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4518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闻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闻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闻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闻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新闻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虽然有时候别人都不理睬,甚至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但是还是一直坚持着。

有时候遭遇到这样的眼神,心情总是不由自主的变得低落,但是占老师总是很乐观的安慰我。

这点真的非常感谢他。

这让我知道了做每一件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总是会遇到各种的困难和挫折,但是不能放弃,一定要坚持。

坚持下去这就是一种资本。

我们在外面进行宣传的时候,办公室的成员也没有歇着,也忙着各种宣传单页的制作,忙着接待前来报名的家教老师。

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因为一个优秀的团队就是这样的。

大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我们的理念就是打造一个英雄般的团队。

这让我知道了,每一个项目的成功都有一个优秀的领到者和一个英雄般的团队。

身为个人必须要有能力,身为团队必须要有互相配合和合作的团队精神。

在工作中,尤其需要合作精神,一个人是无法做好的。

因此,和庆运在一起,我感觉我们就是一个优秀的大团队。

邓总说的很对,好的团队不是团队中的英雄,而是我们都要团结。

像个英雄般的团队。

结束了实习的工作后,我才感觉到,这次实习工作对我来说可以是影响了我一生的经验了。

我只感觉到了我们这样的毕业生是在社会最低端的。

什么“菜鸟”的称呼都是我们的代言词了。

然而我们必须遇到失败,才能尝试成功的滋味。

才能不断的努力。

两个月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刚进报社听到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

做新闻就是要多听多看多想多感受。

当时理解的很浅显,但通过这两个月时间的磨练,我知道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所含概的东西很多。

所谓多听多看多感受在我现在的理解,对于新闻而言,就是了解事件的现象,挖掘事件的背景,探究事件的本质。

牐牨ㄉ绲淖鼙嗍依镉幸痪浠拔矣∠蠛苌睿骸胺⑿辛康谝坏谋讲攀亲詈玫谋健蔽揖醯谜饩浠笆分有道理。

发行量第一是一个很难的目标,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调。

首先,新闻稿件必须有质量的保证。

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

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

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

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

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

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

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

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

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不然很多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

举个例子,有一期的潇湘晨报专门做了一个关于老百姓看病的专栏,记者暗访了湖南几个区域的大小医院,看一次小小的感冒最低也要58元,最高的竟高达189元。

小病花大钱看似小事,但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

晨报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

这篇稿件看似平常,内容写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却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最点,写出了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牐牐牐犜谑迪捌诩洌我作为记者,走遍了长沙的大街小巷、乡镇村庄,走高楼、下小巷,用文字记录下了一个个的新闻事件。

作为记者,要善于把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要让被采访对象能够信任你,把积压在心里的话向你倾诉,这样才能使一条新闻能够丰满起来,而不至于只是个骨架没有内容。

除了要善于交流沟通外,善于思考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新闻来说,如何通过自己的思考丰富新闻的内容,增加新闻的深度是记者显现功力的地方。

另外还要善于分析材料。

举我采访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保护知识产权的例子,当时接到任务是随工商执法人员去查处步行街,后来在采访回来的时候自己默默的想,如果就以这样的素材去做新闻的话很单一,关于打假这样的新闻素材肯定不少,如果做的不丰满的话顶多只是作为一条简讯来播出,这样的新闻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所以我就主动和工商部门联系,寻找更多的素材,如果经过努力,说不定可以找到关于假酒的,假阀门的,假调味品的等等,这样的话这条新闻的素材就丰富多了,最后虽然没有做为新闻节目播放出来,但我的想法和提议都得到了老师的鼓励与赞同。

我想还是比较成功的。

主要是从中学到了经验,长了见识。

除了采访的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写作了,两个月的采访经历让我更加的成熟和稳重,让我的内心更加的丰富,所以我很感激这两个月的时光带给我的采访经验。

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表现和结果,既要深入采访,又要讲究写作,二者不可偏废。

但从采访写作关系的实质来看,应该说是采访决定写作。

另外,要想写好新闻就必须有客观的事实依据,而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有依赖与采访,要做好新闻,必须抓好采访写作的两个明显特点,要更加强调实践性,再就是要有鲜明的政治性。

此外,新闻采访和写作要特别注意要正确对待我们党的新闻工作在采写方面的传统经验,正确对待西方新闻界的采访写作经验。

尤其要注意在写新闻的时候不要把写新闻与叙事混为一谈。

记得刚进报社实习的时候,老师就要我练笔,写一个关于争创文明城市的新闻,而我却写成了叙事性的散文。

后来经过多写多练才慢慢了摆脱了将新闻写成散文的缺点。

所以关于写作一定要多写多练。

两个月的实习,今天总结其中的得失不免有些回味无穷,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亲历了各种新闻事件的前后,让我对于社会层面的了解又深入了一层。

不管是政策法规、社会民生,新闻所给予的对于我们周边信息的了解和反思,是人的阅历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我很感激这两个月的时光,它带给我的社会经验和见识。

广东南方电视台卫星频道《城事特搜》栏目交谈。

不要采访对象刚说起某个话题并且意兴怏然的时候,记者突然讲到全然没有关系的问题上面,这样就考验到记者的采访功力了。

通过层层深入引导式的提问,逐步挖掘深度内容。

在循序渐进中消除与采访对象的芥蒂,让采访对象不自觉地把重点道出,新闻采访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一、统筹和控制能力。

统筹和控制能力是指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驾驭整个采访过程的能力。

很多记者往往采访以后发觉获得信息量并不多,甚至必要的问题点也没有涉及到,这就是因为记者缺乏采访的统筹和控制能力。

首先,记者的统筹和控制能力表现在采访的设备控制绝对权。

有时候看到一些记者的mic被采访对象拿在手上说话,这是记者不专业的表现之一。

记者务必视采访设备为自身神圣权利的象征,记者通过手中的mic采访受访对象,从而获取有用资讯。

失去mic等于失去了采访的发问权。

其次,记者的事前准备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记者更好地发挥统筹控制的能力。

事前准备包括:

采访联系、采访对象背景、节目大体构想、记者和摄像之间的协调沟通、和采访对象的事前沟通等等。

再次就是记者的临场应变能力。

二、具备后期意识。

任何媒体的采访具备后期意识都可以大大节省前期的采访拍摄工作。

电视业务上,编辑对于前期采访拍摄的要求比较严格,假如前期素材质量过低就会给后期编辑带来很大的困难。

因此,记者采访的问题务必做到精确简练,问到重点上面。

三、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种精神主要体现在街访上面。

街道上来往的人种复杂,而且对于突然而来的采访表现得抗拒回避。

因此,街访是记者遭遇最多冷眼和无情待遇的时候。

这也是街访具有锻炼记者功底的原因。

首先要求记者应该具备不屈不挠的精神。

经验老到的记者已经可以看出哪些路人会是希望发表见解的,但那是长期锻炼的结果。

四、《城事特搜》人事制度

《城事特搜》内部的人员角色呈现复杂和多层次性。

从身份地位上面,主要分成台聘工种、频道聘工种、稿酬工和实习生;

从制度上看,分成编制工种、临时工种、松散合同工。

所谓台聘就是指进入电视台编制制度的在职人员,其福利是完全享有的,劳动分配也没有设定上限。

然而电视台里面的台聘工并不多。

其次频道聘的就是指由于人手资源不足而赋予单个频道自行聘请的员工名额,其不被成为编制员工。

享受福利微薄,劳动分配没有设定上限。

稿酬工就电视台里面一种较为松散的合同工,基本没有福利保障,而且工资设定3000元的上限。

实习生一般不享有电视台里面所有的制度保障和待遇。

在工作职位晋升过程上面看,首先必须经过半年到一年期限的实习生表现,其后表现优秀者有机会获得稿酬工的机会。

而临时工和台聘工的数量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因此再由稿酬升至临时工或者台聘工就更加艰难了。

一般等待时间1年~2年不等。

其后的临时工转到台聘工种就更为复杂,很多记者基本到了这一步就停步或者已经转到其他的工作单位了。

从观察其人事制度上看,这种人事设置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属于一种懒惰型的人才管理机制。

为什么称之为懒惰型的人才管理机制呢?

这是侧重其对工作人员的激励程度上面考虑的。

内部流行的一句话“有钱收的不做事,做事的没钱收”。

早期进入编制的在职人员基本不那么卖力工作,但是仍然高据编制人员的职位,享受优厚的待遇和福利保障。

而刚进入的新手们要想进入编制,必须努力表现,不断加班加点工作,受到福利保障和待遇并没有跟着成正比发展。

特别是实习生,一连半年到一年时间是分文没收,还要支付采访外出的全部车费,因为电视台是不接受实习生的报销的。

因此可见,内部的人员激励制度是存在变形的状态。

由此导致的问题包括:

1、部分员工工作时间长了以后渐渐低落松散;

2、人才的流失严重;

3、旧编制人员工作松散僵化。

正是基于我国传播事业机构的守旧制度模式,现正急需进行一场全面的彻底的广电文化体制改革。

希望能够真正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体制管理”的实质。

从根本上注重以人为本,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在生产经营上面与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接轨,完善媒体的外循环经济实体;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面参照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人才战略,推进我国广电事业走向实质性的健康发展道路。

实习时间:

20xx年7月8日——20xx年8月20日

实习前奏

初到广州的第一天,还没有地方落脚,行李暂放在同学的亲戚家,我们便要马上动身在陌生的广州为自己寻找一处地方落脚。

好不容易才在电视台后面找到了一所两房一厅的住所,环境一般,价钱也不低,不过有个好处,就是接近电视台,从住处步行回电视台,两三分钟就可以了,不愁迟到。

于是就迫不及待地和房东签下了一纸两个月的合约,同去南方电视台实习的一行十人在往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就挤在这个狭小的临时窝中度过了这次难忘的实习生活。

第二天,我们便到电视台报到,人事处专门安排了一位老师接待我们。

在分配部门的时候,除了不会讲粤语的要分到经济频道,其他人都可以选择在经济或都市频道实习。

就这样,我们一行十人,四个去了经济频道,其余的都去了都市频道。

我所在的栏目是城市频道的《城事特搜》,我们学院有两位已毕业的师兄师姐恰好在这个栏目工作。

有了前人开路,我的实习之路也顺利了很多。

由于我们是学院与电视台签约的,都市频道总监罗虹就专门接待了我们,吩咐我们下周一早上来参加频道的例会,就这样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顺利开始了。

写稿大过天

在《城事特搜》,专题的制作流程是:

选题-报题-选题审核-采访拍摄-写稿-审稿定稿-配音-根据稿件编辑-审核播,在这些流程中,写稿是非常重要的,电视台对稿件的要求很高,编辑必须先写稿,写完稿还必须经过值班监制审核,然后有专门的记者为稿件配音,然后才能进行编辑,而编辑的时候也是要根据稿件来编。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受过专业的新闻采写训练,但是电视台所需的稿件与我们在学校写的新闻稿有很大的差别。

不同栏目的电视稿也有不用要求,在《城事特搜》,稿件不但要口语化,还必须引人入胜,所以稿件的开头往往不是简单明了地介绍5个w,而是设置悬念,吸引观众看下去,稿件的描述一定要生动活泼,有时候,为了把稿件写好,记者往往要数易其稿。

我第一次写稿是介绍一个天然“浴缸”,记者让我写稿的时候已经是拍摄回来的第三天了,很多镜头已经忘记,但写稿的时候必须要根据拍摄到的镜头写,为了把稿件写好,写之前我收集了一些记者以前写的稿件,体会特搜的风格,然后上网查找资料,回想当日拍到的镜头,慢慢琢磨着写。

还好第一次写的稿件被采用了,不过记者也提醒我,稿件逻辑还是有点问题,看来当初没修逻辑学是个错误。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才发现写稿不是一般的简单。

有一次,当我和另一位实习生国辉把我们花了整天时间琢磨出来的稿件给记者看的时候,满以为可以顺利过关,可是记者看完后不甚满意,他拿回家研究了一天,把稿件彻头彻尾修改了一番,后来还是觉得不满意,第二天他又从另一个角度重写了一份,一直到正式编辑之前,稿件还在继续修改。

实习好与坏在乎沟通与交流

《城事特搜》有十几名记者,绝大部分都是年轻记者,有些甚至是今年的毕业生,因为年龄比较接近,我们也习惯把记者叫做师兄师姐。

虽说特搜的记者比较容易相处,不过实习生还是应该注意和记者的沟通和交流,平时除了要有礼貌,更要学会主动。

平时有空呆在办公室里,可以整理一下报纸,收拾一下桌子,这些细微的小动作,人家可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问”也是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在适当场合主动发问,能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外出拍摄以及编辑的时候,在这个场合记者往往忙于工作,而忘了身边的实习生,这就要自己大胆发问了。

曾有一名记者对我说:

“其实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教实习生,因为我不知道他有那些不懂,他问我什么问题,我就回答他的问题。

《特搜》的每一位实习生基本上都有一名记者带着,如果记者出差或手头上暂时没事做,实习生就要等监制指派另一位记者带了。

但是,如果和记者混熟了,你可以自己主动跟别的记者,这样就自然就不怕没事做。

而这就靠平时和记者的交流了,反正去实习就尽量不要让自己闲着。

有一次,带我的记者去参加培训了,我自个在办公室看报纸找选题,旁边两名记者在谈一个有关路名的专题策划,恰好我在选题的时候曾在网上专门搜索过广州路名,于是打岔进去,跟记者介绍了那几篇有关路名文章,记者就让我去网上继续搜索古怪的路名。

我随后搜到的路名被记者采用,这样我就可以跟着记者做这条专题了。

当然,有时候有的记者会主动叫实习生帮忙,这个时候,实习生应该向带自己的记者交待一声,这可是基本礼貌。

动脑

我来这里是实习的,实习就是学东西,学东西就一定要学会用脑。

来到这个栏目,师兄由于时间的问题,他们在拍摄的时候不会专门教你东西,那个时候就是你要动脑的时候。

就算是搬脚架,这也是一门学问。

你要很清楚他们什么时候需要脚架,在那个位置,要多高,这些都要你去动脑没,而不是单纯地记者叫你

20XX.7~20XX.8

实习报告

20XX年7月7日,恰逢卢沟桥事变68周年纪念。

带着6小时车程后的几分疲倦,我第一次踏上了羊城这片热土。

身边的人约好了似的突然齐刷刷地说起了粤语,心里想着要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我的实习心里真的觉得有些迷茫,只能努力瞪大着惺忪睡眼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企图马上把广州了解个透。

就这一点野心而言,我跟当年鬼子进村地时候的确没什么两样。

等找到房子,简单地安顿下来,第一天就要过去了。

阴霾的天空,湿热的空气,拥挤的车流,噪音污染严重超标的市区——这就是我对广州的最初印象。

想起白天在街上看到不下50个的黑人联想到非洲的难民营,心里更是陡添了几分惆怅。

不过很快我就抵挡不住睡眠的诱惑,在一张席子上睡着了,席子的下面是硬邦邦的水泥地,一台老式的松下空调是房间里唯一的奢侈品。

当然,奢侈的东西从来不乏追随者,我亲爱的5个阶级弟兄也在空调下作不规则的卧倒状。

第二天广州下起了小雨,前一天两位广东同学在我面前吹嘘“广州不下雨”的谣言被轻易攻破,没有一点缓冲。

而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也马上就开始了,一切似乎都来得那么突然。

学院的另外10多位同学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了不同的栏目,我和曹飞跃却别指定分配到经济频道。

后来想想大概是组织上考虑到我的语言问题,心里十分温暖。

新闻人注重效率的确是事实。

我们很快有了各自的记者老师。

第一次跟记者出去是到广州城郊的一个装修甚是豪华的酒店里拍一个省委宣传部的会议新闻。

第一次参加省级会议,心里确实有那么几分激动。

但是很快,我的兴奋同样被睡眠轻松打败。

两个小时的会议之后,我把刚才搬出来的脚架再装好放回车里,然后跟着记者坐车回台,写好一篇普通的短消息被记者弃用,看着记者在对编机上运指如飞好生嫉妒之后,一天的实习结束了。

同学问我这一天都干了什么,我回答得相当精简:

“采、写、编。

当然,我深知“万事开头难”这一真理。

因此,第二天我又起了个大早就往电视台跑,在新闻部坐着等待我的记者老师出现。

可是,当其他的实习生都争先恐后抱着脚架跟在各自的老师出去以后,我还在那坐着,拿着一张报纸掩饰发呆。

到了差不多11点地时候,我给记者老师发了一个信息,才知道他已经出差去了,这几天不回来。

这对我实在是个不小的打击。

悻悻地吃了几口饭就往住地地方漫步回去了。

古人云: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在我“失习”的第二天,我在新闻部办公室遇到了后来一直带我的管焱子老师。

管老师虽然不是记者,只负责摄像,但是多年的新闻从业经历让他有了比我们实习生甚至那些初出校园没几年的年轻记者都老练了很多。

平常大伙都叫他“管哥”,他也叫我这么叫他,不过我还是坚持着“管老师”,毕竟这是基本的原则。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我跟着管老师跑了大半个广州城。

因为管老师做的比较多的都是民声新闻,所以走街串巷成了家常便饭。

虽然没有了豪华酒店的高规格待遇,但是能够听听街坊的心声,了解了解百姓的疾苦倒更让我觉得自然,更觉得安稳。

虽然在学校学习到的新闻理论和新闻技巧让我相对于其他学校的实习生有了较多的施展空间,但是通过这段时间的积极实践,我也发现了自己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的不足以及在新闻理念上的片面和狭隘。

真的很感谢学院能给我们这次实习机会,让我们这群过惯了校园生活的学生真正地明白和了解了社会新闻。

这些经验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是异常宝贵的。

回想这一个半月的实习经历,到现在心里还是非常怀念。

想起6个人挤一个不足10平米的空调房的困窘;

想起第一次被人塞“红包”时自己的一脸惊慌;

想起第一次下车就听见群众高喊“南方台来了”并热烈的鼓掌声时的那份激动和荣耀;

想起管老师的手把手叫我用大机时的和蔼笑容;

想起光荣;

想起梦想。

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总结一下经验,哪怕是过时的、粗陋的,或许也能发挥一点余热。

一、要有自信——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有自己的优势

暑假是电视台以及其他媒体实习声充斥的季节,在我们实习的新闻部,总共才30多来位记者,就来了20多个实习生。

在办公室上座率高的时候,晚去的人几乎找不到地方下脚。

如果你表现的过于谦虚甚至软弱,你就会被别人踩在脚下。

所以你必须表现的更有自信,事实证明,我们的写作能力可能暂时比不上复旦、北广那种老牌名校的学生,但是我们的实操能力绝对不会逊色于他们,而在以动手为先的电视台,这一块优势足矣。

顺便提一下,去电视台实习的不都是新闻学院的学生,如果你因为过于腼腆被一个学商的学生占尽优势,那实在是冤得不行。

当然,需要声明的是,自信的表现并不是猖狂。

二、写作能力仍然要重视——文字能力在任何媒体都是基础

南方台新闻部在评判一条新闻的时候,画面当然是重要因素,但被摆在第一位的仍然是文字。

对于同一个事件,怎样抓住事件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良好的文字能力是首要的。

新闻部总监在给我们开会的时候也说过更喜欢招收那些在平面媒体干过几年的记者。

然而相对于实操能力,文字把握能力是我们较弱的环节,应该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三、不卑不亢——学会与人打交道

其实这和第一点有点重合。

除了和其他实习生打交道,怎样和自己的老师处理好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直接关系着我们的实习质量,说远了,还能为你在以后的实习和找工打好基础。

说记者敏感或许并不为过,有些事情处理不好在他们看来可能就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所以,在外面实习,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这不仅仅关乎我们自己,更因为我们代表着学院,代表着汕大。

几点浅薄意见只是自己在实习以来得出的一些感悟,多少有些老套,还是斗胆希望能给后来者一点点启示。

时间像流水,在不经意中的蹉跎和忙碌中,我的实习生活已经画上了句号。

我不敢说这个句号是完美的,只能说我收获了很多。

习惯了自由的学生生活,曾在开始的时候,对那么长的的实习时间有犯愁和些许不适应的感觉,觉得这日子是没有尽头,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板一眼,规规范范。

但是,现在回味起来时剩下的只是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滋味:

有为自己的稿子没写好而烦恼的时候,有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窃窃自喜的时候,有为受到领导批评时而生闷气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但是不可能直接就到达成熟,而只是不断地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地接近成熟。

很庆幸的是,在实习这段日子里,我成长了不少。

同时,又对自我有了一个更为深一层次的认识。

实习生通常是没有工资的,即便是有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伙食费。

很多人说,做实习生,就是变相的廉价劳动力。

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换个角度思考,我把它看作收获应缴的学费,成功前必要的付出,因为从书本到实践,我完成了这种跨越。

原来在课堂上做练习写的稿件,只要能获得老师的认可就行,而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必须要保证所有人都能认可你。

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尽力像一名合格的电视媒体记者靠近。

更重要的是,我从身边的员工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是职业精神。

比如,在学校我们总是习惯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真正到了工作中,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把前提工作做到最好,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

我们做不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步"

,实习老师总是这样告诉我;

比如,课堂上老师布置的新闻作业,我写完了就直接交出去,而在实习中,因为一点差错就会直接关联到整个电视台的工作,从稿件到同期视频不检查两三遍我不会放心;

再比如,上面布置了一项看上去很辛苦很难完成任务,如果是在学校,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抱怨和抵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连续好几天加班到很晚,也一定会尽力完成。

实践然后知不足。

我发现自己在沟通、交流方面,还有许多不足。

在学生时代的时候,并没有有意识地去发展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素质能力,等到实践的时候,才发觉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

曾经是那么的自以为是,在遭遇了这些事情后,便收起了那种锋芒,变得谦虚低调多了。

能够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不多,我有幸对此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几个月的实习也让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实习是一段独特的经历,当记者更是一种让人受益匪浅的体验。

实习对人是一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我们的人生态度的衡量。

在这场考验中,我相信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