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叙事性传媒艺术发展.docx
《浅析叙事性传媒艺术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叙事性传媒艺术发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叙事性传媒艺术发展
浅析叙事性传媒艺术发展
大众文化作为当代文化的主基调,是大多数人审美体验的主要来源。
区别于传统媒体意义生产的“线性逻辑”,网络媒体更多是“网状逻辑”的。
在这种逻辑中,随着摄影、电视、电影、流行音乐等艺术实践,渐渐促成了传媒艺术这一新的艺术形式。
所谓传媒艺术,是指“自摄影术诞生以来,借助工业革命之后的科技进步、大众传媒发展和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在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具有鲜明的科技性、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的艺术形式与族群”。
本文所研究的叙事性传媒艺术是指运用一定叙事修辞的传媒艺术形态。
本文尤其关注在新媒体技术的动态扩张下,在“处处皆中心,处处是边缘”的媒介形态中,诸如影视、互联网小说等叙事性传媒艺术在链接结构、交叉参考等非线性叙事中,为大众的认知实践提供了什么样的审美文本,在媒介内容不断改写中,这些文本的认知实践如何涉及对不同的解释框架、解释策略或议题的评价与权衡。
认知是个体接收、转换、编码、提取、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
叙事性传媒艺术的新媒体认知出现新的变量。
其一,传媒艺术本身是情感的引发因素、作为组成修辞论辩集合符号的复杂系统,要迎合互联网语法,不但保留有传统的要素,还需融入互联网思维的新元素。
其二,媒介融合的背景为传媒艺术的认知提供了更多元的认知平台。
在各种元素综合作用下,网络小说、影视等叙事性传媒艺术呈现了沉浸化和交互性的认知景观。
一、艺术重启:
叙事性传媒艺术认知新路
20世纪,叙事艺术经历了各种巨变,甚至多次被预言死亡,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18世纪后期以来的不同阶段,各种媒体为叙事的变异提供了充实的土壤,并最终形成了如今在电子媒体中的叙事和表述形式。
作为一种文化实践的形式,诸如电影、电视剧、网络小说等叙事性传媒艺术是一种新的叙事形式,能够反映现代社会故事,为现实世界做出典型的表达。
大众艺术一开始就遭到诟病,由于它的程式性、非独一性、商品化,而被称为假艺术。
其中科林伍德、阿多诺、霍克海默、格林伯格、波德里亚等抵制大众艺术最重要的哲学基础,被称为单纯的康德艺术论(或者伪康德艺术论)。
而支持大众艺术的哲学辩辞是黑格尔艺术论的。
正如美国学者诺埃尔·卡洛尔在《大众艺术哲学论纲》(APhilosophyofMassArt)中所指出的那样,当代艺术不能将康德的自由美学理论变为特别偏爱现代主义先锋派的狭义的艺术理论。
所以支持者认为,大众艺术是新时代全新的艺术形式。
随着大众文化的推进,对大众艺术的认知也慢慢深入,更多“意味”得以被发现。
正如本雅明谈到的大众与大众艺术之间的关系,“大众从艺术作品(对他们来说,这些艺术作品就是消费品)中积极地寻求着某种温暖人心的东西”。
传统的艺术形式和美学理念中的艺术呈现利维斯主义的倾向。
但是将艺术推至前现代,便会发现艺术的概念其实也有一个变迁的过程,是一个“飘浮的能指”。
古希腊的艺术被认为是一种技术、技艺、技巧或精明、狡诈;出现“模仿”或“模仿艺术”、粗俗艺术(体力劳动)与自由艺术(脑力劳动)的分类__方法。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精神性的“美的艺术”才渐渐与实用性的艺术区分开来,并成为艺术认知的主流。
所以,“既然‘美的艺术’是一个有其明确原则的阶段性艺术概念,它就不可能在20世纪之后完全行之有效。
实际上,几乎在它得以全面巩固的同时,就遭到了来自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挑战”。
新兴媒体的发展便提出了新的挑战。
可以说,传媒艺术,不论是统计学意义,还是文化影响力评判,都是我们时代无法绕开的艺术形态。
传媒艺术便是这种美学挑战与困境的一种体现。
作为当代艺术形态的传媒艺术正是在顺应媒介逻辑的情境下走向新的突破。
互联网改变了这种收视行为和认知行为,重塑艺术知识结构框架。
要面对媒介艺术带来的变革,需要转换现代认知模式。
正如学者段永朝指出,我们的认知需要重启,重新想象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基本假设。
在他看来,旧的认知结构是基于人的,比如“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万物皆备于我”“人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和占有者”等表述,都认为人是这个世界最重要的生物。
要走出“以人为中心”的认知,走向“连接、关系、共同体”新的认知结构。
如今,传媒艺术早就不只局限于现代主义先锋派的狭义的艺术,康德的自由美学理论被推向纵向化实践。
异于传统艺术,多元的实践让传媒艺术产生了独特的理论逻辑。
传媒艺术天然地承接了现代传媒的诸多特质和功能,从而更容易与现实生活相勾联,介入并干预社会。
传媒艺术的接受不再仅局限于少数人,相反,在去中心化的互联网逻辑里,成为覆盖绝大多数主体的“普罗艺术”。
大众传播工具多元,其社会属性更为凸显,或者说现代传媒的发展更嵌入了现代生活的各个角落,这种社会性不再只是网络互动的意蕴所能包含的,更是当代社会的一种新形式。
所以说,传媒艺术作为大众传媒中的一环,跟整个大众传媒系统的话语框架、文化风格和社会议题是紧密相联的。
传媒艺术的这种媒介性带来的新问题,引发了艺术创作、传播和接受方面的诸多划时代变革。
⑧这些新规律在新媒体主导的媒体融合语境下,表现尤甚。
新媒体是现代人感知世界的新途径,并已然养成人们新的使用惯习。
区别于具有稀缺、独一无二的“光韵”符号的雅文化,“机械复制时代”的大众文化已然获得合法性,并在现代社会不断演绎“启蒙辩证法”,成为现代人的娱乐沉浸、理性认知,以及日常伴随性产品的来源。
尽管在资本逻辑下,审美绝不再是一种更高级的、经过分辨的、特殊培育过的感性态度,而更可能是审美作为一种经济策略,充满商业修辞。
二、认知的重返:
叙事性传媒艺术网络认知的三个面向
传媒艺术在媒介融合语境下有更多样的传播平台,也因此有更多的认知平台和表达认知渠道。
这其中最典型的表现为网络接受。
在不同的语境下,网络评论被划分为不同维度的话语景观或策略。
叙事性传媒艺术的网络认知有“社会舆论”“日常剩余物”和“主体认知”三种,分别定位为委以重任的言论、不值一提的多余物和回归正轨的存在。
(一)作为社会舆论
互联网的社会功能在于推动公共议题在舆论之下得以更广泛地讨论,促成公共领域的形成。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面的总和,集合了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
不论商业利益诉求,还是政治共同体塑造所需,网络评论常被认作是对某种态度、信念或者价值的言语表现;是众多分散的、多重的主体形成的自由、多元、开放的传播态势,并将可能促进社会的多元化、民主化。
(二)作为日常的剩余物
互联网内容生产的“把关人”缺席或功能的弱化,使得评论行为更自由、个性化。
这种语言狂欢源于发言权的获取。
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生产机制,互联网评论没有层层筛选,没有在立场、思想、艺术、语法规范等话语机制中趋于精致化的重重审核。
在这种语境中出现信息碎片化、情绪化等现象,鱼龙混杂、真伪难辨,恣意宣泄、随波逐流。
影视的认知表达也被贴上“情绪化”“粗俗”“碎片化”等“负能量”标签,划为不必理会的“唾沫星子”的日常剩余物。
这种功利主义经济学观点认为这些碎片化、情绪化的闲聊,没有观点和价值,也就没有基于价值的政治经济学和其他现代社会科学上的意义,从而少有将它们纳入意愿框架,作为一种群体心态的研究。
(三)作为主体认知的重返
从受众定位上看,互联网评论作为日常剩余物或舆论的认识观,是媒介的两种受众观的体现:
一种是费斯克的“生产性的观众”;一种是古斯塔夫·勒庞所称的“乌合之众”。
这两种观念可以看作是大众观的两端,前者认为观众是委以重任的群体;后者认为大众或大众文化是一种扁平状态及被忽视的。
笔者认为应该以更日常、中立的视角看待这些认知话语。
首先,网络评论,融入情感元素和认知历程,并非一无是处的冗余。
其次,网络评论是一种意见呈现,包含价值判断,甚至意识形态流淌其中。
但是这些叙事性传媒艺术并未和政治、社会脉搏共同律动,没有那么强烈的价值评判和现实指涉性。
所以,区别于忽视或过于重视的态度,以更中立、日常化的视角看待这些叙事性传媒艺术的网络接受。
但为何传媒艺术的网络评论会被苛求至此?
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互联网媒介的定位。
根基在于以传统媒体的要求看待新媒体,新媒体被委以重任,实现信息传播、人际沟通、环境监测等功能。
但新媒体本质上是开放的,是一种融入感、沉浸感的媒体系统。
它不像传统媒体那样是被严格控制、高度规训的,与其他生活系统界线分明的“子系统”。
它更为常态化,适合日常机制。
这个背景下的网络评论就像日常生活的“东家长西家短”“嗑瓜子闲侃”,碎片化、情绪化等都是自然而然的本真出场。
很明显,在大众传媒体系里,日常生活机制中的谈论研究并非毫无意义。
正如鲍辛格尔认为,媒介已内化为日常生活程序的一部分,学术界不应仅仅聚焦于媒介内容或者接受、影响,作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媒介使用模式也值得关注。
网络谈论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作用明显。
网络评论作为日常生活机制的一部分,正如有学者指出,“艺术与生活在工业或媒体社会中是不可分割的。
当代艺术必须占领相应的场域和行动形式,它所寻求的不是将艺术从生活中孤立出来,而应是使之影响生活的生产过程”。
因此,有必要将其从日常剩余物的认知歧途中走出来,走向日常伴随品。
因此,传媒艺术的互联网评论更应该是从“日常剩余物转向日常伴随物”“委以重任的舆论转向日常生活谈论”,将其从过度重视和过度边缘化的认识偏误中解脱出来,将其置于“褒”“贬”两种极端观念之间的客观状态。
传媒艺术的互联网评论作为一种日常谈论,只是大众表达和实现认知的一种形式而已。
三、叙事性传媒艺术的认知景观与讨论模式
现代媒介之间是边际开放的,互联互通,形成一个巨大的不断外溢的网状结构。
社交媒体作为媒介关系、社会关系平台,处于信息吸纳和释放中心。
在这个平台和中心里包含着关于传媒艺术大量的文本数据,我们从这些文本中提取并寻找出若干语义网络,推断网友大脑中的知识结构和阐述问题的框架。
语义网络的相似性在整体上体现出了人们的共识。
那么,在社交媒体中的认知语义呈现了哪些相似性及其规律呢?
本研究选择2015年的话题性电视剧《琅琊榜》《武媚娘传奇》《何以笙箫默》,考察其在豆瓣网的评论景观与讨论模式。
笔者利用JAVA语言编程,挖掘三部电视剧播出期间在豆瓣网的35781条评论数据,辅以中文分词技术,得到各词的词频,选择前50的高频词,从主题性与功能上进行归纳,归为七个主题:
总体评价、视听语言、文本要素、演员与角色、心理活动、文化主题和历史反思。
同时,通过这些高频词反观评论文本,通过高频词汇与部分文本对照性研究,再有针对性地回归文本,分析叙事性传媒艺术的认知景观与讨论模式。
(一)如何呈现:
叙事性传媒艺术的认知景观
豆瓣网上的评价是一定观众电视剧认知的外化。
不论在评价语态、还是关注点上都呈现以下认知特点。
1.情绪化、碎片化谈论与日常伴随物。
评论碎片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用语表达的浅层化与直觉化,诸如“觉得”“不错”“喜欢”“赞”等高频词都反映网友用直觉化、接近情绪的纯语言进行呈现。
据统计,评论中少于五个字的评论占总量的比例高达38%。
美国西北大学媒体管理中心负责人约翰·拉文曾说,“碎片化是遍及所有媒体平台最重要的趋势”瑏瑡。
碎片化描述社交媒体的传播语态尤为形象。
二是社交媒体是网友日常生活的伴随品。
据在线访谈,28位受访者表示上线会同时保持登录豆瓣,随意浏览一些新消息,时间允许便参与讨论。
也就是说,这些认知的生产可看作是日常伴随的产物。
在媒介融合、数字化生存的情境下,在线讨论与日常生活趋于融合,大众艺术的认知跨越于不同的时间形态和生活形态,实现各种临界体验。
2.故事崇拜与叙事诉求。
在叙事性传媒艺术话语体系中,故事为网友所重视。
对故事期待的满足与落空,都可能引发网友的“吐槽”。
从文本表层意义__来看,网友对故事、情节有认同与挑剔两种倾向。
前者认为“结构完整”“被故事虐哭”等;后者认为“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