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幼《家园共育》研究总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3540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幼《家园共育》研究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文幼《家园共育》研究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文幼《家园共育》研究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文幼《家园共育》研究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文幼《家园共育》研究总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幼《家园共育》研究总报告Word格式.docx

《文幼《家园共育》研究总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幼《家园共育》研究总报告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幼《家园共育》研究总报告Word格式.docx

绝大多数人认为,城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异,在于硬件,在于师资,在于生源。

其实不然,硬件可以提升,师资可以培养,生源也并无绝对优劣。

城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异背后更重要的是家庭环境的差异或者说是家长素养的差异。

这里所说的差异不全指家庭的贫富,家长的学识,家长的社会地位,而是指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

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单元,一个人一生所处时间最长的是在家庭中,所以在人生的前半阶段,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何加强整合家庭教育资源,促进家园合作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课题。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生物生态学理论

美国学者U·

布朗芬布伦纳创建的生物生态学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生态环境的制约,这种生态环境是由若干个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所组成的(包括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时代系统),这些系统表现为一系列的同心圆。

其中,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幼儿的生活场所是微观系统中的重要因素,而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或联系作为中间系统的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布朗芬布伦纳进一步指出,这些系统中的每一个系统都对儿童的发展有着复杂的生态学意义;

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到另外一个系统;

儿童的发展过程是其不断地扩展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的过程,从家庭到幼儿园再到社会;

儿童的生态过渡(即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其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社会建构理论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理论的关注点在社会交往对儿童知识建构的价值和儿童认知发展的非独立性上。

社会建构理论认为,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教师和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建构知识、情感和人格。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当前世界上幼儿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幼儿与家庭关系密切,唯有认识到家庭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并与家长有效合作,共商教育对策,才能使教育适应孩子的需要。

——1984年,美国《高质量早期教育标准》

“幼儿园的教育要与家庭密切合作,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000年,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1927年,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

家园共育平台的理念: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让家园全面互动起来!

因此,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家园互动形成合力。

近些年“家园共育”受到了幼儿园的普遍重视,大家在开展各种丰富的家园共育活动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新的家园共育途径。

与此同时家长对家园共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很多家长忙于工作不能直接经常和幼儿园老师接触,只能参加有限的公开课等活动。

有的孩子是爷爷奶奶管理和接送,有的孩子由姑姑婶婶代领接送,这样家长就失去了和老师交流的机会。

而由于越来越多的家长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对幼儿园教育、对孩子成长更加关心,对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的普及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给家园共育带来了崭新的思路。

现在幼儿园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投影仪都成了幼儿园老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工具。

网络更是幼儿园老师学习查找资料的重要手段。

同样很多家长无论在家还是工作单位都有上网的条件。

既然双方都对网络有如此大的依赖性,那么借助网络来实现家园共育的思路也就自然的成熟起来。

依托网络建立起来的家园共育平台能够大力拉近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很好的实现“家园互动”、“同步教育”、“无限沟通”,让家长更加详实的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配合幼儿在家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这样大大提高了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幼儿园的品牌和影响力。

家园共育平台也极大提高了幼儿园硬件使用率,使得幼儿园的软件水平达到最高。

很多幼儿园虽然硬件(电脑、数码设备等)条件很好,但是电脑的利用率不高,数码照片长期积累没有系统管理起来都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使用家园共育平台能系统的为幼儿园管理各种影音数码以及文档资料,使得幼儿园拥有一流的软件水平。

(三)现状原因分析

1.儿童观落后。

常言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农村的大多家长文化程度低,虽把孩子养大,但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了解,不知道幼儿期孩子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

对孩子的教育科学知识又不足,把孩子当成附属品,往往把个人愿望强加于孩子,只知道让孩子多认字写字,望子成龙心切,而出现拔苗助长现象。

2.教育目标失衡。

家长对孩子的文化期望过高,把知识教育放在第一,每天只关注孩子学会多少知识,加上早期教育思潮,忽视儿童心理生理发展过程,不按年龄给孩子报名,等孩子入园后只重视知识的传输,让孩子感到负担过重而产生厌学现象、逃学现象;

轻视孩子的能力培养,认为孩子太小啥也不懂,孩子的什么事都包办代替,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

重视身体发展,一味满足吃穿;

轻视心理健康教育,总认为孩子还小,不需要或漠视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3.教育方式不科学。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即便不是独生子,也就只一两个兄弟姊妹,父母忙于生计,大部分孩子由祖父母带领,过分的宠爱、亲昵、照顾、纵容、包办、形成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家长忙于生计忽略了对孩子的管理教育,造成教育和抚养分离;

甚至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

这样极端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会起反作用。

4.家庭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脱节。

家长认为背得越多学习越好,让孩子死记硬背,而幼儿园的教育以玩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中玩耍;

父母不能接受这样的教育方法。

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玩,家长会很不高兴地说:

“成天在玩,能学到什么”。

父母以自己的愿望出发,让孩子上各种特长班,而幼儿园则让孩子自由发展。

教育内容偏差,导致教育力衰弱。

5.家长不能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

许多的家长总认为,孩子交给幼儿园,一切教育都该是幼儿园教师的事情,所以只要孩子出现什么问题都会毫不客气的质问:

“我们把钱交到幼儿园,教师是干什么的?

就应该老师处理”。

当幼儿园有家园共育的活动时,很多的家长不愿参与活动,经常会只有及个别的教师来参加,大多以工作忙为借口没有参与过,甚至在开家长会时都会缺席,就连帮孩子准备活动需要的材料(废旧材料报纸、纸杯、瓶子等)家长也没时间准备。

(四)当前在农村实施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教师均忽视相互沟通

有些家长将孩子送进幼儿园是怕孩子纠缠、吵闹,图自己省事省心,并不关心孩子在园受教育的具体状况;

有些家长认为,交了学费,孩子就该归教师管,教育应该是教师的事情,家长只要能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就行了;

有些家长甚至连最基本的按时接送孩子都做不到。

家长的意识中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赚钱为子女的未来生活做物质铺垫。

很多家长甚至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孩子学到知识就行了,至于和教师沟通,对他们而言似乎根本就不需要或者不重要。

导致这种状况,不仅与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低、育儿观念落后等有关,也与幼儿园对家长工作的忽视有很大关系。

有的教师在做家长工作时,为了省事和减少麻烦,在投入力度上打折扣;

有的教师认为教育是幼儿园可以单独胜任的,不必太费周折、自找麻烦地同家长商议;

有的教师认为孩子在园是教师的责任,在家里是父母的责任,只要关心幼儿在园的表现,不出差错、不被家长批评就行了;

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低,素质不够好,育儿观念落后,不屑与他们交流、沟通,等等。

因此造成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沟通,以至在家园共育上存在诸多问题。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长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成为不能参加幼儿园活动“最合理”的理由。

即使参与了,也是来去匆匆,对活动的目标不作深究或视而不见。

由于家长对教师工作不够理解、教师的家长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使得幼儿园开展的家长工作都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徒增了家长和教师的负担,并没有达到家园合力的效果。

由于家长和教师双方存在观念和工作方式的差异,导致家园共育中出现家长和教师不配合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2.教师未能以尊重的态度对待祖辈家长与自己观念上存在的差异

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把孩子托付给祖辈们照料。

而祖辈们对孩子的教育与现代教育观念存在较大差异。

祖辈们对孩子的身心特点、科学的育儿方法等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加之受生活环境、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家教观念比较陈旧,宠多于教,爱多于严。

许多祖辈家长仍用老观念要求孩子,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而教师对祖辈家长缺乏尊重和信任,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才是孩子的教育者,是教育孩子的“专家”,祖辈家长不如自己懂教育,让他们参与教学工作是在添麻烦、制造混乱,甚至不自觉地会以一种教导别人的语气、居高临下的姿态与家长交谈。

教师的这种态度妨碍了与家长的沟通,导致家园共育中的问题。

二、主要结论

当今社会,随着家长对孩子期望值的增高,使得更多的家庭逐渐的重视对幼儿的基础教育,但在家园共育工作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扰,课题组通过对农村家园共育现状的调研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出了农村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薄弱的原因,

(1)儿童观落后。

望子成龙心切,出现拔苗助长现象。

(2)教育目标失衡。

家长对孩子的文化期望过高,把知识教育放在第一,漠视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3)教育方式不科学。

过分的宠爱、亲昵、照顾、纵容、包办、形成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4)家庭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脱节。

父母不能接受幼儿园的教育方法。

(5)家长不能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

许多的家长总认为,孩子交给幼儿园,一切教育都该是幼儿园教师的事情连孩子活动需要的材料(废旧材料报纸、纸杯、瓶子等)家长都没时间准备。

幼儿园要正确的引导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促进教师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主动与家长沟通架起一座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情感的桥梁---信任。

1.如何改变现状更好地开展家园共育。

(1)做好宣传,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通过多种形式(家长会,专栏、板报、家园联系栏等);

(2)搭建平台,提高家长育儿认识

,每学期特意安排一些亲子趣味性活动、家园联谊活动、家长开放日、文艺演出、观摩教学等,为幼儿园与家长相互沟通搭建重要的交流平台,邀请家长来园与孩子一起参加活动,通过活动可以增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让家长亲身体验幼儿教育的特点,了解保教内容,从而支持、理解幼儿教育,理解老师的工作,增进家园感情,密切家园关系,进一步感受与孩子同乐的乐趣,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让家长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将来更好的发展打好基础。

2.开发家长资源,丰富教育教学。

家长来自社会的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社会经历和知识技能,我们应该开发家长资源,结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家长在教育幼儿的同时也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参与不同的教育教学活动,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3.利用家庭与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更新观念,转换角色,过去,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家长在家园工作中虽然做了一些努力,但成效并不明显。

第一,真正把家长工作作为班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坚决抓好落实。

第二、要把家长和教师作为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来看待。

第三、在家园沟通问题上,教师要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开展一系列的家园共育活动,让家长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从而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才能达到家园配合一致教育幼儿,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自2012年3月开始,到2013年6月结束,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按照计划完成了课题的研究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1.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8月)。

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

调查分析,收集资料,制定课题实施计划,进行课题论证。

第二阶段:

研究阶段(2012年9月—2013年2月)。

根据课题研究计划进行研究。

分阶段进行课题研讨,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3年3月—2013年6月)。

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将有关活动案例、专题论文、录像资料等汇编成集。

2.研究的措施:

(1)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确保研究工作有序开展。

成立了以吴碧荣为组长,刘小菊、田敏、蒋燕青、王文丽、林洁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严格管理,靠实责任,使课题研究能够按照实施方案有效开展,扎实推进。

(2)课题组全体成员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以文峰学区内几所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的实际情况分析比较,并进行调查研究,获得第一手的真实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以座谈的方式与个别教师进行交流,确保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3)我们利用网络平台收集研究资料,借鉴同类型课题研究的先进经验,扬长避短,使课题研究成果尽可能站在国内研究者的前沿。

并以专家学者的权威论著为指引,保证课题研究水平及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4)课题组成员不定期的召开课题研究会,进行阶段性工作的回顾反思、分析研究、总结成果,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循序渐进,使研究过程扎扎实实推进。

(5)我们特别重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汇总,包括阶段性的经验与教训。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理论研究,文献研究法:

根据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文章和理论依据、查阅有关家园共育方面的资料,了解前人研究出来的结果,为本课题提供指导,广泛利用报刊、杂志、网络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活动案例。

2.调查研究法:

通过访谈、问卷、分析了解家长对家园共育的认识,找出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为课题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调研材料。

并对问卷调查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学前教育家园共育存在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措施,并对这些对策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力求对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行性。

3.行动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查阅、借鉴报刊、杂志、网络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设计了各种活动,并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实施实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依据家长的实际情况进行,与家长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个案观察法:

在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中,利用接送幼儿入园离园时间、家访、谈话等方式积极与家长沟通,互相了解幼儿在园在家的情况,针对个别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指导,通过表扬、鼓励教育孩子改掉不良的习惯和行为。

四、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农村学前教育家园共育的现状及对策,探索、研究在农村如何更好的实施家园共育,本课题研究基于大量的文献研究,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在实践探索上,都有比较厚实的积淀,极大的便利了我们通过课题研究形成对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完整认知,也形成更合理的提升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操作模式。

(一)农村家园共育的现状

现状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即便不是独生子,也就只一两个兄弟姊妹,父母忙于生计,大部分孩子由祖父母带领,过分的宠爱、亲昵、照顾、纵容、包办、形成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家长忙于生计忽略了对孩子的管理教育,造成教育和抚养分离;

(二)如何改变现状更好地开展家园共育

当今社会,随着家长对孩子期望值的增高,使得更多的家庭逐渐的重视对幼儿的基础教育,幼儿园要正确的引导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促进教师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因教师在家园密切配合中起着主导作用,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主动与家长沟通架起一座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情感的桥梁---信任。

从而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才能达到家园配合一致教育幼儿,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1.做好宣传,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通过多种形式(家长会,专栏、板报、家园联系栏等),让家长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第一,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形式;

第二,脑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

第三,是口头言语熟练掌握的关键时期;

第四,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课题;

第五,同伴关系在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

第六,品德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第七,自尊感稳定于学前期。

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心里生理发展特点后,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将来更好的发展打好基础。

 

2.搭建平台,提高家长育儿认识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每学期特意安排一些亲子趣味性活动、家园联谊活动、家长开放日、文艺演出、观摩教学等,为幼儿园与家长相互沟通搭建重要的交流平台,邀请家长来园与孩子一起参加活动,通过活动可以增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让家长亲身体验幼儿教育的特点,了解保教内容,从而支持、理解幼儿教育,理解老师的工作,增进家园感情,密切家园关系,进一步感受与孩子同乐的乐趣,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三)开发家长资源,丰富教育教学

幼儿的家长来自社会的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社会经历和知识技能,我们应该利用好家长资源,结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家长在教育幼儿的同时也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参与不同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农村的老奶奶编制草辫子,编得又好又快,而有的家长会一些古老的游戏如滚铁环等,有的会蔬菜雕刻等等,我们可以先了解家长的情况和特长,邀请有才艺的家长来园给孩子教授或欣赏,以便使家园合作紧密相连,相互贯穿于幼儿的整个教育过程中。

增加幼儿的乐趣。

在此基础上,幼儿园还可以把自己园内所创立的一些教育方法,通过家庭教育的实践得到检验,促使幼儿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办园质量,这一过程也使幼儿成为了教育的受益者,使教育真正做到是从幼儿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是为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而服务的。

“幼儿园的教育要与家庭密切合作,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家长的参与态度。

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两者在对幼儿教育时应尽量做到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这样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与幼儿园进行沟通时,应该站在主动的位置上,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被动接受教师的意见,对一些认为不合理的方面,家长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幼儿园也应该适当采取家长的合理建议,只有处于这样一个平等的关系中,家长与幼儿园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感,从而让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最大效用。

(四)利用家庭与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奠基工程,是每个人成长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家长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因此,重视家庭教育,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职责。

1.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过去,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家长在家园工作中虽然做了一些努力,但成效并不明显。

仔细分析,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开展家长工作仍以我们老师为中心,家长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教师只是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而家长并不十分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幼儿在园的情况,因此很难做到与幼儿园主动配合。

针对这点,我们带班的两位老师,认真翻阅《纲要》的新理念,反思过去的工作,积极转变观念。

要重视每学期园内进行的家长评定表的家长反馈意见,认真对待,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虚心的接受。

在共同教育幼儿的问题上,双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诚沟通,同心同德完成育儿的使命。

同时要换位思考,对家长产生的急躁情绪及冲动要冷静思考,学会体谅。

只要我们态度诚恳,方法得当,就一定能赢得广大家长的拥护、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