型水利项目。

公路、机场、城市电网改造有序推进。

(三)2009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复苏

回望2009年,全球各种峰会空前密集,各主要经济体领袖罕见地频频聚首。

而如果给2009年选一条主线,“应对危机”无疑是贯穿始终。

20国集团峰会上谈的是全球各经济体如何协调联手走出危机;

八国集团峰会及与发展中五国的对话会议是如何让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有更大发言权;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宣誓的是如何实现新的增长模式……

在这一系列议题的背后,国际金融体系版图在悄然发生变化,中国的声音在各个场合日渐加大。

中国成为全球瞩目的复苏之星,“中国模式”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世界开始专心聆听中国的声音。

1.“中国模式”浮出

2009年被视作“后危机”时代的关键一年。

为了应对这次“百年未遇”的经济危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认识到,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危机中独善其身,必须积极寻求联盟或联合。

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少见地联合起来,共同协调政策走向,并通过各大峰会对外发出一致的声音,带给人们走出金融危机的信心。

于是,在这一年中,我们先后见证了20国集团(G20)两次峰会(伦敦峰会和匹兹堡峰会)、八国集团(G8)峰会及与发展中五国的对话会、“金砖四国”峰会、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美首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会议等一系列峰会。

而在这其中,中国的声音在各个场合日渐加大,经济的率先向好令“中国模式”受到世界瞩目。

  2.中国“权重”变大

2008年11月9日,为了应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国政府出台了一揽子计划,包含了“4万亿元”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刺激经济措施。

如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年有余,中国经济以一条鲜明的“V”形反弹曲线,平息了当初一些人作出的“L”形、“W”形等猜测,在全球经济中率先划出一道“上行线”。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在2009年年底总结指出,2009年中国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贡献将过半,未来数年将继续引领全球增长。

他指出,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将进入低速增长期,经济低速增长必然降低对金融业的需求。

在中国国际商会年会上,朱民说,这是5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首次引领世界经济增长。

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正逐渐取代美国和欧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且这种趋势将持续。

二、2010年我国经济展望

(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折之年

不平静的2009年已经过去,从年初市场对“经济保八”的怀疑,到二、三季度经济超预期的增长,中国经济出乎意料。

回顾2009年,我们发现始终超越人们预期的就是新增贷款量,正是信贷的超常规增长,才遏止了中国经济下滑,并成功助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也正是信贷的超量增长,A股市场在2009年上半年演绎了持续上扬的曲线,房价和股价上涨成了一种“货币现象”。

而人们在2009年2季度就开始预期的通货膨胀并没有如约而至,因此,货币高增长、物价负(低)增长、资产价格高增长,成为了2009年独特的“货币现象”。

随着中国高消费年龄段人口增长向上拐点的到来,预计中国的消费将向上跃一个台阶,在未来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增速将会升至15%的平均增长水平。

实际上,消费增长的过程在2008年已经开始了,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实际增速达到14.8%,我们估计2009年将是16.2%,2010年将达15.3%。

可以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的重心将转向扩内需和调结构,从而逐渐释放中国的消费增长潜力。

而同时,伴随着2010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的份额将上升到9.1%左右,从而进入9%~12%的瓶颈区域,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将实现逐步转型…… 

1.全球经济刺激政策仍将继续

在库存投资与财政刺激政策的共同推动下,美国经济从2009年3季度开始强劲反弹,这种反弹性增长将可以持续到2010年上半年。

而在2010年下半年,在财政政策刺激效果逐渐消退的背景下,经济可能仍处结构性调整中,经济有再次下行的风险。

近期随着澳大利亚、挪威等国加息,市场对全球刺激政策退出预期日渐强烈。

由于澳大利亚货币政策是严格的通货膨胀目标制,2009年其CPI预计将达到1.6%,同时其GDP增长也实现了正增长,预计达到0.7%,因此,加息乃是其货币政策的实际需要。

挪威的CPI今年预计也将达2.3%,因此也有政策调整的需要。

反观几个主要的经济体,2009年美国CPI预计为-0.4%,GDP预计为-2.7%;

日本CPI为-1.1%,GDP增速为-5.4%;

欧盟CPI为0.3%,GDP增速为-4.3%。

这些主要经济体实体经济的状况并不支持政策在短期退出。

尤其是美国和欧盟目前失业率高企,仍无回落迹象,这加剧了人们对其经济复苏不确定性的担忧,因此,我们认为以美国为首的主要经济体目前的经济刺激政策(尤其货币政策)仍将维持2~3个季度。

2.出口导向增长模式遇挑战

展望2010年,我们对中国经济增长保持谨慎乐观。

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2010年的出口将现10%左右的增长,中国的出口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由2009年-3%左右回升到2010年的0贡献,因而从宏观调控角度看,中国经济增长对内需(投资和消费)增长的要求将低于2009年,从而对刺激政策力度的要求也将会减轻。

预计2010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的份额将上升到9.1%左右,从而进入9%~12%的瓶颈区域,历史经验来看,很少国家的出口份额向上能突破这一区域。

可以预期,出口在未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会有较大下降。

自2001年起,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成长吸引了大量资本,私人资本流入量从2001年的782亿美元迅速增长至2007年的6965亿美元。

在2008年金融危机下,私人资本的流入量迅速下降至1295亿美元,2009年则净流出525亿美元。

同时,在新兴市场国家的组合投资收益从2008年开始也表现为净流出。

在所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私人资本净流入下降最剧烈的是亚洲发展中国家,从2007年的净流入2000亿美元变为2009年净流出543亿美元。

结合对中国出口前景的判断,比较1970年至1985年的日本与1994年至2009年的中国,二者在这个区间内出口份额的变化有相似性。

而无论从整个区间比较,还是从变化轨迹极其相似的后6年比较,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远高于日本,人民币在15年间升值66.1%、而日元当年仅升值35%,即使考虑广场协议后日元的急速升值,日元从1970年初至最高点的1987年12月份,也仅累计升值68%。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并不能得出人民币还需大幅升值的结论。

运用VAR模型预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未来一年不会大幅升值,到2010年底大约会到6.7的水平,即:

明年人民币对美元可能的升值空间会在2%左右。

3.消费渐成2010年经济主动力

虽然2010年中国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只是从2009年的负3%变为零,但出口对于中国最大问题——就业的拉动非常重要。

因为中国出口产品生产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我们始终坚持“做好低端中国同样可以崛起”的观点。

而那种期望通过产业升级放弃低端产业的想法和举措,实际上并没有考虑亿万农民工的生计问题。

我们研究中国的区域经济后,发现中国无论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都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未来我们较为看好环渤海经济圈。

在出口增长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中国的投资增速在中长期也得回落。

中国上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内,出口的高增长事实上带动了制造业投资的高增长,加上房地产投资高增长,使得投资成为上一轮经济增长的主力。

但随着出口部门增长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将会逐渐减小。

2009年以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增长也很难持续,因为这种增长模式系统性提高了经济增长的风险,并将这种风险转移到商业银行体系内。

据测算,2009年每一新开工项目的平均计划投资规模为0.41亿元,比2008年的平均规模扩大900万元,这种资本密集型为主的项目对就业贡献不大,对消费贡献有限。

因此,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主要动力将逐渐转向消费,中国将会经历一个长期的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的过程。

预计2010年合适的货币增长率水平为19%左右,对应的贷款余额增速为19.4%,新增贷款额为7.6万亿元左右。

据我们估计,这一规模的新增贷款大约可推动25%~28%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如果按28%衡量,对应的投资实际增速将达24.6%,资本形成总额将会增长12.2%,可以拉动经济增长5%。

我们也应注意到,2009年过量投放信贷资金,且主要投放中长期贷款(占09年新增贷款的65%),系统地提高了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风险。

目前,中长期贷款集中配置在制造业、交通运输行业、房地产业、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以及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行业,这五大行业所占的中长期贷款比重分别为17.1%、20.8%、32.2%、16.7%以及8.1%,共占中长期贷款的94.8%。

中长期贷款过度的集中在公共投资和房地产行业,这本身就极大的提升了中长期贷款的风险,也制约了下一年度中长期贷款份额的上升空间。

反思中长期贷款过度集中的投放特征,实际上集中体现了中国经济当前过度依赖投资,过度依赖房地产行业的增长模式的风险。

因此,要系统性降低中长期贷款的风险,依靠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无法实现,最终有赖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1995年至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速一直在10%左右徘徊,随着中国高消费年龄段人口增长向上拐点的到来,我们认为中国的消费将向上跃一个台阶,在未来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增速将会升至15%的平均增长水平。

最终消费增速将达9%,消费对GDP的贡献将上升至4.3%。

结合我们对出口和投资的判断,2010年GDP增长速度将达到9.3%左右,而CPI和PPI快速大涨的概率很低,预计2010年CPI增速为2.5~2.8%,PPI增速为4%左右。

综合来看,中国经济在2010年将会继续处于一个低通胀的复苏进程之中。

4.积极宏观政策内涵和导向将转变

政府经济战略的调整,最后必然反映在经济政策的导向上,我们预计2010年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政策内涵可能会有所调整。

200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保增长的导向非常明显,从财政支出结构看,用于医疗、社会保障等的支出比重持续下降,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投资的比重快速上升。

同时,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也进一步提高,西部虽然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但财政支出增长却最快,因为只有中西部才有最迫切的投资需求。

2010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导向预计将会有所调整,用于民生的支出份额将会上升,尤其是保障体系的建设将会加快,这也会释放中国社会的消费能力。

中国财政从本质上仍是量入为出的保守财政,国债余额占GDP还只有20%左右。

而美国推行的却是真正激进的财政政策,因为其货币政策力不从心。

这与中国恰好相反——我们商业银行在响应政府货币政策则是非常激进,而今年近10万亿新增贷款中应该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流入实体,导致资产价格膨胀,即便是进入实体的部分,虽然增加了资本形成,却未必能带来相应的利润和税收,未来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尚值得担忧。

货币政策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短期内面临的困境,是民间投资的复苏和消费的增长及产能过剩的加剧,这些增长领域的问题也将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从促进民间投资的角度来看,首先应保持一个比较低的实际利率;

促消费的增长则需要进一步发展消费信贷,也需要维持比较低的利率水平;

对产能过剩的治理,实际是如何提高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的问题,这方面可能主要依赖窗口指导,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优化信贷结构,防范信贷风险。

我们认为,无论从物价上涨速度还是从保增长调结构的经济目标考虑,央行在2010年(至少是在上半年)将不会调整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的操作主要体现在公开市场操作和对信贷投放的窗口指导方面。

(二)经济增长重点从"

保增长"

到"

促转变"

2009年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定下基调:

在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之际,明年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

从今年“保增长”为首要任务,到明年“促转变”为发展重点,政策思路的调整凸显中国在应对危机中力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突显出来。

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