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建筑工程创优实施细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03建筑工程创优实施细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建筑工程创优实施细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6.建筑电气及照明工程安装
3.7.预埋件位置准确
3.8.屋面防水层施工
3.9回填土施工
3.10地面施工
3.11.沟道及盖板施工质量控制
3.12建筑工程内、外装饰工艺
建筑工程创优目标分解
4.1零米以下基础工程
4.1.1定位放线及标高准确,无超标偏差;
4.1.2模板支撑牢固,轴线、标高和几何尺寸准确;
4.1.3钢筋材质符合设计要求,配筋准确合理,绑扎牢固、美观;
4.1.4混凝土内实外光,棱角平直,表面平滑;
4.1.5沟道、坑、池无渗漏;
4.1.6回填土分层密实、地基无不均匀下沉。
1.1.0m以上外裸露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内实外光,棱角分明顺直,砼表面平整光滑,色泽一致,工艺美观无明显的模板拼缝印痕,洁净无污染,外露混凝土应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要求。
1.2.风机基础
混凝土内实外光,棱角分明顺直,砼表面平整光滑,色泽一致,工艺美观无模板拼缝印痕,洁净无污染,外露混凝土应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要求。
4.4楼地面、屋面工程
4.3.1所有分项工程或工序,如地面、找平层、防水层等,先做出质量样板,以样板为标准,作为进行操作、检查和验收的依据。
4.3.2屋面坡度合理正确,无积水现象,防水层无损坏,无渗漏现象,屋面排水通畅,水落管牢固、美观。
序号
检验项目
达到质量标准
1
水泥地面
表面光滑无积水,坡度顺直,无空鼓、起砂、裂缝;
平整度≤4mm
2
耐磨地砖地面
地砖色彩美观一致,图案完整美观,铺嵌无空鼓、松动,无缺棱掉角,接槎平整,拼缝均匀,无积水现象,平整度≤2mm
1.3.门窗工程
4.4.1相关几何尺寸准确,无变形,翘曲最大值3mm,门框、窗框对角线相差<
3mm,正侧面垂直度<
3mm,水平度±
2mm;
4.4.2门窗框与墙体联结牢固,与墙体无裂缝,无空鼓,不漏风;
4.4.3门、窗扇安装后,表面平整光滑,开启灵活自如,关闭严密,无回弹及倒翘,小五金安装,尺寸准确,位置适宜,槽深一致,边缘整齐;
4.4.4五金配件齐全,安装位置正确牢固可靠,门窗表面洁净,无划痕、碰伤、锈蚀;
玻璃表面干净无污染。
1.4.装饰工程
抹灰工程
表面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接槎平整,粘接牢固,分格缝的宽度和深度均匀,棱角整齐顺直,无空鼓,无爆灰,无掉粉,无裂缝,感观良好,阴阳角方正≤4mm。
饰面板(砖)安装
镶贴外观质量:
应平整牢固,无歪斜、缺棱掉角及裂纹,表面洁净,色泽协调,无变色、泛碱、受损、污痕。
接缝填嵌密实,平直,宽窄均匀,颜色一致。
突出物周围套割板(砖)与整板(砖)吻合,边缘平整。
3
刷浆工程
无掉粉起皮,漏刷和透底等现象;
喷点均匀刷纹通顺,无流坠,疙瘩、溅沫,刷浆后对周围环境无污染。
4
隔断工程
隔断的骨架构造、固定方法符合设计或合同要求,固定后的骨架牢固可靠、不松动摇晃。
罩面板用粘贴或钉子固定牢固,无脱层、接缝密实平整,无空鼓,其外观质量表面洁净,无折裂,锤伤,胶合板无刨透处,无缺棱掉角。
隔断垂直度≤3mm,骨架平整度≤2mm。
5
涂料工程
无掉粉、起皮、漏刷、透底、反碱、咬色,无滚坠、疙瘩,颜色一致、刷纹通顺、无砂眼。
灯具门窗及施工环境四周保持洁净无污染。
6
玻璃工程
裁割玻璃尺寸正确,安装朝向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可靠、平整。
油灰填抹,底灰饱满,油灰与玻璃粘结牢固,边缘与裁口齐平,四角成八字形,表面光滑平整,无裂纹,麻面和皱纹。
玻璃表面、表面洁净无油灰,浆水,密封条、涂料等斑污。
7
细木制品工程
制作尺寸正确、表面平整光滑、棱角方正、线条顺直,不露钉帽,无戗茬、创痕、毛刺、锤印等缺陷。
安装位置正确,割角整齐,交圈接缝严密,平直通顺与墙体紧贴,出墙尺寸一致。
1.5.办公楼建筑设备安装
1.5.1.给排水工程:
4.6.1.1管道连接正确,走向合理,坡度正确,工艺顺直美观;
4.6.1.2上下水及消防设施齐全,功能良好,无渗水、漏水现象,压力试验一次合格;
4.6.1.3管道穿墙处设套管,套管与管道之间合理填塞;
4.6.1.4管道、阀门等表面铁锈、污垢清除干净,油漆均匀、无漏刷、色泽均匀一致,工艺美观;
1.5.2.通风、空调系统
4.6.2.1.1风机安装牢固可靠,观感良好;
4.6.2.1.2部件组装牢固,调整、制动和定位装置灵活、准确,格孔间距均匀,叶片平直,宽度一致,关闭严密;
4.6.2.1.3风管道制作美观大方、不漏风;
咬缝紧密、平直、均匀,表面平整,圆弧均匀,折角平直,两端面平行;
4.6.2.4空调组件组装紧密,传动装置灵活,空调整体的水平度精确。
1.5.3.照明工程
4.6.3.1照明箱、灯具布置位置合理准确,安装高度规范统一;
4.6.3.2开关插座安装端正牢固,标高、位置规范、准确,开关灵活,操作方便;
4.6.3.3明敷线管布置合理,整齐美观;
4.6.3.4接地良好、可靠;
4.6.3.5照明器具无二次污染,不留施工痕迹。
1.6.室内外沟道盖板
为了保证盖板的安装质量,预制混凝土盖板应做到:
表面光洁、平稳、顺直;
盖板安装后应平、直、稳。
表面平整度
≤3mm
长度偏差
±
2mm
厚度偏差
对角线偏差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遵循“事前策划、过程控制、事后总结”的原则进行质量控制,加强对建筑物平面位置、高程控制、预埋件位置、结构质量、装修质量的控制,工程施工前对关键工序及特殊工序制定专项质量保证措施。
5.1保证建筑物平面位置和高程质量措施
5.1.1认真审核全厂的平面图,并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进行建筑物轴线和高程的测量。
5.1.2测量器具必须在有效的检定期内使用,在测量前必须检查仪器是否在完好的状态,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
5.1.3测量时必须两人以上工作,并进行多次复测,测量后还必须由土建工程师进行复核。
5.1.4测量后及时在建筑物或地面作出明确的标记,并做好记录。
5.1.5对已确定的测量控制点要进行保护,防止人为的破坏。
5.1.6定期对测量控制点进行巡视,发现有被破坏的控制点应及时进行维护和复检校核。
5.2保证混凝土内在质量和外观工艺措施
5.2.1混凝土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5.2..1.1露筋;
5.2.1.2蜂窝、麻面,冷缝、变形;
5.2.1.3预埋件不平整、偏移;
5.2.1.4薄壁混凝土的干缩裂缝;
强度不足。
1.6.1.混凝土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钢筋下料尺寸是否过长;
垫好保护层;
浇筑混凝土时严禁踩踏、移动钢筋。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后刷脱模剂;
混凝土振捣均匀,不漏振、过振;
控制混凝土的进仓速度。
清理干净,提前湿润,浇筑前用同配比的砂浆铺垫;
施工缝设置位置适当;
混凝土分层厚度适宜,不过早拆除支撑模板。
埋埋件时,预埋件用Φ4mm螺栓将预埋件与模板表面紧贴牢固,保证埋件表面的平整度和平面位置的准确。
混凝土浇筑12h之后,派专人进行养护,保持湿润,连续养护14d。
砂、石、水泥、按规范规定抽检,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严格控制配料误差,按规范规定进行混凝土取样。
1.7.风机基础清水混凝土结构
5.3.1风机基础为两个台阶,下面是八边形,上面是圆形,并且混凝土方量较大,但要求一次成型,基础顶面标高与平整度要求高,施工难度较大。
5.3.1.1风机基础模板安装工序
5.3.1.2质量控制
风机基础垫层必须在验槽后及时浇注垫层混凝土。
防止岩层风化。
风机基础外露混凝土面要求达到清水砼效果,外观质量要求高,为达到混凝土表面美观的目的,必须使用大模板板。
模板制作按风机基础造型设计图进行配模设计,合理布置模板的拼缝位置和施工缝留设位置、对拉螺栓孔位置。
5.3.1.2薄弱环节的预测和防范措施
5.3.1.2.1模板的大面扭曲和平整度、垂直度超标
根据施工方案,柱段混凝土垂直方向一次分段,横板纵向较大,容易出现垂直度超标的现象。
为此,可使用50×
100mm的钢方通作模板加固楞条,加强模板的整体性,同时,模板安装加固之后,用经纬仪检查其轴线偏差,如超标则要重新校正,同时,模板楞条刚度、模板侧向抗力必须经过验算。
5.3.1.2.1模板拼缝高低差超标
大模板拼缝高低差超标主要是因为模板边沿变形,模板厚度不统一造成的,模板加工时必须经过挑选分类,对变形的模板,必须修理好之后再使用。
5.3.1.2.3模板拼缝处漏浆
模板拼缝漏浆主要是由于边线不直,四边不垂直而导致的模板接缝不严密造成的。
可采用如下两种方法预防,一是在模板接缝处夹海绵条;
二是在模板内侧拼缝处钉装饰木线条(φ25半圆形),这样既可以防止漏浆,又可以将混凝土清水墙表面作艺术造型分格。
1.7.1.混凝土浇筑工序
5.3.2.2.1质量控制
清水混凝土质量除了要保证其强度和密度之后,还要特别注意保证其表面质量,即光滑无麻面,色泽一致,边角方正,施工缝处无戴帽现象,无对拉螺栓孔印痕。
5.3.2.2薄弱环节的预测和防治措施
5.3.2.2.1表面粗糙、露砂石影和麻面,预防混凝土表面粗糙的方法首先要保证模板内模面光滑,用无缺陷的模板,同时模板表面涂脱模剂,另外就是延长拆模龄期,通常混凝土的侧模拆除时间较早,为防止由此而引起的混凝土表面脱皮现象,要保证混凝土浇完三天之后才能拆模。
对表面露砂石影和麻面的现象,主要是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要分层(约30cm)按从一端到另一端的顺序振捣,保证不漏振、不过振。
5.3.2.2.2混凝土色泽不均,引起的原因主要是使用不同品种或不同批号的水泥、混凝土浇捣时停歇时间太长出现冷逢等。
所以混凝土施工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人力、材料和机械,确保水泥足够、施工连续。
5.3.2.2.3戴帽现象,主要是施工逢处模板变形而出现漏浆引起的。
所以模板拆模时必须保留上次的一块模板不被松动,同时考虑将施工逢留设在模板内侧拼逢处木线条的中间,这样拆模时就看不到施工缝的痕迹了。
1.7.2.钢筋安装工序
5.3.3.1质量控制
关键是控制钢筋接头的位置和接头的质量(焊接质量、搭接长度),以及避免出现露筋现象。
5.3.3.2薄弱环节的预测和防治措施
风机基础钢筋安装的薄弱环节是钢筋位置出现偏差而导致露筋,施工时必须加密钢筋的保护层垫块并将其绑扎牢固,防止混凝土浇捣过程中脱落而导致钢筋产生侧向位移、露筋。
5.4升压站基础
5.4.1模板安装工序
5.4.1.1质量控制
升压站基础模板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和风机基础基本一致。
不同之处是锅炉及设备基础一般为多个台阶,但要求一次成型。
5.4.1.2薄弱环节预测和预防措施
容易产生模板侧向位移、下沉或上浮,施工时要求加强模板外侧的支撑,确保模板不发生侧移,同时要做地锚将模板用铁线拉紧,避免混凝土施工时侧模因混凝土浮力而上浮;
做底撑防止施工过程中模板被踩压下沉。
1.7.3.混凝土浇筑工序
5.4.2.1质量控制
变电站基础虽然不是清水混凝土,但其质量效果近似清水混凝土标准要求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与清水混凝土基础基本相似。
另要防止基础顶面出现浮浆。
5.4.2.2薄弱环节的预测和预防措施
混凝土顶标高超高主要是测量误差引起。
可通过交叉检查的手段来消除。
混凝土顶面平整度超标主要是控制方法不得当导致的。
施工时可以通过在模板周边混凝土顶标高线处钉三角线来控制,以木线条为高程控制线,用靠尺刮平。
防止浮浆出现的办法是混凝土浇筑到标高时,将顶层浮浆铲走,再用混凝土补充振实。
1.7.4.预埋件制安工序
5.4.3.1质量控制
预埋铁件要求控制好表面平整度且与混凝土表面一致,各埋件边成一线,铁件边角方正,预埋螺栓要垂直,位置准确,顶标高不超标,同时要做好保护,防止后续工序施工时损坏。
5.4.3.2薄弱环节的预测和防治措施
预埋件边角粗糙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用手工气割切割造成的,避免的方法是用机动剪板机下料。
预埋件与混凝土表面不平整的问题,可通过用独立支架支撑埋件来预防埋件与支架要与模板脱离,同时埋件顶面标高由模板周边的三角木线条来控制。
预埋螺栓的偏差主要靠在垫层或底层混凝土上的埋铁做独立刚性支撑架来固定,同时,混凝土进仓时避免碰撞螺栓和支撑架。
振捣时振动棒不要触碰到螺栓及其支架。
为确保风机基础预埋法兰在施工过程中减少位移偏差,达到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在预埋法兰工艺中除有专项技术方案保证外,质量控制应有以下措施:
在混凝土浇筑时,应专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与流动性;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按技术方案的要求,按每层300~500mm的标准控制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技术员、质检员必须在现场监督指导。
同时应每隔1小时用经纬仪监测预埋螺栓或孔洞的位移情况,发现有位移时应立即进行处理;
在振捣时应严格按浇筑工艺进行,振动棒不能直接振动钢筋、预埋套管和模板。
大体积砼浇注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
材料要求
水泥:
应采取中低水化热品种的水泥
细骨料:
中粗砂,含泥量<
2%,符合筛分曲线要求。
粗骨料:
选用20~40mm石子,减少混凝土收缩。
外掺料:
在混凝土中可掺加减水剂和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以及改
善混凝土和易性与可泵性。
粉煤灰采用Ⅰ级或Ⅱ级粉煤灰,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缓凝型或早强型减水剂,掺量通过试验确定。
机具设备
测温设备采用电阻型测温仪。
结构支模、扎筋、混凝土拌制、运输、浇筑等所需的机具设备,根据不
同工程对象按通常施工要求设置。
但必须确保连续浇筑,并不得出现冷缝。
作业条件
技术准备:
通过理论计算,编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确定流水分段划分、浇筑程序、原材料运输、混凝土配料、搅拌、输送、浇筑、捣固、温度测量、养护方法、设备移动、施工平面布置方案以及水电、施工设备机具故障时的应急措施等。
并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向参加施工人员作进行细致的技术交底。
材料准备:
砼供应站用于配制混凝土用水泥、砂、石及粉煤灰、外加剂等材料,经检验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并准备足够数量,能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需要;
试验室已按实际材料提供混凝土配合比。
机具准备:
准备好混凝土运输和浇筑机具设备,并进行一次全面检修,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安装就位和试运转,施工需用工具亦按数量作好准备,放在规定地点备用。
现场准备:
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要求,进行场地整平、清理;
修筑现场内临时运输道路;
敷设供水、供电、照明线路;
搭设临时设施,布置浇灌场地,确定车辆进出次序及停放位置,以确保混凝土浇筑有条不紊进行。
验收准备:
混凝土基础内埋设的水、电、风、油、润滑管道已铺设好;
一次埋设的地脚螺栓已经固定好;
基础内外模板已支设好,并支撑牢固;
板缝已堵严,并涂刷隔离剂;
根据混凝土浇筑方案,搭设好进入基础的脚手马道和浇灌脚手平台,经检查办理验收手续。
组织准备: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应成立指挥组,下设工程组、物资组(含设备)、行政组(含医疗)等,并通过专题会议落实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管理人员及各专业工种的组织分工。
应急准备:
落实水电、施工设备机具的应急准备;
与气象部门联系,落实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段的天气情况,并做好应急准备。
施工前理论计算
最高温升
外约束应力
各龄期混凝土的收缩当量温差
各龄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施工工艺
大体积混凝土的运输浇筑方法采用混凝土汽车泵或固定式混凝土输送泵配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浇筑。
5.4.3.1大体积混凝土的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的一般要求和规定。
5.4.3.2大型设备基础一般要求一次连续浇筑完成。
由于大型设备基础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高,积聚内部热量不易散发,温度峰值较高,而表面散热较快,使内外产生较大温差,受混凝土自约束,易使基础产生表面温度裂缝;
在混凝土降温阶段,混凝土逐渐冷却,加上混凝土本身的收缩,当受到外部基岩或厚大混凝土垫层的约束,亦会产生裂缝,有的贯穿整个截面。
因而在大体积设备基础浇灌时,应采取降低水泥水化热温度、混凝土浇灌入模温度、减少地基约束、加强温差控制以及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等措施,以控制裂缝的出现。
5.4.3.3常用防裂技术措施:
5.4.3.3.1原材料措施
配制优质混凝土,控制砂、石含泥量,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极限拉伸,增强抗拉强度。
合理选择水泥品种
选用C3S及C3A含量低的中、低热水泥。
合理选用骨料
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以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性。
粗骨料中的针、片状颗粒按重量应不大于15%。
细骨料以中、粗砂为宜。
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石子控制在小于1%,砂控制在小于2%。
合理选用外掺料
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特性,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的温升。
同时可降低水化热释放的速度,延缓温度峰值出现的时间。
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不仅能改善混凝土特性,而且能代替部分水泥,减少水化热。
但应注意掺加粉煤灰后混凝土早期强度有所降低。
采用UEA补偿收缩混凝土:
在混凝土内掺水泥用量10%~12%的U型混凝土膨胀剂,以部分或全部抵消干缩和冷缩在结构中产生的约束应力,防止或减少温度与收缩裂缝的出现,从而实现超长结构的无缝施工。
1.7.4.1.1.施工工艺措施
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
为了降低混凝土的总温升,减少内外温差,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
对混凝土出机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石子及水的温度,砂次之,水泥的影响较小。
因此,在施工中采取加冰拌和,砂石料遮阳覆盖,混凝土输送管道用草袋包裹洒水降温等技术措施,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
混凝土浇筑方案
混凝土浇灌顺序宜从低处开始,沿底板方向自下向上部推进,逐层上升。
采取两边向中间推进,保持混凝土沿基础全高均匀上升。
浇筑时,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不使产生实际的施工缝。
混凝土的泌水处理
应采取在侧模,砼设计标高处留设孔洞等措施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形成的泌水排出坑外。
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先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再用木抹板打磨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
做好混凝土的养护,适当延长拆模时间,能有效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温降梯度;
降温时采取保温保湿养护,能使混凝土缓慢降温,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徐变松弛效应,削减温度收缩应力,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及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开展。
对大面积的底板面,本工程采用先一层塑料薄膜后二层麻袋作保温保湿养护。
结构侧面模板不拆除,利用模板的密封性养护砼表面。
麻袋应迭缝、骑马铺放。
养护工作必须根据测温值与温差,及时调整养护措施(调节降温速率)。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应尽可能多养护一段时间(一般应不少于15d),拆模后应立即回填土或塑料薄膜覆盖保护,事实证明及早回填是较好的养护方法。
此外,在控制内外温差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推迟保温层开始覆盖的时间,以避免增加混凝土的最高温升。
信息化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中,应对混凝土的内表温度,顶面及底面温度,室外温度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养护措施作出相应的调整,确保温控指标的要求。
根据工程项目的平面形状尺寸、厚度等不同情况,合理、经济地布设测温点,并绘制测温点布置图。
一般可沿中心线呈L形布置测温点,点与点距离不大于4m,在高度方向,点与点距离一般以0.5~1.0m为宜。
可采用在每个测温点上埋设测温片进行测温。
测温频率:
应设专人三班测温,并做好测温记录。
1~3d每隔2h测温一次,4~15d每隔4h测温一次,15~30d每隔8h测温一次。
每次测温后,应立即汇总整理混凝土内部温度场与温差数值,提供给施工指挥部门,以指导现场的施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裂缝控制要求严格的重要工程项目,应逐步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较精确地测出混凝土表面至中心各层的温度分布及其随龄期的连续变化和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应力,提高控制水平,确保温度收缩应力处于受控状态。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是复杂的、综合性的,因此以上控制裂缝的措施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补充,又互为联系,互相影响,施工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采取一种或数种措施同时使用。
1.7.5.质量标准
1.7.5.1.成品保护
施工中,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帮的模板和支撑上搭脚手板,以保证模板牢固、不变形。
基础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和表面不受损伤时,方可拆模。
混凝土浇筑完后,待其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在其上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基础内预留孔洞或埋设螺栓,应采取措施对其进行防护,以避免预留孔洞内进混凝土或预埋螺栓螺牙被混凝土污染。
1.7.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大型设备基础混凝土浇筑,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和不出现质量事故,施工前应周密地规划解决好混凝土配制、运输、浇筑、下料,捣固、浇筑次序、质量控制、现场布置、运输道路、路线、车辆调配以及劳动组织、统一指挥、各专业工种协调配合等一系列问题,制定详细的方案,认真实施,使施工有条不紊和有节奏的进行。
混凝土浇筑,为便于沿水平逐层上升并方便检查,应在基础内模板上每隔一定距离,测上标高,划上分层线,使之便于观测和控制;
同时应注意使各浇灌区浇筑进度应大体均衡,以