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袁行霈超全笔记第一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超全笔记第一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史袁行霈超全笔记第一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方面,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
另一方面,各种文体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不同。
2、朝代的不平衡。
3、地域的不平衡。
一是不同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
二是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从而使一些文体带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二)相反相成的因素。
俗与雅;
各种文体(诗者缘情,赋者体物;
诗不忌简,赋不厌繁;
诗之妙在内敛,赋之妙在铺陈;
诗之用在寄兴,赋之用在炫博);
复古与革新;
文与道。
第三节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一、三古、七段划分如下:
上古期:
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
先秦;
第二段:
秦汉
中古期:
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
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
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
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
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
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九个方面:
一、创作主体;
二、思想内容;
三、文学体裁;
四、文学语言;
五、艺术表现;
六、文学流派;
七、文学思潮;
八、文学传媒;
九、接受对象。
二、概述:
(一)上古期
包括先秦、秦汉。
总:
体裁,思想基础,儒重社会功能,道重审美价值已形成。
1、第一段先秦文学。
创作主体由群体到个体;
史从巫中分化出专门从事人事记录;
士兴起活跃;
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
2、秦汉文学属于上古期的第二段。
创作主体处境变化,士聚集形成若干作家群体,以歌功颂德或讽喻谲谏为己任。
(二)中古期
魏晋到明朝中叶
划分依据:
(1)文学自觉在南北朝完成;
(2)文学语言古奥到浅近;
(3)诗、词、曲鼎盛;
(4)文言小说魏晋南北朝初具规模,唐代成熟,白话短篇小说宋元两代繁荣,白话长篇小说元末明初出现《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等作品;
(5)出现印刷出版、讲唱、舞台表演等传媒;
(6)创作主体和对象,包括宫廷、士林、乡村、市井等各个方面。
1、第一段魏晋到唐中叶。
(1)五七言古体诗繁荣发展并达到鼎盛,五七言近体诗兴起、定型并达到鼎盛。
文向诗靠拢,出现骈文;
赋向诗靠拢,出现骈赋。
杜甫承前启后。
“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两个诗歌的范式确立;
(2)文学创作个性化;
(3)宫廷核心作用,形成文学集团并相互切磋,提高文学技巧;
(4)玄学佛学渗入文学。
玄学真和自然,佛教真与空、心性、境界的观念,文学观念多样化。
2、第二段是唐中叶开始,“安史之乱”起,南宋灭亡止。
(1)韩、柳倡古文引起文学语言和文体改革,宋欧阳修等完成改革;
(2)诗歌到宋寻到新路。
就宋诗与唐中叶以后诗歌延续性而言:
中晚唐始,重日常生活描写,相关人文意象增多,宋代已成风气;
(3)由杜、白开创反映民生疾苦、积极参与政治的传统及忧患意识,晚唐减弱,宋代加强;
(4)宋诗人学者身份合一,议论成分增加,化俗为雅的美学追求;
(5)唐中叶后曲子词兴盛,经温、李等之手,成为宋文学代表;
(6)唐中叶后传奇兴盛,标志中国小说进入成熟阶段;
城市文化背景下唐代“市人小说”兴起,宋代“说话”的兴盛,标志文学新发展。
3、第三段元代到明中叶。
(1)元代始叙事文学占主导。
文学对象从案头读者转向勾栏瓦舍听众;
传媒除纸上读物,还有说唱扮演;
元文学以戏曲和散曲为代表,以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与以温州为中心的南戏;
明传奇对元曲继承与发展;
(2)元末明初出现《三国志演义》、《水浒传》两部长篇白话小说。
(三)近古期 嘉靖后总特点:
(1)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商品化;
文学作品的内容、题材、趣味发生变化;
(2)王学左派影响,创作主体个性;
肯定情欲;
理学禁欲主义冲击;
(3)小说最富生命力。
1、嘉靖初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第一段。
文学集团和派别大量涌现及论争。
诗文方面公安、竟陵、神韵、格调、性灵、桐城派主张和实践;
词方面有阳羡、浙西、常州词派主张和实践;
戏曲方面有“临川派”和“吴江派”两大群体论争。
1、第二段从鸦片战争开始。
(1)向西方寻求富国强兵路同时寻求到新文学灵感;
(2)文学创作发生变化。
救亡图存的意识和求新变于异邦的观念,成为文学的基调。
文学被视为社会改良工具,小说地位得到肯定;
外国译作逐渐增多,文学叙事技巧更新;
报刊媒体出现,写作方法变化,出现报刊文体。
近古期终结,在“五四”运动爆发的1919年。
三古七段和朝代分期双视角
第一编先秦文学
绪
论
先秦是中国文化发生初创时期,是上古期第一段。
先秦文学尚未从浑沌一体的文化形态中分离,其特征与这时文化形态有着密切关系。
第一节中国文学的源头
一、远古歌谣和神话,我们称之为传说时期文学。
例:
据说是神农时代《蜡辞》(《礼记·
郊特牲》)大约是农事祭歌;
传说尧舜时《击壤歌》、《南风歌》等,是后人伪托;
韵语可能是原始歌谣遗留。
如《吴越春秋》载《弹歌》,反映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已具韵律,显是古老歌谣。
《吕氏春秋·
音初篇》载禹时涂山氏之女所歌“候人兮猗”,是夏代诗歌遗文。
二、文字产生后,脱离传说时期。
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是所知最古文字。
甲骨文代表商代晚期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
甲骨卜辞文句简朴形式单一,仅有少量记事文字,但其产生具重大历史文化意义,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三、诗歌最初与乐、舞结合。
古乐》载八阕,内容从题目看,“载民”歌唱始祖;
“玄鸟”即燕子,可能是本部落图腾;
“遂草木”歌唱草木茂盛;
“奋五谷”歌唱五谷生长;
“敬天常”遵循自然法则;
“达帝功”以下反映宗教信仰。
《尚书·
益稷》载帝舜时《大韶》。
《诗经》作品都是乐歌。
约在春秋后,诗歌分化独立,向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第二节先秦文学的形态
一、文史哲不分。
先秦文学非纯文学,先秦文化呈现综合形态。
有些文学作品是史、哲学著作,史、哲学著作也有文学意味。
(一)司马迁《太史公自序》云颛顼命南正(官名)重掌管天,北正黎掌管地,即掌天文、祭祀事,周宣王之时,重、黎后人成司马氏,掌周史,可以看出史学与巫术分化过程;
据《尚书·
洪范》可知商代已形成“五行”思想;
《易》卦爻辞,已具备“阴阳”观念;
“德”观念于商萌芽,在周发展,形成敬德保民思想。
(二)春秋战国时,探索宇宙人生、进行哲学思辨、关注社会政治、讨论治国之道的诸子说理散文成熟,表现鲜明个性,浓郁情感,丰富形象,具较强文学性。
二、先秦诗歌:
宗教颂赞祷祝诗—政治叙事诗—言志抒情诗。
三、楚地文学。
铁器最早,间接促进战国楚文化发展。
屈原说:
“惜诵以致愍矣,发愤以抒情。
”(《楚辞·
九章·
惜诵》),在楚地民风、民俗、及民间曲调基础上,屈原“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王逸《离骚经序》),借鉴《诗经》艺术精神和手法,作出琦玮瑰丽诗篇。
四、模糊性、争议性。
有些非一时一人作,传承中可能有损益,师说和后学说可能混杂、增删;
秦火后,多为汉人重新编定,难免有讹误。
汉代传授先秦经典学派很多,产生很多异说,模糊了先秦文学本来面貌。
第三节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文化承担者身份、地位发生变化。
一、夏商代和西周初,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主要承担者是巫觋,出于巫术祭祀目的而创制的韵文或歌谣是主要文学作品。
上古巫史不分,史也具宗教性。
史官除从事宗教活动外,还从事锡命、册命、载录氏族谱系等政治活动。
史长于记人事、观天象、悉旧典。
《商书》中的《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诸篇,是史家最早的散文创作。
史官世代传业,儒家所传经书,多为其旧藏典籍,其文辞可分质朴与文采两类:
所记录的,如《周书》中的《大诰》、《康诰》、《酒诰》都是朝廷的诰誓,辞风质朴,不加文饰;
自作的,如《周书》中的《洪范》、《顾命》等篇,条理细密、文思清晰。
二、西周时学在官府,文化为贵族所垄断。
官学内容,据《周礼·
地官》载六艺:
五礼、六乐、五射、五驭、六书、九数。
贵族是西周、春秋文学主要创作者;
同时也有民间歌谣,作者大都平民。
三、春秋战国时,文化知识转移到士(贵族和庶人之间的阶层)。
第四节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先秦文学大致可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
一、夏商文化。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说:
“夏商二代文化略同。
”即贯通夏商文化某些相同的制度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都以原始宗教为主。
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
(一)诗歌。
传说南音起于涂山氏所咏《候人歌》,东音起于夏孔甲的《破斧歌》。
夏商时代已有较完整的诗歌出现。
如夏启时的《九歌》,与祭天活动有关,应该是祭祀歌谣;
商代如《诗经·
商颂》五篇,歌颂咏祖先,歌舞娱神,都用于祭祀;
商代韵文还包括《周易》中某些卦爻辞。
诗歌内容或怨上刺世、申诉痛苦,或抒发爱情、歌咏劳动,运用象征、比兴、白描、叠咏等手法,用韵参差多样,古代诗歌萌芽状态特点。
(二)散文。
巫史文化昌盛促进散文发展。
商代的《商书》中《盘庚》是记录盘康迁都于殷时发表的训辞,文字古奥,是商人作品。
二、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子“克己复礼”,巫术宗教文化被礼乐文化取代,自西周始中国进入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
(一)“礼乐”精神实质是对社会秩序自觉地认同,而这些“礼乐”概念又是从前代原始巫祭文化,尤其是巫祭仪式中发展出来,目的在于维护等级制度,它的核心是“德”、“仁”等一些政治伦理观念。
周代文化改革家们通过“神道设教”法,完成理性文化对原始文化突破。
(二)周代文学更加关注历史、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史官文化”因此成熟。
《周书》“诰”、“誓”以文献形式,记录周初征服商人历史,反映周初社会关系和政治理想;
鲁《春秋》经孔子修订,基本精神是“道名分”(《庄子·
天下》),即讲社会伦理秩序,并通过对历史事实选择以寓褒贬,寄托社会理想;
《左传》和《国语》继承发扬了《春秋》现实精神和表现手法,倡导儒家敬德崇礼、尊王攘夷、固本保民等思想。
《左传》是先秦史传散文顶峰之作,把中国叙事文推向成熟,开《战国策》、《史记》等史传散文之先河。
《国语》记言为主,言辞典雅、精练,并通过人物语言描绘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说理散文出现《论语》、《墨子》和韵散结合的《老子》。
《论语》是对孔子言行记录,是先秦礼乐德治思想最集中的体现,表达了孔子对现实关怀,它所昭示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立场,倡导一种平等简朴、和平、宗教型的社会生活方式,发展了文章逻辑性,文风朴实无华;
《老子》见于社会混乱和罪恶,提出“无为而治”社会政治理想,表达对现实的反省和批判,导致道家成立。
(四)文学精神和风格体现为和谐、典雅,婉而多讽特征。
如《春秋》、《左传》等“书法”;
《诗经》以“比兴”为主要艺术手段,加以复沓叠唱的结构形式,造成含而不露、回环往复效果。
三、战国时“百家争鸣”局面。
西汉初,司马谈曾把“诸子百家”总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西汉末,刘歆于六家之外,又增加了农、纵横、杂、小说四家。
这些学派从不同出发点,探讨了自然、社会、人生、政治、学理等问题。
就其影响言,以道家庄周、儒家孟轲与荀卿、法家韩非及纵横家最为重要。
特点:
(一)立足现实,着眼现实,对社会现实深刻认识与尖锐批判。
(二)自觉创作精神,突破了春秋时温文尔雅风尚,表现出强烈个性和激情。
最有代表性的是孟子和庄子。
(三)文学风格百花齐放。
1、原因:
诸子生活经历、文化教养、所处具体环境、政治观点、文学观念不同。
2、表现:
(1)庄子运用“寓言”、“重言”、“卮言”等文学手法,使其文章充满奇思逸想,以“不言之言”、“不言之辩”,让人们“得意忘言”,自觉运用言在此而意在彼,心神交汇的表现手法,从而达到“求之于言意之表,而入乎无言与意之域”(《庄子·
秋水》郭象注)的境界;
(2)孟子道义感和使命感使他具有强大人格力量,极具气势。
《孟子》之文纵横捭阖,凌厉逼人,比喻生动,文风至大至刚,饶有韵味;
(3)《荀子》有辩才,述理密,善譬喻,长铺排,郭沫若以“浑厚”二字概括其风格;
(4)纵横家充分运用夸张、排比、寓言、用韵等各种文学手法,务使其语言具煽动性。
《战国策》奇谲恣肆、雄隽华赡、姿态万方;
(5)韩非子蔑视传统的礼乐德治思想,对现实政治有深刻认识,所论“势”、“法”、“术”,显示功利主义倾向。
文章无所顾忌,峻峭犀利,入木三分,淋漓酣畅;
(6)屈赋以参差错落句式,奇伟瑰丽词藻,丰富奔放想象,表现屈原美好政治理想和高尚人格情操。
第一章
上古神话
第一节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一、关于神话:
(一)定义:
以故事形式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二)特点:
1、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2、情节:
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3、意义:
对自然或社会现象解释,表达征服自然、变革社会愿望。
(三)产生条件:
1、可凭语言表达感情和对自然和社会领悟时。
2、对自然界,产生神秘和敬畏感情,幻想出超自然神灵和魔力,自然被神化。
(四)目的意义:
1、为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意义和合理性,维系社会性上。
2、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精神纽带。
3、在劳动和生活中,积聚多而强烈情绪体验,神话故事可使难以理解的现实呈现出戏剧性属性,在对世界假想性把握中宣泄不安情绪。
二、神话少且不系统的原因:
时代久远,儒家对神话采取排斥态度,除《山海经》等书中记载比较集中外,其余散见于各类书中,往往片段,有完整情节不多。
四大神话:
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淮南子》)
三、《山海经》
(一)地位:
最有神话学价值,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
(二)概说:
1、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间,由不同时代巫觋、方士据流传材料编选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2、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含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等方面资料。
(三)神多于神话;
有大量对山神形貌描述,往往是奇形怪状动物,或兼有人和动物形体特征,或含自然崇拜或图腾崇拜意识,反映了人类早期的思维特征;
海经、大荒经神话色彩最浓;
虽是片断,不少故事已具清晰轮廓,有的甚至可得到完整故事和形象。
第二节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一、内容:
(一)创世神话
1、代表作:
盘古故事
2、意义:
(1)宇宙卵生神话对阴阳太极观念有重要影响;
(2)宇宙生成的人格化、意志化过程反映对人类自身力量的信念;
(3)暗喻人和自然对应关系;
(4)表明了先民对宇宙等自然现象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始祖神话:
女娲故事。
(1)虚构人类产生;
试图阐释社会地位差别的原因;
(2)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反映人们对女性延续种族作用的肯定,也对女性社会地位认可;
塑造有奇异神通、慈爱、勤劳妇女形象。
(3)各部族有自己始祖神话(商始祖契是简狄吞食燕卵而生,周始祖后稷),在情节或结构上多有相似之处,反映对祖先追念,民族自豪感。
(三)洪水神话:
1、国内外区别:
(1)国外:
大多表现天帝对人类堕落的失望,洪水是对人类惩罚,而洪水之后人类的再造,反映对人性的反省。
(2)中国:
看作自然灾害,揭示与洪水抗争、拯救生民的积极意义,看重人的智慧及斗争精神。
2、代表作:
鲧禹父子。
不辞辛劳、为民除害又充满智慧英雄形象;
反映先民在同大自然斗争中所积累经验和智慧。
(四)战争神话:
黄帝炎帝故事,黄帝蚩尤故事。
2、黄帝始祖形象,善于发明创造的文化英雄。
(五)发明创造神话:
1、概念:
人们把各类重大发明,及对各种自然、社会障碍的克服,都加在神话英雄身上,并把他们看作是本部族的理想的象征。
黄帝、后弈等。
自然神从而被人类自己的神所代替;
标志人类主体性突出;
主人公通常是人的形象,有神异经历或本领,业绩在创造和征服。
(六)其他神话:
显示人类英雄个性、勇气,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
夸父和女娃的神话,讴歌了人类顽强的生命力。
二、体现的精神意识:
(一)忧患意识。
强调诸神不辞辛劳的现实精神,对现实苦难深刻体验,与奥林匹斯诸神享乐精神形成对比。
(二)厚生爱民意识。
对民众生命爱护尊重,与自然和谐相处愿望。
(三)反抗精神,对命运抗争。
第三节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神话思维与先民心智能力相联。
先民思维主体和客体还不能明确区分,人和自然存在互渗关系,认为万物就和自己一样,拥有灵魂、意志和情感,能和人进行神秘交往。
一、在思维中尚未将自身同自然界分开,在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移到自然上,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
这在解释自然现象时表现得更为特出。
表现:
①以人的一些常见的生理行为来解释自然现象的形成;
②设想了一些巨大的、初始的神灵。
这种思维方式是先民理解神秘世界的一个最主要的方法。
二、具体、形象思维。
三、伴随浓烈的情感体验。
四、神话思维实际上是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
所谓象征、隐喻,就是某种具体的物象和某种特定意义之间的联系。
原始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原始人还不能利用抽象观念进行独立的思考,必须借用具体物象暗示某些特征上相似或相联系的观念,原始神话就是由这些不同类型的象征性、隐喻性的意象符号系统构成的,往往包含特定民族精神和深厚民族感情,成为全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五、神话和文学创作比较:
文学创作中的象征和情感表达更加主观化、个性化,抒发的是作者的主观情怀;
神话的情感和象征植根于集体意识之中,并带有更多的神秘意味。
第四节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一、神话不完整的原因:
(一)文人不重视。
(二)神话历史化,即把神话看成历史传说,通常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做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以及它的发展谱系。
宋代罗泌《路史》是集大成之作。
1、半人半兽神性形象被抹杀,难被纳入历史谱系,违背理性化原则。
2、改造。
即对神话歪曲解释,使其成为现实事件,从而成为构筑远古历史的一块基石。
3、神话的仙话化。
仙话一般讲述通过修炼或仙人导引,达到长生不老或幻化成仙的故事。
二、影响:
(一)广博精深的意蕴,生动活泼的表现力,除被后人直接载录之外,还为各类文学作品提供素材。
(二)神话作为原始先民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先民对自身和外界的思考和感受,包孕着浓郁的情感因素。
情感体验地传承。
第二章
《诗经》
甲骨卜辞和《周易》卦爻辞中的韵语,是有文字记载古代诗歌的萌芽。
第二章《诗经》
第一节《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一、概述和体制:
(一)《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
(二)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约公元前6世纪编定成书。
(三)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
(四)作者包括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
(五)包括公卿列士献诗,民间诗,周王朝乐官保存下的宗教宴飨中乐歌等。
(六)按风、雅、颂分为三类,最初都是乐歌。
1、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国是地区、方域之意。
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
王是指东周王畿洛阳,十五国风即地方土乐。
豳风全是西周作品,其他大部分是东周作品。
2、“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乐调。
雅分为大雅、小雅。
(1)大雅31篇西周作品,大部作于西周初,小部作于西周末;
小雅共74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
(2)大雅作者,主要上层贵族;
小雅作者,上层贵族、下层贵族、地位低微者。
3、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
周颂31篇,是西周初期的诗,每篇只一章;
鲁颂4篇,作于春秋中叶鲁僖公时,都是颂美鲁僖公之作,《泮水》、《閟宫》体裁近乎雅诗,《有駜》、《駉》则近于国风,可见颂诗演变之迹;
商颂5篇,大约是商中后期作品,内容上可分两类:
《那》、《烈祖》、《玄鸟》是祭歌,主要是写歌舞娱神和对祖先的赞颂。
《长发》和《殷武》的祭祀意味不浓,可能是一种祝颂诗,主要写商部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
前三篇不分章,后二篇分章,风格近于“雅”,可能比前三篇晚出。
(七)最初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
今文鲁、齐、韩三家诗:
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
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
第二节《诗经》的内容
一、《诗经》内容反映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二、内容:
(一)赞颂神灵、祖先,以及祈福禳灾的祭歌。
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大多是歌功颂德之作。
如周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业绩,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