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俄国革命和苏联建设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4190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俄国革命和苏联建设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俄国革命和苏联建设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俄国革命和苏联建设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俄国革命和苏联建设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俄国革命和苏联建设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俄国革命和苏联建设Word格式.docx

《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俄国革命和苏联建设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俄国革命和苏联建设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俄国革命和苏联建设Word格式.docx

材料中要求是实现反君主专制,而不是反法西斯,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15·

山东济南一模单科·

8)列宁在总结十月革命意义的时候说:

“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其中“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的含义是(  )

A.用两个政权并存方式来稳定社会秩序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C.采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来夺取政权D.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的现代化

【解析】两个政权并存的方式并未让俄国社会秩序稳定,而且两个政权并存的方式在七月流血事件以后就结束了,与十月革命无关,故A项错误;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

展经济”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而且这种方式与西方国家发展经济方式相同,故B项错误;

武装起义的方式夺取政权并不是十月革命的独创,与“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不吻合,故C项错误;

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俄国甚至人类开创了现代化发展的新路,故D项正确。

【答案】D

4.(2015·

山东潍坊二模·

19)“从前我在法国接触了社会主义各种思想流派,深深为社会主义理想所吸引。

今天这个理想居然在一个大国内开始实现了,心中感到无限兴奋和鼓舞。

”上述认识的历史背景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B.法国巴黎公社起义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D.中国民主革命胜利

【解析】从材料“今天这个理想居然在一个大国内开始实现了”说明社会主义成为现实。

《共产党宣言》发表,是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故A项错误;

法国巴黎公社起义是无产阶级专政第一次尝试,是从理论到实践,社会主义没有成为现实,故B项错误;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成为现实,故C项正确;

中国民主革命胜利是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不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错误。

【答案】C

5.(2015·

山东泰安一模·

16)以下是一组反映20世纪初期中、俄两国社会变革的图片。

它们所代表的历史事件(  )

A.都推翻了专制王朝 

 

B.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D.都掀起了国内革命浪潮

【考点】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俄国十月革命——攻打冬宫

【解析】两幅图片分别代表辛亥革命中的武昌起义、俄国十月革命中的攻打冬宫。

攻打冬宫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A项错误;

武昌起义主力是湖北新军,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

武昌起义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故C项错误;

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十月革命向其他城市扩展,都掀起了国内革命浪潮,故D项正确。

6.(2015·

山东青岛一模·

39)(22分)数据库的应用,拓宽了史学研究的途径和视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下表为《新青年》中所关注的部分大事统计数据。

历史事件

提及次数

新文化运动

44

五四运动

45

辛亥革命

47

巴黎和议/凡尔赛/和平大会议

87

复辟/筹安会/袁世凯称帝

133

十月革命/俄国革命

287

欧战/世界大战/欧洲战争/世界战争

448

——《近代思想史研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青年》反映的思想主张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国际因素。

(6分)

【考点】

(2)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

【解析】

(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提及44次,可知宣传民主科学思想,据材料二“十月革命/俄国革命”提及287次,可知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

第二小问国际因素,据材料二中“十月革命/俄国革命”提及287次,“欧战/世界大战/欧洲战争/世界战争”提及448次,“巴黎和议/凡尔赛/和平大会议”提及87次,“五四运动”提及45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些事件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即可。

【答案】

(2)变化:

由宣传民主科学到宣传马克思主义。

(2分)

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西方列强不顾中国反对,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出了正确方向。

(4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山东滨州一模·

22)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

能直接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

A.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体制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C.经济大危机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经济“滞胀”与新经济政策

【考点】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罗斯福新政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不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A、B项错误;

经济大危机证明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很大缺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由国家主导但是最终被迫放弃,故C项正确;

新经济政策属于国家干预经济且运行良好,故D项错误。

19)美国史学家R·

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写道:

“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

”该政策的实施(  )

A.表明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B.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

C.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

D.使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考点】新经济政策

【解析】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允许私人贸易存在,说明该政策由国家控制命脉,基本实行国有制,但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因此可以确定该政策为新经济政策。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苏俄出现一系列政治经济危机,苏俄政府放弃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故A项正确;

新经济政策仍然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并未根本改变传统经济学的观念,故B项错误;

罗斯福新政的实行,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故C项错误;

苏俄在“二五”计划时期基本实现工业化,故D项错误。

山东潍坊一模文综·

21)列宁说:

“内战时一切陷入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

……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

”材料中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满足战争的需要B.恢复发展经济

C.巩固工农联盟D.实现工业化

【解析】“内战时一切陷入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可知苏俄内战已经结束,故A项错误;

“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

”可知新经济政策推行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内战对经济的巨大创伤,故B项正确;

材料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主要强调是为解决经济困难而非政治矛盾,故C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是苏俄政权采取的过渡性行经济政策,不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故D项错误。

山东临沂一模文综·

22)俄国著名学者尤·

布尔金在《独立报·

三个列宁》中说:

“十月革命的列宁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以阶级观点为依据。

后来的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渐进的‘改良主义者’。

”导致列宁思想发生转变的社会背景是(  )

A.俄国面临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经济凋敝

C.苏联人民迫切想过渡到社会主义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马克思主义主张单一的公有制,取消商品市场,这一转变即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允许部分发展资本主义,恢复商品市场,因此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改良主义者”。

A项是推行战时共产主义的背景,故A项错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严重政治经济危机,是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转变的社会背景,故B项正确;

C项是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的背景,故C项错误;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尚未建立,故D项错误。

山东淄博三模·

23)列宁说:

“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

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

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

”这里的“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重点是指(  )

A.进一步发展国营经济B.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同步发展

C.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D.国家政权积极干预国民经济

【解析】依据材料“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信息可知,苏俄为了摆脱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即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选择C项符合题意。

“斯大林模式”

山东济宁一模·

20)“他的政策改善了大部分苏联人的物质福利。

这些政策措施提高了教育、职业机会为卫生服务的水平,总的来说,让人民享受到了更加现代的生活方式,但苏联人民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上述评论针对的是(  )

A.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创造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C.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D.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

【考点】“斯大林模式”

【解析】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没有让苏联人民付出很高的代价,故A项错误;

斯大林通过工业化,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但是造成了农轻重比例失调,从农民身上索取太多等问题,故B项正确;

赫鲁晓夫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农业,最终失败,没有给苏联人民带来太大的变化,故C项错误;

戈尔巴乔夫改革主要在政治领域,改革最终失败,没有让“人民享受到了更加现代的生活方式”,故D项错误。

山东临沂一模单科·

23)印度诗人泰戈尔说:

“我还是觉得,他们不能正确地划清个人和社会的界限。

他们忘记了,削弱个人,不可能加强集体,如果束缚个人,那么集体也不可能获得自由。

”其言论是针对(  )

A.罗斯福新政B.凯恩斯主义C.斯大林体制D.欧洲联盟

【解析】从题干材料“他们忘记了,削弱个人,不可能加强集体,如果束缚个人,那么集体也不可能获得自由。

”可知泰戈尔主张发展个人自由。

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经济模式,主张发展个人自由思想,故A项错误;

凯恩斯主义奉行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刺激社会经济发展,故B项错误;

斯大林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模式,压制了个人思想自由,故C项正确;

欧洲联盟主张集体联系同时主张各国自由发展,故D项错误。

山东济宁二模·

23)苏(俄)联某领导人指出:

“一条是资本主义道路,就是用在农业中培植资本主义的方法使农业成为大农业……另一条是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农业中培植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任何第三条道路都是没有而且不可能有的”这一论断(  )

A.是对苏联国情的准确概括B.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要求

C.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D.不利于苏联农业经济长期发展

【解析】题干中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只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可走,但实际上苏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曾采用过利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发展社会主义的先例,因此其不能算是对苏联国情的准确概括,故A项错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未涉及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建立,故B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是利用资本主义模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与题干中的观点不符,故C项错误;

题干中结合史实可知苏联选择了社会主义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模式,其不符合苏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而不利于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故D项正确。

山东济南一模文综·

21)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

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

“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造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

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C.西方经济大危机与苏联的建设成就形成反差

D.斯大林体制建立

“斯大林模式”

【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于1921年停止实施,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于1924年被废除,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结合材料中所提示的时代背景分析威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1934年的资本主义世界遭受到经济危机的巨大打击,呈现出一片萧条,与之相对比苏联并未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故C项正确;

斯大林体制建立的时间是1936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山东济南一模·

13)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即“蝴蝶拍——拍翅膀,地球的另一端就产生一场风暴”。

下表中最符合该现象的是(  )

选项

蝴蝶拍翅膀

产生的风暴

A

社会风俗的变革

辛亥革命的爆发

B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C

英国等完成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1929年的大危饥

苏联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考点】辛亥革命;

罗斯福新政;

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解析】社会风尚的变革是辛亥革命的所带来的影响,A项把二者的关系颠倒了,故A项错误;

罗斯福新政放弃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开启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二者不是蝴蝶效应,故B项错误;

伴随英国等国的工业革命完成,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符合蝴蝶效应,故C项正确;

苏联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斯大林体制,而不是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二者不是蝴蝶效应,故D项错误。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山东威海二模·

23)图8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苏联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使工业产值超过美国

B.扩军备战争夺霸权导致美国经济持续下滑

C.经济政策不同导致两国经济此消彼长

D.经济多极化催生政治格局多极化

【考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解析】二战后苏联的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A项错误;

从图中可以美国经济从60年代到70年代下降,到80年代又呈上涨趋势,故B项错误;

二战后美国经济经历

了高速发展后滞涨,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苏联经过勃列日涅夫改革,对斯大林模式有所突破,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1973年经济危机后,美国减少国家干预,经济增长,而苏联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最终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故C项正确;

材料并未体现出经济和政治的多极化,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