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海水淡化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71159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中国海水淡化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打造中国海水淡化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打造中国海水淡化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打造中国海水淡化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打造中国海水淡化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打造中国海水淡化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文档格式.docx

《打造中国海水淡化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中国海水淡化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打造中国海水淡化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文档格式.docx

2007年国内相关机构整合成立海水淡化公司数家,借助我国电力设备的出口,目前已签订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供货合同4项,产水容量2.8万吨/日。

在反渗透海水淡化方面:

取得了较大工程技术进展,已经建成单台产水能力1000t/d、3000t/d、2X2500t/d的多个示范工程;

2005年建成10万吨/日亚海水淡化工程,形成大规模反渗透淡化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技术;

2007年10月,由国内设计的单机1万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建成投产,在单机规模方面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已基本成熟,具备单机规模万吨级以上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设计和建设能力。

在膜材料和膜组器开发应用方面:

2004年完成了反渗透复合膜组器生产线,提高了我国平板膜生产和卷式膜元件生产设备的性能和工艺水平,可生产反渗透复合膜、纳滤膜、超滤膜、微滤膜等18个品种和膜组器,具备120万平米/年的生产能力。

生产的复合膜平均脱盐率99.2%,最低脱盐率98%,产品合格率在85%以上;

经过近两年的改进,脱盐率稳定在99.4%,已通过一年多的现场性能测试,单级反渗透产水的总溶解固体含量在400mg/l以下,符合饮用水标准。

说明我国的反渗透复合膜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提高了我国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在海水淡化配套设备和材料方面:

国产海水给水泵可满足技术要求;

产量在3000吨/日以下的反渗透用高压泵已实现国产化并通过了三年多的现场考核,开发出了功交换式能量回收装置并进行了现场测试,尚需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进一步提高;

铝黄铜类海水淡化传热管可满足国内需要并大量出口,开发出了日产万吨级以下的蒸汽热压缩器并完成了为期三年的现场考核,效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开发更大容量的装备。

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目前正在进行单机1万吨/日反渗透和2.5万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示范装置的开发和工程建设的准备工作。

(二)中国海水淡化的发展趋势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发展,中国的海水淡化已经从市场培育期进入成长期。

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中国的海水淡化发展将呈现如下的特点:

1、MED与SWRO优势互补,在一定时期内是中国海水淡化的主流技术中国沿海各地区的缺水形式不同,北方沿海一般是资源型缺水而南方沿海多为水质型缺水;

北方海域的海洋动力学条件与海水水质与南方海域也有较大的不同,加上我国工业布局的趋海调整,使得多效蒸馏(MED)和海水反渗透(SWRO)由于其各自的适应条件和技术优势,在一定时期内将成为我国海水淡化的主流技术。

2、海水淡化装备的单机规模向大型化发展

中国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在3000吨/日以下的单机规模已经基本可实现本土化生产,依靠引进的高压泵和增压泵,完成了单机10000吨/日的装备建设,在“十一五”期间要完成单机10000吨/日的成套技术,在“十二五”期间将单机规模提高到20000吨/

日;

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已经形成10000吨/日的技术能力,生产多台套5000吨/日以下的淡化装备,在“十一五”期间要完成单机25000吨/日的成套技术,在“十二五”期间将单机规模提高到50000吨/日。

从而在单机规模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国产化、新材料应用和技术集成使淡化的成本降低通过对国内若干海水淡化工程的跟踪研究,发现国产化可以明显降低海水淡化的装备成本,其平均降幅在15%左右,MED较SWRO表现出了更大的下降空间。

目前国内进行的研究包括了海水淡化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与应用,例如通过表面处理实现铝合金作为海水淡化的传热材料,非金属复合材料作为蒸发器的壳体材料,能量回收装置的研发与应用等。

另外,还将通过产业集成开发海水淡化适配的汽轮机等发电设备实现发电与造水的双赢。

这些措施及其集成有望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

4、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渤海由于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海域,海洋交换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环渤海地区进行海水淡化尤其需要仔细论证、科学设计、规范施工,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凡是有可能实现海水淡化与盐化工结合的地区,应优先鼓励海水淡化浓盐水用于晒盐制碱,减少或避免浓盐水的排放,保护海洋环境、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交换能力较强的南方海域,也应科学设计海水淡化工程的取水和浓盐水排放工程,减轻对于海洋的不利影响,并加强对于海水淡化工程的监测和监督管理工作。

5、海水淡化技术集成在各领域的应用从本质上说海水淡化的两种主流技术代表了高效蒸发和基于无相变过程的高效分离技术。

其技术集成可望在广阔的领域应用,实现水资源的净化回用和有用物质的回收。

例如,膜技术用于处理微污染水保障饮水安全,不仅可用于农村改水工程还可用于城镇供水;

海水淡化集成技术用于化肥、石化、化工、电镀、有色冶金等行业,实现高纯水的回用,同时回收废水中的有用物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海水淡化技术在石油开采、钢铁等行业应用,利用部分废热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或避免废水的排放等。

三、中国海水淡化与国外的差距中国的海水淡化虽然进入了产业成长期并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与发达国家以及国家需求相比,还存在着如下的差距和问题:

(一)技术方面低温多效技术核心部件、材料、水电联产等基础研究有待深入,装备验证条件和环境不能满足要求,缺乏大规模海水淡化装置设计、加工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的

工程实践,迫切需要通过规模示范形成成套技术和锻炼队伍。

反渗透膜组件、高压泵、能量回收及水处理药剂等关键部件和材料仍以进口为主,缺乏大规模反渗透海水淡化成套工程技术和实践,迫切需要形成高压泵、能量回收、膜组件等关键设备的自主技术和批量生产,通过规模示范形成成套技术应对国际竞争。

核能海水淡化的概念已经提出许多年,还缺乏工程实践;

核反应堆与海水淡化的接口还停留在研究和设计阶段,需要打通流程,形成成套技术和装备体系。

(二)产业规模方面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多在千吨级、少数达到了万吨级,而国外已达到几十万吨级水平,我国海水淡化日产水量15.08万吨(仅占世界总产量的3%。

),与国外的差距明显。

(三)实施机制方面

没有专门机构统筹协调,没有形成产业联盟。

海水淡化必须有针对性地在政府领导、行业协调、产业政策、技术创新等方面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各方利益,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产业发展。

(四)示范及投入方面国家对规模示范工程的资金投入不足,造成规模示范不够,制约了该领域技术的发展和成果的转化。

四、打造中国海水淡化的完整产业链综上所述,中国的水资源形势、海水淡化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我们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都迫切要求尽快打造中国海水淡化的完整产业链条。

从技术的层面上看,我国海水淡化形成完整产业链条的标志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海水淡化完整产业链的技术指标

1建成10万吨/日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形成单机2.5万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备的设计、加工、安装、运输成套技术以及单机5万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备的技术储备。

2建成10万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单机规模不低于1万吨/日),掌握膜法海水淡化大型单体装置设计、控制、安装技术,开发出国际先进水平的反渗透膜、能量回收、高压泵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实现膜法海水淡化装备的国产化。

3形成热膜耦合海水淡化设计技术、热膜耦合海水淡化优化运行技术和水电联产耦合技术,依托相关项目建成大规模示范工程。

4针对低品位核反应堆热能特点,攻克蒸馏法海水淡化与核反应堆的接口技术和核能海水淡化技术的安全保障技术,形成海水淡化技术与核能耦合的最佳方案,建设

万m3/d核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为海水淡化与清洁能源的结合奠定技术基础。

5培养2~3个海水淡化专业工程公司,建立2~3个海水淡化技术研发基地,培育一批专业海水淡化部件、材料生产企业,形成海水淡化产业联盟和规模超过800人以上的海水淡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6研发海水淡化新技术、新工艺,形成海水淡化相关专利80项、技术标准22项以

上,建成我国海水淡化的专利和技术标准体系。

(二)形成完整产业链的措施

1、强强联合、产业凝聚,强化集成、重在实效

实现海水淡化相关行业的强强联合,注重依托高等院校进行基础研究和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夯实基础理论并积累基础数据;

发挥专业研究机构的技术集成作用和实验验证能力,完善专业实验室建设,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

积极吸引产业投入,凝集工业界力量组织联合攻关,充分利用大企业在装备制造、工程建设、配套设施、资金等各方面优势,培养产业联盟,提高产业竞争能力。

一个国家不能依赖进口水资源、也不能长期依赖进口设备生产水资源,否则会矛盾和冲突不断。

我国海水淡化已形成一定的自主技术基础,应该走自主创新为主、消化吸收为辅的道路。

海水淡化的集成创新绝对不是排斥国外的先进技术,本着保护知识产权、加快产业发展的思路,对于国外的先进专有技术也要考虑采用引进消化的模式,实现合作各方的多赢。

2、国家引导、社会联动,示范先行、政策推进

国家和地方政府联动,进行诸如海水淡化价格体系、淡化水进入城市供水管网可行性、海水淡化产业税收政策、优势企业进行海水淡化项目的激励机制等研究工作,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海水淡化的国产化和产业化进程。

示范先行,依托示范工程和重大项目凝聚和培养人才,提升技术水平。

示范成功的技术实行政策推进,采用对重要的海水淡化工程给予合理的资金补助、政府投入和社会资金相结合的投融资模式及其他政策措施推进海水淡化的发展。

3、严格准入、市场规范,加强监管、保障安全

建立完善的标准和规范体系,从海水水质、海水净化、海水预处理、淡化水水质、

技术咨询、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等各方面推进标准化。

从技术评估、投资估算、设备考核、成本核算、运行管理等方面建立海水淡化系列技术规范,以此来严格市场准入、规范产业的发展。

加强对于海水淡化工程的运行监管,确保用水安全。

我国海水淡化自主知识产权仅占15%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海水淡化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预计到2015年我国海水日

淡化能力将提升到150万〜200万吨,未来5年我国海水淡化投资规模预计达200亿元左右,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迎来大发展契机,吸引了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来华寻求商机。

日前召开的2011年青岛国际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大会上,专家指出,我国海水淡化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亟待加快发展自主海水淡化技术和产业。

缺少工程总承包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指出,我国海水淡化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技术尚未成熟,缺乏大型海水淡化装置设计、加工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的工程实践,关键设备制造工艺集成度不高。

你们中国没有一家EPC总承包商。

”这是国内一个海水淡化项目招标会上,中东一个国家的代表在会上说的话。

北控阿科凌海水淡化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白瑜对此非常震动,国内缺少EPC总承包能力,缺少有经验的运作团队,买的膜、泵、能量回收系统都是世界一流的,但是难以集成一个完整的一流的工艺设计,以致国内没有一个真正拿出手的项目。

”以色列IDE海水淡化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总经理王双成表示,国内没有合格的工程集成商,缺少项目工程经验,难以做到怎么配置最好、配置什么最好,而海水淡化属于投资大的项目,形成淡化1万吨/日海水淡化的能力,

需要投资8000万〜1亿元,优秀的总承包商对项目建设和经济运营至关重要。

自主知识产权仅占15%

经过八五”到十五”科技攻关,特别是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我国在海水淡化技术研究、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建设了一批示范工程,在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方面积累了经验。

但总体而言,一些核心技术还不掌握,部分关键设备仍不得不依赖进口。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海水淡化工程和装备的60%以上采用国外技术和产品,能量回收装备、反渗透膜及组器和高压泵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三大关键技术装备,除高压泵外都依靠进口。

应用能量回收装备可以把高压浓海水中的压力能量回收再利用,从而大幅降低海水淡化的制水能耗和制水成本。

据悉,世界上海水淡化装置规模领先的以色列阿什克隆海水淡化处理厂,日产淡水33万吨,采用能量回收系统后能量回收率达到97%,节省电耗40%。

王双成向CCIN记者介绍,目前能量回收装备被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所掌握,国内还处于研发阶段,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所用的能量回收设备全部依靠进口。

另据杭州水处理中心总工程师谭永文介绍,反渗透膜脱盐率国内是99.5%,国外

达到99.8%;

单支膜的掺水量相差10%左右。

性能不如国外的好,国内的膜产品还不敢用。

”多位业内人士这样说。

高从堦院士表示,海水淡化的膜国内刚开始做,还要经过市场考验。

高从堦指出,国内756项与海水淡化相关的专利,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仅占15%,自主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形势十分严峻。

面对巨大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竞争态势,国内产业界亟待提升海水淡化成套装备国产化水平,加快提升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发展自主海水淡化技术和产业。

再利用技术水平不足

在浓盐水利用方面,有的厂将其排到已有的盐田中制盐,但大多数厂还没有这样的条件;

目前我国年产溴15万〜20万吨,主要是从莱州湾的地下卤水生产的,从浓盐水中提溴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在这方面国内水平与国际相当;

我国钾盐资源贫乏,目前国内已自主开发出国际领先的沸石离子筛法海水提取氯化钾技术,并建成了万吨级规模的装置;

海水提镁主要是生产浆状氢氧化镁、氯化镁和硫镁肥等,国内在高纯氢氧化镁等制备技术上与国外仍有差距。

海水淡化是带动性强、技术含量高、发展空间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据估算,到2015年,我国仅海水淡化装

置的制造产值就将达到近100亿元,如果将淡化工程运营、供水管网建设等相关产值一并计算,总产值还将成倍增加。

可见,国内海水淡化产业前景光明,但补足差距迎头赶上同样困难不小。

新技术助力海水淡化

据近期英国《自然一纳米技术》杂志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日前利用纳米技术开发出可以手持的海水淡化装置。

与传统的海水淡化方法相比,这一新型装置具有两大优点。

一是淡化过程简洁,脱盐效果好。

二是设备轻便,可以随身携带,使用电池就可以工作。

专家认为这种新型装置为海水淡化在沿海干旱地区的普及铺平了道路。

这种新装置代表了目前国际海水淡化的新技术与新思路。

沙特阿拉伯国王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海水淡化中心教授王鹏告诉《科学时报》记者,节省能源,降低成本,与环境和谐是未来国际海水淡化的发展趋势。

解决世界水危机的可行性方案

海水淡化作为淡水资源的替代与增量技术,愈来愈受到重视和支持,成为未来解决水危机的可行性方案和重要途径。

据统计,世界上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海水淡化工作,共有约14000座海水淡化厂。

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已经达到6300多万吨,并且还在以每年10%〜30%的速度攀升,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供水问题。

国际上采用的海水淡化技术已达十来种,根据不同优势和特点因地制宜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

这其中,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达到了工业化规模生产应用,多为大型海水淡化项目采用。

反渗透技术最大优点是节能,能耗仅为电渗析法的1/2,

蒸馏法的1/40。

因此,从1974年起,美、日等发达国家先后把发展重心转向反渗透法。

在美国,海水淡化起步很早。

第一个海水淡化工厂于1954年建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主要提供饮用水和农业用水,浓缩的海水有时也用于生产食用盐。

美国海水淡化最发达的地方是加州。

加州太平洋沿岸现约有20多个海水淡化工厂,大部分使用反渗透技术。

然而据加州太平洋机构报道,即便再建8座海水淡化工厂,

也只能满足南加州7%的水需求。

面对日益严峻的用水形势,加州政府于2009年批准在圣地亚哥市建设一座西半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厂,2011年项目完工后可日供饮用水约2万吨,满足30万人每日需要量,相当于当地10%的饮用水需求。

英国最大的海水淡化厂位于伦敦东部贝克顿,为伦敦和英国东南地区的居民供应自来水。

这座厂首次采用改进后的四级反渗透技术,能将85%的盐水淡化为饮用水,效

生物

率和产能都得到提高。

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以可再生能源提炼自废弃食用油的柴油”为燃料,日淡化能力达14万吨水,可以满足100万人口的日均需求。

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产量居世界第一。

王鹏告诉《科学时报》记者,沙特目前超过

50%的城市居民用水来自海水淡化,而淡化海水中95%来自热法除盐工程。

在沙特东部的阿拉伯湾和西部的红海沿岸共有30多个大规模海水淡化和发电一体化工厂,禾I」用多级闪蒸法,在淡化的同时以蒸汽带动涡轮机发电,以降低高昂的能耗成本。

沙特财政部长说,每天大约有150万桶原油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海水淡化,一旦能源价格走高,也将带动水价随之上涨。

去年美国《国家地理》曾经做了一个专题:

寻找海水淡化新技术。

其主题是通过新科技找到更好的海水脱盐方法。

该文章指出,在未来6年里,新兴的海水脱盐工厂每天可为全球供水量增加13亿

加仑,相当于一条科罗拉多河的水量。

研究人员目前正在研发至少三项可以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的海水淡化新技术。

最适合商业化推广的,称为正向渗透法”让水通过多孔膜进入一种盐浓度甚至超过海水的溶液,但溶液里的特殊盐分很容易蒸发。

此前在太空执行最后一次飞行任务的美国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携带的两项实验任务之一即是正渗透技术。

另外两种方法都在薄膜结构上有了创新和改进,一种用碳纳米管来做薄膜的小孔,另一种薄膜的孔,用引导水分子通过活细胞的细胞膜的蛋白质来构成。

这样的薄膜结构与目前传统的脱盐半透膜相比,淡化海水的能力提高了5倍,平均每天每平方米薄

膜可以淡化几万升的海水。

目前,美国科学家正在改造碳纳米管薄膜。

他们正在尝试将碳纳米管阵列嵌入强性

的聚合物里,比如目前在淡化海水中使用的聚碳酸酯。

美国科学家胡默说:

这是一个

飞速发展的领域。

我相信这种碳纳米管薄膜很快就可以被制造出来。

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时代,利用碳纳米管薄膜淡化海水意义重大。

沙特也在积极寻找着海水淡化的替代能源和新技术。

今年年初,沙特公布了一项与

IBM合作的研究发展计划,利用太阳能和纳米技术来淡化海水,有望将能源成本降低40%,进一步提高能效。

该厂将建于沙特东北部城市阿尔卡夫及(Al-khafji),为淡化提供电力的超高聚光光伏发电技术,能效是目前一般光电设备的3倍。

考虑到沙漠地带的高温状况,IBM研究人员设计的特殊工艺将使光电板在炙烤下也能长效抗热运行自如。

该中心还将研究如何把先进的纳米渗透膜技术应用到淡水提取工艺中,使水分子更容易与其他海水

成分分离,将极大提高海水脱盐过程中反渗透膜的效能。

这座沙漠中的太阳能海水淡

化厂预计2012年建成,届时将可为本城10万户居民每日供应3万吨净化水。

新技术的应用将大幅提高沙特海水淡化工业的效率,有望将每吨淡化海水的成本控

制在1.5里亚尔(约合2.7元人民币)以内。

有关研究计划为期3年,包括在沙特北部与科威特交界的海湾地区建立一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工厂,日产淡化海水3万吨,同时具备10兆瓦的发电能力。

沙特另有8座海水淡化厂计划在建,新能源在沙漠王国的未来水源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王鹏表示,未来,利用太阳能、纳米技术等新技术是海水淡化降低成本走向大型化

的趋势。

海水淡化上市公司奇兵

由于海水淡化仍是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新兴行业,相关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堪称潜伏的奇兵”而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要的双重推动下,十二五”期间海水淡化产业将进入高速增长轨道,这些企业也有望出奇制胜”

在A股上市公司中,按照海水淡化需要涉及的产业链各环节划分,可分为海水淡

化管、海水淡化用反渗透膜、海水淡化高压泵等各类专业企业。

此外,按照不同的海水淡化路线也可分为膜法类和热法类两大类企业。

其中,在膜法海水淡化设备的投资构成中,高压泵、耐腐蚀管等设备投资占据

45%。

由于海水含有大量腐蚀性物质,处理海水用的运输管需要具备较强的耐腐蚀性。

A股市场上,海亮股份与久立特材具备生产这种海水淡化管的能力。

而南方泵业则可生产海水淡化用的高压泵。

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此前还只有小

型的5000吨级高压泵生产能力,但1万吨级的设备近期已设计成型。

在膜材料领域,碧水源有关人士日前公开表示,公司正在研究用膜处理海水淡化

的问题。

南方汇通控股42%的子公司北京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则已具备反渗透膜生产技术。

研究报告显示,该公司拥有300万平方米渗透膜产能,占国内10%的市场份额,其产品可应用于纯净水制造、锅炉补给水和海水淡化领域。

除了膜法之外,以蒸馏工艺为基础的热法海水淡化技术也应用较广。

此前,上海

电气电站集团下属的电站辅机厂具备主设备蒸发器和凝汽器的制造能力。

双良节能则在2010年年报中称,公司已具备日产淡水2.5万吨和1.25万吨海水淡化装置的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安装、技术服务等综合能力。

业内预计,随着国产化率的提高,海水淡化成本将逐步下降,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