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澳学习交流比较借鉴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9606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3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澳学习交流比较借鉴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赴澳学习交流比较借鉴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赴澳学习交流比较借鉴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赴澳学习交流比较借鉴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赴澳学习交流比较借鉴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赴澳学习交流比较借鉴Word下载.docx

《赴澳学习交流比较借鉴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澳学习交流比较借鉴Word下载.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赴澳学习交流比较借鉴Word下载.docx

.每个教室的地上都铺着地毯,很多教师都是组织学生坐在地毯上教学,孩子们有跪的,躺的,开展着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

他们的教育有很多方面是和我们有差异的,值得我们思考。

下面主要是针对当地两所小学进行分析。

第一所学校是CarltonPrimarySchool。

这是一所公立小学,所有的学生都来自附近的贫民区。

大多数学生都是单亲母亲家庭,从中东等地区逃难至此。

许多学生来澳州之前甚至不知道书是什么。

他们在这里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

这个学校大约有90名学生,小班教学,每个班的人数从12至16不等。

他们学校的座右铭是:

Partnershipinschooling.Schoolandfamilyworktogether.(家校合作)这个学校给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首先,小班教学,老师可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给予学生及时和有针对性的辅导,对语言学习非常有帮助.老师对英语语言环境的创设对学生的学习起了很大作用。

由于在学校只能说英语,所以孩子们的视听不受任何干扰。

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体现了尊重、乐观、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虽然英语是孩子们的第二语言,但在他们的课堂上,我却感受到了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轻松,愉快。

其次,他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处处体现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

这可以从他们在开学典礼上针对新学生所提出的要求,以及他们墙报上布置的材料看出来:

学校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非常重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信心的培养,把学生日常学习的作品作为学校和教室布置的材料。

让学生自己总结英语学习方法,并以壁报的形式展现。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借鉴。

第三、学校注重学生校内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到市场、动物园、海边等场所,体验英语语言环境,参加社会实践,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培养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第四、学校结合学生特点,开展较为深入的家校合作项目,例如给家长开设缝纫课,烹饪课等.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1)提升家长英语语言的能力,在家里可以与学生进行英语交流,从而促进孩子学习英语的效果.2)教会家长一技之能,可以从某种意义上,教会家长的生存能力3)在家长上课的同时,也可以同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

我们访问的第二所学校名叫:

MooneePondsCentralSchool.这所学校招收的学生从5岁至14岁,即七年小学,两年初中。

大多数学生都能说流利的英语。

每班学生不超过20人。

学校的校训是:

Respect(尊重);

Optimism(乐观);

Care(关心);

Communication(交流).他们通过墙壁宣传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学生行为规范的良好表现。

从他们的校训和宣传画可以看出他们更重视的是学生的素质教育。

把做人放在了第一位。

我们观摩的英语课也很有特色,一些学生们围坐在老师周围,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阅读文章的看法,每个人必须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此之中,老师给予腼腆的学生很大的鼓励。

另外一些学生在做英语书法练习;

还有一名学生在使用电脑学习。

不同的学生在做不同的事情,但教室里安静有序。

体现了一种和谐与尊重,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我们还参观了Collingwood语言学校,这里有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学生,因而新转入的学生遇到了语言不通的问题,学校通常物色几位来自该国家的孩子对他提供帮助,使这些孩子能迅速适应这里的环境,并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语言上的障碍。

当有学生在学习上,如阅读等方面出现明显不足时,学校通常会把这位孩子从班级中提出来,由专人(通常是教师)对其进行每天1小时的个别辅导,过程长达4~12个月,他们认为当发现学生存在某种不足时应尽早予以解决.澳大利亚的学校都十分注重三件事:

即让孩子在学校感到安全;

关注孩子的相互交流,让学生在学校有说话的权利,让他们的声音被学校听到;

尊重每一位孩子,让孩子知道他是受到老师喜欢的,老师是愿意听到他们意见的。

因此学生对学校的热爱是溢于言表的。

记得有一位校长介绍说,在他们这里学习,学生是快乐的,如果他在家里表现不好,家长会说,如果你再不听话,明天就不让你上学,孩子就会听话,由此可见,澳洲的孩子非常渴望上学,喜欢上学,学校对孩子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看到了这些澳洲学校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我的心里感受很多,从中也受到了非常多的教育。

如何在我的课堂上,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让孩子渴望上英语课,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二、境外培训的收获与体会

对比中西方文化,对我英语教学理念的提升:

 

(一)有感于赏识教育

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拥有多民族、多文化的背景,学生的个性差异十分明显。

通过课间和老师的交流,发现教师都说自己的学生是最好的。

确实,在澳大利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其教育的重要原则。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澳大利亚的教师经常鼓励学生,想方设法挖掘学生的特长,给予学生赞赏、表扬。

而这种表扬和我们在国内上课时不假思索的“well-done”“verygood”是不同的。

学生听到表扬与赞赏后的表现也迥然不同:

我们的一部分学生对老师随意的表扬表现不是很明显,而澳洲的学生在事实面前听着老师的赞叹,快乐的表情溢于言表,我觉得,他们才真正做到了心与心的交流。

这种赏识教育还表现在其他许多方面,尤其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更显突出。

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所学校,一进大门,在墙上看到的除了对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外,很少有名人名言和名人肖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各种作品、奖状、奖杯和照片,或者是学生自己创作的宣传报,悬挂在教室、走廊、会议室。

这些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展示,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上进心。

设想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品或同伴的作品悬于墙上时,那种骄傲或者跃跃欲试的心情,不正是我们教育曾经缺失,而如今正大力倡导的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之源吗?

在墨尔本大学我们整整上了三周课,刚刚开始时我困惑于知识内容的简单化,但课程中的小游戏却将我这个成年人的积极性奇妙地调动了起来。

记得那时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的真正理解。

老师教学非常严谨认真,设置内容也极具学习性,鼓励性的话语,全身心投入的教态,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更具实用性。

我们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教法活动中。

游戏、表演、模拟购物、演讲等一系列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从前,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知道通过游戏的穿插,任务的布置(即task-based任务型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

可效果不尽人意,常常出现看似热闹的课堂,但有时却出现低效现象。

为了活跃课堂使学生参与进去,设计了许多低于或高于当前学生英语实际水平的活动,误以为“体验”就是“活动”。

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孩子们疲劳奔波于各种无序操作,简单的活动与积极的思维拓展脱节,缺乏效果和反思也就谈不上真正的体验和感悟。

如今,如何设置有效的课堂活动,则是我每日课前必做的思考题。

每当这时墨尔本大学的课堂环节就会潜入脑海。

有了曾经的参与,参与过程中的犹豫、困惑,所以在为学生设计活动时,就多了一份对学情的准确把握和分析,从而使一些活动或任务的设置有的放矢,避免了一些低效现象的发生。

(二)有感于能力培养

澳大利亚教师教学的过程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目的,而是将知识作为载体,让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澳大利亚小学的阅读室,

老师带领学生去阅览室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有专门的阅读指导教师根据各班不同的水平,与各班任教教师配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地阅读活动,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学习内容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把重点放在学习的过程中,在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有感于课程改革.

澳大利亚学校的基层组织十分关注启发学生智力,培养自学能力,注重实际应用.在教学

中,通常会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灌输极少,多数是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取,巩固知识。

教师更多的是布置弹性作业,且作业量较少。

澳洲学校小学开始就要写小论文,要求学生们充分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多种资源搜集资料,而且十分注重于学生素质和能力训练,并且一直贯穿始终,比如:

当众表达和演讲被作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在英文和社会科学课中,学生需要作多次演讲,从选题,选择资料,准备讲稿,预演,正式演讲,学生,教师都非常重视。

(四)有感于我们的教学方法

作为非母语语言的教师,教授学生学外语,不能只教语言,不能仅限于课本。

应把语言

的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往、就业、工作等紧密结合起来,只有亲临具体的语言环境去学习具体而适用的语言,学生才学得活、记得牢,今后才用得上。

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应加强对语言环境的规划、设计,应重视创设逼真的情境,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入境、明理、悟道”。

这个“道”,就是学习方法、规律、门道。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从而升华到研究性学习。

还有,我们中国的英语教学同中国的语文教学一样,多年以来是教学时间长,师生耗时多而收获少,说它“少、慢、差、废”一点也不过分。

问题的根源是:

长期以来的英语课堂,是教师讲得多,包办多,学生练得少,活动少。

过去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仅仅是充当一个演员的角色,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的观众、看客。

我们必须改变这几十年不变的现状,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当好演员,而我们老师的任务是当好导演,“授之以法,导之以行;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广大学生由被动听课,进入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境界。

在这一个学习过程中,才能形成能力,完成学习、积累,从而进入到创新发明的思想飞跃。

 

三、通过学习,我的能力素养有所提高:

(一)语言能力的提升

本次培训使我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一种交流沟通的工具,对语言的使用和刺激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语言,还包括生活语言、正式演讲、电视电影等多种渠道的刺激与锻炼,才能使语言的内涵更加丰富、真实。

在我们的培训过程中,我们处在英语语言环境中,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运用语言,从而使我们的语言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记得在第一天的开幕式上,感觉对澳式英语不太适应,总觉得老师的语音语调和我们在TIP培训式的美式英语相差较大,可是一到上课就好了。

课堂上,老师们不仅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入到每一堂课中,而且给我们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来运用语言。

在外教老师的友好鼓励下,我克服了心理障碍,能够大胆的与澳洲的nativespeaker进行对话,并能自主的表达个人的想法与观点。

课外,老师们给我们安排了许多的实践活动,比如:

反映土著人文化的两部电影,影片前老师给我们介绍背景知识,影片后进行分析讨论,并作一定的练习来反馈;

听了两次演讲,一次是政府向土著族人民道歉,题目是“TheStolenGenerations’Apology–7HandyMythbusters”。

另一次是关于亚洲的经济方面的论坛。

我们还深入社会,学校,通过与当地人的交流,既运用了语言又增长了见识。

而且我们的词汇量,尤其是生活中实际应用的词汇大大扩展了。

正是在这样多种多样的语言形式的刺激下,我的语言运用能力得以提高了。

(二)对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感悟。

我们非常渴望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指导我们的英语教学,使我们能走出困境。

许多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语言的实效性,强调“Student-centered”,然而在实际课堂操作中,我们还是在不自觉地沿用“Teacher-centered”,我们害怕学生听不明白,不理解,所以反复的向他们重复我们认为的重点内容。

我们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运用语言、内化语言,我们强调的是准确性,唯一性,却忽视了学生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然而外教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向我们展示了新的一面。

外教老师的课堂设计看似轻松,可实际上却是他们精心设计的结果。

他们把“Task-basedteaching”,“Student-centered”自然的融入到了每节课中。

每节课设计的活动都非常新颖,将听说读写各项技能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通过groupwork,interview,debating,game,roleplay等形式向我们传授了生动有趣的课程,给我们的课堂教学以很好的指导作用。

我发现在外教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真正体现了learningbydoing的理念,学生的课内课外活动中又体现了learningthroughexperience。

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学习到的东西是活的,是很难忘记的,因为我们都精心参与到了其中。

而且激发了我们的创造性和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活动中,老师通常只是提供活动的资源,提出活动的形式,真正的活动主体是我们学生自己,通过我们的思考内化及创造,将所学到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

(三)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检验了我们的英语实效性。

实践是检验语言的最好途径。

为了使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能在生活中恰当的使用,我们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超市购物、体验公共交通、体验图书馆、参观当地的家庭。

在澳洲学习的日子里,我们每天除了课堂学习,课外也是在学习。

课堂上听的是英语,说的是英语,课后学员之间,与教师交流之间用英语,看电视、看影片也是英语,就餐、点餐及就餐后回驻地途中,各种交流均为英语,教室、走廊、大街小巷看到的都是英文。

由于我们在墨尔本学习的三周中,自己要自己做早餐、晚餐,因此上街购物、到超市、市场去买菜,买必需品等都是我们的必要活动。

我们外出时,有时要问路,体验公交,乘坐免费巴士,地铁、出租车等,全方位体验英语语言环境,而在完成这些活动的同时,我不仅运用了语言,而且了解了当地的文化,增长了见识。

最主要的我能运用语言解决问题。

同时扩展了词汇量,尤其是生活当中的词汇量。

以往,我在教学中总认为口语是无足轻重的,为了应付教育,完全注重于词汇、语法、阅读等,学生学得累,老师教得也累。

但我通过这次学习,得到了许多教学上的启示。

通过英语口语训练,使英语学习成为一件很快乐、很充实的事情,可以在游戏中、音乐中、电影中、聊天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提高英语水平,才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通过培训,使我转变了教学观点:

把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转变为环境为中心,学生为中心,把学习的道理交给了学生,使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教师的角色是辅导者、监督者、激励者。

这正是我们英语新课程改革孜孜以求的目标和效果。

在澳大利亚为期一个月的学习生活,使我体验到了异国的风情、地理、生活、人文、习惯。

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比起十几年的关门学习,比起按语法规定强化记忆及教科书的硬性规定理解来学外语、教外语的学习过程,真有天壤之别。

由于生活环境、交流环境是身临其境,我大大增强了说口语的自信心,听力大有长进,语言的表达更加趋于准确、流利,个人自身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澳洲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遇到过许多问题、困难。

有人启程的第一天就滞留在上海,大年初一才感到澳洲,有人身上过敏,水土不服,但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以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态度,去享受这一过程,体验辛酸与喜悦。

在不断的学习和经历中提升自我,突破自我,找到自身的价值。

通过1+1培训,我的眼界开拓了,胸怀也更加宽广了,使我更加充满自信心的面对生活、面对未来。

值得一提的还有,在与澳方朋友共庆新年的联欢中,我们的第一项活动是高唱国歌。

第一次在国外过春节,让我体验了祖国的含义。

在联欢会唱国歌时,我真切感受到了国歌、国旗予与我的含义。

以前曾听别人谈过在异国他乡听到国歌,看到国旗时的激动,但当时总觉得不够真实,或许有夸张的描述,但这一次,当我听到国歌的音乐,仅跟唱了两句,我的声音就再也无法从喉咙中发出,难以表达的心情,这种情景我终身难忘。

大年30晚上,我们全体学员在餐馆联欢,本想在异国观看春晚,但由于3小时时差,但地时间要11点才开始,第二天还要正常上课,所以今年春晚没能看成。

不过大家都很开心,每个人都表演了很不成熟的节目,没有人去评论节目水平的高低,大家唱着、笑着、跳着,沉浸在无限的欢乐中。

回到呼中心,回到我们真正的家。

我要自己的所学都无私地教给学生。

在教学中,我要结合自己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把新的教学思想与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更新自己的观念,改进教法,此次澳洲之行,我从国外带回了一些英文原版儿童读物,并已经在课堂的实践中,推广给一些喜爱英语的学生,我想这些书籍在提高他们的词汇量的同时,也会大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同时我打算,在自己的课堂上给每班建立一面英语词汇墙,从奥运词汇开始,让学生每天教给其他同学一个有关奥运的词,做组织“奥运英语大家说”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找素材,从易到难,结合奥运年增强学生奥运意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从而使英语听、说水平得到提高。

我还要把所学到的知识与其他英语教师共享,大家共同受惠,共同提高,为提高我校、我区的英语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次培训,终身受益。

我把这个水晶像框摆在我的办公桌上,它时刻激励着我,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在此再次感谢学校领导及各位老师给予我们的关爱和支持。

让我们永怀一颗感恩的心,以追求卓越的态度去拼搏,来回报所有的关爱我们成长的人。

最后以两条英文警言,赠与大家共勉:

Successwon’tcometous,unlesswegotoit.

成功是不会向我们走来的,我们必须自己走向成功。

Amancansucceedatalmostanythingforwhichhehasunlimitedenthusiasm.

只要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一件事情上取得成功。

澳洲培训学习有感

2005年6月至9月我有幸参加了由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组织的首次大连市中小学教师赴澳大利亚培训学习的活动。

培训时间为2005年6月下旬至9月中旬,培训时间为12周。

为了方便学习我们都被安排食宿在当地普通老百姓家,实践证明,这的确是帮助我们提高英语水平和了解澳洲风土人情的有效途径。

在这三个月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了解了澳大利亚的中小学教育及教学的新趋势和国外的授课技巧与教学方法,更新了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全面提高了专业素质,更是亲身体验了澳大利亚的文化风俗习惯。

我很高兴能有机会把自己在澳洲三个月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想在这里跟大家交流分享。

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一下我在澳洲学习生活三个月的经历:

一、 

我眼中的澳大利亚 

二、 

我眼中的澳大利亚教育

三、 

我的感受及今后教学打算

我眼中的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风景秀丽、社会福利待遇高、公共设施人文化、人情味浓适合居住的具有200多年文化历史,160多个民族的移民国家。

1、 

地广人稀

澳大利亚有六个州和两个地区,他们是西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昆士兰和塔斯马尼亚,两个地区是:

北部地区和首都直辖区。

整个澳洲的占地面积是77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是2000万,跟中国比较,真是地广人稀,所以澳洲出台了许多鼓励多生多育和优待移民的政策。

对此我们可能感觉不可思议,就像澳洲当地人对中国的一对夫妇一个孩的政策感到不可思议一样,学习期间多次听到当地居民、老师、学生问起我这个问题,我想除了国情不同,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澳洲地广人稀,中国虽然地大物博却是人口众多吧。

到了澳洲我发现除了在悉尼、墨尔本能看见更多的高楼大厦外,其他的城市和地方很少见高楼,我学习的地方是南澳大利亚洲的首府:

阿德雷德市(Adelaide),即使是位于市中心的首府,parliamenthouse,PCE大学、RondleMall百货商场、高级酒店等地方最高的楼也不过八层。

而当地居民住的大部分都是前有花园后有庭院和车库的100多平方的八角房,也有少数住二层楼房的,我问过我的hostmother为什么不住高楼,他说:

我们有的是地方,为什么要盖高楼呢?

我住的地方离市中心比较近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基本上的住房都是八角房,人口比较多但平时也很少见到几个人,我们有好多同学住的地方是valley山庄,只有七、八户人家,晚上很少出来。

周末hostmother开车带我去Victorbour和FlindersRanges都要开上四、五个小时,路上很少见到人和车,偶尔见到彼此都打招呼,hostmother说这是礼节,因为澳洲人实在太少。

由此可见,澳洲的确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2、 

风景秀丽

我们本次赴澳学习的时间是6月份正赶上是澳大利亚的冬季(6-9月份),由于是地中海式气候,所以不用穿厚厚的棉衣和羽绒服,只要穿毛衣秋裤就可以过冬了,但是我们必须得天天带着伞,因为不一定什么时候就能下起雨来。

刚开始很不适应,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被这里的冬景所吸引。

我这次学习的地方是南澳大利亚洲的首府:

阿德雷德市(Adelaide)。

阿德雷德是一个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的公园城市,整个城市掩映在绿树和碧草之间,空气清新、环境清幽,自然整洁,美丽舒适,无论你走在哪里,市中心、海边、农场、高山都有各自的特色确又相映成趣、浑然一体,在澳大利亚,阿德雷德是规划最好的城市,也是最适合学习深造的城市,因为他不像悉尼和墨尔本等大城市那么喧闹。

我们大连也很美,我想只是特色不同,缺少自然风光。

3、 

社会福利待遇高

由于我们每周有一天下午是进行社会调查和采访的时间,再加上我的hostmother经常会介绍一些它的朋友给我认识,使我有机会跟各阶层的人接触交流,包括州议会工党的首脑,大、中、小学的校长、老师,普通工人,失业人员,退休工人,牧师,医生等,通过交谈我发现他们对澳洲的社会福利待遇特别满意,但是他们在工作是需要上交很高的税收给国家。

(1)、失业人员每两周可以得到$492的生活保障金,他们非常满意这个数字因为他们说这已经足够他们的所有开支。

(2)、婚育家庭无工作可以得到更多地pension.(priestonthebus)

(3)离婚女人自己抚养孩子,政府给予足够的生活费并承担抚养孩子至18岁。

(hostmotherquitjob)

(4)退休或辞职会得到保障金

(5)高学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