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73236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文档格式.docx

《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文档格式.docx

3.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

南宋叶适记载说:

“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

这材料主要反映了

A.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

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A

【解析】“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等字眼意在强调政府是在维护地权流转,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佃农都是租地的,他们之间不会存在土地买卖频繁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官取其直”等字眼意在强调官府在土地买卖中获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土地买卖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

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4.东汉前期,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

这体现出当时的田庄

A.土地归封建国家所有

B.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

C.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D.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东汉豪强地主的强大,虽不足以与朝廷分庭抗礼但也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田庄的土地归田庄所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未涉及到自给自足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田庄还不足以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选项C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D。

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

5.明中叶,《华亭县志》中记载:

“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

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

”《松江府志》记载明人诗云:

“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

这说明明代

A.松江垄断了全国棉纺织业

B.江南地区农业的衰落

C.江南自然经济已经开始解体

D.棉纺织业纺和织出现分离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棉纺织业中纺和织的分工,即材料体现了棉纺织业纺和织出现分离,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选项A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根本就未涉及到江南地区农业衰落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

首先要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

第二,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

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6.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图1反映了周朝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

B.图2可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

C.图3反映了东汉时新的冶铁鼓风装置出现

D.图4在秦始皇时确立为全国统一流通的钱币

【解析】秦始皇时确立为全国统一流通的钱币是半两钱而非五铢钱,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司母戊鼎是反映了周朝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素纱蝉衣是汉代的,所以可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东汉的水排是用来鼓风冶铁的,所以图3反映了东汉时新的冶铁鼓风装置出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解题的技巧是,首先判断正确的选项,然后排除即可

7.据载:

唐长安“宫市”为一种官办的专门为宫廷采办物资的特殊机构,宋汴京“宫市”则顺应唐长安“宫市”官办宫廷采办的性质而逐渐演变为官商合一的机构。

宋代“宫市”的演变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为宫廷的腐败埋下隐患

D.表明采办机构已经非常完善

【解析】宋代“宫市”演变为官“商”合一的机构,这是在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即宋代“宫市”的演变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体现在罗斯福新政这个历史事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宫市”的演变和宫廷的腐败无直接的关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选项D错在“非常完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

8.《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动画片《麦兜响当当》将其做成了动画,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也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

下列所述现象在宋代都城的街市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还有国外客商,商品满目琳琅。

B.“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C.“买卖昼夜不觉,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

D.“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解析】“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D符合题意,故选D;

A、B、C现象在宋代都城街市都可能出现,不符合题意,排除。

9.明朝初年,政府为了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规定盐商若赴边塞纳粮,可由官府酬给盐引(取盐的凭证),商人持盐引到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然后贩卖取利。

晋商抓住这一机会,获得了一次大发展。

这一事例

A.揭示了官商结合是商人获利的主要途径

B.开创了封建国家官营商业发展新路径

C.说明了商帮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D.表明明朝初年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仅涉及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并不能说明官商结合是晋商获利的主要途径,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

晋商是地域性商帮,不能说明开创了封建国家官营商业发展新路径,故B项错误;

据材料“规定盐商若赴边塞纳粮,可由官府酬给盐引(取盐的凭证)”和“商人持盐引到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然后贩卖取利”可知说明商帮兴起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故C项正确;

材料仅涉及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并不能说明表明明朝初年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朝商业的发展

10.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

这一措施

A.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

B.改变了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

C.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

D.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

【解析】“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等字眼足以证明汉政府是在抑制私商而发展官商,这是汉政府的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税收的主要来源未改变,只是改变税收的征收方式而已,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这一措施和解决封国对中央的威胁无关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选项D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

11.中国古代一方面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另一方面商业仍然在蓬勃发展。

对上述悖论的解释合理的是

A.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繁荣无关

B.“盐铁官营”等政策成为了商业发展的最大动因

C.重农是战国以后历朝的一贯政策,抑商并非贯穿始终

D.古代明清商业发展因其闭锁状态被西欧打破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2.1832年6月,一艘英国商船驶抵宁波,对中国地方官提出了通商要求。

结合时代特征判断,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中国人对英国造船技术感兴趣并效仿

B.地方官因宁波非泊船之所而命其驶离

C.船上商品通过宁波合法转售到内地

D.地方官因《南京条约》而同意其请求

据材料“1832年6月,一艘英国商船驶抵宁波,对中国地方官提出了通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广州通商,故地方官因宁波非泊船之所而命其驶离,故B正确。

当时中国人没有开眼看世界,不可能对英国造船技术感兴趣并效仿,故A排除。

宁波不能通商,故船上商品不能通过宁波合法转售到内地,故C排除。

当时《南京条约》没有签订,故D排除。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的经济政策·

闭关锁国

13.1844年,清政府曾多次“密谕”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督抚,要他们设法大力鼓励当地商民投资开采银矿,并特别强调“官为经理,不如任民自为开采”,可使“民生国计,两有裨益”。

这一做法是为了

A.应对白银外流带来的危害

B.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C.缓解西南地区的社会矛盾

D.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困难

【解析】清政府大力鼓励当地商民投资开采银矿,说明白银短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时期,鸦片走私泛滥,白银大量外流,故清政府鼓励商民投资开采银矿,故A正确;

商民投资开采银矿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B错误;

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商民投资开采银矿与缓解西南地区的社会矛盾无关,故C错误;

1844年洋务运动尚未开始,没有军事工业的资金困难问题,故D错误。

故选A。

14.南京国民政府在1930年底同意裁除厘金,1933年和1935年实行币制改革,1935年资源委员会实施重工业五年计划,1933—1937年先后设立中央农业实验所、全国稻麦改良所和中央棉产改进所等等。

这些措施

A.得益于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B.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转型

C.实现了民族工业的稳定发展

D.具有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特征

【解析】设立中央农业实验所、全国稻麦改良所和中央棉产改进所等机构体现的是南京国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南京国民政府的这些措施和实业救国思想无关联,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转型的因素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这个因素,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从1933—1937等时间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正在经历日本侵华,中国民族工业不可能稳定发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15.江苏川沙的女工本来纺织土布,鸦片战争后,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

很多女工迁至上海,进洋纱厂、洋布局做工。

这说明了

A.在外商企业刺激下民族工业兴起

B.妇女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

C.自然经济受外国经济侵略而消失

D.近代工业发展促进人口的流动

【解析】川沙的女工因经济原因而迁往上海,这体现出的是近代工业发展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错误,她们去的工厂是洋厂,并不是民族工业;

B选项错误,材料只介绍了妇女的情况,没有介绍整体,无法得出这一结论;

C选项错在“消失”二字。

16.下图是1892-1910年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新增工厂的数量变化情况,该图说明了

A.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减弱

B.洋务运动得到了深入发展

C.实业救国的理想初步实现

D.中国近代化阻力有所减弱

【解析】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新增工厂的数量在增加,这在客观上体现了中国近代化阻力是在减弱的,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892-1910年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洋务运动基本破产,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

实业救国的理想并未实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17.1904—1908年,政府登记在册的近代中国公司有227家,而到1912年时,达到20749家。

但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等规模企业,只有750家企业雇工超过100人。

这表明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B.民族企业的发展有较大局限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总体顺利

D.清政府严格限制企业的规模

【解析】“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等规模企业”等字眼足以证明民族企业的发展并非完美而是有较大局限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是在甲午战争后,选项A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充满曲折的而非总体顺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本题属于柱状图类选择题,解题的技巧是,首先认真观察图片的所有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排除即可。

18.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说:

“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

”这材料中的“设局”指的是创办

A.安庆内军械所

B.上海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天津机器制造局

【解析】据材料信息李鸿章“到沪以来”“设局铸造炮弹”,由上海、军用工业,可知应为C项江南制造总局。

安庆内军械所在安徽省,A项错误。

轮船招商局为官办航运公司,B项错误。

天津机器制造局在天津,D项错误。

对于古文史料,要进行适当的翻译,注意抓住包含有效信息的关键词。

阅读材料,可以找出“沪”“铸造炮弹”,明白该材料涉及的是上海的军用工业,得出该局为江南制造总局的结论。

19.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北平分行金库主任崔中石拿10万美元贿赂党通局官员时说:

“为了稳妥,昨晚在南京花旗银行现提的,也就10万,按今天的比价,一元兑换法币(国民政府官方货币)1200万。

”当时中美货币兑换比例非常悬殊。

下列与这一剧情相对应的历史背景是

A.帝国主义滥发货币极大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为刺激出口实行货币贬值

C.法币严重通胀促使国民党政权迅速走向崩溃

D.中美缔结友好通商航海条约造成了美元升值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南京国民政府滥发货币在经济上造成了通货膨胀,在政治上造成国民党政权迅速走向崩溃,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是南京国民政府滥发货币,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已经结束,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未涉及到中美缔结友好通商航海条约,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20.19世纪中期以后,英、法、美等国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时,将本国度量衡与中国度量衡按比例折算。

1928年,南京政府拟定《度量衡法》,规定海关与内地一律采用国际通用标准。

这一变化折射出中国

A.贸易走向规范化和国际化

B.一直采用国际统一度量衡

C.迈出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

D.在世界市场处于附属地位

【解析】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等字眼意在强调南京政府是在使贸易走向规范化和“国际”化,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中国并未一直采用国际统一度量衡,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迈出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的是洋务运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选项D自身正确但材料并未涉及到这一点,不符合题意,排除;

21.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

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A.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压迫下发展艰难,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的,故选D。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可见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有所调整,排除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逐渐解体,排除B;

同样,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思想逐渐解放,排除C。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的原因

22.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指出,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

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

这材料表明

A.抗战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

B.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

C.抗战期间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D.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抗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内迁,而内迁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选项A、C自身均是正确的,但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

东南沿海仍然是当时中国经济重心,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23.1959年中央在《关于组织农村集市贸易的指示》中提出,允许社员有“小自由”,1960年再次强调“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经济”。

此规定的提出

A.旨在促进工业化建设速度

B.有利于缓解农村经济困难

C.开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D.加强了人民公社管理体制

【解析】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农村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材料中的规定体现了“活跃农村经济”,这有利于缓解农村的经济困难,B正确;

A与材料主旨不符;

改革开放后开始了市场经济体制,C时间不符合材料,排除;

材料中的“小自由”说明对管理有所放宽,D错误。

24.“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为此中共中央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推行了公私合营

C.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D.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为了满足商品粮供应及其他的工业原料的供应而在农业上去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所以材料反映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而非民公社化运动、公私合营以及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三个选项,所以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25.据统计,1958年全国有345万个公共食堂,而在这里头吃饭的人占了全国农村总人口的90%以上,也就是说当时有5亿中国农民都在公共食堂吃饭。

该现象

A.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

B.说明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

C.是过分强调公有化程度的结果

D.是“大跃进”的必然产物

【解析】“5亿”中国农民都在公共食堂吃饭足以证明人民公社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程度,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材料不涉及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也未体现出经济比例失调,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的现象是人民公社化的产物而非大跃进”的产物,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26.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经济体制建设的方向即“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具体内容为:

国家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

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自由生产作为补充;

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

下列选项对这一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果

B.明确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说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曲折

D.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即将彻底结束

【解析】“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探索,属于重要成果,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明确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十四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果而非出现曲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中共八大时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尚未结束,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27.邓小平说:

“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个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决不是提倡个人都向‘钱’看。

”下列最符合邓小平讲话精神的是

A.对外开放方针的确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三大改造的开展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邓小平认为既要兼顾国家的利益、集体的利益又要兼顾个人的利益,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同时兼顾了上述三者的利益,对外开放方针的确定、三大改造的开展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均不能兼顾三者的利益,所以只有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28.《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

“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

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

”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是指

A.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B.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

D.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解析】材料中的“家庭经营”指的是个体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指的是集体经济,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材料不涉及精耕细作,社会主义原则也不是平均主义原则,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未涉及小农经济和共同劳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是个体经营而非协作经营,所以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29.“如今的计委(国家计划委员会)大院(位于北京城西三里河)已有几分落寞,冬天感觉更是如此,在灰色的天空和枯萎的树枝映衬下,苏式老楼越发显得破败,很多窗户已没了玻璃,用塑料编织袋勉强堵上。

”(据北京晚报2013年3月2日)计委大院的落寞,是由于

A.中苏关系恶化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D.经济计划彻底退出舞台

【解析】计委大院的落寞其实是计划经济体制的落寞,这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而导致的,而和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正常化无关联,经济计划还尚未彻底退出舞台,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30.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

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

据此判断,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是

A.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B.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C.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解析】上海浦东属于长江的龙头,所以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只能是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而非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以及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等三个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