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生物试题.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7331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高考生物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浙江高考生物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浙江高考生物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浙江高考生物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浙江高考生物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高考生物试题.doc

《浙江高考生物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考生物试题.doc(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高考生物试题.doc

2009年浙江省高考理综生物试题

1.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用培养箱B.都须用液体培养基

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D.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2.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算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4.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分解成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5.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

①用某种荧光材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

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

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有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6.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

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图甲图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30.(26分)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14分)请回答下列有关赤霉素的问题:

(1)赤霉素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

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植物芽尖细胞,其细胞周期的期明显变短,此时期分子水平上所发生的变化主要是和。

(2)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主要在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等的部位。

用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引起其生长速度过快,将导致稻谷产量。

(3)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

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由图分析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细胞壁的伸展起作用;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的(A点、B点、C点)。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的可能原因是。

Ⅱ.(12分)给正常成年实验兔注射甲药物后,使其患了高血压病,注射乙药物可使高血压症状缓解。

为了验证甲、乙两种药物的上述作用,请您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设计实验步骤,并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实验过程中该组兔的血压变化示意曲线,标注注射药物的时间点。

材料与用具:

一组正常成年实验兔、血压测定仪、适宜浓度的甲药物、适宜浓度的乙药物、注射器等。

(要求:

答题时对该组实验兔不再分组;对动物的手术过程与药物的具体注射剂量不作要求)

(1)实验步骤:

.

.

.

(2)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实验过程中该组兔的血压变化示意曲线,并标注注射药物的时间点。

31.(18分)正常小鼠体内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胱硫醚γ—裂解酶(G酶),体液中的H2S主要由G酶催化产生。

为了研究G酶的功能,需要选育基因型为B-B-的小鼠。

通过将小鼠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出了一只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有B基因,B-表示去除了B基因,B+和B-不是显隐性关系),请回答:

(1)现提供正常小鼠和一只B+B-雄性小鼠,欲选育B-B-雄性小鼠。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选育过程(遗传图解中表现型不作要求)。

(2)B基因控制G酶的合成,其中翻译过程在细胞质的上进行,通过tRNA上的与mRNA上的碱基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

酶的催化反应具有高效性,胱硫醚在G酶的催化下生成H2S的速率加快,这是因为。

(3)右图表示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2S浓度的关系。

B-B-个体的血浆中没有G酶而仍有少量H2S产生,这是因为。

通过比较B+B+和B+B-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

2010年浙江省高考理综生物试题

1.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2.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

B.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

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

D.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

3.若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缔增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5.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

B.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

C.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

D.图⑤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

6.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

29.I(14分)试管苗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弱,需要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才能往大田移栽。

研究人员进行了“改变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缩短试管苗适应过程”的实验,实验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图甲和图乙表示其中的两个实验结果。

请回答:

(1)图甲的实验是在大气CO2浓度下进行的。

据图分析,试管苗在不加蔗糖的培养基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更高。

(2)图乙是试管苗在密闭、无糖培养基条件下测得的24h内CO2浓度变化曲线。

图中b-c段CO2浓度升高缓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段CO2浓度急剧下降是因为试管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d点时打开培养瓶,试管苗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知,采用无糖培养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可缩短试管苗的适应过程。

II.(12分)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写出实验思路,设计记录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的表格,并填入相应内容。

材料与用具:

兔红细胞稀释液、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显微镜等。

(要求:

答题时对NaCl溶液的具体配制、待观察装片的具体制作不作要求)

(1)实验思路:

·

·

·

(2)设计一张表格,并将预期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填入该表中。

30.(18分)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毒蛋白能使螟虫死亡。

研究人员将表达这种毒蛋白的抗螟虫基因转入非糯性抗稻瘟病水稻的核基因组中,培育出一批转基因抗螟水稻。

请回答:

(1)染色体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若要确定抗螟基因是否已整合到水稻的某一染色体上,方法之一是测定该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

(2)选用上述抗螟非糯性水稻与不抗螟糯性水稻杂交得到F1,从F1中选取一株进行自交得到F2,F2的结果如下表:

表现型

抗螟非糯性

抗螟糯性

不抗螟非糯性

不抗螟糯性

个体数

142

48

50

16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所选F1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__。

亲本中抗螟非糯性水稻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______种。

(3)现欲试种这种抗螟水稻,需检验其是否为纯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检验过程(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并作简要说明。

(4)上表中的抗螟水稻均能抗稻瘟病(抗稻瘟病为显性性状),请简要分析可能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浙江高考生物试题

1.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

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

C.与存盘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

D.离体的叶绿体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碳反应

2.培育“试管山羊”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

若要培育成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过程中可通过给母山羊注射有关激素使用其超数排卵

B.乙过程的目的之,是促进卵母细胞和精子的成熟

C.丙过程与乙过程中应采用相同成分的培养液

D.丁过程中早期胚胎须移植到与供体性状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

3.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

A.a-b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d-c段的K+内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4.与被动免疫相比,下列关于主动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作用在受体(接受者)内维持时间较长

B.受体接受的是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C.可使受体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D.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

5.下表是调查野山羊种群生存羊的原始数据。

若把表中数据转换为种群存活曲线图并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年龄(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