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6255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诗词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⑵(3分)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边,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

【解析】先翻译句子的意思,然后按照要求答题。

【广西贺州市】

(二)古诗鉴赏(4分)

15.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⑴请你发挥想象,描绘“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所展现的情景。

⑵“家书抵万金”传送千古,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⑴

示例一:

因为感时伤怀,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诗人无心观赏,站在花前,不禁流下了眼泪;

听到悦耳的鸟鸣声,心里阵阵惊悸。

示例二:

面对国家烽火连天的境况,花鸟也像人一样感时伤怀。

花上的露珠,就像花儿流下的眼泪;

鸟儿的鸣叫,也仿佛透露着惊恐。

(仅简单翻译给1分,发挥想象,理解准确给满分。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能力。

杜甫继承了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

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

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

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⑵“抵万金”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家书珍贵、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烽火连三月”一句中可以得出作者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想到:

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

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

“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广西柳州市】四、古诗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4.诗歌标题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①。

颔联中使用“闻笛赋”和②“”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归之后的感受。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4.①以诗为赠(回赠)(1分);

②烂柯人(王质烂柯)(1分)

15.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景(1分)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保持自信乐观,豁达洒脱的情感。

(1分)

【贵州省安顺市】

(一)古诗词赏析(7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这首词在写法上最具特色的是运用典故抒发感情,其中这些典故涉及作者心目中的两位英雄人物,他们是、。

10.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

11.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案】9.孙权魏尚10.“狂”字为全篇定下了豪放的基调。

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

11.不一致,《江城子·

密州出猎》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

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无限热爱。

【贵州省黔东南州】

(二)古诗文积累赏析(15分)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⑴—⑵题。

(7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①上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

下阙作者通过“”“”和“只恐”六个字凸显了词人一波三折的心虚,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

②这首词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公认为写“愁”名句,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①倦、闻说、也拟.

②“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用夸张、比喻(拟)或者化抽象为具体的手法,表现凄苦忧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多。

【解析】10.①本题考查筛选的能力.根据题目中的要求,选出的诗句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对行为的描写、二是能体现内心哀愁.对应的句子是:

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行为为“梳”、“流”,而“倦”“泪”体现了内心的哀愁.词的下半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她首先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闻说双溪春正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而“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

“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则是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

②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

“愁”本是心中之事,抽象之物,只可意会,难以捉摸.如今作者却意想天开地将它装上小船,给人一种具体可触的立体感;

而且还怕愁太重,小船载不动,则愁又显得有重量了;

再联系前句的“轻”字,似乎还可看到这小船在重愁堆挤下被慢慢压向水面之状,从而获得了一种动态感.其化虚为实.这句运用新奇的比喻,把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这样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将愁之深重表达得具体可感而又淋漓尽致,堪称妙绝。

【参考译文】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

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

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

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

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

【贵州省遵义市】

(五)(4分)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有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2.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2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22.“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1分)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1分)(共2分)

23.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海南省】二、

(二)古诗词阅读.(5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7.诗的第二联用“”和“”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2分)

8.这首诗叙述了诗人什么经历?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3分)

【答案】7.(2分)风飘絮雨打萍(每空1分)

8.(3分)示例:

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河北省】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6—7题。

(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7.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6.A(是刘禹锡酬答白居易的作品)

7.乐观豁达意志坚定(坚忍不拔)进取向上

【河南省】三、

(二)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18-19题。

(共4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9.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答案】18.(2分)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

19.(2分)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

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

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

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黑龙江省大庆市】[古诗阅读]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诗人自问自答,其中“青未了”三字写出了泰山苍翠和连绵不断的特点。

B.颔联“钟”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

“割昏晓”三字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泰山的高峻绵长写到了极致。

C.颈联写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心胸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

D.全诗八句没有一个“望”字,但作者紧紧围绕诗题“望岳”中的“望”字,由远望写到近望,再写到凝望。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答案】19.B

10.这两句是富有象征性和启发性的名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

诗人那种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古诗赏析】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千古传诵,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答案】10.这两句特以“落红”和“春泥”为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或体现奉献精神)。

评分标准:

(2分)修辞角度得1分,内容体现爱国或奉献得1分。

【黑龙江省绥化市】⑵赏析《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①这首词气势恢宏,意境壮美。

上阕写的是,下阕写的是,再现了一代伟人的豪迈气概。

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进行赏析。

【答案】⑵①北国雪景,评说历史(英雄)(1分)

②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群山比作舞动的银蛇,高原比作奔跑的蜡像;

同时,“舞、驰”两个又化静为动,使所描绘的景物生机勃勃,生动活跃。

评分说明:

(12分)

第⑴题共9分,每空1分。

错别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

第⑵题共3分,第①题每空0.5分;

第②题修辞方面得1分,化静为动得1分。

【湖北省黄冈市】四、

(一)阅读下面两首陆游的诗,然后回答26—28题。

(8分)

【甲】春望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剑外:

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

②蓟北:

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26.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

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

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

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

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7.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2分)

28.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4分)

【答案】26.B(2分)

【解析】这种愁情不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至”,因为前面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句”。

诗人的愁情是忧国思亲。

27.用四个连接词将四个本来相距很远的地方贯穿在一起,写出了诗人听闻喜讯后的喜悦心情以及迫切渴望回到故乡(归心似箭)的思想感情。

28.甲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看到国家沦丧,城池破败,百姓离散,到处一片衰朽景象,内心无比伤痛悲愤而伤心垂泪,这泪是伤心之泪。

(2分)乙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听到官军取得战争胜利消息后,内心无比激动和喜悦而落泪,这泪是欣喜之泪。

【湖北省黄石市】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荆门:

指荆门山。

⑴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

B.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

C.颔联描写了山峦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象。

D.尾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

⑵诗的颈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手法?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0.⑴D

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颈联将明月比作天镜,将云霞比作海市蜃楼,描绘出眼前看到的绮丽景象。

【湖北省咸宁市】

(二)11.阅读杜甫《望岳》,完成1~2小题。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①“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好,请赏析“割”字的好处。

②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C.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

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D.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答案】11.(6分,每小题3分)①描绘出了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的两种不同自然景观,(1分)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②A(3分)

【解析】由远及近。

【湖北省襄阳市】

(一)古诗词赏析(4分)

渔家傲·

秋思

10.全词用语精炼传神。

上片一个“”字,点明边塞战事吃紧;

下片一个“”字,尽显征人无尽悲怆。

1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揭示了征人的矛盾心理,请具体谈谈。

【答案】10.(2分)闭泪

11.(2分)征人们都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湖北省孝感市】二、

(一)古诗词赏析(3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本诗表现了诗人的国家之痛和的决心。

9.说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这两句诗妙哪里?

(2分)

【答案】8.(1分)以死明志(舍生取义、以死报国、为国捐躯)

9.(2分)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伶仃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或巧用地名,写出了他日惶恐和今日的伶仃之感)。

【湖南省郴州市】

唐·

9.“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

10.本诗中颔联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9.白居易(乐天)振作

2分。

每空1分。

10.写作手法:

用典(1分)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1分)

手法1分,情感1分,意近即可。

【湖南省衡阳市】二、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李白(唐代) 

7.标题中“送别”二字怎么理解?

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运用了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

的景象。

【答案】7.“送别”是说故乡的水恋恋不舍,满怀深情地一路送诗人远行,从另一角度显现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8.对偶。

气势磅礴。

【湖南省娄底市】

(二)(8分)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蕴含什么哲理?

16.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

【答案】15.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

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

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

16.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不无惆怅情绪,但又以“千帆过”、“万木春”比喻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显示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达观开朗,哀而不伤,毫无命运不济的颓唐落寞之感。

【湖南省湘西州】11.

(一)阅读《行路难》,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⑴以下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路上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

⑵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答案】11、⑴B

⑵是一个积极、乐观、执着的诗人。

【湖南省益阳市】阅读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完成10~11题。

(9分)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

【答案】

(一)10.(3分)D(地名的双关,不是拟人。

11.(6分)主要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1分),加强语气,表达为国捐躯、舍身取义的意志与决心(2分)。

“取”和“照”,普通的动词表达神圣的意义,简单、直接,有力度,情感昂扬(1分),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民族气节与生死观,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江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