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269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docx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docx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1.画像石(砖):

是指汉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石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砖石上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2.黑陶①黑陶工业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工艺美术取得的杰出成就之

一。

"②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遗址中常有发现。

③其烧制工艺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炭而成,表面漆黑光亮且较

为致密。

④其中山东龙山文化黑陶中的蛋壳陶以黑、光、亮、薄而著称于世

3.彩陶①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美术中。

②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做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使橙红色胎地呈现各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

.H

一。

③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是彩陶的杰出代表。

4.人面鱼纹彩陶盆①西安半坡②仰韶文化

③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④图案被认为与半坡氏族的原始信仰有关⑤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

5.C形玉雕龙①1971

年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

三星它拉村遗址出土②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往难以判定为何种动物,故

3玉龙为墨绿色软玉制称兽面纹。

⑤常饰于器物成,龙身光泽,蜷曲如勾,的腹部、颈下等重要部位作龙首做猪嘴形,长吻修目为主题纹样,西周中期后逐

4是目前发现的体形最渐衰落。

大,制作最精,形态最逼真,

9."岩画①是用矿物质

年代也最久远的碧玉龙形顡料涂绘或用石器磨刻,敲象乃至用金属工具刻划在崖

6.泥塑女神像①出土壁或岩石的图画。

②我于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国境内岩画分布广泛。

③址②头像与真人等大,似比较重要的有内蒙古阴山为全身像的头部。

塑像面呈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江方圆形,颧骨突出,平鼻阔苏连云港岩画等。

嘴,眼角高挑,眼窝内嵌圆

10."原始瓷器商周时期

形玉片,目光深邃,具有神出现的青釉器皿,已经具备秘感③塑造技术成熟,水了瓷器的基本条件,但与后平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其来的瓷器相比,质量较差,内涵当与原始巫术或信仰还于原始阶段,故称原始瓷有关,是生殖女神和丰收女器。

神的象征

11."帛画①中国古代画

7.舞蹈纹彩陶盆①中种。

②因画在帛上而得国原始美术中马家窑文化名。

帛是一种质地为白色的彩陶艺术的杰作,出土于青丝织品,在其上用笔墨和色海大通上孙家寨。

②内壁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画着原始人舞蹈的图像,有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学者认为这是表现了氏族③约兴起于战国时期,至成员分组围猎野兽的场景,西汉发展到高峰。

④代表也有人认为是载歌载舞庆有战国时期的《人物御龙祝丰收或祭祀神灵。

③在图》《人物龙凤图》技法上,这件作品紧紧抓住

12."六“齐”①青铜是人物的动态和整齐的队形,红铜加锡的合金,②其以极其精练的笔墨进行描合金成分,视用途和器类之绘富有抒情的意念。

不同而有不同的铜锡比例,

8•饕餮纹①也叫兽面这就是《周礼考工之经》所纹②是流行于商周时期谓的“六齐”,即六种不同一种青铜器纹饰。

③基性能的铜锡配制比例。

本特征为双目圆睁,阔口隆

13."甲骨文①商同时期鼻,头上多有一对变化多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的犄角,或更有獠牙利爪,②主要内容是商王室用来多数兽面纹的两旁还有对占卜的“卜辞”甲骨文已经称展开的兽体身躯。

④具备“六书”,是一种比这种纹样实际上把各种动较成熟的文字。

物头部的正面形象以夸张金文:

铸或刻在殷、周时期

和象征的手法综合起来,往青铜器上的铭文.11

4."失蜡法①铸造铜器的一种方法,也称横蜡法②先用蜡雕塑成所需形后翻制成泥范,再用烘干的泥范铸铜器,可以获得精细的纹饰效果。

③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蟠虺纹铜尊是我国失蜡法的代表作。

1

5."青铜器①是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

②主要类型有饮器、食器、酒器、兵器等。

③青铜器艺术是夏、商、周时占主导地垃的美术创造。

此时期出现了大量制作精美的青铜器,其造型和纹样在工艺美术史上具有典范意义。

16."《人物龙凤图》①战国时期帛画②1949年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③质地为平纹绢,高31厘米,宽

22."5厘米④画面描绘了一细腰长裙、侧身向左合掌做祈祷状的贵族妇女,在腾龙舞凤的引导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⑤画中人物比例匀称,仪态肃穆,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平涂和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是先秦时期绘画的代表作

17."《人物御龙图》①战国时期帛画②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③画中一位头戴高冠、身着长袍,腰悬宝剑、侧身向左而立的男子右手执缰绳,驾驭着一条巨龙驰进人龙尾部企立着一只仙鹤,龙身下有一鱼④该画所表现的是死者之魂乘龙升天的景象⑤色彩平涂与渲染兼用,运笔劲挺优美、潇洒自如。

人物形象准确生动,揭

示了人物的内在气质⑥画风古拙,装饰意味浓

1

8."四羊方尊①商代晚期青铜雕塑的代表作②出土于湖南宁乡③方尊口沿外移,颈部高耸,四边各装饰有蕉叶纹、兽面纹和夔纹。

④尊肩四角以高浮雕形式铸出四个羊首,极大地丰富了器表的层次以及造型空间⑤方尊集线

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器皿和动物巧妙结合起来,整体庄重华丽,工艺高超精湛

1

9."司母戊鼎①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②商代后期王室著名的青铜器③鼎的内壁刻有“司母戊”,意思是商王文丁为祭祀其母亲而铸④造型庄重、纹饰精工,具有气势,是我国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2

0."莲鹤方壶①出土于河南新郑②盖顶莲瓣丛中站立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造型舒展灵动。

壶身附有浮雕的龙虎,气势升腾,结构不凡③突破了商周

以来青铜器庄重肃穆的风格,充满了清新与活力,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风格

2

1."长信宫灯①河北满城②西汉工艺品代表作③其造型为宫女双手执灯形象,灯的设计巧妙。

灯盘可转动,灯光的光照速度和照射方向和调节,宫女的袖子和身体中燃烧的烟气可导入体内,以保持室内清洁④达到了实用和美观的统一,是汉代工艺雕塑的典范

22."马踏飞燕①又称铜一位民间说唱艺人的表演

奔马,是东汉青铜雕塑的代说唱艺术的瞬间,人物左手表作②作者运用浪漫主抱鼓,右手执槌,身体用力义的手法设计一匹风驰电前倾,右脚高跷,表现了说掣的骏马,三足腾空,一足唱者说到精彩之处情不自踩在展翅疾飞的燕隼背上,禁、手舞足蹈、自我陶醉的具有强烈的运动感。

作者巧瞬间情态,充满了活泼的气妙地让燕隼双翅张开,加强息③堪称东汉陶塑的杰雕像支点的稳定感,同时用作燕隼的疾飞之态烘托出天

27、"牛虎铜案战国时期

马的神速③取得了内容云南江川,为一件雄健的牛,背上为案面,写实性和与形式、技术与思想的完美装饰性结合。

案尾饰一猛虎

统一,堪称中国古代青铜雕紧咬牛尾,渲染出惨烈的气塑的奇葩。

氛,而牛的肢间置一小牛,

2

3."马踏寻奴①汉代霍却增添了一些生活的温请。

2

9."画像石①是用于构去病群雕的主体和代表作筑墓室、石棺、墓前祠堂和

②作者以一匹气宇轩昂的石阙的建筑石材,雕刻着不战马来象征霍去病,以战马同画面。

②盛行于汉、魏、六朝和唐代。

③内容有

踏翻侵略者来歌颂其抗争历史人物、神仙故事、孝子

战争中的勇敢③作品造烈女等。

④表现形式分

型轮廓准确有力,形象醒阴刻和阳刻两大主类。

其作

品在结构、造型、线条运用目,主题突出。

风格古朴稚上达到了朴质雄劲的境界。

拙,凝重稳练,思想性和⑤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和艺术性达到高度统一,是西建筑性。

代表作有武梁祠画汉雕刻艺术成就的标志性像。

3

0."谢赫《画品》写于梁

作品

代,对魏晋以来27位画家

2

4."马王推T字形帛画①

进行评论,并首先阐明了绘

西汉时期②帛画长205画的功能和艺术要求,即品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评绘画的教育功能和艺术

7."7厘米③画面分上中标准。

作者继承秦汉以来重下三段,下段展现的是死后视绘画的教育感化作用的阴域,画面描绘的神灵均为传统,明确提出品评画家优与死神相关的阴神,并且劣的六条标准“六法”,即:

都具有死而复生的功能;中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段展现的是自然天空,描写象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了墓主之魂乘龙升天的景传模移写。

把生动地反映人象;上段为墓主最终所要到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使达的天堂胜境④是西汉作品具有强大感染力的“气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韵生动”列为首要准则,其品,画面构图饱满,布局繁

次为用笔及形、色、构图、复井然,线条刚劲匀称,临摹学习等绘画造形技巧。

设色沉着雅致

(1)气韵生动:

生动地反

2

5."击鼓说唱俑①四川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成都出土②作品塑造了征。

(2)骨法用笔:

通过对

2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

(3)应物象形:

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

(4)随类赋彩:

按照对象的固有色彩来设色。

(5)经营位置:

指构思、构图。

(6)转移模写:

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

“六法”的提出具有绘画实践及理论研究的总结意义,对中国绘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画品》在写作上夹叙夹议,开创了史实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体例,以后中国美术历史及评论研究颇多沿此轨迹进行写作,出现了不少具有重要影响的著作。

3

1、"杨子华《北齐校书图》杨子华,北齐著名画家,擅长画贵族人物、车马、宫苑等,杨子华在当时被尊为画圣,受到北齐统治集团的重视,使其供职宫廷,非有招不得与外人画,成为御用宫廷画家。

文献记载他曾画过《斛律金像》《北齐贵戚游苑图》。

《北齐校书图》表现天保七年

(556)文宣帝高洋诏令樊逊等人校堪内府五经诸史之事,画面上绘校书者坐榻校书以及侍女和牵马者。

3

2."釉陶①低温铅釉陶出现于西汉后期,代表了汉代陶瓷工艺取得的杰出成就。

②它以铜和铁为主要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

铜使釉成翠绿色,铁使釉呈黄褐色和粽红色。

③由于铅釉陶在低温下烧成,不宜实用,故多做丧葬用的明器。

3

4."张家样①萧梁时期画家张僧繇所创立的佛教

人物画风格,被称为“张家

样”②在张家样”中,

张僧繇吸取天竺凹凸花之

绘法,一改“顾陆”以来的

“秀骨清像”人物造型,首

创“面短而艳”的富于立体

感的形象,人物形象具丰腴美,故唐代理论家评他“得其肉”③是绘画技法上的一大进步,此“张家样”式,是张僧繇区别于其它人物画家的明显标志。

35."风俗画①中国传

统绘画中,表现城市经济发展和城乡生活的作品,即风俗画。

②风俗画在宋代有独特发展且题材相当广泛。

市民生活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如货郎、婴戏、仕女、盘车等。

③画家们在深入观察市民生活和精神状态的基础上进行生动具体的描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的生活思想感情,代表了人物画发展的新成就。

④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宋李嵩的《货郎

图》堪称典范。

36."顾陆①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顾恺之、陆探

微。

②陆探微的人物画

师法顾恺之,顾、陆二人画

风皆为笔迹周密的“密体”,

因而并称“顾陆”③其

中顾用线“紧劲联绵,循环

超忽”,如“春蚕吐丝”。

3

7."曹仲达被誉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