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6415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8 大小:68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教案精品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北京人是在哪里发现的呢?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2.北京人是怎样被人发现的呢?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

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它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

1936年,在同一地点发掘出土3个北京猿人头盖骨。

此后,这一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3.北京人发现有什么作用?

为科学家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作出了重要的证据。

三、北京人的特征

1.观察右图:

说说北京人具有什么体貌特征?

前额低平,眉骨较粗,颧骨突起,鼻骨扁平,嘴部前伸,没有下巴。

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2.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哪些工具呢?

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工具非常简单,就是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

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

3.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有什么特点?

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这构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这种生活方式是由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决定的。

在遗址中,还发现了虎、豹、熊、鹿、野猪等许多兽骨化石,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大自然斗争,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4.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他们的火是怎样来的?

他们用火干什么?

有什么意义?

煤的自燃、雷电生火、偶然碰撞生火、森林自燃生火等。

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御寒等。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讨论:

既然我们知道了北京人已经会制造简单的工具,过的是群居生活,又会使用自然火,那么,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他们穿什么,吃什么,住的又是什么?

天亮以后,北京人开始成群结队往外走,一部分人去狩猎,一部分人去采集,天黑以后,采集、狩猎等寻找食物的人都回到洞中,把采集到的野果分给大家,几个壮年男子把狩猎到的动物剥皮,把肉割开,放在洞口的火堆上烧烤。

熟了以后,根据每人的具体情况分配。

当人们填饱肚子以后,便就着火进入梦乡,由于洞口的火堆整夜不熄,远处的野兽也不敢靠近。

5.北京人发现的有何意义?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境内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除了元谋人、北京人之外,后来我们通过考古我们又发现了蓝田人、丁村人等很多的远古人遗址,因此我国成了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丰富的国家,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说明我们脚下这块土地是一方沃土,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

【板书设计】

1.古人类遗址

2.元谋人

1.北京人的发现

2.生活年代

3.命名

4.意义

1.生存环境

2.使用工具

3.生存特点

4.地位和意义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

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

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

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自主预习】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问:

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

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

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

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

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生识图回答:

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开展竞赛活动:

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

生迅速回答:

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二)、北京人

教师先介绍有关贾兰坡教授的故事和北京人头盖骨发现、失踪的经过,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引入一个考古学知识即只有发现了头盖骨才能复员古代人类的面貌。

这就是为什么元谋人的相貌不能够复员而北京人可以。

引起学生兴趣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1、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2、距今年代约70万年至20万年。

3、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让学生观察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并试着说一说北京人的的体质特征。

学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师补充。

4、生活情况:

⑴使用打制石器。

⑵已经使用天然火。

会使用天然火之后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

用火烧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缩短了消化的过程,减少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发展。

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⑶过着群居生活。

让学生阅读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讨论:

北京人为什么过群居生活?

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况怎样?

学生结合课文和一些相关知识,应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

(北京人生活的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

所以北京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几十个人在一起,依靠集体的力量打野兽,采集植物果实、根茎,过着群居生活。

)(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生活艰苦。

通过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的分析,使学生明白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逼迫类人猿为生存而斗争,制造简单粗糙的工具去获取食物,这个过程就是劳动。

劳动促进了人的发展。

如果不是环境险恶,类人猿不需劳动即能获得食物,人类也就不会出现了。

所以说:

劳动创造了人。

(三)、山顶洞人

投放“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山顶洞人的生活”图片,要求学生结合图片自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指出: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1.结合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指出,山顶洞人在体质特征方面有什么变化?

(模样同现代人基本相同)

2.识“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图,说明山顶洞人在制造工具方面掌握了哪些先进技术?

并举例说明(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例骨针) 

3.在用火方面,山顶洞人获取火种的方法同北京人有什么不同?

(会人工取火)

4.识“山顶洞人的生活”图,说明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怎样形成的?

(按血缘关系结合的氏族)

学生阅读课文自由回答,然后师生共同订正归纳总结,填写图表。

 

【合作探究】

1、结合下列有关材料和图片,思考北京人为何要过群居生活?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2、北京人已学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对北京人来说有什么作用?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什么意义?

想像一下,北京人是怎么样取得天然火的?

大家的想象很丰富,既然我们知道了北京人已经会制造简单的工具,过着群居生活,会使用自然火。

那么,我们再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21教育网

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明显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同学们应该从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人工取火、社会组织等方面进行比较。

【小结提升】

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依据板书图表提问、巩固强化。

远古人类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生产活动

社会组织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巩固练习】

1、下列那一项属于山顶洞人的生活(  )

A.用火烧烤食物B.使用打制石器C.过群居生活D.会使用骨针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A.会不会制造工具B.是否使用打制石器C.能否使用天然火D.懂不懂磨制石器

3、韩非子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    D.过着群居生活

4、材料解析题

上古之世……民食果爪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什么现象?

(2)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情况:

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历史文物图,寻找途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3.认同先民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理解私有财产、贫富分化、阶级等概念及这些概念出现的背景。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解读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让学生用表格的形式归纳两个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可采用表格形式列举出来。

方法指导二:

教会学生通过图片对比,联系所学的知识,总结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上的进步。

方法指导三:

知识模块可采用博物馆解说员、情景再现等方式进行展示。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最古老的人类,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知识了在早期人类时期,他们是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住在洞穴和树上,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但也有很多不便之处,随着人类的进步,人口的增多,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人类开始过着较为稳定的定居的农耕生活,你想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吗?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

自主阅读课本P6~9页内容,完成第1~3题。

1.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什么时间的什么地点?

生产工具怎样?

他们种植什么作物?

住什么样的房子?

手工业制造有哪些?

  

原始居民

时间

地点

生产工具

农作物

房子

手工业

河姆渡原

始居民

距今约七

八千年

长江流域

磨制石器、

骨耜

水稻

干栏式房屋

陶器、玉器、

原始乐器

半坡原始

居民

距今约

六千年

黄河流域

耒耜、石刀

半地穴

式圆形

房屋

彩陶

  2.河姆渡人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河姆渡人已使用磨制石器,用骨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

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

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3.河姆渡人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的房屋,而半坡原始居民却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

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

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又低。

两地原始居民,正是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考虑,而建筑的房屋是不同式样的,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因地制宜的特点。

知识模块二 原始农业的发展

自主阅读课本P9~10内容,完成第4题。

4.简述原始农业的发展状况。

(1)逐渐学会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

(2)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3)会使用耒耜农具耕种;

(4)对农业有两大贡献。

(粟和水稻)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

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

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简述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

(从生活年代、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建筑形式、农作物品种、原始家畜饲养业、手工业等方面介绍)

2.说说我国原始农业对世界的两大贡献。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在历史剧“河姆渡人”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C )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2.假若你拜一位河姆渡人为师学艺,你不可能学到的技术是( B )

A.挖掘水井技术B.纺线织布技术

C.制作玉器技术D.制作陶器技术

3.半坡人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A )

A.彩陶B.黑陶

C.白陶D.红陶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D )

A.北京人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D.半坡人

5.下列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某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该原始居民应是( B )

磨制石锄) 

骨制箭头)

纺轮) 

刻有符号的陶片)

A.北京人B.半坡人

C.元谋人D.河姆渡人

6.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共同点是( A )

A.以原始农业为主

B.以饲养家禽家畜为主

C.以采集渔猎为主

D.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

7.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大地,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 A )

A.自然环境不同B.使用的工具不同

C.生活习惯不同D.思想意识不同

8.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是什么结构的房子?

其主人是哪一远古居民?

这种房子具有什么优点?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半坡原始居民;

冬暖夏凉。

(2)图二是什么结构的房子?

具有什么优点?

干栏式圆形房屋;

河姆渡原始居民;

通风防潮。

(3)如果你有幸到图二去做客,主人有可能送给你哪些礼物作为纪念?

如果你有幸到图一做客,主人招待你的主副食是什么?

礼物:

玉器、乐器;

主食:

粟,副食:

鱼、肉、蔬菜等。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第3课远古的传说

1.通过阅读炎黄联盟及黄帝的贡献,学生较清楚地了解黄帝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史实。

2.通过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先民传说时代的发展进程,初步培养学生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对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

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的重大贡献,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和炎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始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意识。

黄帝对华夏族的贡献。

正确认识尧舜禹“禅让”的含义。

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让学生结合书本归纳梳理,识记相关基础知识点。

尝试使用歌谣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炎黄、蚩尤,涿鹿大战。

蚩尤被杀,华夏出现。

尧舜品高,拔能择贤。

禅让实行,民主推荐。

第4题难度较大,结合本课知识及第2课内容,前后联系认真分析,理清思路,认真记录。

知识模块一可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

知识模块二可采用百家讲坛等方式进行。

在古都西安和革命圣地延安之间,有一个黄陵县。

据传,黄陵县因华夏族始祖黄帝的陵墓坐落于此而得名。

黄帝陵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亿万炎黄子孙的崇敬和祭奠。

每逢清明时节,全国各地的群众和海外赤子以及当代的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纷纷前往祭奠和敬拜,表达自己对黄帝的景仰。

孙中山先生曾写道: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毛泽东在1937年《祭黄帝文》中赞叹这位中华民族的祖先: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黄帝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尊敬?

他对中华民族有什么杰出的贡献?

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来探讨上述问题的缘由吧!

知识模块一、二 炎黄联盟、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自主阅读课本P12~14内容,完成第1~3题。

1.结合教材找到部落首领、部落战争、华夏族的形成。

部落首领:

炎帝、黄帝。

部落战争: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

华夏族的形成:

炎帝和黄帝结为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2.传说中炎帝和黄帝对人类有哪些贡献?

炎帝: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还会天文历法。

黄帝: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船只,学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等等。

  3.请您试着分析并说出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区别:

历史事实是真实可靠的,而传说难免夸张虚构。

联系:

不少传说生动反映了人类历史,包含极有价值的内容。

知识模块三 尧舜禹的禅让

自主阅读课本P15内容,完成第4~5题。

4.禅让制的实质是什么?

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5.结合教材你认为尧、舜、禹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尧:

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舜:

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禹:

率领居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1.华夏族是怎么形成的。

2.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举出实例说明。

1.“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此诗是纪念谁的碑文( A )

A.黄帝         B.大禹

C.蚩尤D.女娲

2.中国被称为“丝绸的故乡”。

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是( D )

A.黄帝B.伶伦

C.仓颉D.嫘祖

3.2014年5月,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D.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技术

4.下列人物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是( B )

A.尧B.禹

C.舜D.黄帝

5.今天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通过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称为( B )

A.推选制B.禅让制

C.民主制D.选举制

6.《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现象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D )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人时期

C.黄帝、炎帝时期

D.尧舜禹时期

7.从尧舜禹的“禅让”可以看出,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标准是( B )

A.财富多寡B.选贤与能

C.是否有治水之功D.家族谱系

8.原始社会终结的标志是( C )

A.禹当上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