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碗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3266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7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轴碗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中轴碗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中轴碗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中轴碗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中轴碗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轴碗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

《中轴碗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轴碗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轴碗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案Word格式.docx

模具产品;

专业模具厂数量增加,能力提高较快;

"

三资"

及私营企业发

展迅速;

国企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等。

虽然说我国模具业发展迅速,但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第一,体制不顺,基础薄弱。

“三资”企业虽然已经对中国模具工

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私营企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国企改革也

在进行之中,但总体来看,体制和机制尚不适应市场经济,再加上国内

模具工业基础薄弱,因此,行业发展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总体水平和

高新技术方面。

第二,开发能力较差,经济效益欠佳.我国模具企业技术人员比例

低,水平较低,且不重视产品开发,在市场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

我国

每个模具职工平均年创造产值约合1万美元,国外模具工业发达国家大

多是15~20万美元,有的高达25~30万美元,与之相对的是我国相当

一部分模具企业还沿用过去作坊式管理,真正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企

业较少。

第三,工艺装备水平低,且配套性不好,利用率低.虽然国内许多

企业采用了先进的加工设备,但总的来看装备水平仍比国外企业落后许

多,特别是设备数控化率和CAD/CAM应用覆盖率要比国外企业低得多。

由于体制和资金等原因,引进设备不配套,设备与附配件不配套现象十

分普遍,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较好解决。

装备水平低,带来

中国模具企业钳工比例过高等问题。

第四,专业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程度低、协作差.由于长期以

来受“大而全”“小而全”影响,许多模具企业观念落后,模具企业专

业化生产水平低,专业化分工不细,商品化程度也低。

目前国内每年生

产的模具,商品模具只占45%左右,其馀为自产自用。

模具企业之间协作

不好,难以完成较大规模的模具成套任务,与国际水平相比要落后许多。

模具标准化水平低,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低也对模具质量、成本有较大影

响,对模具制造周期影响尤甚。

第五,模具材料及模具相关技术落后。

模具材料性能、质量和品种

往往会影响模具质量、寿命及成本,国产模具钢与国外进口钢相比,无

论是质量还是品种规格,都有较大差距。

塑料、板材、设备等性能差,

也直接影响模具水平的提高。

1.1.2国内模具的发展趋势

巨大的市场需求将推动中国模具的工业调整发展。

虽然我国的模具

工业和技术在过去的十多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相

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尚不能完全满足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

未来的

十年,中国模具工业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以下几方面:

1)模具日趋大型化;

2)在模具设计制造中广泛应用CAD/CAE/CAM技术;

3)模具扫描及数字化系统;

4)在塑料模具中推广应用热流道技术、气辅注射成型和高压注射成

型技术;

5)提高模具标准化水平和模具标准件的使用率;

6)发展优质模具材料和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

7)模具的精度将越来越高;

8)模具研磨抛光将自动化、智能化;

9)研究和应用模具的高速测量技术与逆向工程;

10)开发新的成形工艺和模具。

1.2国外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模具是工业生产关键的工艺装备,在电子、建材、汽车、电机、电

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器材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

靠模具成型。

用模具生产制作表现出的高效率、低成本、高精度、高一

致性和清洁环保的特性,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无法替代的。

模具生产

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近几年,

全球模具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世界模具市场年交易总额为600~

650亿美元左右。

美国、日本、法国、瑞士等国家年出口模具量约占本国

模具年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国外模具总量中,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比例占到50%

以上;

国外模具企业的组织形式是"

大而专"

、"

大而精"

2004年中国模

协在德国访问时,从德国工、模具行业组织--德国机械制造商联合会

<

VDMA)工模具协会了解到,德国有模具企业约5000家。

2003年德国模

具产值达48亿欧元。

其中<

VDMA)会员模具企业有90家,这90家骨干

模具企业的产值就占德国模具产值的90%,可见其规模效益。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国外的一些掌握和能运用新技术的

人才如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工艺设计、高级钳工及企业管理人才,他们

的技术水平比较高.故人均产值也较高.我国每个职工平均每年创造模

具产值约合1万美元左右,而国外模具工业发达国家大多15~20万美元,

有的达到25~30万美元。

国外先进国家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达70%以上,而我国才达到45%。

1.3深圆筒拉深模具设计的设计思路

拉深是冲压基本工序之一,它是利用拉深模在压力机作用下,将平

板坯料或空心工序件制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加工方法。

它不仅可以加工旋

转体零件,还可以加工盒形零件及其他形状复杂的薄壁零件,但是,加

工出来的制件的精度都很底。

一般情况下,拉深件的尺寸精度应在IT13

级以下,不宜高于IT11级。

只有加强拉深变形基础理论的研究,才能提供更加准确、实用、方

便的计算方法,才能正确地确定拉深工艺参数和模具工作部分的几何形

状与尺寸,解决拉深变形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制

件质量。

圆筒件是最典型的拉深件,其工作过程很简单就一个拉深,根据计

算确定它不能一次拉深成功.因此,需要多次拉深。

在最后的一次拉深中

由于制件的高度太高,根据计算的结果和选用的标准模架,判断此次拉

深不能采用标准的模架。

为了保证制件的顺利加工和顺利取件,模具必

须有足够高度。

要改变模具的高度,只有从改变导柱和导套的高度。

柱和导套的高度可根据拉深凸模与拉深凹模工作配合长度决定。

设计时

可能高度出现误差,应当边试冲边修改高度。

2异形端盖冲压工艺的分析

2.1拉深件工艺分析

工件:

如下图所示

材料:

15钢

厚度:

2.5mm

35+0.170

2

R2

R

19

40+0.175

+0.125

此工件为带凸缘圆筒形工件,形状简单对称。

零件图上未标注公差

尺寸按IT14精度计算。

2.2冲压工艺方案分析

2.2.1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拉深两个基本工序,可以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

先落料,后拉深,然后冲孔。

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

落料—拉深复合冲压,然后冲孔。

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

拉深级进冲压,然后冲孔。

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三道工序三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难以

满足该工件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方案二只需两副模具,生产效率较高,

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集合行装简单对称,模具制

造并不困难。

方案三也只需两副模具,生产效率高,但模具结构比较复

杂,送进操作不方便,加之尺寸偏大,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

若该工件能一次拉深,则其冲压采用方案二为佳。

2.3

工艺计算

2.3.1计算毛坯尺寸

1.计算工件凸缘相对直径,确定修边余量

1)由工件图可知t=2.5mm>1mm,故按板厚中径尺寸计

d=60mmd=37.5mmH=11.5mm。

t

凸缘相对直径d/d=60/37.5=1.6查表4.2得修边余量

p

Δh=1.6mm故按实际外径d=60+1.6×

2=63.2mm计算。

2)计算毛坯直径D

+−

2+×

D= 

24 

dH 

.44 

dR 

63. 

37. 

×

11. 

−3. 

44 

37. 

mm=73.9mm

2.3.2确定工件是否能一次拉深成形

高度H/d=11.5/37.5=0.307。

工件总的拉伸系数m=d/D=37.5/73.9=0.507,工件总的拉伸相对

由d 

/d=63.2/37.5=1.685,t/D×

100=2.5/73.9×

100=3.383,查表

由表4.10查得,有凸缘圆筒件首次拉伸的极限相对高度h1/d1=0.48,

4.9得,有凸缘圆筒件第一次拉伸的极限拉伸系数m1=0.45。

由于m=0.507>

0.45,H/d=0.307<

0.48,故此工件可以一次拉出。

2.3.3确定是否用压边圈

板料的相对厚度t/D×

100=2.5/73.9×

100=3.383。

由表4.7查得需

要压料装置,拉伸时采用弹性压料装置。

2.3.4落料排样设计

1、确定零件的排样方案

设计模具时,条料的排样很重要。

由于是圆形,所以采用直排,材

料的利用率较高。

条料的排样

2、条料宽度、导尺间宽度和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查表2.9得搭边值a=1.8mm,a=2.2mm。

条料宽度的计算:

拟采用无

1

侧压装置的送料方式,得

条料宽度 

=(D+2a+c 

>

 

−△

max 

2.36)

B

导料板间距离 

A=Dmax+2a+2 

c

2.37)

—条料宽度方向冲裁件的最大尺寸;

a—侧搭边值;

△—条料宽度的单向<

负向)偏差,见表2.10、2.11;

查得△=0.8

c—导料板与最宽条料之间的间隙;

其最小值见表2.12查得

c=0.5mm。

min

代入数据计算,取得条料宽度为 

B0 

= 

79. 

10 

mm

−0. 

A=79.9mm。

3.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根据一般的市场供应情况,选950mm×

1500mm×

2.5mm的冷轧钢板。

每块可剪1500mm×

79.1mm规格条料12条,材料剪切利用率达99.9%。

由材料利用率通用计算公式式<

2.41)。

η= 

 

100 

=1 

×

100 

AB 

式中 

—一个步距内冲裁件的实际面积,mm2;

—一个步距内所需毛坯面积;

A—送料步距,mm;

B—条料宽度,mm。

4287 

η=

100% 

==67.0%

80. 

 

79. 

nA1 

一张板料上总的材料利用率 

η总=

2.42)

LB

式中n—一张板材上冲裁件的总数目;

A—一个冲裁件的实际面积,mm2;

n—一个进距内的冲裁件数量;

B—板料宽度,mm;

L—板料长度,mm。

228×

4287 

1500 

950 

η= 

=68. 

6% 

由于板料相对较厚,直排材料的利用率相对已经很高了。

2.3.5主要工作零件的尺寸计算

1.落料凸、凹模尺寸的计算

由于落料是一个简单的圆形,因冲裁此类工件的凸、凹模制造相对

简单,精度容易保证,所以采用分别加工。

设计时,需在图纸上分别标

注凸模和凹模刃口尺寸及制造工差。

根据设计原则,落料时以凹模为设计基准。

由式<

2.3)和<

2.4)得

DA 

=(Dmax 

−x△>

+δA

0

(2.3>

DT 

=(Dmax 

−x△-Zmin>

0

2.4)

-δT

式中

D、D—落料凹凸模尺寸;

AT

D—落料件的最大基本尺寸;

max

x—磨损系数;

Δ—工件制造公差;

Z—最小合理间隙;

δ、δ—凸、凹模的制造公差。

查表2.4得Z=0.360mmx=0.500查表2.5得δ=0.020mm

minA

δ 

=0.030mm

Δ=0.74mm

代入数据得 

−×

=

(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