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突发事件处置理念的新发展.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7415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狱突发事件处置理念的新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监狱突发事件处置理念的新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监狱突发事件处置理念的新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监狱突发事件处置理念的新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监狱突发事件处置理念的新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监狱突发事件处置理念的新发展.doc

《监狱突发事件处置理念的新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狱突发事件处置理念的新发展.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监狱突发事件处置理念的新发展.doc

·监狱突发事件处置理念的新发展:

引入心理危机干预

监狱是社会高危人群的集中地,它的安全稳定与社会和谐的主旋律休戚相关。

本文从监狱实践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需求基础上,论述了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对象、特点、控制和积极作用,提出将心理危机干预引入监狱突发事件处置中来。

这一行刑理念的提出,无疑会促进监狱刑罚执行制度的新发展。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对已经被人民法院判决并产生法律效力的自由刑罪犯进行监禁管理的任务。

处于社会最大密度的高危状态下的罪犯群体或个体,随时有可能受到国际国内事件、社会因素、监狱制度、家庭变故、个人情感等方面的影响,制造出突发事件,主要表现为:

暴狱、劫狱、劫持人质、脱逃、伤害、凶杀、自杀、传染病暴发流行和集体食物中毒、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等。

监狱虽然制定了相应的突发事件处置方案,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性技术措施,取得了明显实效。

但是,不确定的突发事件仍然让人防不胜防。

重大灾害性事件带给人们的远不止物质上的损失和肌体的伤害。

近些年来,危机突发事件,尤其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灾难性突发事件和特殊行业的突发事件频频发生,越来越引起社会和人们对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度重视。

心理危机干预开始应用到医院、军队和监狱,在自然灾害爆发、战争、疾病爆发后发挥了效用。

本文认为,以人为本,将心理危机干预这一全新的行刑理念引入进来,运用心理科学知识来矫治罪犯,既治标更治本,可以迅速、及时、稳妥、事半功倍地预防、发现和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

监狱内的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以急诊访问或劝导调停的形式,通过贴心的谈话和坦诚的沟通,改善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各种条件,以避免罪犯发生意外事故或发展成为精神病的的精神卫生措施。

对情绪危机者来说,它是一种短程的心理救助过程;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求助者而言,它是专门针对心灵予以关怀和帮助的一种治疗方式。

监狱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发现、应急处置罪犯的心理危机,可防止其心理危机进一步发展,避免导致他们伤害、脱逃、自杀等严重后果,使心理失衡的罪犯走出心理危机,恢复心理平衡,甚至超过危机前的功能状态。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

适用心理危机干预的罪犯包括:

(1)面临家庭重大变故、个人感情受挫、遭遇性危机、重大突发事件等挫折;改造压力过大、家庭经济负担重、深感自卑而心理严重失衡、行为异常的;

(2)患有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严重心理疾病的;长期紧张、焦虑,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自杀史,或本人具有行凶、自杀或逃跑危险的;身患严重疾病、治疗周期长、个人很痛苦的。

(3)因严重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失调,性格过于内向孤僻、长期对外封闭隔离,缺乏社会支持,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正处于对抗、争斗之中的;

(4)由于身边的罪犯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

(5)其他面临心理冲突,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急需救助的。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特点

1、阶段性

心理危机干预呈现着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根据危险所处的不同时期,心理危机干预可分为事件突发前的心理危机干预和事件突发后的心理危机干预。

事件突发前的心理危机干预对心理危机进行预防和识别,将突发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事件突发后的心理危机干预是应急处置和解除危机,即在采取狱政管理和教育手段的同时,辅之以心理危机干预,调停、制止危机行为,解除危机心理,消除危机状态。

2、主动性

监狱机关或监狱人民警察在准确认识罪犯、及时掌握信息、综合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当机立断启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危机,以保持心理危机对象的稳定性,或促使其由危机状态向正常转换。

这里对危机干预对象施加的影响是一种主动影响,对罪犯心理危机的急救也是一种主动急救。

与心理咨询不尽相同的是,它更强调短期心理救助,使用主动性、立即性、灵活性、方便性的咨询策略来协助罪犯适应与度过危机,对危急状态进行紧急、合理的处置与应对。

3、针对性

心理危机干预呈现个体化趋势,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因个体的差异、危机的类型、内容和表现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针对性干预手段和方式,不宜替代。

比如性质是自杀,就和脱逃的干预方式不同。

且在每一次干预中,也应当有所侧重。

干预的个体化步骤包括制定干预方案、确立干预的目标和步骤、运用的技术手段和事后巩固危机干预的成果等等。

4、互动性

在外部主动干预的同时,积极引导罪犯开展及时、有效的自我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形成双向互动,是确保实现心理危机干预目标的最佳途径。

罪犯只有在实践中增强自我干预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心理危机知识,了解心理危机产生、发展的规律及表现特征,才能识别自身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只有不回避现实,充分体会和发泄心理的痛苦、困惑和迷茫,及时有效地寻求帮助以减轻心理压力,获得心理支持,使用正确的应付方法来解决问题,才能防止情感和精神崩溃,产生不良结局。

5、反复性

心理危机有反复性,这决定了心理危机干预也具有反复性。

所以,应及时强化心理危机干预,注意检查和巩固干预的成果,力避灾难性后果。

监狱干警、罪犯亲属、社会志愿者等应采用宣泄、支持、澄清、决策等方法引导当事人避免以或再次以爆发性形式释放心中的不良情绪,伤人伤己,走出心理困境,顺利度过危机期。

当事人本人则应认识到危机是一种生活变迁或转折,找出自身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心理危机处理得当的话,当事人心理状况就上了一个新台阶,得到一次新成长。

四、心理危机干预控制

1、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

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

最低治疗目标是在心理上帮助患者解决危机,使其功能水平至少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最高目标是提高患者的心理平衡能力,使其高于危机前的平衡状态。

2、心理危机干预的处置程序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按程序处置,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先期处置,边处置边报告,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这也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需要。

3、心理危机干预的必备条件

启发引导、鼓励促进和包教夹控是心理危机干预的三个必备条件。

在平等和信赖关系的前提下,监狱运用启发引导的方法可以疏导罪犯的不良心理,排除不良情绪,为他们排忧解难、提供方法、指明方向;运用“支持疗法”等矫治方法可以鼓励促进罪犯的健康心理,在希望和激励中追求新生;运用包教夹控这种符合中国罪犯素质特点的方法,有利于开展因人施教和个性化教育,特别是对心理危机较为严重、危机行为随时可能发生的罪犯非常适用。

实践证明,监狱的突发性事件,常常发生在失去监管夹控和包教措施不力的案例上。

4、心理危机干预的体系

监狱应从教育和发展入手,建立对罪犯的三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形成心理普测、预防教育、信息沟通、危机评估、早期预警、危机干预、后期跟踪相辅相成一条龙式的工作模式。

一级干预是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罪犯正确认识自己,适应服刑生活;培养良好的习惯、性格和情绪;训练社会行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挫折忍受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危机的适应能力及处理技巧;加强服刑生活危机期的情绪支持;学会适度地表达、控制情绪,处理不良情绪,把情绪波动的强度、速度和持续时间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预防心理危机。

二级干预是预防和及时发现服刑生活中的心理异常,如自杀、脱逃等与监管不相适应的问题行为、不良习惯、人际挫折、感情问题、抑郁或者人格变态等心理应激事件,进行早期疏导与治疗。

任何突发性问题都有一定的异常表现、反映或前兆,心理冲突发展成心理危机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潜伏期。

这就是对罪犯实施心理危机干预的突破口。

病症初期是一个病患最佳的治愈阶段。

病情越重,他遇到的困难越多,花费的医疗成本也越大。

同理,在罪犯有脱逃、自杀、凶杀等突发事件思想或心理形成的初期阶段,监狱就介入并适当干预,发挥启发、引导、促进和鼓励等职能,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最为适宜。

这种危机干预建立在常态的监狱工作职能上,用控制论和心理学的原理干预,将罪犯失衡的心理和不利于监管改造的行为矫治过来,消除原有犯罪心理和犯罪恶习,建立新的健康和良好行为。

可以说,这种心理危机预防对危机干预最卓有成效。

通过谈话了解罪犯的思想动态、性格特征、人生经历、犯罪原因、遭受的挫折等方面的情况,或根据个案情况绘制出心理量表进行分析,找出其心理缺陷和情绪倾向,采取必要的教育、咨询和治疗手段,及时重点控制,指导他们提高自身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可以预防和减少因心理异常而引起各类不良现象的发生,防止轻度心理障碍恶化。

对已经预测出来具有心理危机发展倾向的罪犯,对症下药,制定合适的心理疏导方案,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矫治,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尽快恢复正常。

具有各类精神病等严重的心理异常者,由专家参与诊断,重点矫治,达到行为矫治的最终目的。

三级干预是在整体的检查评估框架下积极的倾听和干预:

明确问题→保证危机者安全→给予支持→提出并验证应对危机的变通方式→制定计划→获得承诺。

  

(1)当事人表现出高度的焦虑、紧张、丧失感、空虚感,且伴有恐惧、愤怒、罪恶等情绪反应时;当事人在危机状态时注意力集中于急性悲痛之中,难以认知和区分事物的异同,极端痛苦、思想混乱时;当事人改造表现不正常,与人隔绝或采取不寻常努力以使自己不孤单,拒绝别人帮助等;伴有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躯体问题时,可以评定其陷入心理危机。

  

(2)危机干预的内容:

通过面对面的谈话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或通过干警控制的心理宣泄室,运用支持技术如暗示、宣泄等手段释放危机中罪犯心中的抑郁、焦虑、仇恨等不良情绪,稳定心情。

  (3)在宣泄的基础上,引导罪犯重新认识目前的心态及其成因,并对这种心态所导致的后果进行全面的评估,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自省到新的认识角度和行为方式,调动其认知潜力;

  (4)教育帮助罪犯掌握一些处理逆境和挫折的方法,以期提高其应对能力;

  (5)作出决策,选择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

危机干预的时间一般在危机发生后的数个小时、数天,或是数星期。

根据轻重缓急,首要的是有效地帮助突发事件当事人获得生理上、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平衡。

接着调整近期的生活,学习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增进心理健康。

危机解除后,矫治认知、情绪和行为,使之恢复到甚至还超出危机前的原有功能。

五、心理危机干预的介入,是监狱行刑理念的新发展

1、建立独立的罪犯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有利于促进监狱监管工作科学化。

罪犯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指监狱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发现、处置罪犯心理危机的机制。

监狱内的危机干预仅是监狱内心理矫治的一项内容。

而心理矫治又是一项系统的科学操作方法,还包括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一系列内容,其目的是调节罪犯的情绪,矫正其不当的认知方式,消除不良心理,完善他们的人格。

全国监狱系统整体心理矫治工作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和低水平的特点,但是这一项新的科学有效的改造方式自应用于监狱系统以来,应用范围已经逐步从最初的心理测试,发展到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治并重的局面,得到广泛认可。

2、积极组建一支心理矫治专业人才队伍,有利于促进监狱监管工作专业化。

人员数量及专业化程度越来越成为制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方面,配备专职危机干预人员,如国家司法部统一组织或有关院校毕业,经过上岗培训,并获得资质证书的心理咨询员(师)。

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监狱民警的管教业务能力,提高对突发危机事件的应对与处置能力,了解危机干预工作的基本概念、意义性质、技术应用以及工作特点,了解基本的人体医学知识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验理论及治疗技术,了解犯罪学、性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自觉按照心理规律去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